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383230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docx

新人教版四年下册音乐教案一二单元全

第一单元绿水江南

第一课时唱歌《忆江南》

教学内容:

《忆江南》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用优美、富有表情声音演唱《忆江南》

2、能够准确演唱两个声部的旋律。

3、能够准确合唱歌曲,正确处理好两个声部在节奏、旋律上的补充与衔接,以及力度变化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出示白居易的诗《忆江南》,并提问:

同学们学过这首诗吗?

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忆江南》

二、初步感受歌曲

播放歌曲范唱录音,学生聆听并思考:

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

三、学唱歌曲高声部

四、学唱歌曲低声部

五、合唱歌曲两个声部

六、表现歌曲

第二课时欣赏《西湖春晓》、小小歌唱家

教学内容:

1、欣赏《西湖春晓》

2、小小歌唱家《小燕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童声合唱《西湖春晓》,感受合唱的声音效果。

2、能够随音乐有节奏地轻轻晃动,感受八六拍的韵律。

3、了解西湖的相关音乐和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

一欣赏《西湖春晓》

1、导入

(1)老师出示西湖景点图片或照片,并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著名景点吗?

(2)谈一谈西湖有哪些美景,以及给你的感受。

2、欣赏歌曲

(1)老师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首歌曲描绘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歌曲的情绪、演唱速度是怎样的?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学生在歌曲的背景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3)再次复听,感受八六拍的韵律。

(4)学生试着挥拍唱一唱。

3、拓展欣赏

你还知道哪些些描绘西湖美景的诗词或歌曲?

2、小小歌唱家《小燕子》

1、学唱高声部

2、学唱低声部

3、合唱两个声部

(1)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试着合唱两个声部的旋律,注意节奏与音准。

(2)学生分成两个声部,试着填词合唱两个声部,注意气息和声音的对比。

第三课时欣赏《江南好》、小小演奏家

教学内容

1、欣赏《江南好》

2、小小演奏家《颂祖国》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感受乐曲优美而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能够分辨民乐合奏《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能够选择民乐合奏《江南好》中的合适的音乐片段为杜牧《江南春》配乐朗诵。

4、能够与老师用口风琴合奏新疆民歌《颂祖国》,能够准确把握民歌欢快的情绪、清晰地吹奏民歌中的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1、欣赏《江南好》

1、导入

老师播放《江南好》音响片段,并提问:

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画面?

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感受?

你们听到了什么乐器?

这种乐器的音色具有怎样的特点?

简单介绍竹笛的相关知识。

2、完整聆听乐曲

(1)、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思考:

这首乐曲的演奏形式是什么?

它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2)、老师简单介绍作品《江南好》。

(3)、老师提问:

给你们印象最深的旋律是什么?

请试着唱一唱。

3、分段欣赏

4、拓展欣赏

二、小小演奏家《颂祖国》

1、学生吹奏练习

2、师生合奏《颂祖国》,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第四课时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内容

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

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

(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忆江南》。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

(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

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

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

3、身体感知:

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

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

(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

(思考:

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

生谈自己的感受。

(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

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

“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

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

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

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

六、下课礼式:

师生音乐再见!

 

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唱歌《唱山歌》

教学内容

唱歌《唱山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

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

3.能听辨并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创设情境,了解故事,激发情趣。

师: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桂林是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

广西地杰人灵,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在广西壮族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生:

刘三姐。

师:

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她美丽、聪明、活泼、可爱,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

那么她到底有多聪明,老师给你们放一段《刘三姐》的电影片断你们就知道了。

教师播放刘三姐带领姐妹与男青年对歌的场面。

师:

请同学们注意片中主要采用的演唱形式。

什么水面翻筋斗?

鸭子水面翻筋斗,

什么水面起高楼?

大船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

荷叶水面撑阳伞,

什么水面共白头?

鸳鸯水面共白头。

什么结果抱娘颈?

木瓜结果抱娘颈,

什么结果一条心?

香蕉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包梳子?

柚子结果包梳子,

什么结果披鱼鳞?

菠萝结果披鱼鳞。

什么有嘴不讲话?

菩萨有嘴不讲话,

什么无嘴闹喳喳?

铜锣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

财主有脚不走路,

什么无脚走天下?

铜钱无脚走天下。

师: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刘三姐……

生:

聪明、有智慧。

师:

是的,所有的问题刘三姐都是对答如流。

那么,刚才我们看到的影片片段中,采用什么演唱形式?

生:

对唱。

师:

很好,什么是对唱?

生:

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

师:

广西壮族被称为歌海,他们不分男女老幼,随口就唱,唱的都是生活中身边的事情,他们用山歌作为感情交流的工具,爱唱歌就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但是,当时有个恶霸地主不让老百姓唱歌,刘三姐就提出了对歌比赛,带领众乡亲用歌声同财主进行了斗争。

生:

财主为什么不让老百姓唱歌?

师:

这要从故事的开头说起。

广西壮族歌手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幸被一老渔夫救起收留。

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寻找,好不容易才找到她。

于是刘二兄妹与老渔夫一家住在一起,靠采茶、打猎为生。

恶霸地主莫怀仁企图霸占茶山,他禁止姑娘们上山采茶,还妄想禁歌。

三姐提出和莫怀仁对歌,如他能取胜,就可以禁歌。

莫怀仁为赢得胜利,以重金请来三名秀才来对歌。

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聪明的刘三姐凭自己的智慧把三名酸秀才斗得狼狈不堪。

同学们,莫怀仁能善罢甘休吗?

生:

不能。

师:

是的,莫怀仁不甘心失败,又令爪牙把三姐抢到家里进行威逼利诱,三姐毫不屈服。

老渔夫之子阿牛夜闯莫府,救出三姐。

阿牛和三姐在生活中萌生了真挚的感情,他们用山歌表达了内心的情感,迁居到新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

师:

故事讲完了,老师要问你们,刘三姐是哪个民族的?

生:

广西壮族的。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师:

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

生:

想。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片,放录音范唱)。

3.再听,轻声随录音唱。

师:

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

与我们以往学的歌曲记谱有什么不同?

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

(听后回答)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

师:

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

师:

感觉哪儿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

生:

老师,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

师:

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这也是难点之处。

4.难点解决(1、2、3、4依次出示)。

5.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放录音)。

师:

现在我们随录音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

学生随录音演唱歌曲。

6.视唱曲谱(详细过程略)。

1)划拍视唱。

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

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人指谱)。

7.唱歌词,歌曲处理。

教师弹琴,学生演唱。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设计演唱形式。

三、知识拓展──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

四、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学唱了优美的歌曲──

生:

《唱山歌》。

师:

还简单了解了壮族风俗歌会──

生:

“歌圩”。

师:

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民歌很多。

我们今天只是学习了壮族民歌海洋中的几滴水,希望同学们今后更多地了解我们的民歌,学唱我们的民歌,让它代代相传下去!

最后,我们以优美的歌声演唱《唱山歌》结束本课。

第二课时欣赏《苗岭的早晨》

教学内容

欣赏《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苗岭的早晨》,感受苗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2.了解口笛的形状与音色。

3.认识“飞歌”,激发学生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乐曲各段落不同的速度、旋律与表达的不同的情绪。

2、学生感受民族音乐,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听赏法、引导法。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

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学生走进教室。

二、教学导入:

师:

同学们,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开始今天的音乐之旅吧!

歌中唱的很好“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今天这节课,钟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其中的一个民族,它就是历史悠久的苗族,同学们对这个民族有哪些了解呢?

谁来说一说

三、欣赏口笛曲《苗岭的早晨》

(一)初听全曲:

你觉得苗族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你还仿佛听到了什么声?

生:

清脆的鸟叫声

师:

如此清脆的鸟叫声是会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呢?

(清晨)

(二)出示课题:

刚才我们听到这首乐曲,就叫《苗岭的早晨》接下来让我们分段来聆听。

(三)分段聆听:

1、初听第一部分:

请你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

(1)这么动听的鸟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口笛)

(2)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2、介绍口笛的形状与音色

口笛是一种小巧玲珑、可含在口中吹奏的笛子,它既能吹奏悠扬的旋律,又具有模仿鸟类鸣叫的造型功能,因而赋予乐曲以生动的趣味。

3、复听第一部分:

(1)速度、节奏是怎样的?

(2)边听边划图形谱,分析旋律的走向

4、认识“飞歌”:

介绍“飞歌”的特点,结合旋律的走向,并引入宋祖英《小背篓》进行拓展,进一步了解“飞歌”的特点。

5、再听:

用你丰富的肢体语言来表现苗岭的早晨。

6、初听第二部分:

与第一部分进行对比:

速度、节奏有什么变化?

又表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7、唱一唱:

填词来哼唱这个主体部分的旋律(介绍“飞歌”的另一个特点:

三个主音5、降3、1,其中降3是色彩音)

8、跳一跳:

加入一些苗族的动作来感受苗族的韵味。

9、拍一拍:

加入节奏XXXXX为歌曲伴奏或加入打击乐器。

10、表现第二部分:

唱一唱、跳一跳、拍一拍进一步感受苗族人民愉快劳动和喜悦的心情。

11、初听第三部分:

这一段与哪一段乐曲相似?

节奏、速度又是怎样的?

仿佛又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重现了苗寨的锦绣山川和悦耳的鸟啼)

(四)曲式分析:

ABA曲式结构

(五)完整聆听:

加入动作等方式来表现

四、拓展:

小提琴《苗岭的早晨》、声乐曲《苗岭的早晨》

五、小结:

音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你想说些什么?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美丽的风光里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吧!

同学们再见。

第三课时欣赏《天山之春》

教学内容

欣赏《天山之春》

教学目标:

1、感受天山春天的秀丽风光,和维吾尔族人民在天山脚下敲起手鼓,载歌载舞的节日欢庆场面。

2、初步了解新疆维吾尔族音乐,了解维吾尔族音乐中常见的节奏特点,能根据维吾尔族音乐的特点,创编表演形式,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3、继续巩固对琵琶的认知,能分辨琵琶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手鼓并按节奏敲击。

2、你们知道是哪个民族的乐器吗?

是新疆的鼓。

3、你们对新疆有多少了解呢?

二、出示图片和投影展示新疆风情——手鼓(重点感受体验)

1、出示手鼓图片。

这是新疆特有的民族乐器,因为用手敲击它会发出“达”“卜”两种声音,所以也叫达卜,手鼓是维吾尔族、乌兹别克、塔吉克等民族的打击乐器,演奏时,双手扶框,除拇指外,其他各指均可以拍击鼓面。

2、学生试着敲击手鼓,感受手鼓的音色。

三、感受手鼓节奏

1、跟着老师创编节奏型:

老师敲击学生模仿

2、出示刚才节奏型的变换,多用切分音,形成手鼓的节奏型

3、按照节奏敲击,体会手鼓的节奏。

4、用手鼓为歌曲《娃哈哈》伴奏并演唱。

5、小结:

维吾尔族在新疆分布最广,居住人口最多,甜美的葡萄和瓜果、抓饭、羊肉串、小花帽、欢快的歌舞等都是维吾尔族独特的风格,但最居特色的还是维吾尔族的音乐。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天山之春》

四、欣赏《天山之春》

1、初听乐曲,思考:

这首乐曲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2、复听音乐,教师出示新疆美丽的风景和人们跳舞等场景。

3、再听乐曲,你能说说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4、介绍琵琶:

出示琵琶的图片,并播放音乐片断,聆听琵琶的音色。

5、完整欣赏全曲,教师简介乐曲:

这首乐曲是琵琶独奏,原来是民族乐手乌斯满江和俞礼纯合作的热瓦莆演奏的,后来改编成琵琶独奏曲广为流传。

6、完整欣赏全曲。

五、审美提高

1、再次欣赏全曲,你能说说乐曲分为几个部分?

(AB)

2、欣赏A段

(1)乐曲是几拍子的?

仿佛描写了什么?

三拍子的,仿佛描写了春到天山一派明媚的秀丽风光。

节奏中有长音也有短音。

(2)完整欣赏A段。

3、欣赏B段

(1)你能听出乐曲中有大家熟悉的什么乐器?

(手鼓)

(2)请你再听的时候随着手鼓一起来敲敲。

(3)这一段描写了什么?

色彩明亮,旋律有新疆民间舞曲风格,热情奔放,描绘了维吾尔族人民再天山脚下敲起手鼓,载歌载舞的欢乐热闹场面。

(4)再次欣赏B段。

4、完整欣赏全曲。

5、欣赏全曲,并跟着乐曲一起跳舞敲起手鼓感受新疆风格的音乐和节奏特点。

第四课时表唱歌《久不唱歌忘记歌》欣赏《小山羊》

教学内容

1、唱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2、欣赏《小山羊》

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流畅声音演唱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

2、能为歌曲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并演唱。

3、能听辨出侗族大歌《小山羊》是一首合唱歌曲,并能哼唱第一乐段。

教学过程

1、聆听导入

2、演唱歌曲

1.先来共同聆听一遍歌曲,师:

听到歌词中说什么了吗?

生:

听不清,太快了,并且好象不是汉语

2.教师出示歌词,并且歌词是由不同的颜色写的,一白色,一黄色。

3.学生们分清了白色的是衬词,而黄色的是汉语。

现在就可以一目了然了,也能听懂了。

4.共同读节奏

5.共同按节奏读歌词,讲解歌词含义。

6.唱曲谱

7.加上歌词唱歌曲

8.速度一遍比一遍快,而且吐字要清楚节奏要准确。

9.进行创编歌词,我们要注意有衬词的地方,加上自己的创编歌词要流畅有意义还要押韵。

试一试自己来唱一唱。

学生创编:

久不回家忘记路呀,久不看书忘记字呀。

3、介绍布依族

4、欣赏侗族大歌《小山羊》

1、聆听,分辨其演唱形式是齐唱还是合唱。

2、老师总结:

这是一首先齐唱后合唱的歌曲。

3、学生复听,分辨出合唱部分。

4、老师简介侗族大歌。

5、演唱总结

第五课时少动《竹竿舞》

教学内容

1、活动《竹竿舞》

2、歌曲《竹竿舞》

教学目标

1、能哼唱根据苗族《栀子开花白又白》改编《竹竿舞》。

2、能积极参与竹竿舞的活动。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学生观看竹竿舞的视频,初步了解竹竿舞的动作。

2、老师简介竹竿舞

二、演唱《竹竿舞》

1、学生聆听《竹竿舞》音乐。

2、老师指导学生哼唱《竹竿舞》,并随音乐做声势,建立起准确的节奏感。

三、学跳竹竿舞

1、老师讲解基本动作并示范。

2、学生分组,试着跳。

3、换另一组同学试跳。

四、表演竹竿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