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01002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docx

2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特性第2课时响度和音色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简单

1、使用手机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分辨物体.

【解答】使用手机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大小,调节的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C.

 

2、如图所示,小星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使鼓面发出声音,声音不同之处是(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当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鼓面会因振动而发出声音,由于鼓面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也会不同;

故选C.

 

3、“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调的高低

B.响度的大小

C.音色的好坏

D.三种说法都可以

【分析】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的响度是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高声呼叫”是声音特别大,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是指声音小,即声音的响度小.

故选B.

 

4、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A.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

B.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

C.老师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好

D.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振动幅度大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大.

【解答】体育老师发出指令声音后,由于近处的同学听到的声音响度大,所以听得清楚些;而远处的同学听得的声音响度小,所以听的不清楚;

故选B.

 

5、海洋中的鲸在恐惧的时候会发出巨大的尖叫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巨大的声音主要反应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

B.巨大的声音主要反应了音调这一声音特性

C.尖叫声主要反应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

D.尖叫声主要反应了音色这一声音特性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分析时,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巨大、尖叫.

【解答】A、巨大的声音主要反应了响度这一声音特性,响度大则声音大,穿透力强;故A正确;

B、巨大的声音主要不是反应音调这一声音特性,而是反映声音的音调高;故B错误;

C、尖叫声主要反应了音调这一声音特性,而不是响度;故C错误;

D、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故尖叫声不是反映音色这一声音特性;故D错误;

故选A.

 

6、上课时,老师对同学们说“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这里的“大”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老师对同学们说“朗读时,声音请大一点”,所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听的更为清楚,增大声音的响度.

故选B.

 

7、“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

A.频率

B.音调

C.音色

D.响度

【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生活中有时人们把声音的高低和大小弄混,要注意理解.

【解答】“不敢高声语”指的是不敢大声说话,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

故选D.

 

8、在“5.4”联欢会上,张强同学用力击鼓,是为了提高鼓声的_____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主持人接着播放一段乐器独奏音乐,同学们马上说出这是笛子独奏,他们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判断的.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解答】擂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即振幅越大,响度也越大.

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特点是不同的,即音色不同,故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何种乐器.

故答案为:

响度,音色.

9、学习了声音的各种特性以后,小丽做了以下实验,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整:

(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____________有关;

(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传播中____________有关.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根据这个内容,对本题进行分析.

【解答】音叉振动,发出声音.我们可以看到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振动发声.根据乒乓球弹起的幅度不同,可以判断物体振幅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振幅有关.

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越远,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越小,说明响度与离声源距离有关.

听诊器可以有效地减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的分散,使医生可以清晰地听到病人的心跳声.

故答案为:

(1)振幅;

(2)离声源距离;

(3)是否分散.

 

10、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她的区分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她用不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

【解答】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特点是不同的,钢琴独奏或手风琴独奏,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她一听便能分辨出;

当她用不同大小的力去弹钢琴时,物体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就不同.

故答案为:

音色,响度.

 

11、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得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真空__________的缘故.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

【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太空中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听不到彼此说话声音;

钢琴和小提琴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音色辨别是哪种乐器;

故答案为:

不能传声,音色.

12、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

【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响度反映的是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因为不同人的声带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

声音加大后,发声体的振幅加大,声音的响度也会增大;

故答案为:

音色,响度.

13、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声调”或“音色”).

【分析】

(1)声音需要靠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一种介质中,温度对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影响.

(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跟物体的振幅、距声源的距离、分散程度有关.

【解答】

(1)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的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蒙住双眼的小王能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故答案为:

不同;音色;响度.

简单

1.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里要“大声”叫才能让比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有的同学在课间“大声”叫喊,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C.

2.下面四个成语都与声音的响度有关,表示响度较小的是(  )

A.如雷贯耳

B.窃窃私语

C.引吭高歌

D.震耳欲聋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解答】

A、如雷贯耳意思是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说明响度特别大.不符合题意;

B、窃窃私语意思是背地里小声说话,说明响度特别小.符合题意;

C、引吭高歌意思是放开嗓子大声歌唱,说明响度特别大.不符合题意;

D、震耳欲聋意思是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说明响度特别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驻足倾听,隐隐传来‘威风锣鼓’的节奏,渐渐地鼓声、锣声变得雄壮、喧腾起来,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对文中“隐隐传来”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声

B.锣鼓声响度很小

C.观察者离声源很远

D.锣鼓声传播速度很小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三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声音的响度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物体振动幅度,二是距离发声物体的远近.

【解答】文中“隐隐传来”的意思,是指声音的响度较小,主要原因是由于距离发声物体太远,听到声音的响度太小.

另外还可以证明空气可以传声.

但本题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对固定的,不会发生改变.

故选D.

4.有一种新型锁--声纹锁.只要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就能把锁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分析】不同物体发声时,声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

【解答】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而声纹锁是依据音色来进行判断的,只能按照设定的音色打开;

故选C.

5.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

【分析】解决此题需要掌握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因为不同乐器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何种乐器;

故选C.

6.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医生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

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三要素:

音调、响度、音色;

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A、发声体的振动幅度,决定声音的响度大小;不符合题意;

B、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成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

肝脾或者其他实质性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大量积液或肿瘤时,鼓音区缩小,病变部位可出现浊音或实音,当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在1000ml以上)时,为患者叩诊时会发现腹部有气体为鼓音当移至有腹腔积液的部位时有浊音,当鼓音变为浊音则提示有腹水的可能,而浊音是指的是音调,故符合题意;

C、当有病症时敲击会发出浊音,而与音色无关,不符合题意;

D、声音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比较图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两次鼓面上的纸屑振动幅度不同,说明两次鼓发出声音的_______不同(填:

“音调”、“音色”或“响度”).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出的,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2)声音有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响度的大小受发声体振幅大小的影响,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如图甲所示,在鼓面上撒上一些纸屑,轻敲鼓时看到纸屑上下跳动,是鼓面把纸屑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比较图甲、乙两次敲鼓的情况,甲图中的纸屑弹起的高度低,乙图中的纸屑弹起的高度高,说明乙鼓面比甲鼓面振动的幅度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

振动;响度.

8.医生常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脏搏动情况,听诊器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大响度

B.提高频率

C.减小响度

D.改变音色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

【解答】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

故选A.

9.甲的声音是60dB,频率为500Hz,乙的声音是40dB,频率为900Hz,则:

(1)哪一个音调比较高?

(2)哪一个声音传得较远?

(3)若二人同时同地向街对面的丙喊话,哪一个人的声音可先传到!

【分析】音调与声音的频率有关;声音传播的距离远近和声音的响度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只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解答】①甲的声音的频率为500HZ,乙的声音频率为900HZ,乙的声音频率大于甲的,所以乙的声音音调高;

②分贝是表示声音响度大小的单位,甲的是60dB,乙的是40dB,所以甲的声音比乙的声音响度大,传播的距离就远;

③尽管甲和乙的声音的响度与音调都是不同的,但是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都是一样的,根据速度的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知道它们在传播相等的距离的时候所用得时间也是相等的.

故答案为:

(1)乙;

(2)甲;(3)同时传到,因为声速相同,距离相等,所以传播时间相等.

10.曾获“星光大道”年度总冠军的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分析】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要模仿某人的声音,需要模仿者的声带发声特点尽可能接近被模仿者;

【解答】杨光能模仿单田芳、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

故选:

D.

11.如图,寓言故事中的兔乖乖听见说话和敲门声之后,根据什么没有开门(  )

A.说话声的响度

B.说话声的音调

C.说话声的音色

D.敲门声音的不同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

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答】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如狼与兔发出的声音),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判断敲门者是谁,主要是根据敲门者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选C.

 

难题

1.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解答】A、小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递到人的耳朵里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歌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我们之中的小男生,成长时声音逐渐改变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声带振动变快

B.声带振动变慢

C.声带振幅变小

D.声带振幅变大

【分析】小男生在成长过程中,声音变粗,音调变低,振动频率变慢.

【解答】A、声带振动变快,是频率大,音调高,声音变细.不符合题意.

B、声带振动变慢,频率小,音调变低,声音变粗.符合题意.

C、声带振幅变小,响度减小,声音变小.不符合题意.

D、声带振幅变大,响度减大,声音变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如图a所示,伍实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请提出一种控制噪声的方法_______.

【分析】b、c两图中的振幅不同,而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不规则的声音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可以称之为噪声.

【解答】由波形图可知,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声音的振幅小,响度小;

由图可知,e图中的声音不规律,而不规律的声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属于噪声;

故答案为:

振幅大,响度大;d.

4.下面的几项措施中,哪项不能使声音的响度变大?

(  )

A.使声源振动的频率变大

B.使声源振动的振幅变大

C.使声源离人耳更近些

D.拿一根空气塑料套管,一端紧贴人耳,另一端靠近声源

【分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塑料管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从而使声音的响度增加;增大声源振动的频率,只能提高音调,不能改变响度.

故选A.

5.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我军装备落后,为了扩大声势,往往在发起进攻时把鞭炮放在铁桶中燃放,这样做有什么效果?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我们一般是根据音色来判断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解答】答:

一是铁桶振动时的音色与枪声的音色相同,以迷惑敌人;二是增大响度,威慑敌人.

6.探究响度和振幅是否有关

器材:

音叉,橡皮槌,铁架台,硬泡沫塑料小球,细线等.

操作:

(1)用细线拴住硬泡沫塑料小球,悬挂在铁架台上;

(2)用橡皮槌轻轻敲击音叉使它振动后,可以听到较轻的声音.让音叉一臂的外侧靠近并接触小球(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小的角度;

(3)以橡皮槌用力敲击音叉,可以听到较响的声音.且让音叉一臂的外侧接触小球,可看到小球被音叉弹开一个较大的角度.

根据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我们可以知道响度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分析】

(1)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用小球被弹开的角度表示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解答】通过实验发现,当小球弹起的角度小,说明音叉振幅小,响度小,听到的声音小;小球弹起的角度大说明音叉振幅大,响度大,听到的声音大.因此当声源的振动幅度比较大的时候,响度越大,反之,响度越小.

故答案为:

当声源的振动振幅比较大的时候,响度较大;振幅比较小时,则响度较小.

7.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如图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声调”或“音色”).

【分析】

(1)声音需要靠介质来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一种介质中,温度对声音的传播速度有影响.

(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3)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跟物体的振幅、距声源的距离、分散程度有关.

【解答】

(1)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得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2)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我们能辨别不同的人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因此蒙住双眼的小王能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故答案为:

不同;音色;响度.

8.将钢锯条以如图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_____而发出声音.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______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3)响度指声音强弱,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

(1)把钢锯条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振动发出声音;

(2)改变钢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锯条振动的频率改变;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锯条的振幅不变,因此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答案为:

振动;音调.

9.2014年6月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这天在大运河上正在举行龙舟赛如图,运动员喊着号子、合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