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3724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0.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古典诗歌鉴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鉴赏.docx

《古典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鉴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古典诗歌鉴赏.docx

古典诗歌鉴赏

古典诗歌鉴赏

一、备战2018高考论述类命题预测

预测2018年的命题形式主要有三种:

1、单项提问,即仅就一个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简要分析;

2、文学鉴赏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即侧重考查考生对形势和内容关系的把握;

3、综合设置,即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观点态度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设置多选题,综合考查鉴赏能力。

二、古典诗歌答题技巧及满分套路

1、做题步骤:

看:

看标题、看、看注释、看诗歌(名词、动词、修饰语、特殊词)、看题干;

辨:

题目类型;

析:

做题前对诗歌有个总体分析;

答:

理清思路、规范答题。

2、了解主要情感和内容分类.

爱国类(略)

送别类(或黯然神伤或旷达热情)

怀古类(或借古讽今或表达追慕先贤之意)

边塞类(或揭露战争罪恶;或表现对国家关怀、奋勇杀敌的精神;或厌倦战争、思念家乡)

思乡类(或边塞思乡,或羁旅故园之思)

闺怨类(或抒思亲之情,或叹迟暮之感,或写向往之情)

隐逸类(或言高洁隐逸之趣,或表厌世虚无批评时政之情)

山水田园类(或抒热爱自然之情,或现回归田园之乐)

忧民伤时类(多关怀民生疾苦、心忧天下)

借景抒情类、咏物言志类,等等

3、了解常见文学性鉴赏术语

形象:

包括自然景象、物象、人物形象,特别要注意分析意象,了解形象的特点、内涵,包含的感情、社会意义,品味意象营造的意境;

语言风格:

含蓄蕴藉、简洁明快、沉郁顿挫、飘逸雄奇、清新明丽(生动)、平淡质朴、绚丽奇幻、辛辣犀利、通俗、简约、精练、典雅、凝练等;

结构技巧——线索、顺序、过渡、照应等;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渲染、抑扬、点面、虚实相生、动静的结合,借古讽今、反衬(以动写静、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或烘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烘托等,尤其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缘情写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等具体抒情方式

2015年高考真题

1.(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月圆

(1)

【唐】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

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2)

未缺(3)空山静,高悬列宿(4)稀。

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注】

(1)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

(2)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

(3)未缺:

指月圆。

(4)列宿:

众星。

(1)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月圆之夜的那几幅画面?

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答:

(2)本诗最后两句情感真挚,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

【答案】

(1)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

(2)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是虚写;眼前清辉,是实写。

故园桂花正开放,虚中有实;万里清辉,实中有虚。

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

2.(2015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

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

【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

草筐。

《论语·宪问》: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3】童巅:

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

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2)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5分)

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

(刘长卿《听笛声留别郑协律》)

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

(韦庄《听赵秀才弹琴》)

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

(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2分)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运用了这种手法来写琵琶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4分)

古代文人常常喜欢啸咏,除了本词中的醉翁,陶渊明写曾写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去来兮辞》)(2分)

这首词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密切关联。

词中唯醉翁中知其天醉翁啸咏,声和流泉,呼应了《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寄情山水的名句。

(4)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

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

(6分)

【答案】

(1)C

(2)CB

(3)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醉翁操》的上阕赞美醉翁在醉中感悟自然的妙趣及对欧阳修追求绝妙意境的做法得以流传的欣慰。

下阙写鸣泉虽不复存,但鸣泉之美妙乐曲却仍留人间。

《醉翁亭记》则是抒发寄情山水的悠然自得之情。

3.(2015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

【注】眀河:

银河。

太清:

指天空。

散关:

即大散关。

炬火驿前迎:

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

(2)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要点】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呼叫;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2)(3分)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

(意思对即可。

4.(2015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劳停驿

欧阳修

孤舟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1)简要说明此诗前两联景物描写的时空变化。

(4分)

(2)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4分)

【答案】

(1)(4分)此诗前两联写景,时空变化丰富。

从时间节点来看,可分为两个时段,第一联为舟行之时(白昼),第二联为泊舟之后(暮夜)。

从取景空间来看,一句一景,富于变化。

孤舟山曲、豁尔平川、树杪帆落、峰头月圆,远、近、高、低,布置巧妙。

(2)(4分)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

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从情感寄寓来看:

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5.(2015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8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漫漫漳河曲。

城郭为虚人改代,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张说《鄴都引》,选自《全唐诗》)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注】虚:

废墟。

(1)第二段诗句节选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

》。

(2分)

(2)请赏析两诗中划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

(6分)

答:

【答案】

(1)春江花月夜

(2)第一首诗叙述魏武身后的历史变迁,流露出诗人哀叹时光易逝、英雄业绩无继的感慨。

第二首诗写的是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6.(2015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摇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摇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

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1)全诗,概括开颜冶的原因。

(4分)

(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4分)

(3)尾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3分)

【答案】

(1)朋友新居落成;周围景色优美;自己心情闲适;主人品味高雅;宾主志同道合。

(2)选取景物,铺陈描摹(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移步换景,富有层次(由远及近、由外而内);虚实结合,寓情于景(通月朗、待春还)。

(3)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

7.(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8分)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

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

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

(4分)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做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

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借用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反衬出自己的收复失地的豪壮之志的落空,唯有借酒消愁,借潮落秋江冷这样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8.(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3分)学科*网

(2)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志向?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

【答案】

(1)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

(3分)

(2)本诗表达了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

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

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品格的追求。

(5分)

9.(201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

(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分)

【答案】

(1)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柳色葱翠

(2)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比拟,如柳拂。

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

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10.(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轮台:

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诮简要分析。

(5分)

(2)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6分)

【答案】

(1)(5分)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的一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

(2)(6分)

第一问(3分):

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3分):

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11.(2015年高考新课标2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后面题目。

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注】韩偓(约842~923):

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流徙闽地时所作。

咸京:

这里侑指都城长安。

梁:

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

朝簪:

朝廷官员的冠饰。

(1)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5分)

(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来源:

学科网ZXXK]

(1)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但又显得非常自然。

(2)表达了内心孤寂愁苦,但仍忠于大唐、心系故国之情。

通过参禅才使自己平静,通过饮酒化解愁阵,表明他内心孤寂愁苦;避免染尘埃,整理朝冠期待眼明,表明他不愿依附奸佞,对大唐一片忠心。

12.(2015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

尽百喙春和,喧夜寂,老凤孤鸣。

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

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

天气暖犹轻。

洗耳为渠听。

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

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分明。

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

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

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

(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

(2分)

(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

(5分)

【答案】

(1)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2)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13.(2015年高考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

清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1)开头两句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插字有何表达效果?

(4分)

(2)末尾两句中的悬崖崩坼分别指什么?

为何说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答案】

(1)表现了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悬崖指倒映江中的陡峭山崖。

崩坼本指倒塌断裂,此指江中的山影破碎散乱。

担心竹篙一撑,江面激起水波,把江中的山影漾乱,美景被破坏。

14.(2015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后面题目。

(8分)

隐净山中大雨

(南宋)张孝祥

青峰度云气,幽壑舞回风。

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

电掣金蛇千丈,霆震灵

万叠,汹汹欲崩空。

谁泻银河水,倾入宝莲宫。

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

人间应失匕箸,高处独从容。

洗尽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

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注】碧霄:

隐净山有碧霄泉。

龙,扬子鳄。

匕箸:

羹匙和筷子。

(1)这首词的词牌应是()。

(1分)

A.沁园春B。

水调歌头

C。

雨霖铃D八声甘州

(2)对上阕中的景色描写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青嶂句写山中大雨来临之前风起云涌的情景。

学.科*网

B.山神句用碧霄龙喻雨,展现山中奇特的景观。

C.电掣句用金蛇、灵来比喻电闪雷鸣的景象。

D.谁泻句想象丰富,写出山中大雨的磅礴气势。

(3)下阕画线句借雨写怀,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

(4分)

【答案】

(1)B

(2)B

(3)答案示例:

划线句借雨写怀,借眼前大雨洗尘垢、润焦槁的景象,形象地表现涤污秽、惠天下的抱负,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又以造物不言功,寄托不以功自居的宽阔胸襟。

这样写言近旨远,物我浑然。

15.(2015年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早过大通驿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

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

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注】大通驿:

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乘船途经此地。

荆关:

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3分)

(2)诗题的过字在诗句中是如何体现的?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1)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之软。

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

(2)过即指经过,路过。

诗中通过前三联的时间、景物的变化,移步换景,展现出清晨乘舟江上,经过大通驿时的轻松畅快的心情。

首联写晨雾未散,朝阳未升,眼前一片迷蒙。

颔联写江雾散去,远处的市镇依稀可辨,眼移过了水湾。

颈联江风拂面,云朵飘过在九子山间,写出了行舟之快。

全诗通过在行舟之上,遥看岸上景物变化,体现出过之意。

2016年高考真题

1.【2016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

【1】耿:

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学科*网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

【答案】

(1)A

(2)B

(3)相同点:

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

《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山西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

《游山西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2.【2016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八声甘州

辛弃疾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

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

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

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

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

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

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

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注】晁楚老、杨民瞻:

辛弃疾的友人。

杜甫《曲江三章》其三: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

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此处化用杜诗。

(1)本词上阕选取了李广的哪些事迹?

这样选材有什么表达效果?

(5分)

(2)下阕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1)第一问:

霸陵受辱亭尉,射虎中石,功高难封侯。

第二问:

通过对这些事迹的提炼铺陈,营造了英雄晚景落魄的氛围,暗寓了有相似的境遇。

(2)化用杜诗,回应朋友邀约同居山间的盛情,赞赏朋友的高风;借李广自比,表达了对南宋当局的不满;结句融情于景,抒写了壮志难酬的悲凉。

3.【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8分)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4分)

(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的感情变化。

(4分)

【答案】

(1)比拟、排比。

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迸发的诗情。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

(2)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啸傲孤独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4.【2016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8分)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