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936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1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docx

象山市海洋经济蓝色牧场开发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方案

一、规划背景

(一)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态势

(二)国内海洋经济发展态势

(三)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态势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象山市海岸带自然地理概况

(二)象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

(三)象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三、海洋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与主导产业选择

(一)海洋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

(二)主导产业选择

四、规划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规划依据

(二)规划范围与时限

(三)指导思想

(四)规划原则

(五)发展目标

五、重点海洋产业发展规划

(一)现代渔业

(二)滨海旅游业

(三)港口运输及临港工业

(四)海洋能源

(五)海洋装备制造业

六、海洋经济区域布局规划

(一)一带

(二)两轴

(三)三大产业园

(四)四大重点工程

(五)五大海洋产业区

(六)三个生态(视觉)隔离区

七、海洋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

(一)海洋污染防治

(二)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保护

(三)海岸保护

(四)河口保护

(五)海岛保护

八、海洋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二)完善支撑条件,构建海洋经济发展平台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海洋开发的投入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五)秉持科学发展理念,建立综合协调机制

象山市海洋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态势

海洋是富饶而未被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化速度加快,人类自身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也日益尖锐,特别是能源与食品短缺已成为制约沿海国家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这促使世界沿海国家均把注意力转向海洋,向海洋要食品,要资源,要能源,要人类居住空间。

海洋开发被提升到各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向海洋进军的步伐空前加快,从而推动世界海洋经济飞速发展。

海洋经济已成为推动世界各沿海国家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末,世界海洋经济产值仅130亿美元,70年代初为1100亿美元,1980年为3400亿美元,1992年为6700亿美元。

进入新世纪,2000年全球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000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的4%,2007年为140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15,000亿美元,2020年达30,000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值的10%,到2050年将达到20%。

在近30多年里,世界海洋经济产值每10年就翻一番,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

进入21世纪,几乎所有世界海洋大国都把开发海洋资源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并付诸实施。

日本提出了“海洋开发推进计划”;美国制定了2004年海洋规划;法国把海洋开发作为体现“法国光荣”的伟大事业;韩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决定10年内将海洋经济规模提高近6倍。

可以断言,今后世界海洋经济必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二)国内海洋经济发展态势

在全球性海洋大开发背景下,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的国家发展战略,先后制定了《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等一系列政策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

沿海各省、市也纷纷提出了“建设海洋强省(市)”的战略目标,把海洋经济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制定了相应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与重点工程建设计划。

如福建省在“建设海洋大省”的发展思路下,把发展蓝色产业确定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的一项重要内容;广东省确定了21个重点海洋开发项目,总投资达到200多亿元;浙江、辽宁、江苏等沿海省份也分别提出了建设“海上浙江”、“海上辽宁”、“海上江苏”的发展战略。

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全国海洋经济蓬勃发展,2007年全国实现海洋产业增加值14844亿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多;海洋及相关产业生产总值达到24929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已发展成为沿海地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沿海地区在海洋经济领域的竞争日臻激烈。

(三)省、市海洋经济发展态势

省是海洋大省,海洋区位、资源支撑、科技力量等基础优势突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

省委、省政府于1991年适时提出了建设“海上”和开发黄河三角洲两大跨世纪工程,全面加快了海洋经济发展进程。

进入21世纪以来,省委、省政府又先后做出了发展半岛城市群、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生态省等一系列战略决策,进一步推动了沿海产业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007年,省委、省政府再次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努力把我省建成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的海洋经济强省”的海洋经济发展目标,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到战略高度,成为未来“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山市是半岛地区重要的沿海大市之一。

1991年,金山市在省内率先提出了“海上金山”发展战略,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海洋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升。

2006年,金山市根据中央、省的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制定了《金山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了“陆海联动、整体开发、调整结构、协调发展”的海洋经济开发原则,进一步促进金山市海洋经济健康发展。

海洋经济是沿海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金山海洋大县,象山市在金山海洋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如何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这是象山市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在省构建半岛制造业基地和半岛城市群的背景下,象山市经济社会发展迎来了新一轮战略机遇期。

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突破陆域界限,实施陆海统筹发展,拓展象山经济发展新的空间,打造象山经济新的增长点,构建以海洋产业为核心的地方经济发展新格局,是推动象山市经济结构升级,促进象山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战略选择。

二、海洋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

(一)象山市海岸带自然地理概况

象山市位于黄海之滨,胶东半岛南翼,东邻乳山,西接莱阳,北连栖霞,南濒黄海,西南隔丁字湾与即墨相望。

地处金山、青岛、威海三个沿海开放城市的中心地带,是半岛沿海经济带的重要节点。

象山市的地理位置

象山市总面积1886.84平方千米,其中山地19.02%、丘陵44.20%、平原34.38%、海岸2.40%。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陆域开发空间有限。

气候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型大陆气候,但滨海地区具有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694.5毫米,平均日照时数2590.5小时。

年平均无霜期196天,平均气温12.0℃,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中国北方良好的避暑胜地。

象山市海岸线东起与乳山市交界的琵琶岛官厅咀,西止与莱阳市交界的丁字湾。

海岸线总长度约229.4千米,现状海岸线总长大约130千米。

泥沙质海岸与基岩海岸相间,其中淤泥滩29.7千米,沙泥滩长度30.3千米,沙滩长度30.4千米,基岩岸线长度39.6千米。

在以凤城省级旅游度假区为中心,西起东村河入海口,东至留格河入海口范围内,沙质海滩曲折绵延20多千米,沙细、浪稳、坡缓、水清,是国内品质最好的海滩之一,也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坐北朝南的黄金岸线。

象山市所辖海域面积约43万公顷,其中-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9.3万公顷,滩涂面积9408公顷。

境内有4条较大河流入海,自西向东分别是白沙河、纪疃河、东村河和留格河,并在入海口形成大片的河口湿地。

沿海分布着8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即千里岩、麻姑岛、鲁岛、鸭岛、泥岛、土埠岛、岛子里岛和竹岛。

此外,沿海岸线自西向东还依次排列着丁字湾、马河港、羊角泮、小海口、寨子港、辛家港、大埠圈、蜊叉汪、龙头港等9处港湾,海域水质肥沃,自然条件优越,是多种海洋生物良好的栖息地,具备一定的海洋渔业发展基础。

(二)象山市海洋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

象山市是省沿海大县,发展海洋经济的自然条件优越,海洋开发历史十分悠久,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比较发达。

1、海洋开发历史变迁

象山市的海洋开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但当时的开发活动主要限于“渔盐之利”,且规模较小,发展缓慢。

直到晚清时期,当地的捕捞渔业和盐业生产才形成一定规模。

1950年之后,海洋渔业和海盐业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海洋渔业开始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海洋捕捞业规模经过近20年的扩张,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进入平稳期。

海水养殖业先后经历了藻、虾、贝、鱼等“四次浪潮”,已经形成了种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海水养殖产量超过了海洋捕捞。

伴随着海洋渔业的快速发展,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水产品加工业也开始兴起,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冷冻水产品、海洋功能食品生产为主的水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产业由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转换的趋势日益明显。

在渔业、盐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港口运输业、滨海旅游业等新的产业开始加速发展。

象山港已初步建成,2007年货物吞吐量已经增长到25万吨,预计到2010年将超过100万吨。

凤城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于2002年启动,目前已初具规模,滨海旅游业发展不断加快。

可以预见,随着核电站建设和象山港扩建工程的顺利推进,象山市海洋经济将步入一个更快发展的时期,以现代渔业、临海工业、滨海旅游业为主体的现代海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必将带动象山经济社会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2、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1)海洋经济概况

2007年象山市海洋经济总产值80亿元,海洋旅游总收入8.1亿元,游客总量178万人;海洋渔业产量35万吨,产值58亿元;海洋运输总量25.3万吨,总产值318万元;海盐及盐化工产量2万吨,产值1200万元;海藻化工产量1000吨,产值5000万。

已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港口运输和海洋化工为主体的海洋产业体系。

海洋渔业是象山市海洋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海洋经济总量的70%以上,其他产业在海洋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小。

(2)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概况

海洋渔业平稳发展。

2007年,全市完成渔业总产值58亿元,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5万吨,产值27亿元。

全市现有一级渔港1处,二级渔港2处,群众性小型渔港26处。

2000年以来,海洋渔业一直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产量和产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3%和7.9%。

海洋捕捞规模比较稳定,2007年的捕捞产量较2000年略有下降。

海水养殖业发展较快,2007年全市海水养殖产量为18.99万吨,较2000年增长了8.01万吨,年均增长率达到8.1%。

现有海水池塘养殖面积3400公顷,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8万平方米,围堰精养133公顷。

渔业结构不断优化,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工厂化养殖、潮间带海珍品池养为代表的资金密集型渔业项目发展迅速;传统的虾蟹类、滩涂贝类养殖规模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但单位面积产量持续提高;远洋捕捞在海洋捕捞中所占比例有所扩大,效益相对较好;科技对渔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表1象山市2000-2007年海洋渔业发展概况

类别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渔业总产值(万元)

141,981

131,459

147,212

154,557

181,428

198,613

223,758

253,683

渔业增加值(万元)

79,164

76,706

84,538

86,566

100,058

117,181

130,697

147,611

水产品总量(吨)

266,667

269,419

287,743

298,305

310,338

322,857

323,804

350,480

海洋捕捞产量(吨)

156,841

156,721

156,721

156,720

157,922

156,703

156,637

156,672

海水养殖产量(吨)

109,826

112,698

131,022

141,585

152,416

166,154

167,167

189,903

海水养殖面积(公顷)

6,333

6,385

7,189

8,709

8,575

9,904

10,532

10,749

资料来源:

象山统计年鉴,2000-2007。

滨海旅游业实现新突破。

经过近10年的发展,象山市的滨海旅游业已初具规模。

先后开发了凤城万米沙滩浴场、旭宝高尔夫球场、小孩儿河口城市湿地公园等滨海旅游设施,规划建设了方圆大酒店、龙翔大酒店、金海大酒店、京海国际大酒店、海景酒店等高中档酒店,发展完善了以地方旅行社为主体的旅游接待体系。

2007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到178万人,其中国际游客10余万人,旅游总收入达8.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的6.12%。

表2象山市滨海旅游发展概况

类别

2005

2006

2007

旅游总量(万人)

108

129

178

国内游客(万人)

98.7

116.4

159.6

国际游客(万人)

9.3

12.6

18.4

总收入(亿元)

5.23

6.23

8.1

国内收入(亿元)

3.87

4.25

5.78

外汇收入(万美元)

1674

2538

2808

资料来源:

象山统计年鉴,2005-2007。

港口运输业开始起步。

象山港于197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原仅有500吨级泊位2个,100吨级泊位1个,码头岸线总长约为150米,主要用于零散货物的接运,年通过能力不超过10万吨。

2005年,海龙股份有限公司在参与象山港有限公司经营后,对象山港实施了改造和扩建。

 截至2007年底,象山港已建成1万吨级泊位2个,5000吨级泊位一个,抓斗式装卸设备两台,码头岸线总长约1000米,后方货物堆场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年货物吞吐能力可达400万吨。

2007年实际吞吐量约为25万吨,主要货种是铁矿石、钢材和建材类散杂货。

通过象山港扩建工程的实施,象山市海上交通运输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一个以象山港为中心,以临港工业区为基地的海洋物流中转体系已初具雏形。

新兴海洋产业全面发展。

生物化工产业迅速发展,目前已有协力生物、宇龙海藻等8家投资过千万元的海洋生物深加工企业落户行村生物化工产业园,年总产量超过5万吨,园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海藻加工基地。

临港工业发展势头良好,总投资12亿元的隆和通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和核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已落户临港产业园,前山海洋工程项目也进入施工阶段。

象山核电站核岛开挖施工将于2008年启动,核电产业园建设全面展开。

海洋能源产业框架基本形成,辛安丘儿山风电及大阎家潮里风电已获批并进入建设施工阶段。

伴随着新兴海洋产业的全面快速发展,象山市的海洋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竞争力必将得到全面提升。

(三)象山市海洋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

(1)区位条件优越

从国际视角来看,象山市所处的泛黄海地区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区之一。

目前,中、日、韩三国国内生产总值之和已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以上,三国外贸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

进入21世纪以来,中、日、韩三国经贸联系日趋紧密,日、韩对中投资规模持续加大,东亚经济一体化和泛黄海区域合作进程不断加快。

象山市与日、韩两国隔海相望,处于对日、韩开放的前沿地区,接纳日韩产业溢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十分优越。

从国内视角来看,象山市所处半岛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随着省“一群(半岛城市群)、一圈(济南都市圈)和一带(鲁南城市带)”区域空间结构的构建和“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省的经济发展潜力将进一步得到挖掘。

半岛城市群和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为象山市经济快速崛起提供了宝贵机遇。

从省内情况看,象山市是半岛地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地处青岛、金山、威海三市的中间地带,位于三大城市2小时经济圈的交汇点上,可以同时接受三市的经济、技术辐射,发展海洋经济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2)海陆交通发达

象山市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境内威乌高速公路、烟青一级公路、烟凤公路和309国道纵横交错,蓝烟铁路经过北部徐家店镇,青岛、金山、威海三大空港和三大海港与象山毗邻,形成海陆空全方位的对外交通运输网络。

建设中的滨海路将通过丁字湾跨海大桥与青岛滨海大道对接,形成一条全新的连通青岛和威海滨海旅游带的景观大道、快速通道和经济走廊。

凤城港于1998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二类开放口岸”,开辟有象山至金山、威海、青岛、大连、宁波、福州、广州,以及韩国釜山、日本长崎的数条航线。

现正在进行千万吨级区域性大港的扩建工程,并积极申报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发达的海陆交通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3)海洋资源相对丰富

象山市海岸线漫长,自然条件优越,拥有优质的沙滩、港湾、岬角等岸线资源,浅海、滩涂面积广阔,渔业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能源等海洋资源丰富。

境内的东村河、白沙河等多条河流在入海处形成了广阔的河口湿地,部分海岸带区域仍保留着海滨沙丘和防风林带,生态环境优良,具备加快发展现代渔业、港口运输和滨海旅游业等现代海洋产业的资源条件。

(4)经济基础较好

进入21世纪以来,象山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

2007年全市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43.5亿元,是2000年的3倍多(见图2),年均增长17%。

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年均递增28%。

对外经贸发展迅速,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接近4亿元,同比增长近40%,三年翻了一番。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562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5905元。

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000年的34.6:

41.1:

24.3调整为2007年的20.9:

47.5:

31.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持续快速增长,已经形成了针织毛衫、机械五金、电子、生物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产业体系,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图2象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度变化(1990-2007)

象山市沿海共有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凤城街道、行村镇、辛安镇、大阎家镇和留格庄镇7个乡镇(街道),辖行政村231个,其中临海渔业村108个。

沿海乡镇(街道)总人口23万,占象山全市总人口的34.6%。

2006年,除经济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外,沿海各乡镇(街道)共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9.5亿元,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24.7%(见表3)。

象山市沿海地区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实现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表3象山市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状况(2007)

乡镇(街道)

总人口(万人)

行政村(个)

面积(平方公里)

岸线(公里)

GDP(亿元)

凤城

1.86

30

66.08

24.0

4.0

行村

5.24

52

156.72

36.2

6.3

留格庄

5.57

56

159.49

70.0

11.6

辛安

4.97

49

135.70

49.4

11.1

大阎家

2.46

25

82.07

34.0

3.4

开发区

1.65

13

37.23

-

12.9

度假区

0.76

6

4.36

15.8

3.2

小计

22.51

231

1073.29

229.4

52.5

全市

66.59

732

1886.84

229.4

143.5

(5)海域环境优良

象山市沿海不存在大规模的工业污染源,东村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运营,二期工程正在规划建设中。

总体来看,除丁字湾局部海域有机物超标外,绝大部分海域海水水质状况良好(见图3)。

象山市一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2006年全市生活垃圾无公害处理率和城市饮用水达标率均为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城市空气污染指数为67%。

良好的生态环境强化了象山市的核心竞争力,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支撑。

省近海海域环境状况

2、劣势

(1)海洋资源条件与周边地区雷同,高品质资源相对不足

象山市海洋资源丰度较高,但高品质资源相对不足,优势资源与周边县(市)近似,缺乏独具特色的资源种类。

如象山市缺少大型深水港址资源,建港条件与周边的即墨、胶南、荣成、龙口、蓬莱等市存在较大差距。

沙滩岸线资源是象山市最具优势的海洋资源,但部分区段因修筑虾池而受到破坏。

近年来部分房地产开发距离海岸线过近,也对滨海沙丘造成了一定的侵蚀。

核电站建设和象山港扩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象山市滨海旅游资源的竞争优势。

(2)海洋经济结构单一,海洋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不高

海洋渔业是象山市海洋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占海洋经济总产值的比重超过70%,海洋二、三产业的总体规模偏小。

滨海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以港口运输、海藻化工、海洋能源为代表的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已经起步,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科技水平、产业基础制约,产业规模仍然较小,对区域经济的拉动效应还不明显。

表4象山海洋三次产业结构构成

单位:

万元

海洋第一产业

海洋第二产业

海洋第三产业

产业类型

增加值

产业类型

增加值

产业类型

增加值

海洋捕捞

海水养殖

海盐业

海滨砂矿

64609

83596

800

-

水产品加工

船舶修造

海洋化工

生物医药

海洋电力

22863

1134

2720

-

210

滨海旅游

休闲渔业

港口运输

海洋服务

57668

-

1680

-

合计

149005

合计

26927

合计

59348

(3)海洋科技力量和产业基础薄弱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离不开海洋高新技术的支撑。

在海水养殖业发展过程中,象山市曾通过引进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实现了大菱鲆、半滑舌鳎、星鲽等名贵海水鱼类工厂化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突破,带动了工厂化养殖的规模化发展,提高了全市现代渔业的发展水平。

但是,目前象山市发展海洋二、三产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储备不足,产业基础薄弱。

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能源、海洋机械制造等新兴产业在发展中的技术、人才瓶颈较为突出。

3、机遇

(1)各级政府重视

随着2007年建设“海洋强省”新的发展战略的提出,在全省沿海地区掀起了新一轮海洋经济发展浪潮。

象山市委、市政府根据金山市的整体部署,提出了“凝心聚力和谐发展,奋战五年再创辉煌”的宏伟目标,确立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实施“大项目带动、民营经济、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四项重点经济工作。

首次将经济工作重心从陆地转向了海洋,把发展海洋经济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规划建设了一批海洋重点项目。

目前,象山港扩建一期工程、小孩儿河口城市公园一期工程已经完成,临港产业园、核电产业园、海洋生物化工产业园已进入规划建设阶段,核电站和跨海大桥工程将于2008年正式动工建设,亚沙会配套设施建设也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象山市的海洋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核电站建设

核电产业链长,涉及产业范围广,渗透力强,带动作用明显,其开发建设必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

核电建设不仅在电站投入运营后可为海洋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能源保障,而且在建设阶段就可以拉动象山市核电设备制造、临港工业、相关工业、港口运输、滨海休闲旅游及相关服务业全面发展。

这为象山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以核电为依托,选准突破口,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核电相关、配套产业,打造完整的核电产业链,使核电产业成为象山市新的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必将推动象山市海洋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层次。

图4以核电项目工程为依托的核电产业链

图5以核燃料为依托的核循环产业链

(3)跨海大桥建设

青岛是国际著名的海洋科学城,也是我国重要的港口贸易城市。

跨海大桥将象山与即墨通过陆路直接连接,使象山到青岛的交通距离缩短为45分钟。

通过跨海大桥和滨海大道建设,弥补了以往由于丁字湾阻隔所带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