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3968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学案.docx

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学案

基础课1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明确考纲

理清主干

1.了解物质的量(n)及其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含义。

2.能根据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物质的量、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考点一 物质的量 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2)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为:

n=

2.摩尔质量

(1)概念: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其符号为M,单位为g·mol-1。

(2)数值:

以g·mol-1为单位时,任何粒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3)关系:

摩尔质量与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为:

n=

(4)计算方法

序号

前提条件

公式

任意状态的任意物质

M=m/n

已知一个分子的质量

M=m(分子)×NA

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M=ρ×22.4_L·mol-1

同温同压下的气体

M(A)=M(B)×D(相对密度)

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g/mol,分子数目为N,质量是m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m(C)为一个12C原子质量。

试说明下列各式所表示的意义。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1)表示该气体的物质的量 

(2)表示该气体一个分子的质量 (3)表示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题组一 有关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1molNaCl和1molHCl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目( √ )

(2)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 × )

(3)1mol水中含有2mol氢和1mol氧( × )

(4)阿伏加德罗常数(NA)就是6.02×1023( × )

(5)0.012kg12C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 )

(6)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 × )

(7)1mol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 )

(8)1molOH-的质量为17g·mol-1( × )

(9)氖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 )

(10)2molH2O的摩尔质量是1mol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 × )

题组二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与微粒数之间的转换及相关计算

2.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物质:

①8gCH4 ②6.02×1023个HCl分子 ③2molO2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填写下列空白(填写序号):

(1)摩尔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子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子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摩尔质量分别是16g/mol、36.5g/mol、32g/mol,故顺序是①<③<②。

(2)①8gCH4的物质的量:

n(CH4)=

=0.5mol,

②6.02×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

n(HCl)=

=1mol,

故顺序是①<②<③。

(3)分子数目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故顺序同

(2)。

(4)原子的物质的量:

①0.5mol×5=2.5mol,②1mol×2=2mol,③2mol×2=4mol,故顺序是②<①<③。

(5)1molHCl的质量是36.5g,2molO2的质量是64g,故顺序是①<②<③。

答案:

(1)①<③<② 

(2)①<②<③ (3)①<②<③ (4)②<①<③ (5)①<②<③

3.

(1)含6.02×1023个中子的

Li的质量是________g。

(2)4gD2和20g18O2的单质化合时最多能生成________gD

O。

(3)若12.4gNa2X中含有0.4mol钠离子,Na2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答案:

(1)

 

(2)22 (3)62g·mol-1 16

1.熟记两个公式

=n=

2.思维方法

考点二 气体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定律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气体摩尔体积

(1)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约是22.4L,如果当1mol气体的体积约是22.4L时,则该气体所处的状况一定是标准状况( × )

(2)在标准状况下,1molO2与1molSO3的体积相同( × )

(3)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L( × )

(4)在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CO、N2的混合气体与O2的分子个数相同,原子个数也相同( √ )

3.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决定气体体积的外界条件:

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其体积的大小取决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

(2)阿伏加德罗定律:

可总结为:

三同定一同。

为什么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提示:

由于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任何气体的分子间距离相同,则体积相同时所含的分子数也相同。

(3)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相同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表达

T、p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T、p相同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T、V相同

同温、同体积的气体,其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

T、p、V相同

同温、同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质量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T、p、m相同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气体,其体积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T、V、m相同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气体,其压强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

如图有三只气球,其中VA=VB=1.12L。

(1)A、B中气体的物质的量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0.05mol。

(2)标准状况下,A、B气球中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相同温度和压强下,A、C气球中气体的质量相等,则V(A)∶V(B)=2∶1。

题组一 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与计算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固体或液体物质体积大小只由构成微粒的大小决定

B.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同

C.在一定温度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

D.22gCO2与标准状况下11.2LHCl所含的分子数相同

答案:

D

2.(2018·烟台检测)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L某种气态纯净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这些分子由1.204×1024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

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22.4L

C.每个该气体分子含有2个原子

D.若O2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1molO2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30L

解析:

选A 若该物质为气态物质,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该温度和压强不可能是标准状况,A项错误,B项正确;由分子数和原子数的关系可知该分子为双原子分子,且其物质的量为1mol,C项正确;根据题意,在此温度和压强条件下,Vm=30L·mol-1,D项正确。

3.(2018·山西致远中学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标准状况下某O2和N2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应是(  )

A.

L     B.

L

C.

LD.

L

解析:

选A 根据其组分及其含量相同,所以其质量与分子数成正比,设ng该混合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x个,质量与分子数的比例式为mg∶b=ng∶x,x=

;ng该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mol,其体积为V=n′×Vm=

L。

两个宏观量与一个微观量的转化关系

题组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应用

4.(2018·盐城模拟)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解析:

选D 根据m=ρV,可知O2、O3的质量相等,物质的量之比是3∶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气体的压强之比为3∶2,A错误;O2、O3的质量相等,B错误;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3∶2,C错误;由O2、O3的质量相等可知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D正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2(g)和N2(g)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同

B.等温等压下,SO2气体与CO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

C.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容器中分别盛有5molO2和2molN2,则压强之比为5∶2

D.等温等压条件下,5molO2(g)和2molH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

解析:

选A 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2(g)和N2(g)所含的分子数相同,故A错误;等温等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B正确;同温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故C正确;等温等压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故D正确。

有关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题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分析“条件”:

分析题干中的条件,找出相同与不同。

第二步,明确“要求”:

分析题目要求,明确所要求的比例关系。

第三步,利用“规律”:

利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根据条件和要求进行分析判断。

“多角度”突破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

1.抓“两看”,突破气体与状况陷阱

一看“气体”是否处在“标准状况”。

二看“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为“气体”[如CCl4、CHCl3、CH2Cl2(注:

CH3Cl为气体)、H2O、溴、SO3、己烷、苯等在标准状况下均不为气体]。

2.排“干扰”,突破质量(或物质的量)与状况无关陷阱

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量,干扰学生的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粒子数,实际上,此时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关。

3.记“组成”,突破陷阱

(1)记特殊物质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

(2)记最简式相同的物质,如NO2和N2O4、乙烯(C2H4)和丙烯(C3H6)等。

(3)记摩尔质量相同的物质,如N2、CO、C2H4等。

(4)记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n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1。

4.审“组成、体积”因素,突破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陷阱

(1)是否存在弱电解质的电离或盐类水解。

(2)已知浓度,是否指明体积,用好公式n=cV。

(3)在判断溶液中微粒总数时,是否忽视溶剂水。

5.要识破隐含的可逆反应,记住反应条件、反应物浓度变化对反应的影响,突破陷阱。

(1)2SO2+O2

2SO3 2NO2N2O4

N2+3H2

2NH3

(2)Cl2+H2OHCl+HClO

(3)NH3+H2ONH3·H2ONH

+OH-

(4)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5)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6.抓“反应”,突破陷阱

(1)明确确定电子转移数目的“三个步骤”

(2)熟记常考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其他反应物均过量)

反应

物质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或电子数目

Na2O2+CO2(或H2O)

1molNa2O2

1mol或NA

1molO2

2mol或2NA

Cl2+NaOH

1molCl2

1mol或NA

Cl2+Fe

1molCl2

2mol或2NA

1molFe

3mol或3NA

一、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条件及物质的聚集状态

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A( × )

(2)常温下,11.2L甲烷气体含有的甲烷分子数为0.5NA( × )

(3)标准状况下,2.24LHF含有的HF分子数为0.1NA( × )

(4)标准状况下,22.4LSO3含有的SO3分子数为NA( × )

(5)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二、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常温常压下,3.2gO2所含的原子数为0.2NA( √ )

(2)标准状况下,18gH2O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NA( √ )

(3)室温下,1molCH4中含有5NA原子( √ )

(4)常温常压下,1molCO2与SO2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数为2NA( √ )

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3.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相同质量的CO与N2所含分子数、原子数均相同( √ )

(2)17g—OH与17gOH-所含电子数均为10NA( × )

(3)31g白磷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NA( × )

(4)30gSiO2中含有硅氧键个数为NA( × )

(5)32g甲醇中所含共价键数目为5NA( √ )

四、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的判断

4.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0.1L3.0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

的数目为0.3NA( × )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A( × )

(3)0.1mol·L-1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A( × )

(4)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 × )

(5)1L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0.3NA( × )

五、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隐含反应”

5.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2molSO2和1molO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混合物的分子数为2NA( × )

(2)密闭容器中2amolNO与a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aNA( × )

(3)标准状况下,0.1mol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A( × )

(4)1L0.1mol·L-1的氨水中有NA个NH

( × )

(5)向含4molHCl的浓盐酸中,加入足量的MnO2,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NA个Cl2( × )

(6)用含有1molFeCl3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得的Fe(OH)3胶体中含有NA个Fe(OH)3胶粒( × )

六、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为设陷方向

6.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5.6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NA( × )

(2)0.1molZn与含0.1molHCl的盐酸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

(3)1molNa与足量O2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NA( √ )

(4)1mol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

(5)向FeI2溶液中通入适量Cl2,当有1molFe2+被氧化时,共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A( × )

正确判断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正误的“三大步骤”

第一步:

查看物质的状态及所处状况——正确运用气体摩尔体积的前提

(1)当物质是气体时,应查看所给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

(2)当条件是标准状况时,应查看所给物质在标准状况下是否为气体。

第二步:

分析题干所给物理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进行换算的前提

(1)已知某种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时,则这些数据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

(2)已知数据是体积时,要关注外界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物质是不是气体;

(3)已知数据是物质的量浓度或pH时,要关注是否给出了溶液的体积。

第三步:

准确把握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正确判断微粒数目的前提

(1)清楚物质结构中相关微粒之间的数目关系;

(2)熟悉物质变化过程中微粒数目的变化关系。

1.(2017·全国卷Ⅱ,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

的数量为0.1N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0.1molH2和0.1mol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解析:

选D A错:

NH4Cl溶液中,NH

易水解生成NH3·H2O,1L0.1mol·L-1NH4Cl溶液中,NH

的数量小于0.1NA。

B错:

2.4gMg的物质的量为0.1mol,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C错: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1,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1NA。

D对:

H2+I22HI,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0.1molH2和0.1molI2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2.(2017·全国卷Ⅲ,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mol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2NA个P—Cl键

解析:

选A A对:

11B中含有6个中子,0.1mol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错:

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氢离子个数。

C错:

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完全燃烧产生的CO2分子数。

D错:

PCl3与Cl2生成PCl5(g)的反应是可逆反应,所以1molPCl3与1molCl2反应制备PCl5(g),增加的P—Cl键的数目小于2NA。

3.(2016·全国卷Ⅰ,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B.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A

C.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2.24L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

解析:

选A A项,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均为CH2,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相当于含有1molCH2,则其氢原子数为2NA,正确;B项,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则1molN2与4mol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小于2NA,错误;C项,铁和过量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故1molFe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3NA,错误;D项,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态,故2.24L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0.1mol,则其含有的共价键数不是0.4NA,错误。

4.(2016·四川卷,4)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4gMg在足量的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B.标准状况下,5.6LCO2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NA

C.氢原子数为0.4NA的CH3OH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0.4NA

D.0.1L0.5mol/L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A

解析:

选B A项,0.1molMg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错误;B项,0.25molCO2中氧原子数为0.5NA,正确;C项,甲醇的结构式为

0.1molCH3OH分子中σ键数为0.5NA,错误;D项,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CH3COOHCH3COO-+H+,含0.05molCH3COOH的溶液中H+数目小于0.05NA,错误。

5.(2016·海南卷,9)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氢,若光解0.02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

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

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

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

解析:

选D 根据2H2O

2H2↑+O2↑可知,光解0.02mol水,生成0.02molH2,质量为0.04g,A项错误;生成0.02molH2,氢的原子数为6.02×1023mol-1×0.04mol=2.408×1022,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为22.4L·mol-1×0.02mol=0.448L,C项错误;根据2Na+2H2O===2NaOH+H2↑可知,生成0.02molH2,需要0.04molNa,D项正确。

6.(2017·江苏卷)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a(OH)bClc·xH2O。

为测定某碱式氯化铜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样品1.1160g,用少量稀HNO3溶解后配成100.00mL溶液A;②取25.00mL溶液A,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AgCl0.1722g;③另取25.00mL溶液A,调节pH4~5,用浓度为0.08000mol·L-1的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Cu2+(离子方程式为Cu2++H2Y2-===CuY2-+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30.00mL。

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