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01595 上传时间:2023-08-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4.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河南省永城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河南省永城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人将黄河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埃及人将尼罗河视为“母亲河”,其共同原因是这两条河流()

A.为文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B.为商业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为医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D.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

2.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诞生于()

A.亚洲东部B.南亚次大陆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城

3.在学习(古代印度)一课的时候,小明同学重点关注的是“孔雀王朝”“华氏城”等信息。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

A.形成时期B.发展时期C.鼎盛时期D.衰落时期

4.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过这样一句话:

“男人就是城邦(当家作主)。

”这里的“男人”指的是()

A.外国移民商人B.成年男性奴隶

C.成年男性公民D.所有男性居民

5.下图所示法典和《十二铜表法)都是古代著名的法律文件,这两部法律的实质都是()

A.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B.维护国王利益

C.维护资产阶级利益D.维护奴隶利益

6.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

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

这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A.罗马帝国B.罗马共和国

C.波斯帝国D.亚历山大帝国

7.第一个在罗马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的皇帝,结束罗马共和国的是()

A.屋大维B.凯撒C.伯利克里D.梭伦

8.罗马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实际上属于()

A.保民官B.元老院C.执政官D.行政官

9.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并且在整个法兰克王国推行基督教,将原属于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克洛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其自身统治B.维护教会的地位

C.扩大法兰克王国版图D.实行分封制改革

10.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必须在教堂中举行婚礼。

这说明了当时()

A.教会关心百姓B.教会控制百姓

C.教堂环境优雅D.教堂场地宽阔

11.中世纪兴起的牛津大学,其最初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为传播宗教的需要,B.为宣传无神论需要

C.摆脱教会对教育的控制D.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

12.1272年在斯塔夫德郡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领主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农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扣押财物。

这段材料说明()

A.庄园法庭主要维护领主利益B.庄园法庭完全代表佃农利益

C.庄园法庭对待公民绝对平等D.庄园法庭有限地维护了佃农利益

13.中古西欧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B.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C.科学技术的进步D.对外交往的扩大

14.恩格斯指出,《罗马民法大全)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

以下关于《罗马民法大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B.对财产、买卖等作出明确规定

C.是一部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D.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15.拜占庭帝国堪称世界上最伟大、最长寿的帝国,它所创造的辉煌文明曾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

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

B.拜占庭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

C.15世纪中期,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帝国终于灭亡

D.其衰落的原因之一是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16.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

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17.“既传播了宗教,又利用宗教建立起了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这个“大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拜占庭帝国

18.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手工工场的发展趋势正确的是

A.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

B.作坊-集中的手工工场-分散的手工工场

C.分散的手工工场-作坊-集中的手工工场

D.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作坊

19.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

①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

②新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③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已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④封建领主开始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他们的自营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文艺复兴(Renaissance)一词的原意是“再生”,也就是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

以下对文艺复兴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甲和乙B.乙和丙C.乙和丁D.甲和丁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裔,因为它不仅继承了“大学”的名称,而且继承了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如院系设置、课程安排等。

更重要的是继承了中世纪大学学术自由的理念。

材料二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继承者和保持者,最初以其文化上的兼收并蓄而显繁荣灿烂之势,无视于西欧在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新因素,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而依然陶醉于过去荣誉的光辉之中。

材料三彼特拉克在《致罗马教廷》的诗里,控诉罗马教廷是“痛苦的巨流,凶残的庙堂”,是“万端诡计的熔炉,阴暗的牢房”;“善良在那里凋谢,邪恶在那里滋长”。

他倡导。

以“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建立“以人而不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学课程的设置有何特点?

(2)阅读材料三,指出彼特拉克强调什么思想潮流。

以彼特拉克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的巨人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历史影响?

(3)以上三则材料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言之有理即可)

22.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指出图片中这条连接古代东西方的交通要道的名称。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条交通要道分别串联起了哪些文明古国?

(两个即可)

(2)图中起点和终点所示的艺术作品和建筑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3)我们应当怎样认识古代的文明交流?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埃及几度分裂,并不断遭到外族入侵。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材料二与历史上众多文明长期处于城邦林立或群雄割据相比,中国很早就确立了政治上的这一局面。

而且,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实现国家统一时间最长的文明。

——《论中华文明历史延续性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一则著名的格言讲道:

战败的希腊无情地战胜了战胜者。

罗马帝国在摧毁古希腊时把科林斯洗劫一空,却用辎重车载回了希腊思想家的书籍。

于是,几个世纪后,整个罗马都讲希腊语了。

——摘编自《海殇——欧洲文明启示录》

(1)据材料一,指出古埃及文明中断的原因。

列举一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原因。

(3)据材料三说说,古代罗马为什么要吸收希腊文明?

(4)通过探究上述材料,我们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个份1050年的文献记载了英国赫思堡恩修道院的一些状况:

“在复活节,他们(农奴)还应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

材料二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有住房、作坊、耕地、草地、林地、荒地、池塘。

庄园以农业为主,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给,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庄园还有铁匠、金银匠等。

——部编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三世界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欧庄园中农奴缴纳的地租包括哪两种。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欧封建庄园的主要特点。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对欧洲社会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西欧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

(言之有理即可)

25.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

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有利于人类的生存繁衍,产生了古中国、古埃及农业文明,故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文字的产生、医学的产生是文明的具体表现,故A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佛教是古印度文明,古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故B符合题意。

亚洲东部产生了古中国,两河流域产生了古巴比伦文明,尼罗河流城产生了古埃及文明,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孔雀王朝是第一个统一了印度的政权,在它的统治下,古印度文明达到鼎盛,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古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权利,奴隶、妇女和外邦人排除在外,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这个法典是古巴比伦《汉摩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和古雅典均是奴隶制国家,法律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故A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奴隶社会中,国王是最大的奴隶主;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成部分。

故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罗马帝国包括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于公元前27年建立,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395年建立,于1453年灭亡,时间与题干中的公元前4世纪前后不符;B项罗马共和国是公元前509建立,到公元前27年灭亡,时间与题干中的公元前4世纪前后不符;C项波斯帝国不属于希腊文明;D项亚历山大帝国于公元前336年建立,公元前前323年灭亡,是公元前4世纪前后通过暴力方式传播希腊文化的“使者”。

故选D。

7.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A项不符合题意;凯撒是在屋大维之前,没有结束罗马共和国;伯里克利和梭伦是雅典的人物与题目不符。

故答案选A。

8.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前509年到前27年,是罗马共和国时期。

期间,两个执政官处理政务,保民官保护平民利益,元老院掌握决策权,故B符合题意,AC均不符合题意。

罗马共和国时期,没有设置行政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481年,克洛维建立了法兰克王国,为了维护统治,他皈依了基督教,并且在整个法兰克王国推行基督教,将原属于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在宗教、思想上全面控制社会;其中,教堂中举行婚礼是思想上控制人们的表现之一。

故B符合题意,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学在12世纪就产生了,行会制度的发展、城市的复兴和翻译运动为大学的产生创造了重要条件,牛津大学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所,其中主要原因是欧洲城市复兴的推动。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D。

12.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庄园法庭维护庄园的公共秩序。

它维护领主的权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从而有限地维护了佃农的利益,故D符合题意,AB均不符合题意。

C说法太绝对,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的城市中,商业、手工业发展起来,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故B符合题意。

城市中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手工工场的出现,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进步巨大,新航路的开辟扩大了对外交往,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罗马民法大全》维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它对财产、买卖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部分。

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它定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灭亡,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是法国中世纪城市自治中的一个典型事例,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6.B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仿效隋唐制度,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在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等,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其“新”主要体现在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

抓住通过关键词“大化改新的新”是解题的关键,其“新”主要体现在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17.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利用宗教的力量统一了阿拉伯半岛。

他的后继者继续扩张,到8世纪中期,建立了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故B符合题意。

亚历山大帝国传播了希腊文化;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299年到1922年,信奉伊斯兰教,拜占庭帝国信奉东正教,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手工工场的发展趋势正确的是”,根据所学知识,11世纪以后,手工业不断发展,手工业者开办作坊,家人、帮工和学徒一起生产,规模比较小,农村逐渐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因此发展趋势正确的是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场-集中的手工工场,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大量的林地、荒地沼泽被开发,土地面积逐渐扩大;新开发的地区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已剩余产品的支配权;租地农场主开始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土地。

故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开始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土地的是租地农场主,而不是封建领主。

20.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4世纪中期,意大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提倡发扬人的个性,文艺复兴开始。

它不是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故C符合题意,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文艺复兴是思想文化运动,不是民主政治。

21.

(1)大学课程的设置仍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人文主义思想潮流。

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播,是西欧大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为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可知,大学课程的设置的特点是,仍受到基督教会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2)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彼特拉克……控诉罗马教廷……人的学问来对抗神的学问……以人而不以神为中心……”可知,他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潮流。

这种思潮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三可知,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古希腊罗马文明的传播,是西欧大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大量的古希腊罗马文化典籍,为西欧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22.

(1)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古印度、波斯帝国、大秦帝国等。

(答出任意两个即可)

(2)秦始皇陵兵马俑、罗马大竞技场。

(3)古代的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发展。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图片可知,这就是丝绸之路。

它联接了古代中国、古印度、波斯帝国、大秦帝国等这些古文明。

(2)根据所学可知,前者的建筑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后者的建筑是罗马大竞技场。

(3)根据所学可知,古代的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世界不同地区的发展。

23.

(1)外族的侵略。

金字塔。

(2)实现国家统一的时间最长。

(3)因为古希腊产生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希腊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符合题意即可)

(4)应主动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可知,古埃及文明中断的原因是,外族的侵略。

它的文明代表有金字塔。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中国很早就确立了政治上的这一局面。

而且,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实现国家统一时间最长的文明”可知,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原因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时间最长。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罗马帝国在摧毁古希腊时把科林斯洗劫一空,却用辎重车载回了希腊思想家的书籍。

于是,几个世纪后,整个罗马都讲希腊语了”可知,这是因为古希腊产生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古希腊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科学、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

(4)此问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应主动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先进文明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4.

(1)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

(符合题意即可)

(2)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

(3)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4)欧洲封建社会开始出现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趋势。

(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缴纳两只母羊、两只羊羔,他们必须用自己的时间给这些羊洗刷、修剪”可知,它们是实物地租和劳役地租。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庄园的面积有大有小,大多以村庄为基础……食物均可自给……”可知,西欧封建庄园的主要特点,是以农业为主,自给自足。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世界近代史的起止时间大约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从14世纪到17世纪,地中海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可知,社会影响有,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4)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三可知,发展趋势是,欧洲封建社会开始出现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趋势。

25.给分要点:

自拟题目;(如“亚欧封建帝国”)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如都是封建帝国,都为世界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等)史实准确;表述完整。

若小短文不足80字,酌情扣分。

【详解】

此题相对开放,回答符合下列要点即可,例如,

亚欧封建帝国

亚欧封建帝国主要是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

两者的相同点是,都是跨亚非欧三洲,都是封建帝国,都为世界文化作出过重要贡献,均对后世影响深远。

不同点是,前者信仰东正教,后者信仰伊斯兰教。

两大帝国时战时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两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