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00657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docx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邹京住

内容摘要

农村城镇化作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城镇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而且农村城镇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发展农村经济,有必要论证其中的利益关系。

本文界定了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两个概念,分析了农村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现状,阐述了农村城镇化的使命。

采取理论研究的方法,经过深入的研究、稠密的思考、严谨的阐述,从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小康社会的完善等多方面论述了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论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自解放战争胜利以来,我国都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

我国的现代化虽然经历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仍然在建设之中。

其实,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进程。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

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城镇化都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我国讲扩大内需,发展经济。

最大的内需在于城镇化,最雄厚的内需潜力在于城镇化。

推进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

而在城镇化中,农村城镇化是一项艰巨且意义重大的任务。

中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

根据2011年4月公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中国居住城镇的人口接近6.66亿人,城镇化率为49.68%。

由此可知,即使我国经济实力雄踞世界第二,仍然有8亿左右的农民和50.32%的农村覆盖率。

这充分证明我国的农业大国的性质仍然存在。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不能忽略这一客观事实。

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我们不仅要把工业放在一个至高的位置,还要将农民、农业、农村重视起来。

农村城镇化正是把农业发展、农民生活、农村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它是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的联系与组合的不断优化,是农村产业系统的不断优化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

包括:

1、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离开农业从事非农业活动。

2、农村非农产业在地域点的集中和扩大,尤其是农村工业在地域点上的集中。

3、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域点上的集聚等优化[1]。

可见农村城镇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出发,在分析农村现状、确定农村城镇化使命之后,再进一步从多个方面逐步论述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1、农村城镇化与农村经济的描述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的工业现代化[2]。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农村城镇化为前提。

因为农村城镇化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

而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覆盖率很低,农村经济形式十分落后,农民收入微薄,农村城镇与大中城市存在的差距已经不可忽视。

必须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这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缩短城乡差距的必要条件。

在论证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时候,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做出一个科学的界定,并且需要对农村经济和城镇化问题进行充分的剖析。

因为要谈论城镇化有关的问题就必须先弄懂什么是城镇化,要讨论农村城镇化就必须先明确农村城镇化的涵义,而且在界定农村城镇化和分析农村经济之后,我们能够更科学的、更深层次的剖析这方面的问题。

1.1两个概念的界定

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过程,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对于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我们虽然经常在新闻中听到、在报纸上看到这些词汇,但是很难准确地界定它们。

什么是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呢?

经济学家及其一些社会人士通过研究,已经把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的内涵表述的相当清楚。

现在参考并引用一些著作的部分内容来界定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

1.1.1城镇化

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每一个西方国家都经历了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与全世界范围内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吻合。

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

由于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原因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社会制度,中国城镇化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

按照我国现行城市规划法的规定,行政建制的市和镇统称为城镇。

根据这一规定再进一步推敲就可以明确城镇化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伴随着现代化发展和分工细化而产生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

按照学术的观点,大致有两种界定方法,一种广义的方法,它包括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

另一种是狭义的方法,它只包括大中小城市,而不包括建制镇[3]。

根据中国的发展实况,现代化不只是包括龙头城市的工业化、福利制度的建设等,还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农村的城镇建设。

所以,城镇化不能只限大中小城市,应该科学地将农村的小城市和建制镇包含其中。

本文采用广义的方法。

这里的城镇化不仅包括小城镇建设,还包括培养知识型农民、培育各种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农村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法制、农民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3]。

1.1.2农村城镇化

城镇化是我国新时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

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农村城镇化是城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城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农村城镇化所呈现出的过程与整个城镇化是相似的。

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是广大农村的现代化,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取决于农村的城镇化。

“小城镇,大战略”正好说明了农村城镇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和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农村城镇化是指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农业人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化,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4](例如:

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换,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换,各种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和资本等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换)。

换一句话说,农村城镇化是广大乡村地域城镇要素逐渐产生的过程。

它处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的末端,也是未来城镇化大发展的基础。

农村城镇化主要体现为与广大乡村密切联系的小城镇(这里指在我国包括部分人口在20万以下的小城市、建制镇和人数众多的集镇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小城镇腹地乡村社区的现代化演进。

1.2农村经济现状和农村城镇化的使命

在界定城镇化和农村城镇化的概念后,再来回首我国的发展,寻找亮点和问题,剖析它并解决它。

我国经济经历了六十多年的发展,其中包括公社化、大跃进和改革开放的种种探索以及十年文化大革命的灾难。

在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了城市工业化,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了小康社会。

不过在巨大成就的光辉照耀下,也存在诸多问题。

城镇化正是在这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进行的,同样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样存在很多问题。

现在就农村的经济和农村城镇化的现状进行剖析,并且明确农村城镇化的使命。

1.2.1农村经济的现状

近些年,中国农村经济面对复杂而难以预料的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依然延续积极向上的走势:

粮食产量实现连续8年增产,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各项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不过,在大好的发展局势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农村经济现状及其与农村城镇建设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农产品方面。

虽然近些年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和洪涝灾害,但是全国粮食总产量仍然保持增势,自2007年以来连续5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

受国家加大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等政策的影响,2010年,中国油料播种面积达到1397万公顷,中国肉类产量达到7780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5350万吨,牛奶产量达到3530万吨,蔬菜、禽蛋等产量也大幅度增长。

中国农业连续增产,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主要得益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到2010年末,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2%,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也达到52%,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种子统供率达到66%。

这些数据说明农业的增产依靠农业科技及现代设备的推广。

但是,在农村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食品乃至整个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的问题,格外引人关注。

近些年,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走高,成为现在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现象之一。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近几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有以下特点:

①上涨幅度大。

一些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食用油、蔬菜、蛋类、水果、乳制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普遍上涨10%甚至20%以上。

②波及产品广。

有些以往不受关注的小宗农产品,在近几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中出尽风头,例如绿豆(豆你玩)、生姜(姜你军)、大蒜(蒜你狠)、苹果。

③持续时间长。

虽然有些农产品价格上升后又有所下降(例如绿豆),有些农产品价格呈现出习惯性的波动(例如禽蛋),但是,也有不少农产品价格呈现出连续性的上涨④影响因素多。

包括通货膨胀、成本上升、游资炒作和心理预期的各种影响。

农产品价格上涨给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更多压力。

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

地方的物品流通不够,导致局部地方的部分农产品供应不足;农村大量人口放弃农业而涌入城市务工,城市的农产品需求更大;农村部分地方的农产品已经不能自给自足等。

(2)乡镇企业与农民工工资方面。

近年来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和农民工就业方面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农民工工资较大幅度上涨。

农民工工资上涨有着深刻的经济社会背景。

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促进农民工工资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经济危机过后的这几年,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是:

增长较快,质量提升,结构趋优,投资平稳,区域协调,出口恢复性增长,增速由负转正。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乡镇企业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乡镇企业从业总人数超过1.58亿人,平均每年支付劳动者报酬超过20100亿元。

中国农村经济正在步入劳动力短缺特别是技术工人短缺的阶段。

(3)流通方面。

连锁化“农家店”覆盖扩大,以城区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正在逐步形成,但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制约更加突出。

例如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的规模较小,交通和网络的落后等。

(4)农村福利保险方面。

农村社会事业继续发展,但人均社会保障水平依然偏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发展完善,但也存在农民受益少,医生收入大幅提高的问题。

县及乡镇医院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用以促进农村医疗保险的发展。

总之,农村经济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

农村经济建设还需继续放在国家经济建设的首要位置。

解决农村经济中的问题和发展农村经济都可以从农村城镇化建设入手,在农村城镇的不断发展中着手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1.2.2 农村城镇化的使命

小城镇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城镇发展较快,社会经济效益明显。

农村城镇化在于小城镇,又不完全在于小城镇。

农村城镇化并非完全是城镇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它还包括其周边乡村地区的现代化转换过程。

由于农村城镇化处于整个城镇化与广大乡村的交接点上,其使命就不仅仅是促使城镇的发展,它还包括乡村社会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形成。

具体讲,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社区也应随之发生如下的变化[4]:

(1)经济结构的综合化。

由单纯的农业转变为农、工、商经济综合体。

(2)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农民工人化,引进现代化设备生产。

(3)乡村布局的规范化。

道路现代化,供水系统完善,能源、动力输电网,信息化,电话普及,福利完善。

(4)生活方式的城镇化。

饮食营养化,居住楼房化,出行车辆化,家庭电器化,家务劳动社会化。

(5)乡村文明化。

电影院、图书馆、科学馆、体育场等各种文娱场所遍布农村。

从上面五点可以看出,农村城镇化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农村城镇化只是空中楼阁。

那么,我们发展农村城镇化是为了什么呢?

其实,就是通过农村城镇化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优化农村的经济结构,促进农村现代化。

 

2.农村城镇化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快农村城镇建设是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农村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的。

其一,我国农村人口多,而耕地有限,剩余劳动力转移量大。

如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即使土地回报率很高,收入总量也难以有较大增长。

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

其二,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别很大,总体来说,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经济,必须推进农村城镇化,缩小城乡差距。

其三,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我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有限的财力难以通过建设众多大城市去接纳大量的农村人口,去实现城镇化。

另外,我国资源环境局限性大,缺乏大规模发展大中城市的地理条件,不可能走只发展大城市和农村劳动力都涌进大城市的道路。

实践表明,发展农村城镇是走我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途径,是一条成功之路。

第一,部分农民留守农村城镇,减轻了大中城市的压力,降低了城镇化的社会成本。

第二,以小城镇为纽带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效率最大化,起到了保证作用。

第三,使分布过于零散、数量过于庞大的农户适当集中,减少了分散建房及乡村企业占用耕地,资源集约使用,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

第四,不仅有利于解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还有利于城镇化的长远发展。

现在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农村城镇化能够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1农业的产业化依赖农村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有机结合起来,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属于二三产业的范畴,具有集聚性特性。

在经济学家的观点中,农业产业化界定为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的农业[2]。

这样农业产业化就有了一个具体的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来谈论它。

农业产业化会给农村带来怎样的效益呢?

这个可以从农业生产方面来阐述。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农民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2]。

原始的农业种植种类单一,产量不具规模,一旦某种农作物遇到自然灾害或市场波动,农民的收入就会受很大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可以将原本分散的农村经济更紧密的连成一体。

这样,农业生产的风险会被分散。

所以说只有通过农业产业化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化解和防范这两种风险。

另外,很多科学家认为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潜力最大、领域最为广阔,肉制品、乳业等;蔬菜业产业化、水果产业化也很有前景。

由于畜牧、蔬菜和水果等都盛产于农村,所以畜牧产业化、蔬菜业产业化和水果产业化更适合在农村发展。

但是,这些产业化的实现依赖农村市场和设施的改进,例如:

扩大集贸市场,发展批发市场,加速产品的流通,提高农民个体素质,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等。

农村城镇化刚好可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2.1.1农村城镇化能扩大集贸市场

农村城镇化是有规模的建设发展农村城镇,可以在原来的集贸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建集贸市场,淘汰那些没有潜力的集贸市场。

通过农村城镇化,农村人口必然会转移到新发展的城镇,外出寻觅工作的农村人口也可能会回到新城镇发展。

这样,集贸市场的优化和人口的集中、增加必然会扩大集贸市场,提高集贸市场的功能。

集贸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生产的农产品的销售和加工产品扩大了市场。

农民不担心所生产的产品滞销,就会有扩大生产规模的动机。

而且随着农村城镇的建设,住房集中起来,耕地增多,为农产品扩大生产提供了基础。

2.1.2农村城镇化能发展批发市场

批发市场是另外一大市场,也是物品交换的中转站。

农村城镇化将城镇规划的更加科学,使乡村小镇建设的更具规模。

因此,批发市场的扩大建设是必然的。

另外,随着农业用地的增多,农产品的生产规模就会扩大,为批发市场提供充足的货源,另一方则由从其他地方批发来的农业生产设备和本地缺少的农产品来填补,这样批发市场的供需会扩大,而且更加平衡。

推进批发市场进一步发展。

批发市场得到发展后,农民所生产的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销售市场再一次扩大,会形成反作用力,推动农村产业化的发展。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2.1.3农村城镇化能够加速产品的流通

 随着农村的城镇建设,农村的交通更加发达,通讯工具更为先进快速,物流更加方便快捷。

通讯的发展让农民可以从多个渠道更加快速的获取外面的信息,然后根据信息做出有利于产品销售的决策。

现在的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购买各种各样的东西,而且价廉物美,到货速度快。

物流的不断发展使得农产品远销外地成为现实。

试想,如果农村仍然十分落后:

人口分散,农产品生产不成规模,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物流不可能发展到农村,通讯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

我们网上购物和电话订购就无从谈起。

可以说,农村城镇化大幅度的提高了产品的流通速度。

2.1.4农村城镇化能促进个体经济的发展

在农村城镇化化的大潮中,农村人口随着城镇的发展集中起来,提高了农村小城市乃至乡镇的购买力,再加上集贸市场的发展、批发市场的扩大、产品流通速度的提高,进货与销售会越来越方便,成本也会减少,个体经济也可以更容易的生存和发展。

面对这样的机遇,某些具有商业细胞的农民会放下手中的农具开始私营或者其他的非农经济活动,这样极大地促进了个体经济发展。

2.2乡镇企业的发展需要农村城镇化

乡镇企业涵盖的种类很多,有些是农产品加工企业,有些是矿产开采企业,也有些是化工、药材等企业。

多数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起着龙头作用,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还带动了周边其他经济的发展。

乡镇企业原来多数是公有制经济,但改革开放以来,多数已经转变为多人合资的私有企业,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乡镇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并不是说私有制经济带动的发展,而是改革开放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的现代化已经基本实现。

而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由于自身管理模式过于陈旧、生产设备非常落后和技术工人严重缺乏,已经面临淘汰破产的危险。

为了使乡镇企业逃避破产的命运,它必须引进科学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优秀的技术人员。

这些东西的改进都需要资金的支撑。

如何解决吸引投资和吸纳人才的问题呢?

乡镇企业怎么更好的继续发展下去呢?

农村城镇化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2.2.1农村城镇化能增强吸收投资的能力

现实中,投资人在进行投资之前不仅要分析投资项目本身的经济价值,还要分析投资环境。

过于落后的地方,即使乡镇企业本身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但是由于交通不方便或者政府的腐败等原因会使得成本增大、效益不好,也很难吸引私人资金的投入。

农村城镇的建设首先需要先建立一个廉明的政府机构,才能更好的发展其他方面,这样政府的问题可以解决。

另外,一个有能力大力建设城镇的地区,在其他的方面也会较为完善,因为农村城镇化是需要地区的综合实力支撑的,交通等问题也就不攻自破。

农村城镇化可以消除投资人的很多顾虑。

因此,乡镇企业更能够吸引私人资本的投入。

2.2.2农村城镇化能吸纳更优质的劳动力

要提高乡镇企业的生存、竞争能力,不仅要有较为雄厚的资金来引进现代化生的产设备,还需要吸纳操作设备的技术人员和改变企业管理的人才。

一般,作为有能力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不仅考虑工资的高低,还要考虑生活环境和发展的空间。

农村的生活环境比城市要差很多,所以很难吸纳到优质的劳动力。

只有建设好农村城镇,拉近城乡的差距,改善生活环境,才能消除人才的生活顾虑,乡镇企业才能更容易的招聘到优质的劳动力。

2.2.3农村城镇化促进乡镇企业现代化

农村城镇化消除了投资人和优秀人才的种种顾虑,使得乡镇企业吸引更多的资金来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吸纳更多优秀的人才来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软件和硬件两方面的改进,乡镇企业迈向现代化就不再是空中楼阁了。

2.3第三产业的拓展依赖农村城镇化

经济学家把经济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在这里,第一产业主要是指农业生产;第二产业主要是指工业生产;第三产业主要指旅游服务业。

农村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

这里景色迷人,空气新鲜,让人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美妙感受。

大多数农村都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发展旅游服务业。

农村不再只是第一产业的根据地,它同样可以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

农村发展第三产业是拥有自身的优势的。

但是,人们固然喜欢游山玩水,喜欢那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同时,人们在选择旅游地的时候会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多数旅游者会选择方便住宿和饮食的地方,最好可以自己驾车前往。

如果农村只是依靠本身的自然优势,而忽略交通、住宿、餐饮的劣势,要发展旅游业很困难。

农村城镇化能够改变这种情况,促进旅游业发展。

城镇可以为旅游者提供住宿的宾馆、饮食消费的餐馆以及其他的娱乐场所。

旅游者在尽享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后可以回到方便的城镇来休憩,这是旅游者最想拥有的旅游方式。

如果旅游业发展较好,农村的服务业也会涌现,像导游之类的公司也会发展到农村城镇,形成旅游服务业的双头并进之势。

可见,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农村城镇化。

2.4农民收入的提高需要农村城镇化

农村城镇化不仅扩大了农民收入的渠道,还提高了各种渠道的收益。

农民可以靠种植增收、靠养殖增收、靠加工增收、靠流通增收、靠多种门路增收(采药、采集自然经济作物)、靠基层组织带动增收(例如村委带动发展旅游业)等。

在以上渠道中,种植业和养殖业是多数农民的选择。

农村的山林、田地广阔,给种植业提供了廉价的种植基地;农村的空气新鲜、草木繁多,为养殖业不仅提供了廉价的基地,还给养殖的动物提供了很好的生活环境。

理论上讲,农民在家种植或养殖是很好的选择。

而为什么现实中多数农民选择外出打工呢?

仔细分析就可以知道这与农村城镇落后分不开。

2.4.1农村城镇化能提高种植业的收益

农民从事种植业,可以种植蔬菜、水果也可以种植药材等。

但是农民在从事种植业时最苦恼的不是不能丰收,而是丰收了没有把农产品卖出去。

看着自己辛苦种植出来的蔬菜、水果、药材停放在家中坏掉,付出了汗水却没有多少收益,谁能不痛心。

这些东西卖不出去的多数原因是缺乏市场和物流落后(没有需要的人来收购或者不能方便的运送出去)。

这是因为批发市场狭小和流通运输的落后。

农村城镇化可以促进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的发展,提高物品流通的速度,从而解决上述种植业的难题。

种植的产品可以畅销出去,农民的收益也就会得到提高。

2.4.2农村城镇化能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像种植业那样,养殖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农民养殖出来的土鸡、生猪及其他动物成熟之后同样面临销售的问题。

如果各地方的市场联系紧密,物品流通较快,这样的难题同样会迎刃而解。

农民会更乐意在家从事养殖业,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

它推进养殖业的发展和提高种植业的收益也就是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5小康社会的完善依赖农村城镇化

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完善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农村城镇化能够促进小康社会的完善,这是因为小康社会的建设和完善需要拥有城市的那种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和生活模式。

小康社会就是要为人民建立起完善的福利制度,解决温饱问题,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而在人口分散的偏远农村要实现这些非常困难,要实现小康就必须实现农村城镇化。

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建设小康社会,这是现期可行的政策。

2.5.1农村城镇化能促进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

社会福利是指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国家经济强盛所带来的好处,例如:

医疗补贴、养老保险等。

要想使每个人都能公平的享受到福利,必须要先建立起完善的制度。

如果没有完善的制度就会导致某些官员贪污人们应有的福利。

这个制度完善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然后就是需要多渠道的监督。

首先人们自己要能够及时的知道属于自己的福利已经发放。

而在一些偏僻的农村,由于农民分散,信息闭塞,许多地方官员隐瞒信息、贪污属于人们的福利经贴。

而且偏远农村的农民素质较低,没有很好的维权意识,要他们的监督政府很不现实。

如果实现农村城镇化,多数农民居住地集中起来,信息就会更加灵通,加上社区的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