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知识考点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3466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基础知识考点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知识考点1.docx

《基础知识考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知识考点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础知识考点1.docx

基础知识考点1

基础知识考点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三、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四、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精确、确定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五、规范研究法的特点

1、是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的,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2、主要是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的

互惠不能实现的三种障碍:

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六、劳动力供给量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五种类型:

见红宝书P4

七、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参率下降

2、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

3、老年人力劳参率下降

4、25-55岁年龄段男性成年人的劳参率保持高位水平

八、劳动力需求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

九、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定义为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五种类型见红宝书P7

十、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最初劳动投入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故可变成本也就是工资

十一、劳动力市场的主体由相互对立的两极构成:

其一为劳动力的所有者个体,其二为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人不能是客体

十二、生产要素分为四类:

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对应的报酬为地租、工资、利息和利润。

按要素类别分配社会总产品或收入,称为功能性收入分配。

十三、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消费+储蓄=消费+投资

十四、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十五、需求不足性失业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

其一为增长差距性失业;其二为周期性失业(最严重、最常见、最难对付的失业)

十六、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两类

转移支付是政府发挥收入再分配作用的主要手段。

十七、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运用政府财政预算来调节总需求水平

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多花钱少收税)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少花钱多收税)

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

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十八、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基尼系数

第一章错题提示: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的

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总需求水平或均衡国民收入

年失业率取决于平均失业持续期和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力的比例

第二章考点

1、广义上的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和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是劳动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法规

不同的法律部门有着不同的基本原则,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

有着高度的稳定性

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3、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4、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的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5、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为基本保护、优先保护、全面保护

6、基本保护是对劳动者的劳动权的最低限度的保护

7、“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企业家协会

8、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咨询权

9、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10、物质帮助权具有社会性、互济性、补偿性

1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劳动规章

12、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13、任意解释不具有法律效力

14、在正常情况下,每月加班不能超过36小时

15、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16、劳动合同关系式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

17、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劳动法律个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是双互关系

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18、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为: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19、法律事实可以分为:

劳动法律行为(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和劳动法律事件(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第二章错题提示

法律渊源是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第三章考点

1、企业战略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2、五力模型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潜在竞争对手分析、替代产品和服务威胁的分析、顾客力量分析、供应商力量分析

4、经营环境的宏观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社会文化环境

5、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主要采用SWOT分析方法,S是指企业内部优势,W是企业内部劣势,O是指企业外战略控制的方法分部环境的机会,T是指外部环境的威胁

6、企业的总体战略有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和撤退战略

7、进入战略包括并购战略、内部创业战略、合资战略

8、一般竞争战略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重点战略

9、战略评价标准是指预定的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

10、企业外战略控制的方法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11、确定型决策方法有:

量本利分析法、线性规划法、微分法

12、风险型决策有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性分析

13、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

滚动计划法、PDCA循环法【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综合平衡法

14、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15、参与购买的角色:

倡议者、影响者、决策者、购买者、使用者

16、根据参与者的介入程度和品牌间的差异程度,可将消费者购买行为分为四种:

习惯性购买行为、化解不协调的购买行为、寻求多样化的购买行为、复杂的购买行为

17、组织市场可分为:

产业市场、专卖者市场、政府市场

18、构成营销管理的三方面内容: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市场定位

19、市场营销组合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变量,即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4PS)

20、品牌与商标策略包括:

品牌化策略、品牌使用者策略、品牌统分策略

21、成熟期营销策略:

市场改良、产品改良、市场营销组合改良

22、衰退期策略的选择:

维持策略、集中策略、收缩策略、放弃策略

23、定价的方法有三类:

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和竞争导向定价法

24、需求导向定价法又包括:

理解价值定价法、需求差别定价法、逆向定价法

25、常用的销售渠道策略有三种:

独家性分销、广泛性分销、选择性分销

26、促销包括广告、公共关系、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宣传等方式

第三章错题提示

政治法律环境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决定的主要因素包括:

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人际因素

企业营销机会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能享受优势的市场机会

风险型决策方法包括:

决策树、收益矩阵、敏感性分析

企业目标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

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更富于参与性;有明确的完整的目标体系;强调自我控制

按照买方类型的不同,可将市场分为:

组织市场、消费者市场

成熟期企业可以采取的营销策略有:

市场改良、市场营销组合改良、产品改良

影响销售渠道选择的因素有:

产品因素、市场因素、企业因素

第四章考点

1、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个人特征与工作的匹配

2、组织承诺有三种:

感情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

3、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相关

4、社会知觉可分为:

首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对比效应、刻板印象

5、组织公正与报酬分配:

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

6、公平公正是组织报酬体系设计和实施的第一原则

7、员工的学习:

强化的学习法则、认知学习原理(爱德华。

托尔曼)、社会学习理论

8、团队的有效性由四个要素构成:

绩效、成员满意度、团队学习、外人的满意度

9维护的职能关注于人际关系

10、七个有领袖魅力关键特征:

自信、远见、有清楚表达目标的能力、对目标的坚定信念、行为不循规蹈矩、是变更的代言人、对环境敏感

11、费德勒分离了三个情境因素:

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任务结构、领导者的职权

12、领导情境理论把下属作为权变的变量

13、通常信度在0.9以上的能力测验0.8以上的人格测验被视为是好的测验

14、心理测验的三种策略选择:

择优策略、淘汰策略、轮廓匹配策略

第四章错题提示

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有:

拥有舒适的轿车,合理的穿着;具有执行官的特权;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

第一个将期望理论运用于工作动机并将其公式化的是弗洛姆

满足成就需要的行为是:

比竞争更出色;发现和使用更好的方法完成工作;实现或者超越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

满足权力需要的行为是:

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对资源进行控制;占据一个高于别人的权威性的位置

满足亲和需要的行为是:

受到许多人的喜欢;成为团队的一分子

群体决策的优点:

能增加决策的可接受性;能增加决策过程的民主性;能提供比个体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能提供比个体更多的不同的决策方案

心理测验的技术标准包括:

信度、效度、难度、灵敏度

在使用心理测验对应聘者进行评价和筛选时,可选择的策略包括:

择优策略、淘汰策略、轮廓匹配策略

第五章考点

1、人的心理属性或心理现象总括为四方面: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人心理特征和个人意识倾向

2、在西方的管理理论中存在四种人性假设:

“经纪人”假设及其管理、“社会人”假设及其管理、“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管理、“复杂人”假设及其管理

3、人本管理即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

4、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

人的管理第一;满足人的需要,实施激励;优化教育培训,完善人、开发人、发展人;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构建企业的组织形态和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员工个人与组织共同发展;

5、人力资本的特征:

不可剥离性、无形的形式存在、时效性、收益性、潜在创造性、累积性、个体差异性

6、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

多元性、层次性、整体性

7、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层次:

促进人的发展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高目标、开发并有效运用人的潜能是根本目标、

8、组织开发的含义:

是提高组织能力的一套技术措施,其基本目标是改变组织氛围、组织环境和组织文化

9、组织开发的重点是组织的协作能力

10、组织开发的基本出发点是改善整个组织的职能

11、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

时间性、消费性、创造性(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本质的特征)、主观能动性(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个最重点的特点)

1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在管理内容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以事为中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以人为中心

在管理形式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属于静态管理。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则属于动态管理

在管理原则上,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多为被动反应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多为主动开发型

13、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同素异构原理;能位匹配原理;互补增值;效率优先、激励强化原理(员工酬劳与激励机制);公平竞争、相互促进原理(员工竞争与约束机制

);动态优势原理;

14、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基石:

定编定岗定员定额、员工的绩效管理、员工技能开发

1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两种测量技术:

工作岗位研究、人员素质测评

第五章错题提示

人力资源的特点:

时间性、主观能动性、消费性

员工动态特征:

员工自我保护机制、员工激励、员工的成熟和发展

人的记忆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人的心理过程

企业人际关系对人的身心健康、企业工作效率、企业的凝聚力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环境优化机制的主要因素包括:

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环境、工作环境

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包括:

有效的运用和开发人的潜能

人力资源理论体系包括:

心理开发、生理开发、伦理开发、技能开发、环境开发

创新能力的激励机制包括:

市场激励机制、社会激励机制、企业激励机制

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的主要作用是:

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能使企业赢得人才的制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