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政策讲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158983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形式政策讲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形式政策讲义.docx

《形式政策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式政策讲义.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形式政策讲义.docx

形式政策讲义

南海争端

提纲:

一、事件概述

二、历史事件

三、最新动态

四、现状分析

五、各方态度

六、解决对策

一、事件概述

南海又叫南中国海,是中国最大的外海。

南海的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约等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

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最深处有5567米。

南海是我国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

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

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

南海地处热带,海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岛,这些岛碓总称南海诸岛,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曾母暗沙、南沙群岛和黄岩岛。

中国西南中沙群岛现状

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分布在辽阔浩瀚的南海海洋上,是中国南海诸岛的主要组成部分,习惯上合并称为西南中沙群岛。

    西南中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事实证明,中国人民最早发现这些岛屿礁滩,长期以这些岛屿礁滩为基地进行渔业捕捞生产和居住,世代相继对这些岛屿礁滩进行辛勤的开发和经营,中国政府最早对这些岛屿礁滩实行管辖和行使主权。

 共有岛、礁、沙、滩200多个。

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中国实际控制9个岛礁,越南占29个岛屿和珊瑚礁,菲律宾占领8个岛屿,马来西亚占领3个岛屿,文莱占领1个岛屿。

二、历史事件

1951年8月  周恩来总理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指出:

包括西沙、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向为中国领土,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虽曾一度沦陷,但日本投降后已为当时中国政府全部接收。

1956年3月  南越以接管法国主权为由,分批占领了西沙群岛的琛航岛、甘泉岛等岛屿。

中国台湾海军恢复在太平岛的驻军。

7月 南越舰船七艘侵占部分岛

1958年9月  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并明确指出,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国的一切领土,包括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

北越总理范文同照会中国总理周恩来,表示:

“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尊重这项决定”。

1959年南越多次入侵南沙岛礁,捣毁岛上中国石碑和建筑物,建立南越“主权碑”。

2月  南越侵占我南沙群岛南子岛,改名西双子;侵占谦沙洲,改名“山歌”岛;占领景宏岛,改名为“生存”岛;占领南威岛,改称长沙岛;占领安波沙洲,改称安邦岛。

9月  越南黎笋率领越南党政代表团访华,首次正式提出西沙和南沙主权要求。

11月  中国发表论文《南海诸岛自古就是我国领土》。

1976年5月 越南宣布其领海包括西沙、南沙群岛,并建立200海里经济专属区、大陆架宣言。

1978年越南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的西礁、中礁、柏礁、毕生礁、染青沙洲。

1979年4月  越南当局派遣配有火箭筒、轻机枪、冲锋枪等武器和电台的武装军人驾驶船只三艘,侵入我国西沙群岛海域距岸500米处进行侦察活动,并向我国巡逻艇射击挑衅。

2月  越南在南沙群岛举行防卫军事演习。

11月  中国海军航空兵2架轰-6型轰炸机,首次对南沙群岛实施远程空中侦察。

1981年3月  越南在南沙群岛海域举行海军演习。

1983年5月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X950大型油水补给船和Y832运输船,由海军副参谋长张序三指挥,进行远洋航海训练,并于5月22日到达曾母暗沙。

1984年4月  越南在南沙群岛配置战车、分遣队,建设安波沙洲滑行道,在景宏岛植树、野菜栽培。

在占领我南沙群岛八个岛屿。

5月  越南和苏联组建联合石油公司,开始在南海海域展开石油天然气调查。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国务院议案,决定设立海南行政区,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改由海南行政区管辖。

1987年2月  越南侵占我南沙群岛第一大礁——柏礁。

3月   中越南沙之战爆发,战斗共持续了28分钟,越军有2艘运输船被击沉,1艘登陆舰遭重创,伤亡400人,被俘40余人,其中中校军官1人,我方仅1人轻伤。

6月  越南占领的我南威岛修筑永久性设施。

并先后侵占南沙群岛第二大礁——六门礁和东礁、无乜礁、日积礁、大现礁、南华礁、舶兰礁、奈罗礁、鬼喊礁、奥南暗沙、金盾暗沙。

1989年3月  中国成立“南沙前线指挥部”

1990年1月  台湾地区领导人李登辉巡视东沙岛,慰问官兵。

越军先后侵占万安滩、广雅滩。

1991年越军侵占西卫滩。

海军在永兴岛建《中国南海诸岛工程纪念碑》。

1992年1月  越南、马来西亚同意大陆架共同开发。

1993年4月  越南和马来西亚合作在“大熊”油田开采原油。

1994年5月  越南擅自在我南沙群岛日积礁竖立了一座高42米、照射距离16海里的海上导航灯塔,在西礁擅自建起一座高22米照射距离15海里的海上灯塔。

2000年1月台湾“海巡 ”宣布成立“海岸巡防署南沙指挥部”正式接管太平岛防务。

2005年3月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以及越南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签署了为期3年的《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

11月  中、越、菲三国石油公司在菲律宾八打雁庆祝“南海502”物探船提前完成《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中区二维地震数据采集任务。

2007年6月  越南出动30余艘武装船只,对中国中石油集团在西沙海域实施海洋工程调查的作业船进行围堵和阻截。

双方船只在海上一度形成对峙局面。

三、最新动态

2008年2月  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台军“首长”陪同下,搭机前往南沙的太平岛,主持太平机场启用落成典礼。

2009年3月  中国渔政执法船311船巡航我国南海的西沙海域,执行渔政管理任务,并宣示中国对南海海域的主权。

菲律宾议会通过了2009年度“菲律宾群岛领海基线议案”,将中国拥有的两组岛屿——南沙群岛和黄岩岛划为菲所属岛屿。

2010年美国和越南这对曾经的敌人举行为期一周的联合海军演习。

有美国媒体8月10日报道称,该次美越联合演习将出动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演习内容主要集中于非战斗行动,如海上救援活动等。

2012年4月10日中午,在我国黄岩岛海域作业的数艘渔船被菲律宾最大军舰“德尔皮拉尔”号(排水量3390吨是菲律宾海军建军以来所拥有的最先进、吨位最大军舰。

该舰是2010年5月菲律宾花费1000万美元向美国购买的。

)非法堵在黄岩岛泻湖内,菲方欲抓扣我被困渔船渔民。

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84(排水量1740吨)、75船(排水量1290吨)编队赶赴该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

菲律宾方面11日派出一艘舰艇前往黄岩岛增援。

中菲双方主要争议

中国主要观点

☆南沙和西沙群岛均属中国固有领土。

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

1935年1月,中国政府将黄岩岛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

☆中国对南海诸岛实施接收得到国际公认

日本战败后,中华民国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南海诸岛实施接收并得到国际公认;1947年的《中华民国行政区域图》在南海标明了九段线;新中国成立后在1958年发布的《关于领海的声明》中重申了中国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无法取代其他既成国际法准则

《公约》只是允许沿海国家建立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并无任何条款规定沿海国家可以据此声索或侵占他国固有领土。

同时《公约》也无法取代其他既成的国际法准则。

菲律宾主要观点

☆菲律宾与黄岩岛最邻近

菲律宾认为“卡拉延群岛”(菲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称呼)已成为菲律宾的组成部分,在菲的主权管辖之下。

菲认为其与黄岩岛最邻近,固拥有主权。

☆黄岩岛等是在法律上不属于任何国家的“无主地”

1978年6月11日,菲律宾发布了由时任总统马科斯签署的第1596号总统法令,把南沙群岛的33个岛、礁、沙、滩,面积达64976平方海里的海域声称为“菲律宾领土的一部分,并对其实施行政管辖”。

菲律宾将该海域内的岛群命名为“卡拉延群岛”。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黄岩岛拥有主权

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专属经济区的法规颁布实施,菲政府认为黄岩岛位于其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因此对黄岩岛拥有海洋管辖权,以及拥有主权。

黄岩岛对中菲方的战略意义:

黄岩岛对中方的战略意义:

☆中国的九段线主张有了实实在在的重要一个基点,而黄岩岛至西沙群岛中间的国际航道水域将成为中国的内水,将直接控制东亚的海上生命线。

黄岩岛的地理位置,对于中国神圣领土的完整性,对于开发南海的经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说西沙扼守南中国海的西门、监控越南的话,那么黄岩岛就扼守南中国海的东门、监控菲律宾。

☆因为黄岩岛是岛,可以为渔民生产提供场所,可以以此为据点,提出周围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面积大约为50万平方公里领土,大约相当于3个广东省的面积,海里和海底的资源全部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

☆黄岩岛距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只有300公里,如果填平黄岩岛的内湖,建立海军基地和渔民固定补给站,那么将对菲律宾形成兵临首都之势。

☆黄岩岛地处南海的中间位置,收复黄岩岛将正式使5分之3的南海水域成为中国占领的实际水域,虽然南沙群岛岛瞧众多,但面积也只有80万平方公里左右,可以说,收复黄岩岛比占领南海10个岛礁还要重要。

黄岩岛对菲方的战略意义

v近年来,随着中国快速崛起,菲律宾的战略焦虑感上升,担心

在南海问题上时间对其不利,因此加紧扩大在南海权益,如在中业岛整修飞机跑道,在礼乐滩附近勘探油气资源。

此次袭扰驱赶我避风渔船并强势对峙,也是企图加快侵占黄岩岛主权的一个步骤。

菲律宾大学国际法学研究所发表的一项报告说,一旦联合国同意菲律宾的领土要求,菲方即可对相关岛屿周围海域的资源享有独自勘探和开采的权利。

曾在菲律宾大学国家地质研究所担任教授的地质学专家特奥多洛·桑托斯说,“卡拉延群岛”附近海域是最有希望发现石油和天然气的海域,周围蕴藏的石油可能达到数十亿桶甚至数百亿桶,此外那里还有丰富的天然气以及金银铁镍等矿藏资源。

,除了丰富的油气资源以外,渔业资源也是推动菲律宾等国争夺南海诸岛及周围海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时黄岩岛及其附近海域,也是热带风暴降临时的天然避风港,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菲图谋一旦得逞,将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

    

v转移国内政治经济矛盾。

阿基诺三世执政以来,菲国内政治、经济和安全等领域乱象丛生。

目前菲贫困率达到49%,失业率达到10.3%,不断有民众上街示威抗议。

国内分裂势力抬头,安全局势恶化,导致政府民意支持率下滑、执政地位不稳。

阿基诺三世为巩固政权、争取连任,刻意拉拢国内反华势力,炒作涉华事件,渲染外部威胁,转移国民视线。

v拉住美国进一步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和对南海问题的积极介入,为菲律宾等国提供了战略回旋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菲与我对抗的筹码,使其敢于铤而走险。

此次事件发生后,菲律宾先是与美国举行联合军演,接着又与美国举行“2+2”会谈,确立共同战略目标。

美菲“肩并肩”联合军演给菲律宾增添了对峙中国的信心。

尽管美军方强调此次只是例行的救灾演习,不针对任何人,但《华盛顿邮报》分析称:

“美菲联合军演给马尼拉上层吃了定心丸。

专家分析,菲律宾本身并无能力在南海发起挑衅。

在誓言要把美军驱离本国20年之后,菲律宾之所以愿意向美军重新开放港口和军事基地,主要是为了抑制中国的影响力,争夺南海利益。

其“拉美制华”的意图不言而喻。

v将中国求稳定、促合作的政策诉求误解为有机可乘,加紧争夺黄岩岛主权并攫取经济利益。

试探我在南海问题上的底线。

菲律宾与我在南海存在领土领海争端,但争端主要存在于南沙群岛,不排除菲律宾利用挑起黄岩岛事件,试探我在南海问题上的底线,为在其他争议地区与我周旋摸清底数。

v菲抢夺岛屿还有安全考虑,黄岩岛的战略位置同样对菲律宾至关重要。

菲军方说,“卡拉延群岛”距离巴拉望岛只有200多海里,乘坐C-130军用运输机,只需25分钟即可到达,因此一旦被其他国家“占领”,菲律宾的国家安全将会遭到极大的威胁。

这也正是菲当局对“卡拉延群岛”提出领土要求的理由之一。

它离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仅300多公里,曾是驻菲美海军武器试验场。

如果中国稳稳的占据这个支点的话,菲海军只能在港口内转悠了。

美国在南海问题立场模糊菲律宾借美抵抗中国梦碎

菲律宾主要是想借用美国的力量,因此,菲律宾对所谓菲美两国“2+2”会谈寄予厚望。

所以在双方“2+2”会谈之前,菲律宾把动静风声炒得非常高,就是要在这个会谈中加足自己的筹码,在美国人面前讨价还价,从美国方面获得最大的利益。

4月30日菲美两国外长和防长的“2+2”会谈,在南海问题上表态最强硬的希拉里,在这次会谈上也往后退了,希拉里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方在南海主权争端中不偏袒任何一方,支持通过“和平、合作、多边和外交渠道”解决海上争端。

这无疑给菲律宾一种很大的挫折感,没有达到预期的愿望。

美国的明显态势是,它需要借助菲律宾返回亚太,需要借助菲律宾遏制中国、分散中国的力量,但是美国绝不愿意去替别人打一场别人主导的战争。

如果说菲律宾想要在黄岩岛问题上借用美国的力量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美国明显不愿意这样做。

从这种角度来看,美国想借菲律宾和中国对抗的态势实现战略重心东移的目标,菲律宾又想借美国返回亚太之机挑动一场美中在南海的冲突,实际上是各怀鬼胎。

双方既有利益的结合点,同时也有利益的不合点。

在黄岩岛问题上,美菲双方表现出的利益共同点和不同点非常明显。

那么既然现在美方的态度很明显了,菲律宾本来就没有在黄岩岛挑起一场冲突的资格和能力,本来就想借助美国,美国这回往回退,表示并不愿意在黄岩岛问题上、在南海问题上染指太多。

在南海遏制中国是可以的,但是把美国卷入一场深度的冲突,对美国来说也是不划算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方的声明肯定让菲律宾颇感失望。

美国是个现实主义国家,希拉里要到北京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国在中国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在中国还有多项安全合作的事项。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过程中,在美方来看菲律宾也就成了一碟小菜,这碟小菜还得往后推一推,现在的问题要把主菜做好。

美国在与中国和菲律宾这三角关系中,在目前来看菲律宾的地位可能是往后降了。

因为前面是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里面有两个大国的重大利益要在这里面交错、商谈。

从这一点来看,当然菲律宾肯定要还要咬着牙再等一段时间,但毫无疑问美国给菲律宾这个巨大的气球上扎了一根针,菲律宾开始要泄气了。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埃德萨号已经抵达南海黄岩岛水域,替换了自上周起就加入对峙的巴拉望号,菲方停留在黄岩岛海域的各类船只仍有20余艘。

NBN电视台17日援引菲律宾外交部发言人的话称,菲律宾护卫舰埃德萨号已进入黄岩岛海域,政府要求其必须升起白旗,以表示和平解决此次对峙的意愿。

其实之前菲律宾在黄岩岛炸毁中国的国家主权碑、撞沉中国渔船,射杀和羁押中国渔民,出于各种原因,都不了了之,但这一次中国有不肯罢休之势。

最有意思的是,首先渔民到黄岩岛,然后菲律宾军舰过来抓人,这时中国海监船竟然在菲方抓人之前赶到了,奇怪不奇怪?

按说按时间顺序,中方开飞机也赶不上啊,别说是开船了,只能说“碰巧”中国海监船经过。

完全有理由怀疑这是一次“国际钓鱼执法”,如果真是这样,那中方必定是有备而来,那么菲律宾可能麻烦了。

四、各方态度

1、美国——南海问题国际化

美国的一贯立场,第一,把南海问题国际化。

他打出的旗号就是维护南海的自由航行权,美国还有一条,就是不介入南海主权的具体争端,不站在任何一方这边,不针对任何国家,这两句话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作为官方的正式表态。

这两条始终通过声调的变化,刻意强调,刻意去渲染哪一点,来追求美国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美国在南海的利益是什么?

一是美国要确保其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二是确保控制西太平地区的几个军事要点,三是在这种情况下不要和中国打起来,因为打起来对美国不利,中美之间是最大的贸易伙伴,美国现在没有这种实力,也不愿意和中国陷入全面对抗的状态,这对美国也没有任何好处。

第二,制衡中国发展。

远的说,中国目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转型期,近的说,处于经济复苏的关键期。

如果和东盟国家引起战争争端,无疑对国家发展不利。

美国并不是亚洲海洋争端的当事国,为什么它要这么积极介入?

这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决定的。

多年来,它就是依靠地区制衡战略管理全球。

在亚洲,美国已经成功地挑起了中国与日本、与印度的不和,又干涉台海局势、制造朝鲜半岛的紧张。

但美国觉得这样还不足以干扰阻止中国的发展,于是又想把东南亚国家发动起来给中国找麻烦。

去年11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发表演讲时将南海称为“西菲律宾海”。

“西菲律宾海”这一称呼暴露出希拉里“拉菲抑华”的意图。

不仅在南海,就整个亚洲而言,美国最希望的局面是:

各争议国既不和又不战,纠结成一团,互相都求助美国帮忙,而美国坐收渔利。

美国最担心这种危险的平衡被一方打破,那样,美国就要被迫选边站。

而不管美国站在哪一边,它都要付出代价。

所以,美国在南海就像趟雷区一样,小心地试探着中国的战略底线。

只要中国不拔枪亮剑,它就推着菲律宾等小国一点点往前走。

一旦中国反应激烈,美国将立即收手。

美国决不许那些小国对中国的挑衅,到引发中国武力反击的程度,它自己当然更不愿被卷进去。

 第三,美国已没有发动“新”战争的力气。

撇开美国“巧实力”的玩法不谈,以当前的情势论,美国就是想在南海对中国动武,它也没有这个“力气”:

连续20年的战争已经“累”出了金融危机。

在2011年初的利比亚动乱中,美国虽然参战,但疲态鲜明,对从来当仁不让的战争领导权“礼让再三”。

不是奥巴马比前任更热爱和平,而是形势逼人。

现在,美国的金融危机尚未见起色,欧洲又爆发债务危机,这让美国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

没有钱,全金属外壳的美国军队就是一部熄火的机器。

而骤然兴起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席卷全国,也让白宫对启动新战争有所顾忌。

 第三,美国更害怕“中美关系失败”断送冷战成果。

在中国,强调中美关系重要的大有人在;但中国人忽视了美国人对于中美关系的重视。

中国重视中美关系,固然是为了赢得和平发展的时间;而志在管理全球的美国,重视中美关系是从全球安定的大局审视的。

  中国关注的焦点是美国,美国关注的焦点是全球崛起的国家群体,如巴西、印度、印尼、俄罗斯等,政治视角的宽度大不一样。

中美关系如果不稳定,不仅两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被倾覆,美国的世界战略全局也会乱套。

那些美国需要优先关注的潜在战略对手,就会趁机崛起,美国就将陷入顾此失彼的危局。

所以,中美关系虽有数不清的问题,但双方对各自利益的把握都是有尺度的。

最近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一文,在关于美国未来十年战略重点转移到亚太的论述中,她说“中美关系不容失败”,其中的真意就是中美不能走到军事对抗的地步。

否则,美国的世界帝国野心就将被葬送。

朝鲜战争成就了日本,假如发生南海战争,将成就俄罗斯。

其实,当前美国耀武扬威的做法是一种战略心理战。

冷战后,美国在国际上大玩“勇敢者的游戏”,总是摆出自己绝不退让的姿态,迫使对方为避免直接对撞而退让。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尝到苏联退却的甜头以后,美国屡次以大棒和胡萝卜政策在世界上频频得手。

现在,美国又在教中国周边一些小国玩这个危险的游戏了。

中国必须以不惧同归于尽的决心告诉对方,在南海,这种游戏必须结束,否则就撞撞看!

2、越南态度——南海问题东盟化

中越陆上边界已经划定,海上边界非常复杂。

越南当然想霸占所有岛屿,故希望问题扩大化。

越南力量薄弱,无法与中国抗衡,自然希望借东盟的力量对抗。

东盟不答应以东盟的名义在南海问题上对抗中国,他只好找另一靠山美国了。

于是邀美国军演顺理成章。

3、东盟国家态度——南海问题双边谈

东盟国家清楚,引美国参与南海问题,如同引狼入室,请神容易送神难。

相对越南来说,东盟其他国家在南海的利益小一些,而且还有很多国家没有利益。

故大部分东盟国家不愿意对抗中国。

中国的主张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对东南亚其他国家而言是好事。

南海那几个岛礁,绝大部分是不能住人的,土地没多少利用价值。

主权只是个虚名,周围资源的利益才是真的。

所以,现阶段主要是捞利益,而不是去得罪中国。

4、中国态度——南海问题双边谈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遇事双边谈判。

因为某个岛屿争端是中国和某个国家的争端,不是与东盟所有国家的争端。

☆反对国际化。

☆要解决南海问题,核心是解决与越南的海上领土矛盾。

应通过各种手段,使其他国家不插手。

中国主张和谐世界,但这种主张,正被美国和其他国家恶意利用,作为敲诈勒索中国外交政策的工具。

中国应该换一种思维,在别人一再紧逼的情况下,没必要那么“坚定”地坚持和平立场,让别人对中国说出求和的话来。

只要中国强得有道理,强得有力量,更大的可能,是那些以自身安全利益为最高考量的国家,从此熄灭怠慢、耍弄中国的念头,回到与邻为善的正确轨道上来。

但使用武力,只能偶然和个别的办法,既敌人先开第一枪。

目前的主流观点是,武力解决南海问题是下策。

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我们的底限在哪里?

那就是主权不归他国占有,其他的都可以后面再说的,就说黄岩岛,有争执没关系,菲律宾也拿不走,很多人认为我们应该把黄岩岛直接占着就得了。

这的确是一种办法,而且行得通,但这也是最差劲的一种办法,占着一个岛是容易,但同时你也在用行动告诉全世界中国在处理双边关系的原则是武力为主的,那中国威胁论是存在的,周边国家抱团是必须的,同时出于安全考虑,会迅速投向美国怀抱,美国到南海建几个军事基地是完全必要的,什么反导、航母群更不在话下,什么制裁、经济封锁正愁找不到合适理由呢……

  这不是没事自找麻烦吗?

反过来说,既然我们有能力武力收回这些岛屿,那么现在在还没有丢掉它们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不需要那么焦急和浮躁呢。

在我们比较弱小的时候,只要不踩底限,容忍一些事情完全必要的。

在我们比较强大的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给对方一点警告就是。

在我们真正强大的时候,你认为这些纠纷还会存在吗?

  我们有句话叫形势比人强,我们最该做的不是得到,而是不失去,时机到了,问题的解决只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但话说回来,不打仗不代表不需要武力威慑,相反,只有强大的武力威慑做后盾,前台才可以真正太平,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打仗是指不主动挑衅,自卫反击那又另说了,总的来说,南海最让中国难过的日子早已过去,没有哪个问题是真的很困难或者不可解决的,我们要等的只是时间和机会。

五、现状分析

1、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能源问题是南海问题的核心问题。

70年代以后,人们才开始知道在南海和钓鱼岛周围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969年,联合国有一个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

当时提出了一个报告,宣称在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非常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它的蕴藏量相当于中东所有国家,加上委内瑞拉、加上美国的东南部、甚至加上南美一些地区蕴藏量的总和。

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1970年代经过两次石油危机,石油危机直接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而且世界各国都在寻找着替代能源。

因为海洋能源是清洁能源,而且不存在能源枯竭忧虑,所以大家都对海洋能源特别关心,开始向海洋要资源!

有些国家认为能够控制这些岛礁就控制了海洋资源,所以七十年代以后开始强占岛礁。

这里还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

南海是一个丰饶的渔场,海中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墨鱼、海龟、红鱼等。

其中的大黄鱼是一种重要的海产资源。

这里的鱼类从不游往外国的海域,似乎恋着自己的家乡,因而有“中国家鱼”的美称。

南海的金丝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这种巢就是珍贵的滋补品燕窝。

南海作为资源富集区,可支撑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南海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争议海域内与经济资源有关的开发活动,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