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25252 上传时间:2023-08-16 格式:DOCX 页数:85 大小:6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5页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5页
亲,该文档总共8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8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docx

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785水平8101工作面

回采作业规程

 

 

石圪节·综采队

二00八年三月十日

 

编号:

盖章

石圪节煤业公司

81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编制:

通风科:

队长:

机电科:

审核:

煤质科:

生产科:

安监处:

调度室:

总工办:

生产副经理:

机电副经理:

安全副经理:

总工程师:

作业单位:

石圪节综采队

编制时间:

2008年03月10日

 

作业规程审批表

单位

石圪节煤业公司综采队

名称

81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编制

技术员

 

队长

 

 

审核

 

生产科

 

通风科

 

机电科

 

煤质科

 

调度室

 

总工办

 

安监处

 

生产副经理

 

机电副经理

 

安全副经理

 

 

 

批准

总工程师

 

现场调研报告

单位:

综采队

现场调研时间

2008年03月08日8点班

现场调研地点

+785水平8101工作面

参加

调研

人员

郭民俭

张新建

呼世杰

王迁

张耀颀

张书旺

郭建明

马昌格

宋虎森

张富兰

党泽亮

张振平

杨双来

魏珍文

付刘英

秦三胖

仇志明

白星云

 

 

调研结论:

1、地质部门提供的工作面“地质报告书”及井上下对照图;

2、任务来源于生产科下达的“作业规程编制通知书”;

3、经过审批的设计及批复意见、初采工作面矿压资料;

4、由生产部门提供的巷道设计支护设计报告书(主要根据巷道围岩性质、围岩岩性强度、地应力分析、及支护方案设计)。

现场情况:

1、8101工作面走向长度为1647米,工作面长200米。

2、停采线位置距+785回风大巷40米。

3、8101工作面共布置支架136组,其中端头架6组,机头、机尾各三组。

4、切眼北部、东部存在一条空巷,巷道已永久密闭,对回采没有影响。

5、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发现存在三条断层,对回采有一定影响。

调研结果:

1、由于工作面煤层厚度变化较大,采煤过程中要调整采高,确保回采率。

2、风、运巷断面在掘进时不同,在回采过程中巷道维护要不断进行调整,当巷道断面变宽时,要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3、本工作面所用设备为新设备,在采煤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岗标》、《操作规程》作业,必须组织工人提前学习,掌握新设备的基本性能和技术要领,机电科要给予现场指导。

4、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均为理论计算值,在回采过程中生产科、综采队做好矿压观测记录,为下一工作面提供依据。

作业规程会审记录

作业规

程名称

+78581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主持人

王迁

记录人

仇志明

会审时间

会审地点

调度

会议室

施工

单位

综采队

参加

会审

人员

会审意见及规程编制要点:

目录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7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7

第二节、工作面四邻情况、采掘情况及影响范围..............7

第三节、工作面参数及储量..................................................7

第四节、储量及服务年限......................................................8

第二章、地质情况..........................................................................9

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9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9

第三节、围岩及其特征..........................................................9

第四节、瓦斯、火、煤层情况.............................................11

第五节、水文情况.................................................................11

第三章、采煤方法及工艺流程.....................................................12

第一节、工作面巷道及设备布置.........................................12

第二节、采煤方法.................................................................18

第三节、采煤工艺.................................................................18

第四章、顶板控制管理及支架说明书........................................23

第一节、工作面支架支护说明.............................................23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26

第三节、上、下端头及安全出口顶板管理.........................28

第五章、工作面矿压监测............................................................32

第一节、工作面矿压监测的内容和方法描述.....................32

第二节、两巷回采期间的矿压监测.....................................32

第三节、回采工作面矿压监测管理要求

及安全技术措施.....................................................33

第六章、生产系统........................................................................34

第一节、一通三防...............................................................34

第二节、主、辅助运输系统...............................................42

第三节、供电、排水、通讯、照明系统...........................45

第七章、安全质量管理...............................................................50

第一节、工程质量验收要求...............................................50

第二节、文明生产管理要求...............................................51

第三节、煤质管理要求.......................................................55

第四节、机电设备管理要求...............................................57

第八章、劳动组织及循环图表...................................................58

第一节、劳动组织表...........................................................58

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图表...............................................59

第九章、工作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0

第十章、重大危险源及有害因素辨识.......................................61

第十一章、安全技术措施...........................................................62

第一节、一般规定...............................................................62

第二节、防治水措施...........................................................63

第三节、火灾和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防治措施...............63

第四节、工作面顶板事故防治措施...................................65

第五节、机电设备防护措施...............................................67

第六节、材料设备的运输安全技术措施...........................70

第七节、工作面爆破管理安全技术措施...........................72

第八节、其它特殊作业安全技术措施...............................74

第十二章、工作面避灾路线.......................................................78

第一节、避灾原则...............................................................78

第二节、避灾路线...............................................................78

 

+785水平8101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第一节工作面概况

石圪节+785水平810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表1)

表1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水平名称

+785水平

采区名称

首采区

地面标高

+920m~+1007m

井下标高

+810m~+830m

井下位置及

相邻关系

该工作面为8#煤层首采工作面,其中切眼北部、东部存在一条空巷,其它均为实体煤。

走向长度

(m)

1647

倾向长度

(m)

200

面积

(m2)

329400

第二节工作面四邻情况、采掘情况及影响范围

工作面四邻情况、采掘情况及影响范围(表2)

表2工作面情况、采掘情况及影响范围

地面相对位置

位于石圪节煤业公司井田中部,距西进风巷约180米

井下位置及

相邻关系

该工作面为8#煤层首采工作面,其中切眼北部、东部存在一条空巷,巷道已密闭,其它均为实体煤。

回采对地面

设施的影响

第三节工作面参数及数量

工作面参数及数量(表3)

表3工作面参数及数量

走向长

倾向长

斜面积

煤厚

容重

工业

储量

回采率

可采储量

单位

m

m

m2

m

t/m3

t

t

1647

200

329400

1.08

1.48

526513

97

510718

合计

1647

200

329400

1.08

1.48

526513

97

510718

第四节储量及服务年限

一、储量

工作面工业储量:

526513t

工作面可采储量:

510718t

二、工作面服务年限

工作面服务年限=可采储量/月产量

=510718/(186×8×30)

=12(月)

 

第二章地质情况

第一节煤层赋存特征

煤层赋存特征(表4)

表4煤层赋存特征

煤层厚度(m)

1.08

煤层结构

(m)

0.35(0.55)0.7(0.85)

煤层倾角

(0)

30

开采煤层

8#

煤种

1/3焦煤

稳定程度

较稳定

硬度

2.0

容重

(t/m3)

1.48

夹矸

2层

煤层情况

描述

煤层以光亮型为主,暗煤次之,含镜煤条带.煤层结构较复杂,含夹矸2层,在煤层中夹有不规则透镜体。

第二节地质构造情况

一、地质构造情况(表5)

表5地质构造情况

构造

名称

走向

(0)

倾向

(0)

倾角

(0)

落差

(m)

性质

对回采影

响程度

断层

1

1130

2030

620

1.1

正断层

较大

断层

2

00

2700

700

3.5

正断层

较大

断层

3

2950

2050

450

2.8

正断层

较大

一、其它情况对回采的影响

1、工作面地质条件较简单,煤层总体为一单斜构造,走向近南北,向西倾斜。

2、工作面内有三条正断层,对生产有一定影响,没有无炭柱。

第三节围岩及其特征

围岩及其特征(表6)

表6围岩及其特征

名称

岩石名称

厚度

(m)

特征

分类

分级

基本顶

细粒砂岩

2.4

褐灰色,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具有斜层理,层面为黑色。

二类

二级

直接顶

泥岩

6.7

灰色,断口不平坦,上部分有少量植物化石。

直接底

中粒砂岩

0.85

灰色,主要成份为石英、含白去母,具斜层理,上部为细砂岩,夹厚薄层状泥岩,呈互层状。

二类

二级

基本底

泥岩

6.0

黑灰色,块状,含植物化石。

附图1:

工作面综合柱状图

 

第四节瓦斯、火、煤层情况

瓦斯、火、煤层情况(表7)

表7瓦斯、火、煤层情况

其它情况

内容

备注

数据提供单位

瓦斯

0.35m3/min,属低瓦斯矿井

通风科

二氧化碳

通风科

煤层自燃倾向

容易自然

通风科

地温危害

正常,无危害

生产科

煤尘爆炸

煤尘具有爆炸性

通风科

地压危害

无冲击地压

生产科

普氏硬度

类矸3.5;直接顶3.4;直接底4.6

生产科

第五节水文情况

水文情况(表8)

表8水文情况

分类

内容

对回采影响程度

含水层

(顶部和底部)

分析

水文地质类型为砂岩裂隙充水为主的简单类型,该巷直接充水含水层为石灰岩裂隙岩溶含水层,预计该巷单头掘进正常涌水量是1-2m3/h,最大涌水量5m3/h。

无影响

其它水源的分析

涌水量

最大

0.18m3/h

正常

0.05-0.08m3/h

 

第三章采煤方法及其工艺流程

第一节工作面巷道及设备布置

一、工作面巷道布置(表9)

表9工作面巷道布置

巷道

名称

长度

切眼

位置

推进

方向

可采

长度

停采线

位置

煤柱

宽度

备注

风巷

1670m

1670m

后退式

1630m

40m

20m

运巷

1670m

1670m

后退式

1630m

40m

工作面

200m

后退式

附图2:

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图

8101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图

 

二、巷道及支护特征

1、巷道及支护特征(表10)

表10巷道及支护特征

种类

断面

形状

断面积(m2)

数据

(mm)

支护

形式

锚杆间排距

(mm)

锚索

排距

(m)

顶锚杆

帮锚杆

运巷

1-2段

矩形

12.32

12.32

2800

4400

锚网

梁索

900×1000

900×1000

3.0

运巷

2-3段

矩形

11.04

11.04

2400

4600

锚网

梁索

800×800

800×800

2.4

运巷

3-4段

矩形

11.04

11.04

2400

4600

锚网

梁索

1000×1000

1000×1000

2.0

运巷

4-5段

矩形

10.08

10.08

2400

4200

锚网

梁索

1000×1000

1000×1000

2.0

运巷

5-6段

矩形

10.08

10.08

2400

4200

锚网

梁索

1000×1000

1000×1000

2.0

运巷

6-7段

矩形

8.4

8.4

2400

3500

锚网

梁索

1000×1200

1000×1200

2.4

风巷

8-9段

矩形

11.1

11.1

3000

3700

锚网

梁索

800×1000

900×1000

3.0

风巷

9-10段

矩形

8.4

8.4

2400

3500

锚网

梁索

1000×1000

1000×1000

2.0

风巷

10-11段

矩形

8.4

8.4

2400

3500

锚网

梁索

1000×1200

1000×1200

2.4

工作面

矩形

14.4

14.4

2400

6000

锚网

梁索

900×1000

900×1000

2.4

备注

1、运巷主要用于进风、原煤外运;风巷主要用于工作面回风和材料运输。

2、风运两巷由于各部位断面不同,锚杆、锚索布置方式不同,具体见工作面巷道断面图。

附图3:

工作面巷道断面图

8101工作面运巷断面图

 

上述图中为3-4段断面图,其它断面图参数见表10。

8101工作面风巷断面图

 

2、支护方式:

采用锚网梁加锚索支护方式,顶帮锚杆间排距均为1000mm×1000m,锚索排距为2000mm。

1说护材料:

顶和外帮锚杆为φ20-M20-2000高强度螺纹钢锚杆,顶部两只锚固剂,一支Z2360和一支K2335;帮部一支Z2360。

里帮锚杆为φ20-2000玻璃钢锚杆,上一支Z2360树脂锚固剂。

锚索为φ15.24-7300,上三支锚固剂,一支K2335和两支Z2360。

顶和外帮上金属网,里帮上纤维网,金属网为10#铁丝编制,网格规格为40×40mm。

顶和外帮上梯子梁,里帮不上梯子梁,梯子梁用φ14圆钢制作,规格为φ14

 

上述图中为9-10段断面图,其它断面图参数见表10。

2、支护材料及规格(表11)

表11支护材料及规格

种类

规格及要求

备注

顶锚杆

Φ20×2000mm的高强度无纵筋螺纹钢筋,间排距为900×1000mm,顶部两帮两根顶角锚杆之间的夹角为(与水平向上)12°。

帮锚杆

Φ20×2000mm的高强度无纵筋螺纹钢筋,帮锚杆间排距为900×1000mm,按照巷道轮廓线打设。

锚杆托盘

采用矩型高强度托盘,规格为80mm×80mm。

锚索

Φ15.24×7300钢绞线,垂直于顶板安设,且间排距为2000×3000mm。

其它

锚索托盘:

300×300×6mm钢板。

金属网:

1000×9600mm,顶帮均铺设金属网。

顶部梯子梁:

采用Φ14钢筋焊接而成,宽度70mm,长度4.6m。

帮部梯子梁:

采用Φ14钢筋焊接而成,宽度70mm,长度2.0m。

三、工作面设备布置及技术特征

1、选用MG250/556-QWD采煤机一台,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采高范围:

1.25~2.20适应倾角(0):

≤45

适应仰、俯采角度(0):

≤8(局部除外)电压等级:

1140V

牵引方式:

摆线轮——销轨无链牵引截深:

0.63m

装机功率:

(KW)556牵引速度;0~6~10m/min

2、液压支架主要参数:

(一)ZY4000/11/24液压支架基本技术参数

支架高度:

1100—2400mm数量:

130组

初撑力:

(31.5Mpa)1546KN工作阻力:

(40.7Mpa)4000KN

(二)ZYG4800/14/28液压支架基本技术参数

支架高度:

1400—2800mm数量:

6组

初撑力:

(31.5Mpa)1938KN工作阻力:

(48.8Mpa)4800KN

3、SGZ764/2×315型双链刮板输送机主要技术参数:

数量:

1台输送量:

900T/h

电压:

1140V刮板链速:

1.12m/s

4、顺槽中SZZ764/160型双链刮板转载机主要技术参数

数量:

1部输送量:

1000T/h

装机功率:

160KW(单速)电压:

1140V

5、PLM1000型轮式破碎机主要技术参数

数量:

1部破碎能力:

1000T/h

装机功率:

110KW电压:

1140/660V

6、顺槽DSJ100/80/2×160可伸缩皮带机主要技术参数

数量:

2部运输量:

800T/h

带速:

2.5m/s电压:

1140/660V

8、BPW315/6.3喷雾泵主要技术参数

公称流量:

315L/min公称压力:

6.3Mpa

电机功率:

45KW电压:

1140/660V

工作介质:

清水

9、其它运输设备

SQ-80型无极绳绞车

绞车功率:

110KW滚筒直径:

1200mm

最大牵引力:

80KN最大倾角:

15度

牵引重量:

20T(含平板车)绳径:

22mm

JD-25型调度绞车

牵引力:

20KN绳径:

15.5mm

绳速:

0.773-1.399m/s滚筒直径:

400mm

附图4:

工作面设备布置图(后附大图)

第二节采煤方法

8101工作面是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的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

双滚筒采煤机割煤,采高平均1.6m,滚筒截深600mm,煤机过后,紧跟采煤机后滚筒拉支架,一般拉架距离煤机后滚筒不超过6m;采用采煤机滚筒与工作面运输机铲煤板配合装煤,工作面刮板输送机与一部转载机、二部胶带输送机配合运煤,循环进尺0.6m,循环产量为186吨。

第三节采煤工艺

一、工艺顺序

双滚筒采煤机割煤-刮板输送机运煤-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清煤-推移刮板输送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