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09286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3课同步知识点测试题附答案不全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选择题

1.北京周口店遗址被列为全国100项重点大遗址保护计划,是因为此地〔〕

A、可以展示北京古老的民俗风情

B、有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能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

C、在这里发现了我国境内的最早的人类

D、地处郊区,环境优美,景色秀丽

2.下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反映了山顶洞人〔  〕

A.懂得爱美   B.知道定居生活C.注意防寒   D.开始种植

3.目前我们对元谋人知道的不多,而对北京人的状况了解的较多,这是因为()

A、元谋人离我们太遥远了B、北京人离我们较近

C、北京人遗骨、遗物丰富D、北京人遗址很著名

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制造和使用工具B、住在山洞里

C、学会使用天然火D、过群居生活

5.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

A、云南境内B、北京境内

C、陕西境内D、浙江境内

6.〝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

〞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7.以下关于北京人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生活于约70万年至20万年前②四肢与现代人无多大差别

③头部与现代人有明显差别④还不具备人类的基本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A、陕西蓝田B、北京周口店C、云南元谋D、浙江河姆渡

9.〝你的两颗牙齿,揭开了中华大地人类活动的奥秘;那一块块的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智慧的闪烁……〞这是对我国目前最早人类的歌颂。

这里的〝你〞指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蓝田人    D、长阳人

10.“元谋人”作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享有“东方人类故乡”的美誉,位居云南“十大名片”之首。

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时代距今约( )

A.300万年B.170万年C.70万年D.20万年

二非选择题

1.材料题:

材料一 发现的骨器:

在北京人洞穴堆积物中,有许多鹿角被分割成两段,斫痕清楚,显然是加工过的。

截断的鹿角根粗壮而结实,可以做锤子用。

遗址中出土的完整的鹿的头骨有上百件。

材料二 发现的用火遗迹: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遗迹。

灰烬最厚的达6米。

灰烬成堆成层分布,含有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烧石、鹿角和各种动物骨骼。

材料三 发现的动物化石:

周口店遗址第一地点出土的动物化石最多……出土的食肉动物化石占绝对优势,有剑齿虎、棕熊、洞熊、西藏黑熊、中国鬣狗、狼、豺豹、猎豹等17种。

还有非食肉动物如猴子、肿骨鹿、葛氏斑鹿的化石……

(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京人使用过哪两种类型的工具?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举出两种北京人可能吃的食物。

(3)根据材料综合分析北京人是群居还是独居。

并请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4)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北京人的主要证据来源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

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人教版〕

〔1〕在材料一所述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CABBDCABB

二非选择题

1.

(1)骨器、石器。

  

(2)朴树籽、鹿肉或其他动物的肉等。

(3)群居。

出土食肉动物化石占绝对优势说明北京人要面对凶猛的野兽的进攻,生活环境险恶;出土的骨器和石器说明北京人使用的工具简陋,生产力水平低下,个人独居很难生存,必须群居才能生存下去。

(言之有理即可) 

(4)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

2.〔1〕北京人几十个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

〔2〕证明北京人已会使用天然火。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基础巩固

名称

时间

大河流域

地点

房屋样式

生产工具

农业

畜牧业

手工业

生活方式

河姆渡居民

半坡居民

2.我国是最早种植_____、______、______的国家。

3.我国原始农业产生与发展的标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达标训练

1.记者2014年10月11日从农业部获悉,由袁隆平院士领衔的超级稻第四期攻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创造了亩产1026.7公斤的新纪录。

下列远古人类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山顶洞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2.原始人从住山洞到自己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的变化,最根本的原因是( )

A.随着人口的增加,山洞不够住了B.人们认识到住房子比住山洞舒适

C.生产力发展了,人们学会了农耕,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D.人们学会了建造房屋

3.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

A.农作物的种植B.家畜饲养的出现C.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D.打制石器的出现

4.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我国先民早已懂得挖井,并过着定居生活。

我国远古先民中最早懂得挖井技术的是(  )

A.山顶洞人B.半坡原始居民C.大汶口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

5.在历史专题片《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  )

A.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     B.使用骨耜等工具耕种水稻

C.饲养了猪狗等家畜        D.用木头制成简陋的小船

6.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去感受历史的存在。

下列两组资料,一组是文物图片资料,一组是复原图片资料。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一组:

文物图片资料

第二组:

复原图片资料

1.图一是哪一个原始居民制作的?

居住的房屋是图几?

种植什么农作物?

2.图三是哪一个原始居民制作的?

生活在什么流域?

居住在哪幅图的房子里?

3.为什么这两种人居住的房屋样式不同?

二.每日历史小故事

味如鸡肋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军队攻打一个城市,很长时间没有攻打下来。

这时候他感到进退两难:

撤退吧,就前功尽弃,实在可惜;继续攻打下去,又是在没有取胜的把握。

一天他在吃鸡的时候,感到这情形就像是在吃鸡肋,实在没有多少肉可以吃但是丢掉又舍不得。

这时候有人来问他今晚的口令是什么,他就随口回答“鸡肋”。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人类的起源

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人类的发展

2.下列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生活在距今五六千年前

B.炎黄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炎黄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

3.我们常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中华民族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B.炎帝、黄帝共同繁育了中国人

C.炎帝、黄帝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D.炎黄部落战胜了蚩尤部落

4.《山海经》中写道:

“蚩尤作兵伐黃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以上《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内容()

A.属于历史的真实记录B.属于神话传说

C.反映了我国人类起源D.反映了华夏族形成过程

5.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宣读祭文.下列选项不应出现在祭文中的是(  )

A.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B.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C.仁为己任,见利思义D.民族同心同德,华夏声威远扬

6.传说记载:

“神农耕而作陶。

”该传说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神农既会耕种又会制作陶器B.半坡氏族的人们能制作陶器

C.半坡氏族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D.原始农业的发展促使原始手工业发展

7.在原始社会的大部分时间里整个社会呈现“天下为公”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部落B.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C.人们之间相互谦让D.没有战争和睦相处

8.随着时代的发展,氏族之间联系增加,若干个氏族便形成部落。

部落之间加强联系,他们便结成部落联盟。

部落和部落联盟有“议事会”。

“议事会”决定推荐首领继承人等重大事务。

这种首领继承人的方式的实质是()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

C.民主推选D.毛遂自荐

9.2008年5月奥运圣火走进了千年古城绍兴,并以大禹陵为起点,经历了名副其实的文化之旅。

请问大禹是()

A.是治水英雄B.自称为“始皇帝”,建立皇帝制度

C.最早实行禅让制D.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10.远古时代,我国相继出现很多部落。

下列属于黄河流域著名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  )

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尧⑤舜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11.“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一般认为,材料中的“神农”是()A.舜B.黄帝

C.尧D.炎帝

12.下列选项与下面海报中的“内容”一项不符的是()

A.黄帝和炎帝之间曾发生过战争

B.历史上有许多有关黄帝的传说

C.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D.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首创禅让制

13.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这些神话传说,反映了(  )

A.后人对华夏始祖黄帝的尊敬B.黄帝有许多发明流传于世

C.黄帝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D.黄帝堪称我国古代帝王的杰出代表

二、填空题

14.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15.是著名的治水英雄,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三、材料解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

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擒)杀蚩尤。

--《史记》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轩辕”是哪位部落联盟首领?

其地位如何?

 

(2)材料记述了哪一场战争的历史?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古者舜耕于历山,陶河滨,渔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与接天下之政,治天下之民。

--《墨子》

请回答:

(1)材料内容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这一制度有什么特点?

实行这一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CCDC6.DBCAC11.DDA

二、填空题:

14、黄帝炎帝15、大禹或禹

三、材料解析题

16.

(1)黄帝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涿鹿之战

17.

(1)禅让制

(2)民主推选,贤能者居上生产力水平低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