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25129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九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走下神坛

授课课程:

美术授课教师:

朱海芬

授课班级

(1)

总课时数

第1-2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课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作品中调子的含义及构图、透视,能描述分析艺术作品。

初步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差异。

2、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够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文化现象,从各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3、情感与态度目标:

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较完整的评述,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

通过对文艺复兴时期等的作品欣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美术现象、历史源流以及审美特点,在其中学习运用各种知识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了解调子的含义及构图、透视,能描述分析艺术作品。

初步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差异,及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

重点难点

了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从细致地研究教学内容开始,大量地查阅资料,除熟悉与作品有关的内容外,还须精选那些能够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史料和有关知识。

充分估计学生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需求,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教具与学具

课本、教学课件、多媒体、挂图等。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在神学权威的笼罩下,欧洲中世纪艺术大都服务于宗教,宣传教义。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走下神坛,汲取古典精髓,注入人文精神,表现人的世俗生活,开创并完善了一种反神学权威、反封建特权的新的视觉语言。

这个时期的艺术达到了古典艺术之后的一个新高峰,基本风格和变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深远。

媒体运用课件展示:

拉斐尔油画《椅中圣母》约1514(意大利)《弯曲在王座上的圣母和圣婴》(木板蛋彩)约1820(拜占庭)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1、解析:

《弯曲王座上的圣母和圣婴》整体画面很暗,人物形象平面化、严谨、金色、暗红色、黑色、对比不强烈、压抑、圣母容貌肃穆、圣婴老成、肃穆、正襟危坐、高高在上

《椅中圣母》光影感非常强,有立体感,明暗对比强烈、圆形构图打破死板不呆板、红黄蓝三原色、艳丽华贵、对比强烈、温柔、可爱、神态柔和、充满青春活力、动态自然、有亲切感。

2、比较:

《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椅中圣母扎》同样是描绘圣母和圣婴,我们来看看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

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比较结果,从画面的明暗、构图、色彩、表情、动态等方面进行比较。

3、欣赏:

1、《犹大之吻》(湿壁画)约1305乔托(意大利)(1266-1337)“欧洲绘画之父”,其代表作品有《犹大之吻》、《逃往埃及》、《哀悼耶穌》《宝座圣母像》等。

解析:

乔托注重空间深远关系和人物的立体表现,其艺术具有鲜明地现实主义倾向。

《犹大之吻》是《圣经》故事之一,犹大是出卖耶稣的叛徒。

在逾越节的晚餐桌上,耶稣指出他是出卖主的人。

他知道自己已经暴露,就提前溜走,立即去给敌人引路前来捉拿耶稣,他以亲吻作为暗号。

画面上

表现的是犹大带领了一队兵马,还有祭司长和法利赛人的差役,直奔耶稣,要与他亲吻。

画面上耶稣双目盯紧犹大,满眼怒火;犹大则十分紧张。

四周则充满着骚动,气氛极其悲壮。

这幅画虽然是圣经故事,但从生活的光明和黑暗两个方面表现了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表现了正义与邪恶的搏斗。

整个画的光线、色彩、构图都集中在中心人物形象上,犹大的黄色大氅明亮而醒目。

全画用重色调,上部深蓝,下部褐色,造成一种沉重的黑暗感,以渲染这种斗争的紧张气氛。

画家用画笔赞颂了光明、正义的化身——耶稣,鞭挞、揭露了黑暗、邪恶和丑的化身——犹大。

乔托注重空间的深远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其艺术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

4、文艺复兴分为四个阶段:

14世纪初是一个“原始文艺复兴”阶段,又称开端期;14-15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15-16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的盛期,又称成熟期、高峰期;文艺复兴的“三杰”: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16世纪下半期-17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

一、赋予宗教人物以人间情感

中世纪时,绘制宗教人物必须严格遵照宗教的表达方式,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表现。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们逐渐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宗教题材的创作中,使得宗教人物形象越来越世俗化。

1、《带金翅雀的圣母》(油画)1507拉斐尔(意大利)

拉斐尔绘制了大量的圣母子题材的作品,它将现实生活中许多美丽的女性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圣母的身上,具有和谐、柔美、明净的人物性格特征。

他的圣母像寓崇高于平凡中,被誉为美和完善的化身。

《金翅雀圣母》又名《带金莺的圣母》,画中一共有三个人物,圣母、耶稣与约翰。

但是画中人物并没有宗教标签。

2、拉斐尔,(1483——1520)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和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并称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给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贵的艺术作品。

他的

作品代表了当时人们最崇尚的审美趣味,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者不可企及的典范。

其代表作有油画《西斯廷圣母》、壁画《雅典学院》等。

表现出对完美与和谐的色彩及造型的追求。

表现出“理想美”的趋向。

成为后世古典主义追奉的“美的标准”。

3、《春》油画约1482桑德罗·波提切利(意大利)是一幅有关自然与人类保持和谐关系的寓意画。

全画背景是一片幽静的橘林,一派春回大地、花草争妍的景象。

显然,诸神是为春的到来而欢歌,对美和爱的追求,即对人性的追求,是这一作品的主题。

 

课堂小结

1、查找资料了解调子的含义。

课本第三页下图为画面调子比照卡,仔细观察作品将你认为调子相当的号码填入右边的线描图中。

2、尝试从画面空间、人物动作、表情等方面比较下面三幅《圣母子》作品的差别,并谈一谈造成这种差别的社会背景。

板书设计

第1课:

走下神坛

(1)

一、中世纪艺术特点。

二、人物介绍:

拉斐尔;乔托

三、作品欣赏:

《椅中圣母》、《弯曲在王座上的圣母和圣婴》、

《犹大之吻》、《带金翅雀的圣母》

本课作业

美术作品进行较完整的评述,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题:

第二课:

瞬间的精彩

授课课程:

美术授课教师:

朱海芬

授课班级

(1)

总课时数

第3-5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实践课

学时数

3学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能认识摄影能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能分析摄影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情感,了解基本的摄影构图、色彩等知识。

懂得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并表达自己的情感。

3、通过学习,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促进个性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了解基本的摄影构图、色彩等知识。

懂得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1、拍摄照片时的技术要求

2、在拍摄时善于发现美、感悟美的能力。

教学方法

演示教学法,探究学习法

教具与学具

课件、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1、展示部分学生拍摄的照片,请作者谈谈自己拍摄时的想法和情感。

2、导语:

摄影已成为现代人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倾注的是摄影者的情感,体现的是摄影者的专业知识和审美修养。

摄影就是用相机等捕捉瞬间的精彩。

(展示课题《瞬间的精彩》。

3、展示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二、摄影的定义

摄影一词是源于希腊语,意思是“以光线绘图”。

摄影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摄影。

有时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也就是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

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

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三、探究活动一:

善于捕捉精彩瞬间

1、解海龙希望工程系列作品

①《大眼睛》

思考1:

你看到的是张什么样的脸?

谈谈你的感受。

如果画面前面的人物清晰,感觉会怎样?

(小结:

女孩的形象贫困、质朴,眼睛充满灵气、渴望。

侧逆光的拍摄,使女孩形象逼真,桌面白纸的反光,又使得面部和眼睛特别明亮。

明暗对比、虚实处理,突出了主体的形象。

)思考2:

请为这幅作品命名。

(小结:

作品的命名要体现、揭示主题。

②《大鼻涕》

画面中被抓拍的小男孩流着鼻涕,长大着嘴巴,专注读者字词,充满了学习的激情。

③《小光头》

主体与客体的神情一致,都那么专注而生动,让观者对这些孩子心生爱怜。

④解海龙简介

中国著名摄影家。

1991年他拍摄的希望工程系列纪实作品为人们所熟知,成为了希望工程的标志。

他一直和照片中的每个孩子都有联系,和他们照了很多照片。

2009年这个大眼睛照在《中国青年报》上以30.8万元进行拍卖,解海龙捐助了一所希望小学。

“大眼睛”苏明娟提议解海龙,就取名叫“解海龙希望小学”吧,虽然很感动,但解海龙说:

“咱们谁的名字都别叫,干脆叫’大眼睛希望小学’吧”。

2009年“大眼睛希望小学”在西藏落成!

(小结:

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并有独特审美的摄影家。

2、画面的构成部分

主体:

画面结构中心、视觉焦点。

客体:

画面中陪衬主体景物或人物,是帮助主体揭示内容的成分,在构图中有均衡画面、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①《巴黎穆夫塔尔街》

思考1:

分析作品中哪是主体、客体与背景?

思考2:

画面中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

是怎样突出主体的?

(小结:

小男孩神气十足,我们可以通过他的昂扬的步伐,充满感情的笑容与眼神读出。

轻松、跳跃的步伐,得意的眼神,双手环抱两个大酒瓶。

与身后小朋友羡慕的眼神,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体人物清晰,客体人物与背景的虚化,也形成了对比。

②小组成员互做表情,并猜一猜。

思考:

你会用怎样的人物和场景表现“幸福”这个主题?

③《幸福》

这是一幅网络上的图片,一名年近六旬、身穿橙色马甲的男清洁工,趁着休息的空隙跟坐在腿上

的孙女逗乐。

老人的慈祥,孩子的纯真,由于包含着发自内心的情感,深深的出动了每一位观者,让人感同身受。

(小结:

生活感动心灵,镜头记录感动。

瞬间的捕捉,倾注了摄影者的情感,体现了摄影者的知识和审美修养以及技术掌握程度。

摄影不是相机在表达,而是摄影者的自我表达。

摄影具有语言的功能:

记述事实、表达情感、阐述观念。

四、衔接导入

作品《林中》赏析

思考:

仔细观察画面中人物的动势,说一说,如果女孩笔直的站在树间,会有什么效果?

(小结:

女孩的身体微微倾斜,右脚抬起打破了画面的呆板,使画面更有形式美感。

五、探究活动二:

画面要有形式美感

1、探讨构图

①《嬉戏》

思考:

分析画面中主体、客体的动势有和特点?

(小结:

动势冲突运用得当,使画面更加生动。

②《海潮》

尝试用点线面的知识分析这幅作品。

③思考与练习

同一场景,比较两者构图的差别并说说它们各自给你的感受。

(小结:

这两张作品分别是远景、中景构图。

远景中交代了环境,但画面元素多,略凌乱。

中景表现了氛围,构图简洁,主题突出。

2、构图的基本原则

①选择合适的角度和拍摄距离,使主体突出。

②画面要简洁,要避开与主题无关的事物。

③充分利用背景和环境来突出主题。

3、感悟色彩

①冷色调、暖色调

②以黄建国的作品为例,体会作者在色彩搭配上的合理安排。

4、选择光线

思考:

三幅作品(分别为顺光、逆光、测光)对比,请找出不同光线下,分别有什么特点?

(小结:

1.顺光:

对象的体积感弱,比较平,画面显得柔和。

2.侧光:

体积感强,画面明暗对比

强烈。

3.逆光:

对象细部被概括,轮廓得到强调。

(小结:

不同光线下的场景或人物给人的感受不同,光线要为表达主题服务。

摄影人要经得起等待,善于捕捉,捕捉最精彩的瞬间。

课堂小结

见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

 

本课作业

请用草图的方式分析一幅摄影作品,并针对这幅作品写出100—200字的短文。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题:

第三课:

画“说”空间

授课课程:

美术授课教师:

朱海芬

授课班级

(1)

总课时数

第6-7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实践课

学时数

2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以及引发丰富联想的本质特征。

方法与过程目标:

能够,出表现空间感的両,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情感与态度目标:

大胆尝试运用错视原理进行空间创意。

教学内容

了解基本的摄影构图、色彩等知识。

懂得摄影作品的社会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重点难点

物体的体积感以及画面的空间感。

处理画面的空间感觉。

教学方法

欣赏、分析、归纳、表现

教具与学具

课件、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一、导入课题

体积本身具有空间感。

多媒体展示。

六个三角形构成的六边形加上一条鱼就变成了一个立方体。

还可以改变一次,大家试一试。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二、讲授

1、形成体积的方法:

运用面的转折、阴影、纹理能够表现体积感。

2、利用阴影或纹理可以使平面图形凸起和凹进,形成体积。

3、体积之间形成位置、距离、重叠等关系,构成了深度空间。

层叠遮挡、明暗变化、透视变化是远近变化的重要规律,是绘画中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的常用手法。

分析《布朗大学出版部标志》,利用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形成不同视角的构图。

B(布朗)书(出版)整合在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内。

通过对轮廓线的增减、更换,创造更为丰富的体积变化。

教师演示画法。

三、练习:

尝试将一个平面图形改画为立体造型。

提示:

1、太空失重环境确定了悬浮物体的表现。

2、表现素材:

星球、空间站、航天器等。

3、提供参考图片或视频,启发学生在科幻美术或电影中找到灵感。

4、参照《色彩构成A》和《桥》等作品,置换其中造型,创作表现空间关系的绘画。

5、运用简单造型和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构成画面。

如:

几何形、字母、符号、简化造型等。

6、欣赏分析福田繁雄的招贴画和《瀑布》等作品。

福田繁雄的招贴画在一个平面上转换不同的视角,营造了错综复杂的空间效果。

7、在现实中存在这个三角转折几何体吗?

归纳:

它只限于在平面上实现,它转换视点让我们形成错觉,制造了一个矛盾的空间。

《瀑布》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使流水上下循环不止。

四、创意空间

作业要求:

参考教材提供的作品,利用错视进行创意,画出“不可思议”的图形。

从不同的视角营造错综复杂的空间效果。

对学习活动做出评价和总结。

学生欣赏、观察、感受。

1、学生观察、听讲、领会。

2、学生听讲、领会。

3、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情况、观察、听讲、体会。

学生尝试练习。

课堂小结

见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见教学过程

 

本课作业

请用草图的方式分析一幅作品。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题:

第四课:

我们在一起

授课课程:

美术授课教师:

朱海芬

授课班级

(1)

总课时数

第8-10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实践课

学时数

3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分析作品,体会人物画作品中主题的表现,并能把握常见的人物动态表现绘画。

方法与过程目标:

理解怎样处理利用人物组合关系和画面构图来加深作品情感的表达,并尝试记录和表现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生活故事。

情感与态度目标:

大胆尝试运用人物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内容

分析作品,体会人物画作品中主题的表现,并能把握常见的人物动态表现绘画。

重点难点

人物的面部表情和人物动态的掌握。

组合人物画的布局和构图空间、人物层次空间和疏密强弱空间等关系。

教学方法

欣赏、分析、归纳、表现

教具与学具

课本、教学课件、多媒体、挂图等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一、导入课题

体积本身具有空间感。

多媒体展示。

六个三角形构成的六边形加上一条鱼就变成了一个立方体。

还可以改变一次,大家试一试。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1.播放一段小朋友游戏的外国电影片段(无字幕)小活动:

请同学们分配角色用自己的理解为电影片段配上对话

2.配上原版的对话字幕,请同学们对比为什么在没有字幕的情况下也能猜出对话内容并得到相同感受呢?

提示:

虽然听不懂片中小朋友的对话内容,但是通过仔细观察他们的动作、神情,同学们完全可以理解这个片段的内容。

3.欣赏中国画《童年》尝试从表情、姿态来分析作品主题4.教师小结:

人物情感的表现可以不需要语言的衬托、利用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势动作即可以反映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

1.欣赏《悄悄话》和《又是一个2分》。

提示:

两幅画都描绘了得知考试成绩回到家的小学生及家人。

画家通过家庭成员不同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表明人物间的关系,使画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氛。

2.请同学们分析并填写下表作品人物组合神情姿态构图《悄悄话》

《又是一个2分》3.欣赏《祖孙四代》并说说画中四人间的关系,你是从哪些细节知道他们的关系的?

提示:

相貌、姿态的处理表现了家庭人物的地位和关系。

4.教师小结:

画面的人物组合形式,人物与背景的相互衬托,构图的运用都可以丰富和加深画面情感的表达。

欣赏《我们要去捉狗熊》请同学们分析画面中不同人物在行走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并上台模仿动作演练出来。

教师先用火柴人图示的方法来描绘画中人物的动态,再进一步加深层次,示范利用线骨架和体块,连接描绘动态。

提示:

重点讲解平衡、重心线、动作和姿态学生讨论并临摹老师示范的动态形象。

展示学生照片。

小活动:

请同学们配合照片,回忆春游中的乐事、趣事、糗事,并上台讲出来。

导入:

有没有想过运用手中的画笔将这些回忆变成画面记录下来呢?

欣赏《我最讨厌你了》和《决战之前》。

请同学们分别说出两张画给你的情感感受。

要点提示:

内心的疏离和相互的鼓励、团结。

思考:

两张画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构图形式加强情感感受?

这两种构图形式可以互换吗?

要点提示:

两幅作品聚散、向背的比较,强化了处理人物关系的绘画手段,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给观众带来共鸣。

欣赏《天天向上》。

思考:

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请同学们分别从动作、衣着细节、构图、场景这几个方面分析画面,并评价这些方面的处理对画面的情感表达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聚焦平行的构图干净明了,背景刻画简单明确了故事的时间背景,衣着细节的描绘丰富强化了生活昧,逼真的动态细节个性鲜明充满童趣。

学习活动二:

将你和亲朋好友之间发生的趣事用画笔记录下来,注意处理好画面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学生欣赏、观察、感受。

1、学生观察、听讲、领会。

2、学生听讲、领会。

3、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情况、观察、听讲、体会。

学生尝试练习。

课堂小结

小结:

每个动态的描绘都要讲究平衡、动作和姿态,平衡即头和起支撑作用的腿在一条重心线上或是头与两腿间的中心连线成重心线,动作即要打开手臂和腿之间的空间。

学习活动一:

仔细观察你的家人,试着画画他们在不同姿态下的草图,注意把握住人物的动态。

 

要点提示:

请同学各自带来自己家人的照片,可以尝试摆出相关动态进行体验,也可以同桌互相为对方摆动态当模特。

板书设计

第四课《我们在一起》第三课时作业完成

 

本课作业

请用草图的方式分析一幅作品。

本课教学后记(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课题:

第五课:

授课课程:

美术授课教师:

朱海芬

授课班级

(1)

总课时数

第11-13课时

授课类型

理论实践课

学时数

3学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门的风格特点的赏析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主题和文化蕴意的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抒发内心强烈的审美感受。

2、人文情感目标:

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学内容

1、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2、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3、设计一个有主题含义的门

重点难点

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

教学方法

欣赏、分析、归纳、表现

教具与学具

课件、照片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课题引入

主题设计征集令:

某市第一中学,为了更加彰显办学理念,激励广大师生,研究决定,设计、重建学校大门。

现面向社会征集学校大门设计方案(效果图)。

理念体现:

成长的乐园,温馨的家园。

设计元素:

学校、生活、成长、现代。

设计采用:

评选出的最终设计采用设计者,将被授予终身荣誉奖。

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的变化,门的样式逐渐丰富,它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的理性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本课分别选取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门”为美术学习内容,从“门”的古汉字、“门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等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门的文化内涵的认识。

教学步骤

主要内容

2、新授:

(一)、什么是门?

考究一:

谁是最先步入华夏建筑文化之门的第一人?

上古神话的回答是:

有巢氏。

《韩非子〃五蠹》描述: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大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有巢氏。

”大概自人类从树上爬下来,自有巢氏在地上架木造屋栖身以后,便有了门。

考究二:

孔子《论语〃雍也》云:

谁能出不由户。

考究三:

象形文字,篆书“门”字,由左右对称的“户”字组成,单扇为户,双扇为门。

(五蠹(dù),指当时社会上的五种人:

(一)学者(指战国末期的儒家),

(二)言谈者(指纵横家),(三)带剑者(指游侠),(四)患御者(指依附贵族私门的人),(五)工商之民。

韩非曰:

“此五者,邦之蠹也。

”蠹,蛀虫。

韩非认为这五种人无益于耕战,就像蛀虫那样有害于社会。

小结:

门,是建筑的出入口。

门的结构:

完整的门的结构大体上包括:

门头、门脸、门扇、门框、门槛等。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门都是这样复杂的,有些结构也是可以省略的。

课件展示:

《北京四合院院门》

(二)、不同功能建筑的门。

1、欣赏图片:

《北京故宫中和殿》(宫廷)《安微宏村》(宅第)《北京老字号店铺》(店铺)《山西五台山龙泉寺》(寺庙)

2、思考:

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门有什么功能?

普通农家民居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实用、美观、朴素,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风格、传统韵味。

)园林景致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造型别致、选材讲究,因景色的需要设计门的样式和选择门的材料。

能增添景色的层次,营造一种错落有致的情趣,使人在进入时不断感受新的画面。

)标志性“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造型别致、选材讲究、制作工艺复杂,引申了门的含义,是极具象征意义的门,有很强的造型表现性,它能启发人进行深度思考。

小结:

门,在由最初的防御禽兽大蛇,发展到现代的高科技、多种艺术风格,完成了他的由纯实用到实用于艺术的结合的演变,这都离不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3、练习:

尝试说出传统建筑的门和现代的门的区别。

皇宫贵族的豪华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制作工艺复杂,选材讲究。

威严华贵,是权力、地位、富贵的象,反映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现代家庭居室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造型别致、选材广泛讲究、制作工艺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