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44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docx

K12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的教学设计

  使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合理、灵活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勤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1.情景导入

  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计算机教育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作为拉小的一员,你们想不想了解学校的电脑房是怎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

  【评析:

从生活中引入按比例分配,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2.复习铺垫

  我们学校1996年只有一个计算机室。

  提问:

请你们猜猜看当时有多少台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

  是不是这样的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

你们能不能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

  =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

3=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

1。

  学生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

  教师电脑的台数占总台数的。

  这两种表示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小结:

学生电脑和教师电脑台数的比是16:

1,也就是说在电脑总台数中,学生电脑占16份,教师电脑占1份,一共是17份,学生电脑占总台数的,教师电脑占总台数的。

  【评析:

为后面学习按比例分配做铺垫。

  1.教学例1

  1998年我们面对四~六年级全体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普及课,这时学校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购进了一批电脑。

  出示1998年的条形统计图。

  提问:

一个计算机房能不能放下104台学生电脑?

对!

因此学校又建立了第二机房。

  你们说说看,每个机房可能有多少台电脑?

你们是怎么分的?

  我们学校没有平均分,而是根据需要,把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学生电脑台数按照6:

7来分配。

  提问:

你们能不能算算两个机房分别有多少台学生电脑?

  想不想自己先试试?

  学生尝试练习。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同的算法。

  1046=48

  1047=56

  提问:

你是怎么想的?

  突出板书:

  104=104=48

  104=104=56

  提问:

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

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结:

第一机房和第二机房学生电脑台数的比是6:

7。

第一机房电脑台数占学生电脑总台数的,第二机房电脑台数占学生电脑总台数的。

把学生电脑的总台数看作单位1,用学生的总电脑=第一机房学生电脑的台数,用学生电脑的总台数=第二机房学生电脑的台数。

  这题可以怎样检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8+56=104

  48:

56=6:

7

  通过检验,说明我们学校第一机房有学生电脑48台,第二机房有学生电脑56台。

  我们求出了两个机房的学生电脑台数后,可以用这样的统计图来表示。

  【评析:

在现实情境中学习比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放手让学生尝试,通过对多种解法的比较,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按比例分配的理解。

  小结并揭题

  说明:

我们刚刚解答的这个问题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解答这类问题可以根据已知的比表示的份数关系,找出各种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这个比转化为分数关系。

,可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进行解答。

  【评析:

在学习例题的基础上揭示课题,自然、流畅。

  2.教学例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20XX年我校开始让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这时又对原有的计算机房进行了改造。

  提问:

看到这些数据,你能知道些什么?

  剩下来三个机房的学生电脑我们是这样分配的。

  看到这些信息,你想进一步知道什么呢?

那么三个机房分别有多少台学生电脑呢?

自己算算看。

  学生尝试练习。

  板书:

  176—20=156

  156==156=48

  为什么这步求出的是第一机房的学生电脑?

  156==156=56

  156==156=52

  答:

第一机房有学生电脑48台,第二机房有学生电脑56台,第三机房有学生电脑52台。

  等,要及时表扬,并进行讲解。

  【评析:

解答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以及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问:

这道题要先把什么给求出来?

  强调:

当分配的总量没有直接告诉我们的时候,要先把分配的总量给求出来。

  3.补充题

  今年暑假我们学校先把第一机房的学生电脑捐给希望小学,然后又购进了一些学生电脑。

并将机房的设施进行了更新。

  我们来看看具体情况。

  出示:

学校原有156台学生电脑,20XX年学校先捐给希望小学48台学生电脑,又购进了57台学生电脑。

然后计算机信息中心将三个机房的学生电脑按照1:

1:

1进行分配。

每个机房各有多少台学生电脑?

  提问:

这题可以怎样解答呢?

  根据学生回答,电脑出示算式:

  156—48+57=165

  165==165=55

  答:

三个机房各有55台学生电脑。

  提问:

165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提问:

按照1:

1:

1进行分配就是相当于把学生电脑怎样分?

  说明:

平均分也是一种按比例分配。

  提问:

这题是平均分还可以怎么求?

  【评析:

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了解平均分也是一种按比例分配。

  4.延伸

  提问:

知道了三个机房分别有55台学生电脑,总共有165台后,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电脑出示:

学生电脑教师电脑

  165?

  现在我们知道学生电脑和教师台数的比是33:

7。

你能不能求出学校有多少台教师电脑吗?

  电脑出示:

学生电脑教师电脑

  165?

  33:

7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

  166=35

  答:

学校有35台教师电脑。

  提问:

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学生电脑的台数,所以要求教师电脑有多少台实际就是求什么?

因此,要把谁看作单位1?

  【评析:

这个延伸练习,是为了防止学生思维定势,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5.比较

  在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对1996年20XX年间学校计算机房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汇总情况吧。

  提问:

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

  对!

从这张统计图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1996年20XX年间学校电脑总台数在不断增加,呈上升趋势,说明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重视。

  让我们一起来回首这几年学校计算机房的变化吧。

  【评析:

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的感情。

  1.调查学生家庭有电脑的情况。

  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那么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我们的家庭对计算机教育是否也越来越关注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小调查,好不好?

  请五年前,也就是你们上一年级的时候,家里有电脑的同学站起来。

  那么,家庭里没电脑的有多少人?

  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怎样表示这一情况?

  它们的关系还可以用这样一个统计图来表示。

  请现在家里有电脑的同学站起来。

  那么,家庭里没电脑的有多少人?

  现在我们班家庭里有电脑的人数和每电脑的人数的比是几比几?

  看到这些变化,你们有什么想法?

  【评析:

让学生通过观察扇形统计图,强烈感受到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不断发展。

  2.补充练习

  老师这儿还有这么一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

  提问:

用今天的知识能不能求出两个兴趣小组各应分得软盘多少张?

  学生练习,电脑出示算式。

  提问:

这题的比没有直接告诉你们?

你们是怎么想的?

  小结:

两个计算机兴趣小组分别有30人和31人,两个组人数的比就是30:

31。

把122张软盘按照两个小组的人数分配给各班,就是把122按照30:

31来分配。

  【评析:

引导学生学会没有直接出示比的情况下,如何来解决比的应用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按比例分配,生活中比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

那么你们能不能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呢?

  我这儿有一个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信息中心拟订的规划,准备将来再投资30万元,购进一批电脑。

  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自愿组成小组,去了解我们本部、分部、分校的电脑配置情况。

再根据今天学习的知识,帮助学校设计一个分配方案,根据需要,分配一下每部分可能需要多少钱?

大约能买多少台电脑?

并简要地说明分配的理由,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评析:

数学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总评】:

  本节课改变了原有的教材内容,结合学校特色,在学校电脑房电脑台数的变化这一素材中引发按比例分配的问题。

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解题方法多样化,让学生选择喜欢的、合适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同时也改变了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以条形统计图的方式出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学校电脑房的发展情况。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并做出一定的预测,了解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