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0136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风景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docx

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

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

从造园术、造园艺术、风景造园到风景园林、地球表层规划

作者:

孙筱祥   发表:

《中国园林》2002(04):

7-13

摘 要:

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

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和自然与人工环境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人类必须与他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谐相处,和明智地利用自然资源。

人类社会的未来,由于人口迅猛增长和对自然资源需求不断增长的严重威胁,在此严峻局面下,仍然要保持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自然资源不致浪费。

那就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

这种新的专业,我们现在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找到了,它就是LANDSCAPEARCHITECTURE(L.A.)。

这个专业在18世纪以前,是从欧洲13世纪的造园术发展而来的。

到了19世纪,这种新的专业(L.A)的名称,是由美国LandscapeArchitects之父,F.L.Olmsted(奥尔姆斯特德)在1858年提出来的,专业的核心应是“城市环境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和“园林艺术”。

当今,(21世纪)这个专业的领域,已经扩大到地球表层规划的范畴。

中国(包括政府、学会、行业、大学的专业设置),早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把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一专业名称译成:

“风景园林”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关键字:

地球表层规划;风景园林;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风景造园;造园艺术

LandscapeArchitecturefromGardenCraft、GardenArt、LandscapeGardening:

toLandscapeArchitecture、EarthscapePlanning

SUNXiao-Xiang

Abstract:

Inmoderntimes,duetohighindustrialization,modernization,andmassivepopulationgrowth,muchoftheworld,arefacedwithcriticalproblemsasrapidurbanexpansionandthedestr

uctionofthenaturalenvironment.Theecosystemsofnaturalandbuiltenvironmentsareimperiled.

  Asthecontinuedhealth,welfareandenjoymentofthepopulationsofallnationsdependupontheirlivinginharmonywiththeirenvironment,andtheirwiseuseofitsresources,Andasthefuturesuccessinthemeetingthoseincreasingsocialdemandswithoutdeteriorationoftheenvironmentandwasteofitsresources,willrequirespecial knowledge,skill,andexperiencerelatingto naturalsystems,physicalprocessesandhuman relationshipnormallyfoundinthepracticeoftheprofess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

  Andtheprofess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wasoriginatedfromtheprofessionGardencraftinthemiddle13thcenturyinItaly.AstotheNewterm:

"Landscape Architecture"wasfirstgivenbytheFatherofAmericanLandscapeArchitectsF.L.Olmstedin1858。

Atthattime,thefieldofthisprofessionwasfocusedonthe"UrbanGreenBiologicalEngineeringSystem"and"GardenArt".

  Uptodata,theprofess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hasbeenexpandedtothefieldofEarthscapePlanning.

  China(thegovernment,theChineseSocietyofLandscapeArchitects,theprofessionofL.A.,andtheDepartmentsofL.A.intheuniversities),asearlyasintheeightiesofthelastcentury,theprofessionofLandscapearchitecturehasbeentranslatedas“风景园林”or“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Keywords:

earthscapeplanning;landscapeplanningandgardendesign;gardenart;urbanparkandgardensystem

1 工业革命和城市化(18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园林学科的发展

1.1 造园时代:

造园术(GardenCraft)、造园(GardenMaking)、园林设计(GardenDesign)、造园艺术(GardenArt)

欧美国家在18世纪中叶以前手工业时期,只有供皇帝使用的猎苑(HuntingPark)(相当于中国周文王之囿)、皇家宫苑、王子或贵族的城堡园林、贵族的别墅(Villa)园林、寺庙园林、富裕阶层的私园。

其中,猎苑和寺庙的圣林是自然的或半自然的。

其余都是人工建造的。

因此,园林必须是人工建造的。

欧洲18世纪以前的自然风景不能称为garden,只能称为park。

这个park与后来的urbanpark,publicpark是完全不同的,后者是人工建造的,而前者是自然的。

当时的人造园林有下列许多类型:

(1)果园(fruitGarden)、厨园(KitchenGarden)、药草园(HerbGarden),这一类园林,是园艺学科的园林,以果品、蔬菜、药草等实用功能为主,不能列入园林艺术范畴。

(2)绿色雕塑园(TopiaryGarden):

迷园(Maze、Labyrinth)、结纹园(KnotGarden)、花坛园(Parterre)(主要是把许多knotGarden和许多Carpetbed毛毡花坛组成一个中轴对称的花坛群),这类园林的布局造景都是中轴对称的,可算是一种几何式美术作品。

(3)阶地露坛式园林(TerraceGarden):

是意大利山坡较大型的园林,是建造在山坡梯形台阶地上的几何式园林,这类园林,可列入园林艺术类型。

(4)平地几何式园林(FlateGeometricGarden):

法国巴黎郊区由勒·纳特亥(LeNotre)设计的'凡尔赛宫苑'(Versailles),是这一类大型园林艺术的'典范',是西方几何式园林艺术的顶峰。

这个时期的园林中,第一类是实用园林,没有什么艺术设计,都是由园丁或园主人自行安排建造的,是小型的。

第二类是中型的,有美术设计,中轴对称,有的场合也配上水池、喷泉、雕塑或花架、亭、榭。

一般布置在别墅、住宅建筑物外围,花园不是主体而是配体,是美术创作,但不是艺术创作。

第三类是大型主题园林,包括阶地露坛式园林与平地几何式园林像凡尔赛宫苑,面积近万亩(约

666hm2),是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

当时的园林设计、施工、管理也没有专业的分工,都是由一个园丁(gardener)完成的。

凡尔赛宫苑面积虽近万亩,但人工建造部分,不超过4000亩(约266hm2),中国完全由人工建造的圆明园,也不过5000亩(约333hm2)。

由于面积不大,所以,即使没有生态学知识,也还可以应付。

而且,当时西方的生态学还没有问世。

总之,那个时期的园林,除少数主题园林以外,大多数只是建筑的延伸和扩大部分,是室外的绿色建筑。

西方的几何式整形园林与中国的自然式山水派园林是完全对立的。

由于大城市还没有出现,所以也根本没有供城市居民共同享用的“公园”(publicgarden,urbangarden)。

法国的凡尔赛宫苑的主要规划师勒·纳特亥起初师从宫廷画师,后来又跟随父亲(宫廷园丁)在宫廷中从事园艺师助手的工作,所以有机会多年在宫廷中学习园艺和造园工作。

他当时被称为:

“王者之造园师和造园师之王”(thegardenerofkingsandkingofgardeners)。

当时,即使像勒·纳特亥这样的造园大师也没有从事几万亩以上的城市大公园、田园城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或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的机会。

1.2 风景造园时期(LandscapeGardening)

18世纪中叶,欧洲发生工业革命,接着出现了城市化,城市居民厌倦了那种精雕细刻、修剪整形、中轴对称、了无生趣、费工费钱的几何式园林。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充满生趣的自然山水式园林,通过乾隆的画师、法国传教士王致诚传入欧洲,震动了整个欧洲园林界,以致英国的整形几何式园林在18世纪后期几乎完全消失。

(1)赖普敦(HumphreyRepton)(?

~1818年)与风景造园学(LandscapeGardening)

赖普敦是英国第一位造园家,他提出了“风景造园学”(LandscapeGardening)和“风景造园师”的专门名词。

他曾说:

“只有把风景画家和园丁(花匠)两者的才能合二为一,才能获得园林艺术的圆满成就。

对于20世纪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一学科和职业,IFLA在其章程的宗旨中是这样阐述的:

“鉴于世界各国人民的长远健康、幸福和欢乐,是要建立在人们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处和明智地利用资源的基础之上的。

又由于那些增长的人口,加之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能力,导致了人们在社会上、经济上和物质上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

又由于为了满足那些对资源不断增长的需求而不致恶化环境和浪费资源,这就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界的演化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相密切联系的专门知识,专门技能和专门经验。

这些专门的合格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我们已在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个专业的实践工作中找到了。

”这就是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个学科和专业的现代概念。

2.3 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与LandscapePlanning

1986年3月,在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举办的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WorldConferenceonEducationForLandscapePlanning)明确阐述了关于LandscapePlanning学科的含义:

“这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科学,其重点领域关系到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地区的发展与变迁、大地生态、城镇和大都会的景观。

这个国际大型学术会议,是由联合国自然与自然资源联合会(IUCN),EXXON教育基金会和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联合举办的。

大会邀请了26个国家88名国际著名学者参加讨论,其中特邀了19名学者作了学术报告,笔者也是其中之一。

笔者接到大会寄来的邀请信中明确地阐述了关于LandscapePlanning学科的含义。

这次大地规划教育学术会议在论文报告中,还选拔出2名国际大地规划教育典范,笔者是其中之一。

根据这次大会阐述的LandscapePlanning的含义,笔者把它意译为“大地规划”,认为它是这个行业的具体工作,而且这一学科的最现代观念已经扩展到“地球表层规划”了。

所以在18世纪,人们把LandscapePlanning译作“景观规划”是可以的,但到了21世纪,还是那样翻译的话,就不确切了,与国际学术界就很难接轨了。

3 在欧洲工业革命以前,中国造园艺术的发展

3.1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古典哲学是人类文化的典范

国际大地规划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师联合会(IFLA)的第一任会长和终生名誉会长英国杰列科爵士(SirG.A.Jellicoe)曾经在1985/86IFLA年报发表论文《伊甸园的探索》(1985~1986的IFLA年报发表的论文)中说:

“关于园林甚至大地(Landscape)的文化,全世界都是建立在以下三大文化主流的基础之上的。

第一是中国,第二是西亚,第三是希腊。

特别是中国,她的这种特有文化,是从她自己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后来传到日本。

到了18世纪中叶,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那时正是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开始蔓延的时期)杰列科又说:

“这是一种艺术,它是在如下'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一种艺术,那就是:

'人只是大自然有机组成部分中的一部分(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和大自然自身一样,在没有达到他的极限之前,他作为大自然从属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这种中国哲学会使'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长期保持一种非常平静与安定的状态。

还有真正令人激动的是大自然的奇景,例如,扑面而来的暴风骤雨,随风起舞的树木,轰隆泻落的飞瀑,它们使我们平静的生命之流,激起了阵阵波澜。

又如中国文人在园林中种植芭蕉,是为了倾听雨打芭蕉的曲调。

在中国或日本茶庭中产生的这种对自然美的敏悟,是西方人所不能领悟的。

3.2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在国都中心建设大园林的国家

全世界的文明古国,除了中国以外,从埃及、巴比伦、希腊、印度到罗马帝国,在城市中心,一般都是没有园林的,城市的皇宫和民居也很少树木和园林。

现在我们见到的意大利威尼斯,实际上是一座建筑密集的石头城,城市中的圣·马可(St.Mark'sSquare)广场,全是石材铺装的地面,没有草地,也没有树木。

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威奇欧广场(PalazzoVecchio)、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罗马市政广场,都只有雕塑、喷泉,而没有树木和花草。

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前的大广场,也是一棵树也没有的花岗石铺装场地。

(遗憾的是当今最理想的花园城市——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在国家高等法院前依然移植了一个圣·彼得广场。

这种新瓶装旧酒的习惯思想,是多么的顽固啊!

)。

这些广场都是城市热岛效应的热源,会恶化舒适的城市小气候。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至少在公元前100多年)在城市中,或城市中心建设大型园林的国家。

当今全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正在向中国学习;但是我们的城市建设,却正在风靡一种喷水、雕塑的花岗石广场,一棵大树也没有,使城市变成热岛,并把这种古老落后的设计标榜为现代化新思潮。

中国历代皇城中心,建有大型自然山水园林,仍然保留至今的,便是元大都大内的西苑,即西方所称的海宫。

西苑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北海和中海,面积近2000亩(约133hm2),水面名为太液池,池中小山名为蓬莱山,上建广寒宫。

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MarcoPolo)在此朝见蒙古族皇帝,他把这座海宫惊叹为神仙宫阙。

元大都宫城内除了西苑,另外在大内之北,尚有御苑,西苑之西还有前苑、后苑,园林面积达到宫城内总用地面积的近40%。

到了1420年,明朝在北京建成紫禁城,并修建皇城。

把元大都的西苑向南扩建了南海,成为“三海”,总面积近3000亩(约200hm2),约为紫禁城面积的2倍。

中国历代都城中心园林面积大大超过广场用地,这是一种进步现象。

西方在城市化以后,都仿照中国在大都市中心建设大园林。

例如美国纽约曼哈顿建了5000亩(约333hm2)中央公园,华盛顿D.C.建了36000余亩(约2400hm2)首都公园。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建了近20000亩(约1333hm2)园林。

3.3 中国的杭州与西湖是全世界最早、最美的园林城市(GardenCity)

园林城市(GardenCity)是全人类人居环境(ekistics)的最高理想。

GardenCity这个名词,是由西方人提出来的。

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个名词?

是因为他们没有GardenCity。

如果世界上别的国家也没有GardenCity,那么也造不出这么一个新名词来。

12世纪,全世界没有第2个国家有像中国南宋的都城杭州(临安)与西湖大园林互相环抱而构成世界上最早、最美、也是全世界惟一的GardenCity,被马可·波罗称赞为“最美丽华贵之城”。

我国有些人提出了“大建筑学”和广义建筑学的观点,建筑学是不可以包涵大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规划的。

这种学术观点是不能与国际接轨的。

当代国际最优秀的两座园林城市都是风景园林师设计的。

美国华盛顿D.C.的市中心及国家首都公园是LandsapeArchitect奥姆斯特德设计的;而澳大利亚的园林城市堪培拉,是美国芝加哥LandscapeArchitect格利芬设计的。

英国首先采用L.A.这个名称的设计师是PatricGeddes,在1907年,他在苏格兰担任LandscapeArchitect的工作。

二战以后,这个学科迅速发展,工作领域越来越大,包括新城镇的规划、扩建、改建,公路和道路、国家天然公园、水库修建、森林、矿区和工业区重建等工作。

在德国,20世纪30年代,这个行业从事全国高速公路系统的规划。

荷兰这个行业,还从事围海造园林绿地的工作,现在还从事城市重建工作。

在斯堪的纳维亚,这个行业还在创建新的福利社区中,扮演活跃的主角。

我国于1981年派出“国家风景园林专家代表团”访问美国的“国家公园系统”和城市园林绿地。

笔者作为国家风景园林专家代表团专家成员之一,发现中美两国在国情、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有很大不同。

在我国,LandscapeArchitecture(风景园林)主要从事下列两项工作:

一是保护和规划国家、地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草原、牧场、湿地、河流湖泊、海滨、岛屿

等原始地区;二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城市、居住区园林绿地设计,大型公园,郊区公园设计,工矿、机关、医院、学校、郊区风景区、旅游休闲胜地、度假村等园林绿地设计。

体制上也是特殊的,例如:

国家建设部城建司设有风景处和园林处;各省建设厅设有风景处;各大、中城市均设有园林局或园林处;中国“TheChineseSocietyofLandscapeArchitects”一级学会,也定名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LandscapeArchitecture在大学里设置的专业名称,也都译为“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专业或行业。

有人要把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个复合词,分为两个单词来翻译,L.(景观),A.(建筑),于是变成了“景观建筑”,这便会使我们大批不熟悉英语的同志,误认为这是一门没有出现过的崭新学科。

那么,既然名叫景观建筑,一定是一种新的建筑学,需请没有学过植物学、园艺学的建筑师来担任这项工作。

笔者以为这样的翻译势必造成更多的混乱。

还有人要把全世界都已十分明白的“园林城市”的概念,换成什么生态城市、森林城市;把浅显明白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换成说不明白的城市开敞空间、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环境艺术、城市林业等等把水搅混的新名词,还认为这就是创新,这就是现代化。

笔者以为国家主管部门已经批准,而且执行多年的专业名称和名词,最好不要因为一些其他原因,随意标新立异而引起混乱。

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创新,而不是在名词上天天翻新。

全世界L.A.这个学科的教育,最先进的是美国,美国大约有60余所大学设有L.A.学科的系或专业。

其次就是日本,日本有40余所大学设有L.A.学科的系或专业。

日本学者当然知道L.A.这个学科的领域,已经扩展到地球表层规划的范畴了。

但是他们至今仍然把最现代的LandscapeArchitecture学科译为《造园学》。

但把《造园杂志》从1994年开始就改为《L.A研究》了。

这就是把传统的造园术语直接用英语与国际的现代术语L.A.接轨了。

笔者认为,中国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现阶段,LandscapeArchitecture这个学科,在中国还是应该译为“风景园林”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妥或直接用英语L.A.以免争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在现代工业建设、城市建设、能源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矿山工程及军事工程等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工程项目中,有两个工程学科是起主导作用的:

第一是土木工程,第二是建筑工程。

这两个工程学科,都是非生物工程。

它们在创造人类物质文明和创造人类财富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但是它们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方面的作用,也是无与伦比的。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一是已经建立起一个以绿色生物系统工程为主的新学科,这个新的综合工程学科,是在“人工环境”(如城市、村庄、工厂、矿山等等)中,建立绿色生物系统工程,与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系统融合而成为一体,建成一个安全、卫生、宁静、健康、舒适、美观、文明的,适于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EKISTICS”);二是对人工环境以外的“人类自然环境”(man'sphysicalenvironment),例如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纪念物保护区、国家天然公园、冰川、峡谷、水系、海洋、沙漠、山岳、湖泊、草原、湿地等自然环境,提出保护对策及从事保护区的规划工作等等。

这一学科是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新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学科。

它包括从古典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这个学科和专业的现代术语是:

LandscapeArchitecture,我国当前译为“风景园林”。

这一学科的中心工作是:

“地球表层规划——城市环境绿色生物系

统工程——造园艺术”。

又由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污染,是不分国界的。

当前,一些科学技术先进,经济繁荣的工业国家,他们把污染物质输送出境,以邻为壑,嫁祸于人,并在远离自己国土的落后国家掠夺廉价资源。

为此,一个从事超越国境的、全球性的,进行土地利用、资源利用和生态管理、环境保护、生态系统保护、信息交通系统规划的“地球表层规划”(EarthscapePlanning)的新学科必将建立起来。

(3)希望中国工科院校的城市规划系、建筑系,以后都要设置由奥姆斯特德创建的,属于工科的风景园林(LandscapeArchite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