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3559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77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docx

中国矿业大学矿井地质学重点及试题

矿井地质学

一、绪论

1、矿井地质学的概念

矿井地质学是研究煤矿生产过程中与地质有关的所有问题的学科,它是以地质学为主体,与采矿工程、环境工程、资源经济等学科密切关联的一门边缘应用学科。

2、煤田与井田

煤田:

大面积的含煤地区叫做煤田。

数十km2~数千km2,煤田储量可以是几亿吨~几百亿吨,前者是限量煤田,后者为富量煤田。

井田:

富量煤田常要划分为若干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个矿井开采(经济、技术上更合理),这种划归一个矿井开采的“煤田的一部分”,叫做井田。

3、矿井生产能力

矿井生产能力是指设计的矿井年产煤量,简称井型。

4、矿井地质工作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

保证矿井生产建设的正常安全进行和高速发展;保证国家煤炭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

任务:

查明地质条件、提供地质资料、指导采掘生产、组织矿井勘探、进行储量管理、调查伴生矿产

5、矿井地质工作的阶段

1)建井地质工作2)生产地质工作

6、矿井地质工作的原则

(1)矿井地质与区域地质相结合

(2)井下地质与地面地质相结合(3)矿井地质与采掘生产相结合(4)现场观测与综合分析相结合

7、矿井地质学是正确进行矿井地质工作的理论依据,矿井地质工作是矿井地质学发展的基础。

二、矿井地质勘探

1、矿井地质勘探概念

矿井地质勘探是继煤田普查与勘探之后,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地质勘探工作。

2、矿井地质勘探主要任务

(1)在新井开凿之前,为了满足井筒、井底车场、硐室和主要运输大巷设计与施工的需要,查明井巷所在位置的岩层、煤层、构造、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情况。

(2)在新水平或新开拓区设计之前,为了满足开拓设计的需要,查明设计区内的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况、其它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以提高勘探程度和储量级别。

(3)在矿井开采的整个过程中,为了解决采区准备、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回采中经常出现的局部性地质问题。

此外,残采区找煤和某些专门工程钻孔和施工,也由矿井地质部门组织实施。

3、矿井地质勘探分类

建井地质勘探、矿井补充勘探、矿井生产勘探

4、矿井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

目前,矿井地质勘探的主要技术手段是钻探、巷探和物探。

三、矿井构造评价与预测

1、构造指数法

1)首先通过综合研究,指出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作用方向;

2)然后根据构造展布和大小断层的切割关系划分出不同级别的块段,对每个块段按构造规模、级次和展布特点由大到小分别赋予相应的构造指数;

3)最后将各种指数相加,得出总的指数,表示各块段的构造复杂程度。

2、评价煤层厚度稳定性指标一般有煤层厚度可采性指数和煤层厚度变异系数

1)煤层厚度可采性指数是指评价单元内可采煤层厚度所占的比例

2)煤层厚度变异系数集中反映了统计单元内煤层厚度相对于均值的变化程度(详细见书本P257)。

四、矿井地质构造

1、矿井构造研究意义(普遍性、控制性)

1)地质构造普遍存在于一切矿井2)对其他开采地质条件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矿井构造对煤矿生产建设的影响

(1)影响井型规模和井田划分

(2)影响开采部署(3)影响掘进率(4)影响采面的正常生产(5)影响安全生产

3、矿井等级划分

矿井构造按规模和对生产的影响,可分大、中、小三级:

1)大型构造:

指整个煤产地的主体构造,它决定着井田的划分和总体的轮廓,如大向斜、大断层等。

这类构造在勘探阶段就已经基本查明,只需确认其产状变化。

――它不是矿井地质的研究重点。

2)中型构造:

指分布在井田范围内,影响水平、采区划分和巷道布置的次一级构造。

这类构造在勘探阶段尚未查明,甚至还未发现,需要通过补充勘探,在采掘过程中逐步查清。

它对生产影响极大,是矿井地质研究的重点。

(重点)

3)小型构造:

指那些规模很小,在一条巷道或一个工作面中就能看清全貌的更次一级的构造。

这类构造当其稀疏时,对生产影响较小;当其密集时,使煤层顶板稳定性减弱,支护困难。

在高瓦斯矿井,小型构造常是瓦斯突出发生的部位。

4、断层分级

1)大型断层:

落差>30m

2)中型断层:

煤厚<落差<30m

3)小型断层:

落差<煤厚

5、矿井地质构造研究的步骤

矿井构造研究步骤:

观测、判断、预测、处理。

1)观测:

是指对井巷已揭露的地质构造现象进行观察、测量、记录、描绘等工作。

这是矿井地质的基础工作,实际上也是所有地质研究的基础工作。

2)判断:

对揭露尚不充分的地质构造,根据与它有成因联系的各种地质标志,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对比,对其性质、规模进行确认。

3)预测:

对部分揭露或未揭露地区的地质构造,根据已有的探测资料,利用各种方法,综合分析,提出预见性的认识。

4)处理:

针对已查明的地质构造,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避免或减少其对矿井生产的不利影响。

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褶皱的两大标志

地层层序的对称重复和岩层产状的规则变化是识别褶皱的两大标志

7、褶皱研究内容

1)褶皱枢纽位置、倾伏方向和倾伏角2)褶皱两翼煤、岩层和轴面的产状要素3)褶皱与断层、节理、煤厚变化的关系

8、断层出现前的可能征兆

1)煤、岩层产状发生显著变化,伴生、派生褶皱发育2)断层顶、底板出现不平行现象3)煤层出现厚度变化、揉皱和破碎现象4)断层及顶、底板中节理显著增加5)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加6)巷道出现滴水、淋水和涌水现象

9、断层的识别

1)地层标志

凡是在巷道中出现地层层序顺序性重复、或地层层位缺失等现象时,一般预示着断层的存在。

2)构造标志

凡是在巷道中发现煤、岩层错断,产状剧烈变化和断层的伴生、派生构造时,则预示有断层的存在。

10、断层的观测

1)断层位置的确定2)断层面特征的观测3)断层带特征的观测4)断层两侧岩层层位、产状、伴生和派生构造的观测5)断层产状与断煤交线的测量6)断距的测量7)断层的描述

断距测量:

矿井地质中常用的断距有层断距和点断距两套(图2-16)。

1)层断距是指剖面上显示的对应层的相对位移距离,划分为地层断距AE、铅直地层断距AD和水平地层断距AF。

2)点断距是指剖面上显示的对应点的相对位移距离。

划分为斜断距AB、铅直断距AC(落差)和水平断距BC(平错)。

11、矿井构造的探测

槽波地震勘探、无线电波透视、地质雷达、直流电法

12、断层的延展深度

影响断层延展深度的因素:

(1)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2)断层的产状。

断层延展深度预测:

原苏联A.C.扎布罗金(1972,1974)在研究断层面上断距变化特征之后,概括出一个断层面模式,这个模式把断层看做一个岩石差异移动的封闭系统,该系统中心具有最大的真断距(总断距),并向边缘逐渐减小至零。

断层模线图用于反映断层面上断距变化总特征的真断距等值线图,图上真断距等值线呈封闭的同心曲线,从中心向边缘真断距值逐渐减小,零值线圈定了模线图的轮廓。

断层模线图的典型形态是对称的椭圆。

大量事实表明:

断层模线图的椭圆短轴H平行于断层的滑动方向,椭圆长轴L垂直于断层滑动方向。

根据库茨巴斯煤产地大量的统计资料,断层模线图的长短轴和最大真断距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Rmax:

H:

L=1:

20:

60

五、煤厚变化研究

1、煤厚变化的研究意义

1)影响采掘部署,增加掘进巷道数量2)影响生产计划,降低回采率

2、煤厚分级

1)薄煤层:

最小可采厚度~1.3m

2)中厚煤层:

1.3~3.5m

3)厚煤层:

3.5m以上

3、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

1)地壳不均衡沉降2)聚煤沼泽基底不平3)河流冲蚀4)构造运动的挤压5)其他因素(如岩浆岩侵入)

4、各类煤厚变化的探测要点

①煤层分叉、尖灭的探测:

控制分叉煤层的可采和局部可采分层,掌握它们的特征和分布,圈定分叉煤层的分合区界线。

②煤层底凸变薄的探测:

圈定薄煤层的不可采地段,确定厚煤层的变化范围。

③煤厚复杂变化的探测:

寻找可采煤体是主要任务。

六、岩浆岩侵入

岩浆侵入煤层的一般规律:

研究岩浆侵入煤层的控制条件及活动规律,主要是研究岩浆侵入中心、侵入通道、选层侵入和扩散机制等方面。

1)侵入通道

岩浆向上侵入需要断裂作为通道。

2)选层侵入

岩浆沿断裂通道上升的过程中,还要沿层理面、层滑面和软弱层位发生侧向顺层侵入。

(1)由于煤层物理力学性质软弱,裂隙和层滑面发育,化学性质活跃,热熔点较低,易被高温岩浆熔蚀,因此煤系地层抵抗岩浆侵入的能力差,是岩浆最容易侵入的层位。

(2)岩浆侵入有挤压注入和熔蚀同化两种形式

(3)对化学稳定性较强的岩层,以挤压注入为主

(4)对化学稳定性差的煤层,则以熔蚀同化为主

3)侵入分区

根据侵入中心的远近、侵入体的产状变化、以及对煤层破坏和煤质影响的程度,将煤层中岩浆侵入分为三个区:

(1)上冲区

(2)扩散区(3)波及区

七、岩溶陷落柱

1、岩溶陷落柱概念

岩溶陷落柱是岩溶空洞塌陷的产物,它是由于下伏易溶岩层,经地下水强烈溶蚀,形成大的溶洞,从而引起上覆岩层失稳,向溶洞中冒落、塌陷所形成的筒状柱体,简称陷落柱。

2、陷落柱与断层和河流冲蚀的区别

从接触带特征区别:

1)陷落柱的接触面不平整而近直立,面上无擦痕和滑面;接触带中岩层微向柱心倾斜,但牵引不明显,张性裂隙发育,煤质松碎,有风化、氧化现象;2)断层面较平整,直立产状较少,面上擦痕、阶步和滑面发育;断层带内牵引褶皱和羽状裂隙明显,一般情况下煤未受风化。

3)冲蚀面总的较平缓,有水流冲蚀的痕迹。

从地层和岩性标志区别:

1)陷落柱内充填岩块大小悬殊、棱角分明、岩性复杂、胶结疏松;折断的大型岩块层理往往直立陡倾2)断层破碎带一般较窄;断层角砾较小,成分较简单,棱角被部分磨损,并显示定向排列;断层造成地层有规律的重复和缺失;两侧岩层层理很少直立状态。

3)冲刷带内岩块较小,有磨圆现象,胶结紧密,层理清晰,岩石结构构造保持完好;冲刷带可见层位缺失现象。

3、岩溶发育的地质条件

1)含有可溶性岩2)良好的地下水通道3)地下水交替循环快,排泄流畅,具有良好的地下水动力条件4)地下水源丰富,具有较大的侵蚀性

4.、溶洞塌陷机理

1)重力塌陷观点:

岩溶洞穴上覆岩层的塌落是由于重力作用的结果。

岩溶洞穴破坏了岩层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改变了地应力的平衡状态,致使洞顶和洞壁的岩层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破裂和塌落。

2)真空吸蚀塌陷的观点:

真空吸蚀作用是指在岩溶真空环境中,由于封闭的溶洞内的地下水位下降,产生负压,致使封闭的盖层结构受到破坏,导致地表塌陷。

必要条件:

(1)溶洞上有密封性能良好的盖层

(2)岩溶空隙中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产生足够大的自然负压。

5、陷落柱出现前的征兆

1)煤、岩层产状发生变化2)裂隙和小断层增多3)煤出现风氧化现象4)煤层挤入破碎岩块5)地下水涌出量增大

八、瓦斯地质

1、煤层瓦斯含量的影响因素

1)煤变质程度2)围岩的透气性3)地质构造4)煤层的埋藏深度5)地下水活动

2、矿井瓦斯涌出现象

(1)普通涌出--是矿井瓦斯散放的主要形式。

(2)特殊涌出--分为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两大类。

3、矿井瓦斯涌出量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指矿井生产过程中,单位时间内实际涌入采掘空间的瓦斯数量。

(1)绝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单位为m3/d或m3/min。

(2)相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正常生产的条件下,月平均日产1t煤的瓦斯涌出量。

4、煤与瓦斯突出及其影响因素

1)煤与瓦斯突出的概念

煤与瓦斯突出是在矿井采掘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内,从采掘工作面内部向工作空间突然喷出大量煤、岩石和瓦斯的现象。

2)影响煤与瓦斯突出的因素

(1)煤层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

(2)地应力(3)煤体结构破坏程度

九、地温

1、地温场

地温场又称地热场。

它是指地壳内各层带某一瞬间的温度分布状况。

2、大地热流

以热传导的方式,由地球内部传递到地面的热量称为大地热流,简称热流。

大地热流值是表征一个矿区地热状况的最重要参数之一。

3、地壳浅部的地温分带

由于地壳表层的吸热与散热平衡关系,因而地壳浅部地温场发生分带现象,由上而下分为变温带、恒温带和增温带

4、地温梯度

地温梯度是指向地心方向,单位距离内温度增加的数值。

5、影响矿区地温场的主要因素

矿区大地构造性质、矿区地层的岩石性质、矿区基底起伏与褶皱构造、矿区邻近深大断裂、矿区地下水活动、局部热源影响、人为因素影响等。

十、矿井地质编录

矿井地质编录方式:

观测点式编录、剖面图式编录、断面图式编录、水平切面图式编录、展开图式编录

十一、矿井地质管理

1、矿井储量的分类

2、矿井三量管理

三个煤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1)开拓煤量是指在矿井工业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巷道后,由这类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2)准备煤量是指在开拓煤量的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采区布置所必须的采区运由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山等准备巷道后,该类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3)回采煤量是指在准备煤量范围内,按设计完成了工作面回采前所必需的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等回采巷道后,由这类巷道圈定的可采储量。

 

矿井地质试题

一、填空题

1、地质年代可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

2、矿井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地表水、老窑水。

3、矿井地质构造分为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4、褶曲是褶皱构造的基本单位,它分为向斜和背斜两种形态。

5、防治水害的基本原则是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6、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三类。

7、断层要素是用以描述断层空间形态特征的几何要素,主要包括断层面、断层线、交合线、断盘、断距等。

8、矿井地质“三书”是采区地质说明书、掘进地质说明书和回采地质说明书。

9、矿井地质“三书”按其内容可分文字说明和图纸两部分。

10、煤层按稳定性分类,可分为:

稳定煤层、较稳定煤层、不稳定煤层和极不稳定煤层。

11、煤层按倾角分类,可分为:

近水平煤层、缓倾斜煤层、倾斜煤层和急倾斜煤层。

12、评价煤层稳定的指标为可采性指数和煤厚变异系数。

13、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老顶三种类型。

14、根据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方式,断层分为: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和枢纽断层。

15、处理综采工作面断层经常采用的方法有:

硬过、跳采和超前处理断层。

16、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指标有:

比重和容重、孔隙度、吸水性、软化性和耐冻性。

17、岩石的力学性质指标有:

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与抗弯强度和坚固性。

18、岩石按风化程度分为:

微风化、中等风化和强风化。

19、煤层采空后上覆岩层岩移形成的三带分别为:

冒落带、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20、瓦斯在煤内赋存状态分为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

21、煤层瓦斯含量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煤体内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之和。

22、绝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数量。

23、相对瓦斯涌出量指矿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产1吨煤的瓦斯涌出量。

24、煤层的赋存特征一般用厚度、结构、倾角和稳定性表示。

25、矿井地质勘探分为:

矿井资源勘探、矿井补充勘探、生产地质勘探和专门工程勘探四种。

26、矿井地质勘探的手段主要包括钻探、巷探和物探。

27、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的断层,用断层面与煤层面交线的水平投影来表示,其中上盘断煤交线用点和线(─·─)、下盘断煤交线用叉和线(─×─)表示。

28、根据岩层强度与垮落性,煤层顶板可分为:

易冒落的松软顶板、中等冒落的顶板、难冒落的坚硬顶板、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和弱塑性弯曲的顶板五类。

29、经井巷、硐室或钻孔揭露的煤层,一般应观测其结构、厚度、顶底板、煤质、含水性和产状。

30、井田地形地质图是综合反映井田的地层分布、地质构造和地表情况的图件。

31、井上下对照图是反映井下的采掘工程与地表的地形地物关系的图件。

32、矿井地质条件分类以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

33、煤层老顶来压按强度可分为不明显、明显、强烈、极强烈四个级别。

34、井下防治水的措施有探、防、截、排、堵等。

35、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

36、达到矿井生产能力最先开采的采区称为首采区。

37、根据煤层中有无稳定的夹石层,煤层可分为简单结构煤层和复杂结构煤层。

38、煤层底板岩石可分为直接底和老底。

39、根据冲蚀的早晚,分为同生冲蚀和后生冲蚀。

40、同生冲蚀是指泥炭堆积过程中,在顶板未沉积之前所进行的冲蚀作用。

41、后生冲蚀是在煤系沉积过程中所进行的冲蚀作用。

42、煤层对比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标志层对比法。

43、岩层向上拱起,两侧岩层相背倾斜,称为背斜。

44、岩层向下弯曲的槽形褶曲,两侧岩层多为相向倾斜,称为向斜。

45、断层的断距是指岩石断开后两盘移动的距离。

46、矿井使用的地质剖面图按其表示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勘探线地质剖面图、采区地质剖面图和井筒、巷道地质剖面图。

47、煤层底板等高线图是反映煤层产状变化和地质构造形态的图件。

48、地质构造按其规模和对生产影响的程度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49、在井下探测陷落柱的主要方法有钻探、巷探和物探。

50、生产矿井中的岩浆侵入体主要有两种产状:

脉状岩墙和层状岩床。

51、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是以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和煤层稳定程度为主要依据,以其它开采地质条件为辅助依据。

52、标志层指易于辨认,分布广泛且层位稳定的岩层或煤层。

53、煤层厚度变化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两大类。

54、煤的工业分析内容包括测定煤中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55、煤的液化是指煤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通入氢气,使之变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56、确定岩层层序是判断地质构造的基础。

57、影响节理发育程度的因素是岩石性质、岩层厚度、局部应力的集中情况。

58、断层面空间状态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表示。

59、陷落柱的柱体主要是由上覆岩层的岩石碎块组成。

60、岩石力学性质是指岩石在受力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及其强度的大小。

61、与地质年代中的代、纪、世相应的年代地层单位分别为界、系、统。

62、地温梯度是深度每增加100米时地温升高的度数,地温分带分为变温层、恒温层和增温层。

63、岩层的接触关系有三种,分别为:

整合接触、假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

64、煤中常见的裂隙有内生裂隙和外生裂隙两种。

65、煤岩层对比图主要是反映井田范围内各煤层及标志层层位的对比情况,主要煤层的分布情况和稳定程度。

66、节理是断裂面两侧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

67、根据节理的成因不同,可将节理分为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根据节理的力学成因可将节理分为张节理和剪节理。

68、在评定煤层厚度稳定性时,薄煤层以煤层可采性指数为主要指标,煤厚变异系数为辅助指标。

69、在评定煤层厚度稳定性时,中厚及厚煤层以煤厚变异系数为主要指标,煤层可采性指数为辅助指标。

70、岩层产状的规则变化和岩层层序的对称重复是识别褶曲的两大标志。

71、神东矿区的含煤地层属于侏罗纪延安组,包含五个煤组。

72、自然界的岩石种类很多,按其成因可分为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三大类。

73、

图中OA的方位角是35º,OB的方位角是140º,A点坐标为:

X=41330,Y=20550。

74、矿井地质报告一般每8~10年修改一次,并报省(区)煤炭厅批准。

二、单项选择题

1、煤层顶板可分为伪顶、直接顶和基本顶三种类型。

在采煤过程中,(B)是顶板管理的重要部位。

A、伪顶    B、直接顶    C、基本顶

2、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为(A)。

A、正断层   B、逆断层    C、平推断层

3、倾角在5°以下的煤层为(B)煤层。

A、缓倾斜  B、近水平    C、倾斜

4、煤层按倾角可分为三类,其中缓倾斜煤层的倾角为(A)。

A.5-25°B.25°-45°C.45°-90°

5、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为(C)。

A、游离状态             B、吸着状态

C、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   D、自由运动状态

6、井下探放水应坚持(A)的原则。

A、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B、有水必探,先探后掘

C、有疑必探,边探边掘

7、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矿井(A)划分的。

A、相对瓦斯涌出量

B、相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C、绝对瓦斯涌出量

D、相对瓦斯涌出量、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

8、比例尺为1∶5000的图纸上,1cm等于水平距离(C)。

A、500m   B、100m    C、50m

9、煤炭自然发火的条件有三条,分别为:

①有自燃倾向性的煤被开采后呈破碎状态,堆积厚度一般要大于0.4m;②有较好的蓄热条件;③有适量的通风供氧;只要满足(C),煤炭即可自燃。

A、三条中的一项条件存在B、三条中的两项条件存在

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

10、厚度为1.3-3.5米的煤层称(B)。

A、薄煤层   B、中厚煤层  C、厚煤层

11、煤的工业分析包括(C)

A、水分、灰分、硫分、发热量B、水分、发热量、硫分、固定碳C、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

12、下列(C)不是矿山压力作用下的力学现象,即矿山压力显现。

A、围岩变形B、顶板下沉C、巷道壁滴水D、片帮、冒顶

13、煤层直接顶稳定性分类以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分为(C)类。

A、2B、3C、4D、5

14、(B)反映煤中有机质的性质,是最重要的煤质指标。

A、灰分B、挥发分C、固定碳D、硫分

15、煤的发热量在(B)大卡/公斤范围内属于中热值煤。

A、6000~7000B、4500~6000C、3000~4500D、2000~3000

16、RQD为(C)%的岩体质量良好。

A、30~50B、50~75C、75~90D、80~90

17、自然界中地质构造的基本表现形式有(B)种。

A、1B、2C、3

18、褶曲按形态分(B)种。

A、1B、2C、3

19、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是(B)断层。

A、正   B、逆    C、平推

20、工作面最好与主要裂隙方向(B)。

A、平行B、斜交

21、在剖面图上表现为层面凸起的弯曲是(B)。

A、向斜B、背斜

22、断层走向和煤(岩)层走向平行的为(C)断层。

A、斜交B、倾向C、走向

23、等高线间距大致相等,表明(B)。

A、走向稳定B、倾角均匀C、单斜构造

24、关于等高线的描述,以下(B)正确。

A、与走向线垂直B、与走向线类似C、与走向线斜交

25、褶曲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表现为等高线(C)。

A、水平B、中断C、弯曲

26、断层在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上表现为等高线(B)。

A、连续B、中断C、弯曲

27、煤层受力后产生断裂,并且断裂面两侧煤体发生了明显位移,此构造称为(B)。

A、褶曲B、断层C、裂隙

28、井上下对照图以(A)为底图。

A、地形图B、等高线图C、平面图

29、主要巷道平面图是反映(A)位置系统及其在空间的相互关系。

A、巷道B、地面C、工作面

30、凡是在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滴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采煤工作面的任何水源水,统称(B)。

A、地表水B、矿井水C、老空水D、地下水

31、(A)关于煤质指标的写法是正确的。

A、水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