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36620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16课时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单元分析

一、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了“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数感。

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抽象思维。

培养学生“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内容”中提出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口算表内乘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常见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2、教材分析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表内乘法

(一)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问题。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遵循儿童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发展基本规律基础上,提供大量同数相加的现实情境,架起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桥梁,突出乘法意义的本质,使学生更加明白乘法的意义。

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并能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领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逐步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为后面学习6~9的乘法口诀做好方法上上的准备,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

4、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是理解4、6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教学时间安排:

12课时

 

第一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体会乘法的简洁性和学习乘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经历构建乘法意义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

2.师生交流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感知相同数连加的特点,渗透乘法的意义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汇报交流。

 

沟通:

哪两种方法意思差不多?

为什么?

(4)认识相同加数。

观察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有几个这样的数相加?

2.感受相同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联系,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

出示问题二:

小火车里共有几个人?

 

观察刚才列出的两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3.加深体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1)出示问题三:

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表示几个几相加的和?

(3)学生列出算式:

 

(4)按要求列算式:

 

板书:

4.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板书

 

师:

即:

读作:

6.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三、尝试练习:

刚才学习了写、读乘法算式,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1.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

 

小火车上共有几人?

 

荡秋千共有几人?

 

2.书上的主题图。

你们瞧,他们正用小棒在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图案呢,都有些什么图案呢?

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想一想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呢?

谁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算一算并写出算式

学生板演:

WwW.xkB1.cOm

4、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具体学了些什么?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8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乘号“×”,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

创设情境,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学具:

教师要准备气球、梨和熊猫图,学生准备红花、小圆形、梨和熊猫的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让学生用红花摆4个2,

 

2.教师让学生用小圆形摆,自己想摆成几个几都可以。

 

二、新课

1.教学例2。

教师摆出一幅有5个气球的图,

再陆续摆出三幅同样的图,

 

教师应该对照连加算式结合着乘法的含义简单地加以说明:

 

然后再让学生说出例1中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师拿出如右图的卡片。

 

三、巩固练习

做课本第47页上“做一做”的练习。

 

做练习九第1~3题。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巩固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9——51页练习九的第4-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3.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通过加法与乘法关系的转化,使学生了解各部分数学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和转化。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乘法的意义,熟记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计算出得数,再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并且说出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1)3+3+3+3=()

(2)2+2+2+2+2+2=()

(3)4+4+4+4+4+4=()

(4)7+7+7+7+7+7=()

2.填空。

(1)4×5=20,读作()乘()等于()。

(2)一个因数是3,一个因数是6,积是18,写作()×()=(),读作()乘()等于()。

二、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九的第4-11题。

1.第4题。

读一读。

2.第5题。

(1)先出示熊猫图。

 

(2)再出示企鹅图。

 

3.第6题。

 

4.第7题。

 

5.第8题。

6.第9题。

写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7.第10题。

 

8.第12题

出示挂图。

让学生说出图意。

 

该题是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9.完成第11、13、14题。

三、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都复习了那些知识?

你知道乘法和加法有什么关系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四、布置作业。

新|课|标|第|一|网

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5、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5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5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5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编制并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每句口诀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谜语游戏,激趣导入

1.猜谜语。

(1)出示谜语:

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谜底:

手)

(2)每个人都有手,一只手有几个手指?

一双手有几个手指?

三只手呢?

四只手呢?

5只呢?

(3)独立完成填空: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列式计算。

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什么吗?

(福娃)

(1)课件出示一盒福娃。

 

(2)出示两盒福娃。

 

(3)按照上面的方法,用乘法算式计算出3盒、4盒、5盒福娃分别有多少个?

随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2.编制口诀。

思考:

 

(1)汇报比较,规范表达。

(2)解释交流,深化理解。

 

3.识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熟记口诀。

(1)对口诀。

(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1题)

 

(2)填口诀。

(教材第53页练习十第1题)

2.解决问题。

(1)教材第52页“做一做”第2题。

 

3.用口诀计算。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全班齐背5的乘法口诀。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经历编制2、3、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能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二)过程与方法

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学习乘法口诀的意义,感受乘法口诀的简洁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编制并熟记2、3、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2、3、4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渗透

(1)填空

3+3=( )×( )     4+4+4=( ) ×( )      2+2=( ) ×( )

(2)对口令

开火车对5的乘法口诀。

(3)口算

2×5=          5×5=         5×1=        3×5=       5×4=

2.揭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2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副乒乓球拍:

一副乒乓球拍有几个?

有几个2相加?

1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你会编一句乘法口诀吗?

(2)出示两副乒乓球拍:

两副乒乓球拍有多少个?

几个2相加?

2个2怎样用乘法算式表示?

(3)2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2.3的乘法口诀

(1)课件出示一束气球:

一束气球有多少个?

(2)出示两束气球:

两束气球有多少个?

(3)出示三束气球:

三束气球有多少个?

(4)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6)质疑:

3.自主探究4的乘法口诀

 

(4)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4.总结1~5的乘法口诀

 

5.识记口诀,深化理解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对口诀

(1)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1题

2.用口诀

(1)教材第54页“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56页练习十一第2题

 

3.解决问题

(1)教材第55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第57页练习十一第5题。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全班齐背1~5的乘法口诀。

5、作业设计:

6、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2、3、4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7页练习十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悉2、3、4乘法口诀,初步记住2、3、4的乘法口诀,初步会计算4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使学生熟记2、3、4的乘法口诀,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乘法计算。

2、进一步明确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沟通与加法的联系。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对口令

2.背一背

二三()五五()四五()二四()三三()二二()三四()三五()二五()四四()一一()一四()

3.填一填

5×3=★  ◆×5=10  ●×5=25  ■×2=10  4×◎=20  

1×5=□  △×5=15  ☆×5=20  ◇×◆=25  5×★=30

4.算一算

 

5、想一想。

如果表示5,那么表示(),

二、列式计算。

1.2乘3得几?

2.3个4是多少?

3.5个3的积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4,积是多少?

5.一个因数是4,另一个因数是3,积是多少?

三、课堂随练。

1.练习十一第1题。

 

2.练习十一第2、3、7题。

3.练习十一第4题。

 

4.练习十一第5题,小动物过河。

 

5.练习十一第6题,数字开花。

 

6.练习十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8、59页例5、做一做及练习十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二)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乘加、乘减式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运用乘法口诀的熟练程度,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数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乘法口诀的实用价值,培养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乘加、乘减式题的意义,知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教材第46页情境图:

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学生列出算式解决问题。

2.引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解题方法

(1)呈现问题情境:

 

(2)用学具摆一摆,再尝试列式计算。

(3)汇报交流:

 

2.揭示本课课题:

 

3.探究计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计算练习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1题

 

2.解决问题

(1)教材第58页“做一做第1题。

教材第59页练习十二第4题

3.拓展练习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2.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6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与意义,理解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推理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学会用类推学习新知识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参与的意识,渗透函数、对应思想,感受探索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编制并熟记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6的乘法口诀求积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以旧引新

1.复习1~5的乘法口诀。

(1)背诵1~5的乘法口诀。

(2)根据一句口诀说出两道算式。

(3)用乘法口诀计算。

2×5=             3×2=              4×1=             1×1=

4×4=             5×3=              2×4=             5×5=

2.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探究规律。

(1)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例6实物图。

(2)

(3)出示表格:

豆荚个数

1

2

3

4

5

6

豆子颗数

 

 

 

 

 

 

同桌合作交流,根据实物图填写表格。

(4)汇报交流,发现规律:

2.编制口诀。

 

汇报整理,教师板书。

1×6=6                  一六得六                  6×1=6

2×6=12                 二六得十二                6×2=12

3×6=18                 三六十八                  6×3=18

4×6=24                 四六二十四                6×4=24

5×6=30                 五六三十                  6×5=30

6×6=36                 六六三十六               

3.识记口诀。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1)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1题。

(2)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1题。

(3)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2题。

2.综合练习。

(1)教材第60页“做一做”第2题。

(2)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3题。

(3)教材第61页练习十三第5题。

(四)畅谈收获,全课总结

1.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还想学习什么?

2.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九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1、62页练习十三第3——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

2.会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西题和解答有关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会用6的乘法口诀计算乘法西题和解答有关的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乘法口诀。

www.xkb1.com

(1)背诵6的乘法口诀。

(2)背诵1-6的乘法口诀。

2.把口诀说完整。

一六()二六()()六二十四

三六()()六三十()六三十六

()六十二四()二十四六六()

3.写出乘法算式,再把算式读出来。

 

4.根据□里的得数,写出乘法口诀。

(1)

_______

(2)

________(3)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练习。

1.练习十三第3题。

 

2.练习十三第4题。

 

3.练习十三第5题。

 

4.练习十三第6题。

 

5.练习十三第7题,填表说口诀。

6.练习十三第8题。

 

7.练习十三第9题。

 

8.练习十三第10题

 

三、数学游戏。

62页游戏。

先指名让学说,接着在让学生同桌互相说。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时《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用画图、语言叙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铺垫导入

1.动手操作。

用小棒摆一摆下面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说一说。

2.揭示课题。

 

(二)交流理解,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7:

比较这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①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②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2)审题交流下列问题:

①你知道了什么?

②这两道题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③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尝试解题,教师指导。

(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3)多种表征,沟通联系。

 

(4)用语言表征数量关系,明确运算的意义。

结合图说说两道题中4和5分别表示什么?

4和5之间分别有着怎样的关系?

 

小结:

3.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1) 回顾反思:

这两道题的解答正确吗?

(2)讨论检验的内容和步骤。

 

(三)巩固运用,深化理解

1.基本练习。

第64页练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

(1)二年级举行摄影展,如果每个班要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

(2)小明和伙伴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4人,另一条坐了6人。

一共有多少人?

2.变式练习。

(1)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2)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8题。

汉字“木”笔画是4画。

①汉字“森”的笔画是几画?

你是怎样知道的?

②词语“森林”的笔画一共是几画?

你是怎样知道的?

3.综合练习。

教材第65页练习十四的第11题。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我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想一想,我们是按什么步骤解决问题的?

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你有什么好方法?

五、作业设计:

六、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