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3893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灯火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灯火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灯火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灯火教学设计.docx

《灯火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灯火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灯火教学设计.docx

《灯火》教学设计

四明中学 戎骁

一、 导入:

昨晚反复读《灯火》,忽然心有所感,仿佛自己儿时的记忆也历历在目,下面给大家看张图片,滚铁环。

我记忆里第一个铁环是我的外公戴着老花眼镜在我6岁的时候给我做的,当我在小巷里丁玲当啷滚着铁环,当我昂首挺胸在小朋友面前炫耀的时候,现在想起来外公那时候一定是带着微笑看着我的,很可惜到现在已经物是人非了,甚至连睹物思人都也不可能了,但是我却记忆犹新,我想这个经历是我这辈子宝贵的财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台湾散文家、诗评家萧萧的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灯火》。

二、课文分析:

1.【问】作者以“灯火”为题,迅速浏览文章,看看作者都了写了几种“灯火”?

    1-12写的是煤油灯,之后依次是五烛光的灯泡、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日光灯、美术灯、霓虹灯。

2.课文朗读:

教师朗读前半部分,纠正个别字音。

让学生找出文章有关于煤油灯的描写。

【问】详细写的是煤油灯的哪些细节?

有什么好处?

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

是童年的生活图景更加真实、具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问】为什么要详细地描写这小小的煤油灯?

作者在文中有这样的语句:

“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寄托了作者对童年时光生活的深切留恋和怀念。

【问】对这小小的煤油灯的详尽描写也让我们看到作者童年时候怎样的生活?

童年时期艰苦的生活。

在灯在做什么?

埋头苦读

【问】作者把煤油灯描写地这样详细,是因为要赞美煤油灯吗?

显然不是,那是什么?

因为灯火下有祖母温馨陪伴的岁月。

【问】文中并没有详细写出祖孙间的对话,请同学们想象一下,祖孙会有怎样的对话?

【教师补充】萧萧本名萧水顺,民国三十六年生于彰化县社头乡朝兴村。

其曾祖父是晚清的秀才,在乡里声望颇高,曾经拥有三个戏班,远近驰名。

后来家道中衰,戏班遣散。

在曾祖父、祖父相继过世之后,萧萧的父亲仅是一介农民,而萧家的家庭重担,全靠祖母独力撑起。

祖母一再对萧萧说:

“你阿祖是秀才,做一个秀才是真不简单。

”萧萧也就在这样的期望下,熬夜苦读,冀望十年寒窗后的一番成就。

童年的生活曾如作者自云:

“童年的苦痛,成长的艰辛,一次又一次翻涌到眼钱。

我必须压抑这些,要以十足的信心叙说朝兴村的爱,要让别人知道,幸与不幸的分际也只是一线之别而已。

”萧萧的童年虽苦,但他不认为是不幸,反而是洋溢着温馨的亲情。

【问】了解了这个背景,让我们来看下面这句话的含义:

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1)、即使是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的年代也是很宝贵的

(2)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值得珍惜的人生宝贵的财富。

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了灯下读书,是作者成长的第一步;在艰苦的生活中,祖孙相依的场景是作者童年最温馨最诗意的回忆。

所以12段里作者说“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3.快速阅读后半部分文章,看看作者的生活和情感都起了什么变化?

【板书】煤油灯———万家灯火          

        温馨————怅然 迷失 沉寂 

【问】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祖母不在了,曾经拥有的亲情和温馨已不在;社会在进步,但同时也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西。

【问】到这里,文章也接近尾声了,一般文章的结尾总是它最精华的部分,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个结尾。

作者说不出喜欢煤油灯的理由,为什么呢?

因为,作者喜欢的是煤油灯本身吗?

显然不是,而是“灯火的意义”。

【问】“意义”2个字,看上去很深奥,其实作者在上文就提到过“意义”了,在哪里啊?

(引导学生读开头的2句)

【学生齐读】《稻香路·自序》片段

    远离了泥土以后,农事的记忆好像都有了美感,好像泥土也有了特别的芬芳。

其实并不是这样,稻香路里的血泪辛酸仍然时时刻刻呼唤着我们,泥土的温润仍然如君子一般教我们宽厚、承载、无疆。

    稻香路终究要走过去的,稻香路终究会瘦成记忆里的一根丝缕,一根触须,时时提醒我们曾经是农的传人,曾经在泥土中孕育。

   

让我们在记忆里保有一条长青的稻香路。

(1)灯火让作者不时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它是作者人生中的“永恒之火”。

(2)灯光下的祖孙相牵,使作者贫穷的童年生活变得温馨而富有诗意。

(3)作者 的成长离不开灯光下的夜读,这是作者人生的重要一步。

生命的意义,让我们珍惜生命中陪伴我们成长的那些人和事。

三、 拓展延伸

萧萧的散文多侧重描写人与人的关系,他写家乡、写故人、写亲情、也写师生之情。

其间莫不布满了温馨又沉郁的感情,笔尖布满真性情的“爱”,既抒情又写实。

诗人兼文评家罗青说:

“萧萧的散文集来时路,为台湾的乡土散文开拓了一个平淡自然的新境界,笔法朴实而含蓄,是一种包容而又体贴的乡土文学。

萧萧曾说:

“为了求学、就业,我们来到都市,过着与乡村截然不同的生活。

每每午夜梦回,脱去知识分子的外衣,那种孤独与哀伤,在我的散文里无时不在。

即使我今天驾轿车、住华厦,想起家乡父母生活的种种,一种无力感在内心里仍不时隐隐作痛地抽动着。

因为,你无法提升每一个人的生活到如你一样的水平。

”(萧萧作品讨论,文讯月刊十五期)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时时洋溢在他的散文中

2. 【问】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稻香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盏灯火,就是那些在我们的生命中陪伴我们成长的人和事,把它们记录下来就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问】读了这篇文章以后有什么启发?

1.用第一人称来描写,也可以转换人称

2.描写真实生动的细节

3.抒发真挚深切的情感

3. 【寄语】理论是灰色的,生命的金色之树长青—歌德

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