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3096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docx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师范)普通专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培养目标:

面向基础教育特别是初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能够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复合型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教师。

(二)培养要求:

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教师职业道德。

2.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本专业的产生和学科发展有所了解;懂得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初步掌握教师基本功,具备基本的教学工作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具有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掌握一种体育锻炼技能;具有文明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树立劳动观念,热爱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三)专业培养要求与规格

1.经过三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学好本专业所应该掌握的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育教学技能课程和实践课程,达到普通师范专科层次的毕业水平,获得毕业证书和初中教师资格证书。

2.养成良好的自学意识和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较为扎实的能力基础。

鼓励部分学生通过自学考试,获得相关专业自学考试的本科学历。

3.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给学生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鼓励并要求学生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

二、主干课程设置:

1、社会科学概论5、世界通史9、人文地理学

2、法学概论6、社会学10、政治学基础

3、伦理学7、马克思主义理论11、美学

4、中国通史8、地理学概论

三、毕业生就业范围与岗位

㈠就业范围

1.省内外普通初级中学。

2.省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管理工作。

3.省内外各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及相关工作

(二)主要工作岗位

1.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以及普通中学政治、历史、地理及文科综合课程教学工作,也可为普通高中培养担任《文科综合》课师资。

2.省内外各企事业单位教育管理、行政管理及相关工作

四、学制与招生对象

学制:

三年。

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

五、能力分解及课程:

模块名称

单项能力

单项能力要素

课程名称

通识素质

政治思想

素质

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认识现代中国国情,适应社会。

马哲、邓论与三个代表、形势与政策

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合作交流、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团结奉献。

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身体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多项运动技能,体能达到国家标准。

体育

科学文化

素质

初步掌握Internet的基本知识、常用软件和一门语言,能解决专业中所涉及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问题。

计算机基础、

程序设计

初步掌握一门外国语言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

英语

掌握公共艺术教育、科学基础相关知识

公共艺术教育、科学基础

模块名称

单项能力

单项能力要素

课程名称

学科素质

专业基本

能力

综合能力,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社会科学概论

专业核心

能力

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政治、历史、地理类

的能力

相关职业能力

凝聚力、亲和力,

伦理学、社会学

法学概论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美学

教育教学能力

基本理论

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

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

基本技能

掌握口语表达、板书和课程件设计的基本知识。

普通话、书法、教育技术

核心技能

掌握教育教学与教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学科教学法、教育测量与评估、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实践

通过技能训练,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方法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见实与实习

教学设计

教学研究

学会撰写教研论文,掌握基本的教研能力

学科教学研究

六、课程结构与安排

㈠课程结构比例

课程类别

计划学时

所占比重(%)

通识课程

546

24%

学科

课程

必修课程

808

35%

48%

选修课程

300

13%

教育

课程

教育理论

246

11%

15%

教育技能

88

4%

实践课程

300

13%

合计

2288

100%

㈡教学活动安排

学年

学期

课程学时数

类别

1

2

3

4

5

6

通识课程

8

10

6

6

0

0

学科

课程

必修课程

10

8

10

6

7

0

选修课程

2

0

3

3

4

6

教育课程

3

5

3

3

5

0

实践课程

0

0

0

0

0

10周

合计

23

23

22

18

16

6

108

七、课程进程表(教学时间计划表)

课程

结构

课程

学时及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

考核方式

通识

课程

代码

名称

总学时

讲授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考试

18

18

18

18

18

18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102

72

30

2

2

形势与政策

(30)

每学期6学时

体育

72

72

2

2

大学英语

216

216

3

4

2

3

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108

54

54

3

3

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

(36)

每学期6学时

公共艺术教育

24

24

2

人文科学基础(理科)

24

24

2

自然科学基础(文科)

通识必修课程小计

546

453

54

30

8

10

6

6

学科

课程

专业基础课

03330101

 社会科学概论

54

3

03330201

美学

54

3

03330102

法学概论

72

4

03330103

伦理学

54

3

03330104

中国通史

118

3

3

03330105

世界通史

72

4

03330106

社会学

54

3

03330107

马克思主义理论

84

3

2

03330108

地理学概论

64

4

03330109

人文地理学

54

2

03330110

政治学基础

54

3

专业必修课小计

718

10

7

10

10

3

专业方向课程(见下表)

专业选修课

03330301

市场经济学

54

3

03330302

行政管理学

36

2

03330401

公共关系学

36

2

03330303

宪法学

6个讲座

本学期任选1至2门开设

本学期任选1至2门开设

03330402

当代中国

6个讲座

03330403

当代世界

6个讲座

03330404

当代科学热点

6个讲座

03330405

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

6个讲座

03330406

民事法

6个讲座

03330407

艺术概论

6个讲座

03330408

宗教学讲座

6个讲座

03330409

生活中的经济学

6个讲座

03330410

发展经济学

6个讲座

03330411

中国改革开放史

6个讲座

03330412

普通逻辑学

6个讲座

专业选修课(15门)小计

174

2

3

3

4

6

学科课程小计

1162

|

1300

12

8

13

9

11

6

教育

课程

 教育学(教育概论、班队活动指导)

54

42

12

3

课程与教学论

42

42

3

基础心理学

36

36

2

普通话

30

30

2

书法

18

18

1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

40

20

20

3

人文教育教学法

70

70

5

教学研究方法

30

30

2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研究专题(学科)

30

每学期2个专题讲座

教育类课程小计

350

302

20

12

3

5

3

3

7

实践

课程

教育见习与实习

6周

6周

“两课”社会实践

2周

教学研究与调查

4周

4周

实践课程小计

300

合计

2406

|

2546

23

23

22

28

23

14

专业方向课程

课程

结构

课程

学时及分配

各学期周学时

考核方式

代码

名称

总学时

讲授

实验

实践

1

2

3

4

5

6

考试

18

18

18

18

18

18

专业选修方向课程

中文教育方向

古代文学

72

5

现当代文学

72

3

外国文学

72

4

古代汉语

90

5

语言学概论

54

3

写作

54

3

小计

414

历史教育方向

中国思想文化史

54

3

世界思想文化史

54

3

中国经济史

36

2

世界经济史

36

2

中国政治制度史

54

3

世界政治制度史

54

3

小计

288

地理教育方向

中国地理

72

4

世界地理

72

5

地图学

36

3

地质学基础

54

3

地球概论

36

3

小计

270

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中国哲学史

72

4

西方哲学史

72

4

现代西方哲学

54

3

西方经济学

72

4

小计

270

八、课程要求与说明

㈠实践课程要求(教学安排与要求)

“两课”社会实践课程形式:

通过与课程相配套专题教育讲座、影视教学、课堂讨论、辩论会、公德演讲以及社会调查和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立求以生动活泼形式来加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实习实践要求:

教育实习实践将分为二段____院内实习和院外实习。

其中院内实习二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学生微格教学录影、教师点评、撰写教学教案、上台模拟试讲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教育能力和技巧,提高教育能力。

院外实习三周,根据学院统一安排进中小学实习点,担任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以及承担班主任工作,将学生在校其间所学的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方法及教学技能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㈡主干课程说明

简述课程类别、教学目的与内容、与前继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以及教学参考书目。

语言能力。

1、社会科学概论

本课程是我系文综专业所开设的一门极具综合性特点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按照先总后分的原则进行教学。

首先给学生介绍社会科学的性质与地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及学习社会科学的意义。

然后再分别从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八大块向学生分别介绍这些社会科学学科的性质的功能、历史发展、主要流派及现在发展状态。

本课程旨在综合专业学习全面了解社会科学的概说,培养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的思维视野。

教材:

2、法学概论

《法学概论》是政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它概要论述法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包括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等主要的实体法以及相应的程序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普及法学知识,加强法制教育,同时为学习本专业的有关课程或其他法律课程奠定必要的法学基础。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法学和本专业的其他学科知识的衔接与配合。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其他也可采用练习法、课堂讨论法等。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过程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开展一些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做好平时作业和单元测验。

为了巩固复习,要求学员必须完成学习辅导材料上的各章练习题。

3、伦理学

本课程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有关道德的基本观念和基本理论,明确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理解以德治国的重要意义,懂得道德评价和道德修养的意义和要求,提高道德实践的自觉性。

本课程的教学基本内容有:

伦理、道德的内涵和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前景;道德的起源、发展、本质、结构和功能;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主要范畴;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人生观、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本课程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懂得道德的有关基本理论问题,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能践行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教学中,在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下,注意探索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1)问题讨论法。

在讲解完一个理论后或讲解一个理论前,提出思考题,如如何理解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课堂上进行讨论。

(2)案例分析法。

在教学中提供一些学生熟悉的有关道德问题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评价,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3)活动法。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组织学生根据伦理学有关知识和理论进行道德问题辩论或透视学生自己的生活,以促进大学生道德建设。

4、中国通史

本课程是普通专科综合文科专业的学科课程。

主要讲授上起原始社会、下到当代中国的全部中国历史。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思想教育三个方面。

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尤其要把握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线索和基本线索。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进而把握人类社会的演变规律,使学生明白人类社会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发展的,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五个发展阶段。

中国历史包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

学习中国通史,还要全面把握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加深学生对党的基本路线的认识。

教学方法主要是讲述法、讲解法,还可以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运用案例教学法、谈话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5、世界通史

本课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科学、系统地阐述人类社会的形成、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过程,指出各国各民族在自身纵向发展中,相互间不断地横向发展并相互影响的结果,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基本特点及基本规律,全面系统地掌握世界历史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以整体的、综合的角度看待世界,从世界的高度来透视中国,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和处理中国在改革和建设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穿插课堂讨论、课堂提问、课外作业及观看与教学有关的VCD片等形式,以培养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教材:

《世界通史》主编:

傅孙铭

6、社会学、

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更是一门实证性和现实性都很强的课程。

其主要任务在于通过社会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社会问题的学习与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熟练地运用社会学基本理论来指导工作和生活,为学习其它有关基础课和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1)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对这部分有所了解。

(2)理解的内容,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理解并掌握。

(3)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同时能准确地运用。

7.马克思主义理论

本课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重点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

它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握辩证唯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时,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为他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本课程系统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其中辩证唯物主义部分64学时,主要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三大块来讲授,具体内容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世界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及其规律;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部分54学时,主要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具体内容为:

社会历史观及其基本问题;社会基本结构与文明进步;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社会发展规律与历史主体;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8、地理学概论

地理学是对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现象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生活环境的空间认识能力与空间分析能力。

当今的地理学无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和手段都改变了过去的记述和描述现象的状况,尤其是新技术的应用给地理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从研究内容来说,宏观方面侧重对现象的综合研究,微观方面注重地理现象的内部深层原因和运动机理。

从研究手段和方法来说,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对有些现象的研究建立了很多数学模型,特别是“3s”技术的运用。

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改变已经开拓了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地理学概论》这门课程主要是阐述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地理学的新进展,对于高校文科的学生来说,课程更多地是从宏观层面介绍有关地理现象,对深层原因、自然环境内部运动机理只作为辅助内容,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定方法。

9、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是对一定区域的人事现象进行分析、并预测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征。

区域性特征包括从人事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来认识事物的区域性特征,从认识空间运动和空间变化的视角,揭示人文现象的区域差异和相互依赖性。

综合性特征包括以综合的眼光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作用,从纵向的、运态的角度认识人文现象的演变和发展。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各种思潮和人文现象不断冲突和融合。

人文地理学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这些现象进行剖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辨别能力。

《人文地理学》课程的目的是:

从理论上看关注各种具文现象在知识、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的整合与冲实,从实践层面看:

使学生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减少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增强学生分析和辨别能力。

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实践中获得对人文现象的正确认识。

10、政治学基础

政治学基础既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必修课程,又是属于该专业课程结构中的提高性课程。

它主要以人类社会政治现象为学科领域的研究对象,在整个专业理论知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与其他社会科学,如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使学生全面把握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立场、观点、方法发现(提出)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政治敏锐感和政治鉴别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权利观等。

通过学习政治学,可以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政治意识,提高公民的政治文化水平;可以有助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政治的合理因素;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有助于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