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27639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docx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ThismodelpaperwasrevisedbytheStandardizationOfficeonDecember10,2020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专项规划(目录)

一、发展现状1

二、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4

(一)指导思想4

(二)基本原则5

(三)战略定位7

三、发展目标8

四、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10

(一)区域和产业布局10

(二)具体区域布局11

五、政策措施25

(一)进一步完善发展思路,强化产业导向25

(二)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6

(三)进一步促进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27

(四)进一步解决融资难问题,建立工业园区金融服务体系28

(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发展动力30

(六)进一步强调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

展33

(七)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34

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专项规划

工业园区是全省“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载体和新的经济增长极。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步伐和提升发展水平,根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江西省新型工业化“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精神,特编制《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该规划是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体系中的重点专项规划,是开放的、动态的、滚动发展的规划,是引导全省工业园区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所指的工业园区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出口加工区、工业小区和科技园。

一、发展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经验,认真分析省情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强动力,大力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确定了依托园区办工业的发展举措。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新世纪江西新的经济增长极,成为江西培育产业集聚,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的重要平台,工业园区在加快江西工业化进程、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

到2005年底,全省工业园区已有入园企业9205家,竣工投产企业5814户。

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上年增长%;实现销售收入亿元,相当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上年增长%;利润总额亿元,增长%;实交税金亿元,增长%。

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通过园区的快速发展,我省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省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003年上升为30%,2004年上升为%,2005年进一步上升为%。

通过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江西经济发展不断提速,“十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

——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省发展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

随着对龙头项目、大项目引资力度的加强,我省工业园区着力于产业配套能力的增强,龙头项目对产业的带动作用和产业聚集效应日益显现。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提高家电产业配套能力,编织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家电产业集群。

星火工业园依托全国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厂家蓝星星火化工厂,吸引广东、浙江、江苏众多企业入驻,形成有机硅产业链,将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有机硅生产基地。

袁州、樟树医药工业园,成了医药企业的聚集地,汇集了几十家医药企业,同时在园区集聚效应影响下,通过招商引资资产重组,带动了全省130多家大小制药企业完成了GMP改造,增强了全省医药企业的竞争力。

贵溪市工业园引进浙江10多家铜加工企业,形成铜线、铜杆、铜带、铜箔等10多个铜系列产品,以铜加工为主要特色产业集群开始形成。

——工业园区已成为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

全省工业园区招商引资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极大地推动了全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步伐。

2005年全省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亿元,增长%。

全省工业园区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十分注重提高招商引资成效和水平,利用外来资金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外资的大量入园极大地促进我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省工业园区2005年实现出口交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工业园区已成为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集约用地的重要途径。

各地工业园区在选址上都尽可能利用荒山、荒坡,不占或少占耕地,节约用地,根据进园企业的数量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征用建设用地,确定园区规模。

各地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规划先行、分期开发、滚动发展”的要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是采取“先落实一批项目,后开发一片土地”的操作办法,基本没有造成土地浪费。

全省工业园区建设占用的土地中,利用“三荒”和丘陵地带的面积占70%以上,而占用城乡之间结合地带和农用地的面积不足30%。

目前,我省98家工业园区占用土地面积约万亩,已经承载了9205家入园企业。

据测算,这9000多家企业按照原来分散建厂的方式布局至少要占用50万亩土地,比现在要多占用6万亩左右。

实践证明,通过依法办事、规范操作,采用依托园区办工业这种形式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集约利用土地的最有效途径。

——工业园区已成为我省增加就业岗位的重要阵地。

工业园区大量企业的进驻和投产,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有力地缓解了我省就业压力,大批农民进入工业园区成为工人,从农民“洗脚进城”转变为市民。

2005年末园区工业企业从业人员万人,其中当年新增就业人数万人,占全省当年新增就业人数的%。

工业园区建设对增加就业,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三农”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

(一)指导思想

全省工业园区“十一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加快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壮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培植新的财源,增加就业岗位。

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富民兴赣的创业区、与国际接轨的前沿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的原则。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动摇,把做大经济总量和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工业园区发展的首要目标,千方百计引进高成长性企业入园落户,形成产业集聚,打造块状经济,增强核心竞争力。

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关系,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更加注重提高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提升发展水平,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落实“五个统筹”,把工业园区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努力形成好中求快、快中求好的良性发展局面。

——坚持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的原则。

既要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构筑园区产业发展的新优势,也要考虑城镇发展的需要,通过促进金融、信息、人才、劳务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镇三次产业整合升级,增强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产业联系,完善城镇功能,构筑城市功能的优势。

工业园区建设要以城市为依托,带动城镇发展;在城镇建设中要优先安排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空间布局,有序扩大规模,提高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承载能力,为工业园区发展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

——坚持对内放活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原则。

要在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大环境中加快园区建设,其中最关键的是观念开放,要鼓励全民创业,坚持事在人为,敢于争创一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以世界的眼光和开放的理念,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国内分工、合作与竞争,大力提升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园区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坚持突出重点、“三创一增”的原则。

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促进不同地域、不同层次园区的健康发展,同时要突出重点,推动园区创特色、创水平、创效益,增后劲。

要鼓励对量大面广的小企业具有带动作用、专业化分工协作顺畅、产业特色优势明显的骨干企业入园,培植和形成主导产业。

要重点发展一批以主体企业、主导产品为核心,以专业化协作配套、产品延伸加工为主要内容,以独资、合资、嫁接改造为主要形式的特色工业园区。

利用主体企业、主导产品的裂变扩张和链条延伸,发展块状经济,扩大经济总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要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增强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规划合理、集约用地、生态平衡、资源综合利用、自我良性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加强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优先发展循环经济项目,相对集中或优先安排能将上游企业的“废料”作为下游企业原材料的项目或企业进入园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

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在批准前,应当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的统一,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战略定位

——经济发展的带动区。

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大量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园区的产业基础。

同时,拉伸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扩大城镇规模,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

鼓励和支持工业园区在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制度变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工业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动力,为江西全面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和作出示范。

——城市发展的新区。

充分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完善园区公共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一流、人居环境优良、社会治安良好、社会保障健全的城镇新区,使工业园区成为现代化城市的示范区和人居工程的样板区。

——对外开放的前沿区。

以机制体制对接为先导,大力推进产业对接,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出口创汇的重要基地、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的主要源泉。

——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工业园区建设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使工业园区成为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示范区。

——富民兴赣的创业区。

按照“成本低、回报快、信誉好、效率高”的要求,不断完善工业园区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使工业园区成为全民投资创业的福地,为创业者取得最大的创业成效搭建平台,催生投资“洼地效应”,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步伐。

三、发展目标

到2010年,全省工业园区经济总量明显增大,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工业园区将更加开放,更具吸引力,综合竞争能力更为增强,成为推进全民创业的重要平台,对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有更强的推动力;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更具活力,基本建立符合市场化运作规则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我省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更加丰富的经验;工业园区内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质量进一步提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和完善,能够容纳更多的社会人口;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显着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工业园区在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05—2010年全省工业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增幅在30%以上,力争达到40%。

——2005—2010年,全省工业园区累计引进资金超过3500亿元,201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超1700亿元、销售收入超600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50%以上。

——全省工业园区的投入产出率不断提高,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集约化开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到2010年,全省工业园区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投入额8亿元(50万元/亩)以上、产出额10亿元(70万元/亩)以上、利税总额1亿元以上。

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园区容积率超过,建筑系数超过35%。

——到2010年全省初步建成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园区45个以上,其中100—200亿元的工业园区15个以上,超200亿元的工业园区5个以上。

——省重点扶持的30个左右特色工业园区或综合性工业园区,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均超过30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投入额10亿元以上、产出额15亿元以上、利税总额亿元以上。

特色优势更加明显,整体竞争能力更强。

——随着工业园区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累计新增城市人口130万人左右,占全省同期新增城市人口的33%左右,工业园区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新增就业岗位200万个。

——工业园区资源循环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增强,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副产品、能源和废弃物相互交换,形成比较完整的循环工业系统,达到园区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利用。

——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体制发生深刻变化,园区的发展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园区的招商主体由以政府为主向以企业为主转变,园区开发建设由政府管理向企业经营转变。

——工业园区及区内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某些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和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工业园区的信息化程度显着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更加充分。

四、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

在工业园区的布局中,应当把握好五个结合,即把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形成新的增长极;把扩大利用外资、争取国家投入和启动民间投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项目实施,进一步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把科技创新与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把软环境整治和硬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的发展环境;把加快园区建设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工业园区成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大本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基地”。

按照科学合理、适度超前、特色鲜明的要求,切实提高工业园区规划水平,使之真正成为与城市对接或延伸的城市新区和集中布局的工业基地。

(一)区域和产业布局

充分发挥各地的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全国生产力的分工布局,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工业园区的定位和产业布局。

南昌、九江、景德镇等赣北地区应当充分发挥技术、资金、人才和工业基础较好等优势,积极发展以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整体竞争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工业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软件)、中医药和生物制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做大做强机械、汽车、家电、烟草加工、纺织服装、陶瓷、建材等产业。

新余、宜春、萍乡等赣西地区可以依托本地优势资源,积极发展冶金、医药、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建材陶瓷等特色工业园区。

吉安、抚州、赣州等赣中南地区应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发展电子、生物医药、食品加工、有色冶金、氟化工、服装及其他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特色工业园区。

上饶、鹰潭等赣东北地区应当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铜材加工、轴承、建材、食品加工、中医药、电光源、眼镜等特色工业园区。

(二)具体区域布局

1.南昌市。

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汽车与零部件、机械装备、轻工造纸、化纤纺织、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食品饮料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着力建设好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江西新建长堎工业园区、南昌英雄经济开发区、南昌昌东工业园区、南昌昌南工业园区、江西安义工业园区等8个工业园区。

争取把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建设成为国内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生产基地。

到2010年初步建成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工业园区3个,100-200亿元的3个以上,50-100亿元的3个以上。

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年销售收入12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超过100亿元。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充分依托省会城市和高等院校密集的优势,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发展电子信息、应用软件、生物医药、资源深加工、机电一体化等五大产业,构筑资本融资、自主创新、人才支撑、社会保障等四大体系,注重实现产业化水平和产业特色的新突破,实现产业规模和产业优势的新突破,建成全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辐射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辐射中心。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300亿元。

——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围绕以奥克斯为龙头的现代家电,以奔驰中客、江铃为龙头的汽车产业,以中国普天、L-COS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等三大支柱产业,打造现代制造业基地。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300亿元。

——江西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

围绕医药医疗器械、汽车汽配、机电信息、轻纺服装、食品加工等五大支柱产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产业集聚。

通过加强与江铃、长安、福特三大汽车企业的合作,在汽车制造方向找到快速突破的切入点,着重发展壮大汽车汽配和机电加工产业。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达200亿元。

——江西新建长堎工业园区。

做强以食品、建材、服装、包装、鞋业、印刷、电器及关联产业为特色的产业基础。

利用毗邻南昌高新区和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位条件,大力发展汽车、计算机、家电等相关高新技术配套产业;充分发挥本地区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南昌昌东工业园区。

增强产业聚集度和关联度,促进产业升级,加强产业配套,大力发展针织服装、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医药及医疗器械、化工建材等四大支柱产业,建成产业特色明显、配套功能完备的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工业新区。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

2.九江市。

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有色冶金、新型建材、纺织服装、信息光电、食品加工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着力建设江西九江经济开发区、九江出口加工区、江西共青城经济开发区、江西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江西永修星火经济开发区)、江西德安工业园区、江西九江沙城工业园区、江西修水工业园区、江西瑞昌工业园区、江西星子工业园区、江西都昌工业园区、江西彭泽工业园区、江西武宁工业园区、江西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区等13个工业园区。

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工业园区1个,100-200亿元的4个以上,超50-100亿元的3个以上,全市工业园区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100亿元。

——江西九江经济开发区。

以出口加工区、综合工业组团、汽车工业组团为主平台,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更多的关联项目入园建设,利用产业的聚集优势和链变效应,走规模经济的发展道路。

以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为动力,改造和优化传统产业。

通过引进与吸收并举、建设与改造同步,全面拉动产业规模扩张,迅速提升产业质量,把开发区建成承接国际、国内制造业与资本转移的重要载体、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300亿元。

——九江出口加工区。

充分发挥九江的口岸优势,整合资源,提高外向化水平,吸引更多的外向型企业入区聚集,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扩大外贸出口,把九江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我省对外开放的先导区、高新技术的聚集区和出口创汇的重点区。

到2010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江西共青城经济开发区。

重点发展服装纺织、生态休闲、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建成国际国内着名服装品牌承接和培育的载体,生态人文旅游度假的休闲胜地,青年学习和交流创业的平台。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江西永修云山经济开发区。

以有机硅单体及其下游产品生产、研发为主导产业,以提高我国有机硅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加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有机硅产业基地。

发展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产业。

到2010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江西德安工业园区。

重点培植纺织、服装、电子、食品等特色产业。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100亿元。

——江西瑞昌工业园区。

充分发挥长江岸线和资源优势,重点培植建材、纺织服装两大主导产业,做强建材、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矿冶等四大产业。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3.景德镇市。

重点发展以陶瓷、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电子通信为主的特色产业。

着力建设江西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江西乐平工业园区、江西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等3个工业园区。

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2个,50-100亿元的1个,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300亿元,利税总额30亿元。

——江西景德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按照一区多园模式规划建设综合工业园、陶瓷工业园、昌河汽车配件工业园等园区。

发挥现有的比较优势与后发优势不断优化产业内部配套体系,提升综合竞争力,形成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电子、陶瓷四大产业为支撑的工业体系。

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

——江西乐平工业园区。

重点发展化工、医药、食品等产业。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4.萍乡市。

重点发展冶金、机电、陶瓷、精细化工、建材、制药、塑料制品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着力建设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江西芦溪工业园区、江西莲花工业园区等3个工业园区。

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1个,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年销售收入力争达300亿元,利税总额20亿元。

——江西萍乡经济开发区。

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体,适当发展产业链较长的资源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园区建成新型材料、冶金、工业陶瓷、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等制造业基地。

到2010年实现年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

——江西芦溪工业园区。

重点发展电瓷、建材、汽车配件、纺织产业。

到2010年,力争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5.新余市。

重点发展以冶金、精细化工、纺织、食品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着力建设江西新余经济开发区、江西分宜工业园区。

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1个,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利税总额超过20亿元。

——江西新余经济开发区。

以“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为战略方针,吸纳国内外智力资源的聚集,催生和发育高新技术产业,完善本地民营中小企业研发孵化区,建成新余市的创业和创新基地;完善区内各产业群体的集中组团式布局,形成以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钢材深加工产业、机电五金加工产业、健康生物工程产业、地毯产业、安全防护用品及服饰产业、物流及交通运输为主导的新兴产业群。

到2010年,力争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

6.鹰潭市。

重点发展以铜及铜金属制品、中成药及生物医药、化工、眼镜、节能灯、水表及水泵、阀门、微型元件、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特色产业。

着力建设江西鹰潭工业园区、江西贵溪工业园区、江西余江工业园区等3个工业园区。

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2个,50-100亿元的1个,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30亿元。

——江西鹰潭工业园区。

依托“铜都”和中国眼镜之乡的优势,重点发展铜加工产业,扶持发展服饰产业,大力发展光学眼镜产业。

以产业集群化为主要发展方向,壮大优势企业和骨干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聚集,实现产业升级,做大工业经济总量,提升园区工业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力争达到100亿元。

——江西贵溪工业园区。

发挥铜产业优势,大力发展铜产业及配套产业。

以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为龙头,延伸产业链,做齐铜产品,提高附加值,形成铜产业精深加工多方发展的格局。

同时,紧紧围绕电子、化工、建材、医药、食品等产业,主动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形成以铜、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