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2537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docx

有机实验复习带答案汇编

1、已知某种燃料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为了测定这种燃料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可将气态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气中燃烧,并使产生的气体全部通过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得到下表所列的实验结果(假设产生的气体完全被吸收):

实验前

实验后

(干燥剂+U形管)的质量

101.1g

102.9g

(石灰水+广口瓶)的质量

312.0g

314.2g

根据实验数据求:

(1)实验完毕后,生成物中水质量为g,假设广口瓶里生成一种正盐,其质量为g;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g;

(3)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

(4)该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5)已知这种燃料的每个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则该燃料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答案:

(1)1.8 5 

(2)0.2 (3)0.6 (4)3∶1  (5)CH4O CH3OH 

2、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的分离的是()

ABCD

答案:

D

3、右图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乙烯及验证乙烯性质的部分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中加入的两种试剂是;

(2)温度计的作用是,碎瓷片的作用是;

(3)写出实验中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4)甲同学认为:

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原因是烧瓶中液体呈棕黑色而产生气体。

乙同学经过仔细观察后认为:

试管中另一个现象可证明乙烯具有不饱和性,这个现象是。

丙同学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提出了将杂质气体吸收后,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5)处理上述实验中烧瓶内废液的正确操作是。

A.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B.废液倒入空废液缸中

C.将水倒入烧瓶中

D.废液倒入盛有水的塑料桶中,经处理后再倒入下水道

答案:

(1)乙醇,浓硫酸;

(2)控制反应温度在170℃,防止暴沸;

(3)CH3CH2OH

CH2==CH2↑+H2O

(4)SO2;有不溶于水的油状物生成;如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5)D

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选用下列装置和药品制取纯净乙炔并进行有关乙炔性质的探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制取乙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

(2)制乙炔时,旋开分液漏斗活塞,使水缓慢滴下的原因是                            ;

(3)用电石制的乙炔中常含有H2S、PH3等杂质,除去杂质应选用      (填序号,下同)装置,气体应从      进;干燥乙炔最好选用        装置。

(提示:

PH3与CuSO4反应可生成Cu3P沉淀)

答案:

(1)CaC2+2H2O→C2H2↑+Ca(OH)2

(2)控制反应速率,使产生的气流稳定,避免产生的泡沫进入导管

(3)CdD

5、某化学课外小组用下图装置制取溴苯。

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中(A下端活塞关系)。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

答案:

(1)

(2)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A容器

(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2 +2NaOH=NaBr+NaBrO+H2O或3Br2 +6NaOH=5NaBr+NaBrO3 +3H2O

(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6、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烷的反应原理如下:

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

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脱水生成乙醚。

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乙醇

1,2-二溴乙烷

乙醚

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无色液体

密度/g•cm-3

0.79

2.2

0.71

沸点/℃

78.5

132

34.6

熔点/℃

-130

9

-116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制备实验中,要尽可能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下同)

a.引发反应            b.加快反应速度  

c.防止乙醇挥发       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

(2)在装置C中应加入             ,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                                                ;

(4)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      层(填“上”、“下”);

(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           洗涤除去;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乙醇

(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                       的方法除去;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                        ;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                         。

答案:

(1)d

(2)c(3)溴的颜色完全褪去

(4)下(5)b(6)蒸馏

(7)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

7、现拟分离苯、甲醇、甲酸、苯酚的混合物,下图是分离操作步骤流程图。

请写出图中括号内适当的分离方法和方框内所分离的有关物质的名称。

答案:

a:

分液b:

蒸馏c:

分液d:

蒸馏

A:

苯B:

甲醇,苯酚钠,甲酸钠C:

甲醇D:

苯酚钠,甲酸钠E:

苯酚F:

甲酸钠G:

甲酸

8、实验室利用右下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异戊酯,其合成过程如下:

①向圆底烧瓶中加入几粒碎瓷片,并注入0.14mol异戊醇和0.35mol冰醋酸,再加入4mL浓H2SO4至不再分层。

②在烧瓶上安装冷凝回流装置,加热混合物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

③把混合物转至分液漏斗中,加少量蒸馏水,振荡分层后除去水层,再用蒸馏水洗涤有机层。

④用5%的NaHCO3溶液分几次洗涤产品直至中性。

⑤向上述溶液中加NaCl晶体,搅拌静置,对液体进行分液。

⑥将粗产品转至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并加适量无水MgSO4或Mg(NO3)2蒸馏,收集135℃-143℃之间的馏分。

试完成下列问题:

(1)冷凝管中冷却水流向是由进入,由流出。

(填“A”或“B”)

(2)圆底烧瓶中的物质(填“会”或“不会”)从冷凝管上口跑掉,是因为。

(3)合成实验中浓H2SO4的作用是,碎瓷片的作用是。

(4)乙酸与异戊醇的物质的量之比0.35∶0.14>1∶1的原因是。

(5)在③中用蒸馏水多次洗涤的作用是。

④中用NaHCO3溶液洗涤产品的作用是。

答案:

(1)B A 

(2)不会 因在冷凝管中被冷却成液体回流到圆底烧瓶中 

(3)催化和吸水作用 防止液体暴沸 

(4)因反应可逆,增加一种反应物的量可提高另一种成本较高的异戊醇的转化率 

(5)洗去乙酸和硫酸 洗去可能残存的少量酸

9、如下图所示,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物化合物A,A在不同氧化剂的作用下,可以生成B(C6H12O7)或C(C6H10O8),B和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A、B、C都可以被强还原剂还原为D(C6H14O6)。

B脱水可得到五元环的酯类化合物E或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F。

已知,相关物质被氧化的难易次序是RCHO最易,R-CH2OH次之,

最难。

请写出A、B、C、D、E、F的结构简式。

答案:

HOCH2(CHOH)4CHO HOCH2(CHOH)4COOH 

HOOC(CHO)4COOH HOCH2(CHOH)4CH2OH 

10、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可由下图表示: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

(2)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使用试剂是。

(3)步骤a的操作是 

A、蒸发B、萃取C、蒸馏D、分液

(4)发酵产生的CO2纯度可达到99%,能回收利用,请举出它的两项用途:

①,②。

答案:

(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或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

(2)碘(I2)或碘酒或革兰氏碘液 

(3)C

(4) 饮料、干冰、纯碱、碳酸钙(其它碳酸盐或碳酸氢盐)等(任选两个 )

11、阻垢剂可防止工业用水过程中无机物沉积结垢,经由下列反应路线可得到E和R两种阻垢剂(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阻垢剂E的制备

①A可由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水解制得(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②B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D,其化学方程式为。

 

③D经加聚反应生成E,E的结构简式为。

 

(2)阻垢剂R的制备

①G→J为取代反应,J的结构简式为。

 

②J转化为L的过程中,L分子中增加的碳原子来源于。

答案:

(1)①油脂;

②CH2=CHCHO+2Cu(OH)2

CH2=CHCOOH+Cu2O↓+2H2O;

(2)①CH2BrCH2Br②CO2

12、某化学小组采用类似制乙酸乙脂的装置(如下图),以环己醇制备环己烯。

已知:

(1)制备粗品

将12.5mL环己醇加入试管A中,再加入lmL浓硫酸,摇匀后放入碎瓷片,缓慢加热至反应完全,在试管C内得到环己烯粗品。

①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导管B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

②试管C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

(2)制备精品

①环己烯粗品中含有环己醇和少量酸性杂质等。

加入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分层,环己烯在层(填上或下),分液后用(填入编号)洗涤。

a.KMnO4溶液    b.稀H2SO4   c.Na2CO3溶液

②再将环己烯按右图装置蒸馏,冷却水从(填入编号)口进入。

蒸馏时要加入生石灰的目的是。

③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左右,实验制得的环己烯精品质量低于理论产量,可能的原因是。

a.蒸馏时从70℃开始收集产品b.环己醇实际用量多了

c.制备粗品时环己醇随产品一起蒸出

(3)以下区分环己烯精品和粗品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用金属钠          c、测定沸点  

13、如下图所示,U形管的左端被水和胶塞封闭有甲烷和氯气(体积比为1:

4)的混合气体,假定氯气在水中溶解度可以忽略。

将封闭有甲烷和氯气的混合气体的装置放置在有光亮的地方,让混合气体缓慢地反应一段时间。

(1)假设甲烷与氯气反应充分,且只产生一种有机物。

写出化学方程式:

(2)①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应后,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是(填编号)。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确定

②U形管左端气柱变化是(填编号)。

A.体积增大B.体积减小C.消失D.不变

③试解释U形管右端的玻璃管中水柱变化的原因:

14、下图中的实验装置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

请填空:

(1)图中A管的作用是,制取乙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炔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反应,可以观察到现象;若通入溴水中,发生反应。

(3)乙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燃烧时的现象为,为了安全,点燃乙炔前应该先。

15、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粗略地测定电石中碳化钙的质量分数。

(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B和C的作用是。

烧瓶要干燥,放入电石后应塞紧橡皮塞,这是为了。

容器A中弯曲的玻璃管的作用是。

(2)所用的电石质量不能太大,否则;也不能太小,否则。

若容器B的容积为250mL,则所用的电石质量应在g左右(从以下数据选填:

0.30、0.60、1.00、1.50、2.00)。

(3)实验室能否用启普发生器制乙炔,其原因是。

(4)为了得到比较平稳的乙炔气流,常可用代替水。

(5)实验中测得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mL(1.01×105Pa,25℃),电石质量为Wg。

则电石中碳化钙的质量分数是(不计算导管中残留的水;气体中饱和水蒸气也忽略不计)。

16、卤代烃A(C2H5X)是一种无色液体,为探究A的性质,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一:

往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振荡,静置。

  

方案二:

往A中加过量NaOH水溶液,充分振荡,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取“水层”溶液少许,滴加硝酸银溶液。

方案三:

往A中加入过量NaOH乙醇溶液,共热,充分反应后,取溶液少许,依次加入试剂B、硝酸银溶液,得浅黄色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

(1)C2H5X中的X是                。

(写化学式)

(2)方案一中可观察到溶

液分层,设计简便方法,判断何为“水层”:

             

         。

 

(3)有人认为方案二达不到检验X-的实验目的,理由是                      。

(4)方案三中,试剂B是                      。

写出方案三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将A与过量NaOH乙醇溶液共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原因是                                                   。

 

17、下图为探讨苯和溴的反应改进的实验装置图。

其中A为具支试管改制成的反应容器,在其下端开了一个小孔,并塞好石棉绒,实验时先加少量铁粉于石棉绒上。

请填写下列空白。

(1) 向反应容器A中逐滴加入溴和苯的混合液,几秒钟内发生反应,写出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 反应开始后观察D和E两试管,看到的现象为                     、

                      ,说明苯和溴发生了     反应(填反应类型);

(3)B中的NaOH溶液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溴苯中溶解的溴单质,则A中铁粉的作用是                ,试管C中苯的作用是                 ;

(4) 在上述整套装置中,具有防倒吸的仪器除D外还有          (填字母)。

18、为探究实验室制乙烯及乙烯和溴水的加成反应。

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当温度升至170℃左右时,有大量气体产生,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迅速褪去。

甲同学认为达到实验目的。

乙同学仔细考察了甲同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发现当温度升到100℃左右时,无色液体开始变色,到160℃左右时,混合液全呈黑色,在170℃超过后生成气体速度明显加快,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由此他推出,产生的气体中应有杂质,可能影响乙烯的检出,必须除去。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同学观察到的黑色物质是,刺激性气体是。

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体的存在就不能认为溴水褪色是乙烯的加成反应造成的。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表示):

(3)丙同学根据甲乙同学的分析,认为还可能有CO、CO2两种气体产生。

为证明CO存在,他设计了如下过程(该过程可把实验中产生的有机产物除净):

发现最后气体经点燃是蓝色火焰,确认有一氧化碳。

①设计装置a的作用是,

②浓溴水的作用是,

稀溴水的作用是。

19、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它可以用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成。

乙醇和汽油经加工处理形成的车用燃料即乙醇汽油。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里加入2mL乙醇.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外焰中加热,使铜丝表面生成一薄层黑色的氧化铜,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如右图),取出铜丝,可以观察到铜丝表面。

(2)写出乙醇与氧气催化氧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乙醇汽油作为一种新型车用燃料,符合我国的能源战略,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写出一条即可)。

20、某实验小组用下列装置进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铜网出现红色和黑色交替的现象,请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在不断鼓入空气的情况下,熄灭酒精灯,反应仍能继续进行,说明该乙醇氧化反应是反应。

(2)甲和乙两个水浴作用不相同。

甲的作用是;

乙的作用是。

(3)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干燥试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质,它们是。

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4)若试管a中收集到的液体用紫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显红色,说明液体中还含有。

要除去该物质,可先在混合液中加入(填写字母)。

a.氯化钠溶液b.苯

c.碳酸氢钠溶液d.四氯化碳

然后,再通过(填实验操作名称)即可得到乙醛。

(5)图中丙处导管应倾斜的原因是。

21、为确认C6H5OH、H2CO3、CH3COOH的酸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用其他酸性物质)。

请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在烧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溶液,分液漏斗中所盛放的试剂应为                   。

(2)装置B中所盛的试剂是               ,其作用是                      。

(3)装置C中所盛的试剂是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2、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5@-W$S(U*V

密度/(g·cm-3)-`/f0e,i(L

水中溶解性+\#f)b9?

8`5B(\#G

正丁醇#E8i,?

)K2Y,I&Y

117.2!

V+e$j.d:

jg6G4i5g*Z%S/N3C

0.8109,Q6N3`'^"P;R5?

:

K

微溶9`9]9e7h6I(K

正丁醛#R;g*T-N/U0A'O6fO

是□否□75.7.V7G1J&a0e&J'E%R;U

0.80170D!

]"f2b5]/O&Y"c,R

为此,装潢美观,亮丽,富有个性化的店面环境,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从而刺激顾客的消费欲望。

这些问题在今后经营中我们将慎重考虑的。

微溶5d9[#`5h6bh:

^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

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

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

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300元以下□300~400元□400~500□500元以上□回答下列问题:

6、你购买DIY手工艺制品的目的有那些?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

我们认为:

创业是一个整合的过程,它需要合作、互助。

大学生创业“独木难支”。

在知识经济时代,事业的成功来自于合作,团队精神。

创业更能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我们一个集体的智慧、力量一定能够展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耐心.勇气和坚强的毅力。

能够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取得创业的成功。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人民广场地铁站有一家名为“漂亮女生”的饰品店,小店新开,10平方米不到的店堂里挤满了穿着时尚的女孩子。

不几日,在北京东路、淮海东路也发现了“漂亮女生”的踪影,生意也十分火爆。

现在上海卖饰品的小店不计其数,大家都在叫生意难做,而“漂亮女生”却用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魅力吸引了大批的女生。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     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

据了解,百分之八十的饰品店都推出“DIY饰品”来吸引顾客,一方面顺应了年轻一代喜欢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心理;另一方面,自制饰品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随时更新换代,也满足了年轻人“喜新厌旧”的需要,因而很受欢迎。

23、“酒是陈的香”,就是因为酒在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乙酸乙酯,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用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取乙酸乙酯。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试管B中盛放的溶液是,其主要作用是。

(3)装置中通蒸气的导管不能插入试管B的溶液中,目的是。

此次调查以女生为主,男生只占很少比例,调查发现58%的学生月生活费基本在400元左右,其具体分布如(图1-1)(4)若要把制得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应采用的实验操作是。

 

(4)牌子响(5)做此实验时,往往还向大试管A中加入几块碎瓷片,其目的是。

(6)用30g乙酸与46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量是理论产量的67%,则实际得到乙酸乙酯的质量是(填编号)。

A.44gB.29.5gC.74.8gD.88g

24、

(1)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写名称)和甘油,进而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提供能量,或作为合成人体所需其他物质的原料。

(2)发育出现障碍,患营养缺乏症,这主要是由于摄取(填“蛋白质”“脂肪”或“糖类”)不足引起的。

下列食物中富含该物质的是(填字母)。

A.菠菜B.花生油C.瘦肉D.西瓜

(3)某品牌抗酸药的成分主要有糖衣、碳酸钙、淀粉等。

①写出该抗酸药发挥功效时的离子方程式:

②淀粉在抗酸药中作填充剂、黏合剂,淀粉在人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写出其水解方程式:

(4)上图所示4支试管同时水浴加热4min,为检验其中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