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8434302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摄影教程(第五版)PPT16.pptx

第七章新闻摄影瞬间的获得,本章要点,1.根据新闻摄影题材的不同,新闻摄影有不同的表现方式2.摄影记者应该全面掌握各种题材的新闻摄影的拍摄,目录,第一节各种题材的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第二节图片的处理与传输,第一节各种题材的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各种题材的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一新闻摄影的分类二事件性新闻的拍摄三非事件性新闻的拍摄四体育新闻的拍摄五新闻人像的拍摄六创意摄影,20世纪80年代前,在对新闻摄影的题材进行分类时,人们习惯按照当时通用的新闻采访的划分方法来划分新闻摄影的题材,具体是:

政治军事新闻摄影(其中包括政治新闻摄影和军事新闻摄影)人物摄影经济新闻摄影(其中包括工业新闻摄影和农业新闻摄影)这种分类比较细致具体,但问题在于难以囊括所有,而且在具体的拍摄方法上,很多类别都有相似重复之处,但又没有从整体上提供解决的方法根据新闻事件发生的性质以及对时效的要求,新闻可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这种分类方法和上面按照内容进行分类的方法结合,成为后来业界普遍接受的一种分类方法目前国内外的重大新闻摄影的比赛皆按照这个方法对新闻摄影进行细分比如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就是如此,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也基本采用这种分类方法,一新闻摄影的分类,事件性新闻分为突发事件新闻和预期事件新闻突发事件是指事件的发生不在预期之中,无法事先预知,也无法提前进行谋划,车祸火灾地震等新闻事件都属于这类题材摄影记者可能在整个职业生涯里都碰不到突发事件,圣彼得堡时报(St.PetersburgTimes)的罗伯特伯顿(RobertBowden)就曾经说过,预言突发新闻事件的发生就好比预言闪电要在哪里照亮一样困难有时候,突发新闻的拍摄似乎全靠记者碰运气,例如,一位业余摄影爱好者在测试长焦镜头的时候,无意间拍到了一个钻到飞机螺旋桨里的偷渡客掉下来的镜头,这后来成为一张著名的突发新闻照片而大多数时候,突发新闻事件的成功拍摄,需要摄影记者在第一时间到达拍摄现场2004年12月26日中午,新华社收到泰国南部普吉岛发生海啸的快讯,当天下午新华社的图片库里就有了摄影记者的第一批现场照片在当下的媒体环境里,突发事件的现场目击者借助手机和社交网站平台,开始充当事件的第一报道人,这使得很多突发新闻的摄影报道,几乎可以实时传播,二事件性新闻的拍摄,由于突发事件一般都是灾难性事件,不但现场复杂,同时还有来自多方面的阻力不让记者进入,如何大胆巧妙地周旋进而获得拍摄机会是摄影记者在现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一旦获得了来之不易的拍摄机会,摄影记者一定要眼疾手快,这个时候可能没有太多时间研究构图和等待瞬间,迅速把现场记录下来是开始拍摄的首要任务,因为有照片总比没有照片好接下来,如有更多的时间,摄影记者可以再考虑怎样深入地进行拍摄,二事件性新闻的拍摄,进入数字影像时代后,影像的数量和表达方式日益丰富,每一次重大的突发新闻事件发生之后,随之而来的都是铺天盖地的摄影报道,摄影画面的同质性几乎难以避免,要获取与众不同的影像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2002年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中,关于“911”的影像出现在多个类别中,包括突发新闻事件单幅三等奖,突发新闻事件图片故事一二等奖,新闻人物单幅一等奖,新闻人物图片故事三等奖,这是评委面对大量以“911”为题材的新闻图片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911”的相关图片却没有在单幅突发照片中占先,评委们青睐的是具有延展性的深度报道,更关注在事件中的人的心态当然,“荷赛”仅仅是一个比赛,有它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但是,这同样也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今天的摄影师应该向长远看,在拍摄的时候要考虑未来需要哪些有关今天新闻的何种题材的照片,二事件性新闻的拍摄,在2002年的“非典”(SARS)危机报道中,大概是口罩这个鲜明的SARS标志物太抢眼了,以至于很多摄影师都将拍摄精力投入其中路透社在早期曾经编发过一张照片,是不同戴口罩的人的非事件性照片,这样的照片占早期SARS照片的大多数当然,对于路透社来说,这是通讯社图片的风格鲜明直接,但对于SARS这样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的题材,毫无疑问仅仅做表象上的报道是不够的摄影师应该并且有责任更深入地介入这一选题,在争分夺秒地记录的同时,还应该多一些冷静的思考,二事件性新闻的拍摄,对于如何深入SARS报道,“荷赛”学员班的职业摄影师提供了一些切入点:

土耳其的比克姆(Bikem)想拍摄一个受感染的家庭的故事以及SARS病人的葬礼;印度摄影师奥图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小女孩在医院里利用互联网抵抗SARS的故事,她认为这个题材很好;印度的瑞纳(Rana)想拍摄被感染者的邻居们的生活瑞纳的一些话让人印象深刻:

“在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大规模传染病出现时,感染者和他们的家属都会被他们的亲属朋友邻居拒之门外,往往会失去从前所拥有的社会关系对于我,这是一个新闻摄影记者真正应该工作的领域记录SARS给人类带来的信任危机”瑞纳触及了问题的实质这场疾病不仅是一个医学上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学上的问题而站在文化的高度上再看这件事情,我们就更能够理解这个选题,二事件性新闻的拍摄,突发事件的拍摄还要重视跟踪报道东方早报的摄影记者金立旺在拍摄完2003年12月发生的重庆开县井喷突发事件以后,2004年的农历新年前后,他主动请缨又去了一趟他对井喷的报道并没有停止在对事件发生当时的记录上,而是进一步报道了在本应是家人团聚的春节,那有关残缺的团圆的故事这些照片和第一次拍摄的照片结合在一起,在东方早报以专题摄影的方式刊出,题目定为死寂的村庄残缺的团圆。

二事件性新闻的拍摄,预期事件不像突发事件那样来得突然,令人猝不及防记者可以预先得知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件的大致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预期事件的拍摄就更加容易打破老套路拍出新意是摄影记者要面对的难题,如果摄影记者不在这方面下功夫,预期事件的拍摄很可能就进入一个误区:

拍摄会议活动成了“例行公事”,只把镜头对准主席台,拍下开幕发言讲话闭幕就算完成了任务,这样就造成了新闻摄影报道的千篇一律人们看腻了主席台标语和“人头像”,不仅不爱看,还会厌烦,这就使传递新闻信息的目的难以实现,二事件性新闻的拍摄,前文提到的贺延光拍摄的两党一小步,民族一大步,这幅作品能够在摄影记者云集的拍摄现场脱颖而出,就是因为记者在拍摄这一预期事件时,准备充分,并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贺延光事后回忆他的拍摄思路时说:

“我早就想好,这幅历史性的照片不拍大特写,而要拍一幅两人相见的全身画面对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今天胡锦涛和连战将伸握的双手,将相靠的脚步,当然意味深长15时05分,胡锦涛缓步走到地毯中央,一分钟后,连战出现了我举起相机,屏住呼吸,镜头随着连战移动果然,两人相距越近,连战步伐的节奏越快我不能轻易地按动快门,我要等他们更适当的距离,要等连战的腿迈出的一瞬,要等两人伸手相握又未触及的一刹那我的相机响了,并不停地响着”,二事件性新闻的拍摄,媒体常用的照片中有一种时效性不是那么强的照片,这就是非事件性新闻照片(包括特写性新闻摄影图片)这些照片表现平凡的日复一日的百姓日常生活,但是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题材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有人这样定义它:

除了事件新闻照片以外的所有照片非事件性新闻摄影可以缓和大量事件新闻(尤其是突发事件新闻)给受众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美国合众社的摄影记者戴夫伍兹(DaveWurzel)在一次访谈中谈到:

(20世纪)30年代,报纸的头条常常刊登凶杀灾难事故这样能够引起轰动的题材的照片,但是现在,报纸的头条常常刊登非事件性新闻图片原因在于读者接受的令人沮丧的灰暗信息太多了,他们希望在看到报纸时情绪上能够有所缓解所以图片编辑试图刊登一些轻松活泼的非事件性新闻,而不是比较生硬直截了当的事件新闻编辑要使读者在读了一天的灾难政治经济新闻之后,获得一种视觉上的放松与享受,三非事件性新闻的拍摄,非事件性新闻摄影更多表现的是变化相对比较缓慢的事物,或者日常生活中相对轻松而有趣的一面,比如孩子扮的鬼脸城市的新气象,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等等或许可以这样说,相对于一般新闻类图片表现题材的重要性显著性戏剧性,非事件性新闻图片更多表现的是一种日常的平凡的普通生活片段例如,三峡大坝合龙的照片是事件性新闻照片,而三峡库区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则是非事件性新闻照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非事件性新闻照片与事件性新闻照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事件性新闻照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非事件性新闻照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可以被媒体采用,三非事件性新闻的拍摄,具体来讲,非事件性新闻有以下几个特点:

它对时间的描述不是“时间点”而是“时间段”很多人认为非事件性新闻没有时效性,其实并不尽然突发事件猎取的是一个瞬时的变化,因此它是显著的,也是“易碎的”,很快就会过时而非事件性新闻表现的是生活现实在一段时间内的缓慢变化,这是它“保鲜期长”的原因,但并不是说它没有时效那些难以体现时代变化完全缺乏新意陈词滥调的影像照片,并不是合格的非事件性新闻照片非事件性新闻照片的拍摄也需要由头对非事件性新闻摄影的另外一个误读,是认为既然非事件性新闻照片没有明确的时间所指,那么就可以拍摄任何事物,不必考虑拍摄和发表时机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如上面谈到的,非事件性照片实际上描述的是一个时间段的变化,它的拍摄因此也要结合一定的时机,也就是说需要一定的由头,比如配合特定的报道特定的栏目特定的版块,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非事件性照片最鲜活的一面,三非事件性新闻的拍摄,(3)如何用好非事件性新闻摄影报道是对图片编辑的挑战由于非事件性新闻摄影的上述特点以及形式上的特殊性,较之一般的事件性新闻,它可以更加生动活泼图片编辑在使用这类照片的时候,如果使用得当可以调节气氛,如果使用不当则会使非事件性新闻摄影报道的出现非常突兀新京报的“城市表情”栏目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作为一沓报纸的封底,轻松的非事件性新闻照片是很好的收尾,新京报“城市表情”栏目中的照片(新京报王桂江摄),三非事件性新闻的拍摄,非事件性新闻照片的使用有多种情况:

()单独使用中国日报早期的“堪地”(专栏)就是使用非事件性新闻照片的经典案例这个栏目常常记录日常生活中生动有趣耐人寻味的一些场面,传达给读者轻松有趣的信息,很受读者欢迎()与其他照片配合使用这种情况尤其出现在对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就像文字报道会在重要的新闻报道旁配上一则非事件性新闻,摄影报道也是如此除了现场新闻,还可以配合使用一些相关的非事件性新闻,这样整组报道就会更加全面生动活泼,三非事件性新闻的拍摄,体育新闻的拍摄,一直存在技术门槛因为体育赛场瞬息万变,运动员时常处于高速运动中,对焦就是许多摄影师不可逾越的障碍随着摄影技术的进步,相机自动对焦系统出现并且不断改进,到今天,数字时代的到来让这个技术瓶颈被打破在经过基本的培训之后,很多年轻摄影师很快就可以扛着相机去赛场拍照了与此同时,体育摄影面临着很好的媒体发展机遇,体育新闻图片逐渐成为体育报道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媒体在使用体育照片方面非常大胆,体育新闻的表现形式和拍摄思路也随着媒体的需求变化而有所拓展在体育摄影方面,中国新闻社的贾国荣中国青年报的赵青新华社的吴晓凌中国体育报总社的魏征等都曾经获得“荷赛”体育类的奖项他们能获得精彩瞬间并非依赖先进的摄影技术,而是来自对体育新闻的思考,吴晓凌就曾在采访中提到,“对于新闻摄影而言,理念比艺术更重要”,四体育新闻的拍摄,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新闻摄影,主要是指对体育运动的各种瞬间的捕捉这是体育新闻摄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体育新闻的摄影可以分为体育现场新闻摄影和体育特写新闻摄影两种体育现场新闻摄影是对各种体育比赛现场的拍摄,体育特写新闻摄影是对赛场内外的各种花絮的拍摄,比如对体育运动员的追踪报道对各种体育项目的综合报道等等一直以来,人们都比较重视体育现场的新闻摄影,对体育特写新闻比较忽视,其实赛场之外也有很多体育新闻可以挖掘例如,赵青拍摄的北京电视上的奥运会,就以独到的视角,抓取了观众在不同的环境里通过电视观看奥运比赛的场景,最后获得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体育专题类组照金奖,四体育新闻的拍摄,“荷赛”体育专题类组照金奖作品:

北京电视上的奥运会(组照之一)(赵青摄),对体育特写新闻摄影的重视,从本质上讲是把体育新闻作为新闻的一个门类看待体育新闻首先是新闻,其次才是体育而如果从新闻的角度看体育,视野就会更加宽广,比如NBA的球星来华做表演赛,如果把重心放到体育上,摄影师可能只会拍到一场篮球比赛,但是如果看到背后的体育经济在中国的发展,体育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摄影师的镜头就可能会捕捉到一些不一样的画面,四体育新闻的拍摄,这张女拳击手的照片是赵迎新在“荷赛”中国学员班上拍摄的,以“性别”为题材摄影师关注了那些从事与自己性别角色反差很大的女拳击手,这张照片是取材非常新颖的体育特写照片(新华社赵迎新摄),体育现场新闻摄影也曾经存在误区,摄影记者往往会忽略新闻而只顾体育由于体育运动本身具有很强的美感,摄影记者会被各种精彩的瞬间所吸引,比如体操运动员的腾空动作,跳水运动员入水的漂亮水花,足球比赛中激烈的争抢这些表现体育魅力的瞬间应该被记录,但是同时也要注意到,摄影记者之所以要拍摄这些照片,媒体之所以要发表这些照片,是因为需要用这些照片来传递信息所以摄影记者对体育形象的拍摄要经过思考和选择不仅拍摄漂亮的动作,这些动作还要有意义;冠军要拍,虽败犹荣的人也要拍;跑得最快的要拍,跑得最慢的但积极参与的也要拍,四体育新闻的拍摄,人像摄影图片是媒体使用最频繁的一类图片,掌握新闻人像摄影技巧富有创造力的摄影师会有很多拍摄人像的机会新闻人像摄影与一般日常人像摄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专业摄影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拍摄的要明确新闻人像的特点,首先要对人像摄影人物摄影肖像摄影等概念进行明确区分人像摄影一般是指商业人像摄影或室内人像摄影,在照相馆或摄影室内完成,一般采用布光布景导演摆布的方法进行拍摄;人物摄影是相对于景物摄影而言的概念,主要拍摄对象是人物本身,而不是风景或其他对象,拍摄方法多种多样;肖像摄影是以表现人物面貌职业性格情感等为主要目的的,可以分为室内肖像摄影新闻人物现场肖像摄影等新闻人像摄影是指摄影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现场拍摄人物,通过对人物行为动作神态的记录表现新闻事件,传递新闻信息这种摄影属于新闻摄影的范畴,与一般意义上的人像摄影或人物摄影,如上述商业人像摄影肖像摄影和艺术创作中的人像摄影以及生活中常见的纪念照片的摄影等有很大不同,五新闻人像的拍摄,新闻人像摄影还可以分为现场人物肖像和环境肖像两种现场人物肖像主要采用抓拍的技法,捕捉人物在现场的生动表情,为此摄影师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有耐心一些新闻发布会或者人物专访,往往会持续一段时间,有些摄影师认为抓拍了几张表情不错的照片就完成了任务,但是往往在他们掉以轻心的时候,会突然出现一些戏剧性的瞬间,而这个时候如果摄影师没有准备好,就只能坐失良机了另外,对于一些被摄人物的表情动作,摄影师如果一时没有拍到,也不必只顾懊恼,因为人物的一些习惯动作有时候会反复出现,只要耐心等待,还可以有机会再拍摄第二,关于现场人物肖像的捕捉,仅仅拍摄一些头像是不够的,要把人物放在新闻环境里拍摄,因为所谓现场人物肖像,不是把人物的外貌表情记录下来就可以了,摄影记者要通过人像传达信息,所以应关注人像背后的背景信息,利用现场环境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使新闻人像更具内涵,五新闻人像的拍摄,与现场人物肖像主要采用抓拍不同,环境肖像更多使用一种干涉对象的拍摄方法,摄影师要把被摄对象和能够体现被摄对象特征的环境结合起来环境肖像不是简单记录被摄对象的面孔,而是需要摄影者充分调动环境背景灯光,利用构图来凸显人物的个性环境肖像的拍摄需要被摄对象的配合,所以摄影师要善于和被摄对象打交道,让他们在镜头前放松,肯花时间让摄影师为自己拍照,这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此外,环境肖像里的环境,并非一直都是非常理想的,摄影师很可能遇到一些千篇一律的场景,比如单调乏味的办公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拍出不同凡响的照片,发挥创意,也是对摄影师的挑战,五新闻人像的拍摄,财富的图片编辑在这方面颇有心得:

“在我们完成一组肖像报道的时候,主人公或是想敛财的大老板,或是股票债券的交易者,或是财政部长,或是CEO和总裁们我的做法是把他们从办公桌后弄出来,让他们到外面去,让他们回家,跟狗跟猫跟孩子们在一起我也用一些摆拍的照片,还对表现细节的照片感兴趣我非常喜欢照片中的光影效果和动态的表现,这些细节对表现整个故事很实用例如,我们的摄影师为一位CEO拍照时,场景选择了他家中的旋转楼梯,在拍摄中碰巧一只猫从楼梯上下来,摄影师拍上了,那只猫的出现让这张照片成为非常独特的瞬间记录,一张优秀的人物肖像照片和一张一般的照片的差别就在于照片中有没有这只猫”,五新闻人像的拍摄,在操作流程方面,创意摄影与广告摄影十分类似,它一般由编辑部提出要求,由视觉总监主持策划好的创意,由摄影师完成摄影部分,由美术部门完成美术部分,由版面设计部门负责版面一个好的作品,最终的影像应该是将摄影美术图表字体字号等所有的视觉语言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意摄影弥补了摄影在表达抽象观念上的不足,在国外大量用于商业财经报道中,用于传递媒体的观点或表达意见,实现单幅新闻摄影作品难以达到的“评论”效果在对“非典”的报道中,一位国外摄影师开玩笑说:

“SARS病毒是看不到的,如果你试图看到它,没准儿它会要你的命所以倒不如试试创意摄影”事实上,当时许多国内外刊物的封面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创意摄影的方式例如财富谈论SARS对航空业影响的封面时代周刊关于SARS综合报道的封面,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也采用了创意摄影此外,财经时报在报道因为“非典”政府拟采用减税计划的时候,也推出了一张创意摄影照片模特把发票放在嘴上当口罩。

六创意摄影,财经时报在“非典”时期使用创意摄影的照片来表达抽象概念,六创意摄影,案例:

创意摄影作品天价化妆,品拍摄全过程,第二节图片的处理与传输,图片的处理与传输一图片的现场处理二图片的传输三图片的后期处理,当前,新闻摄影记者的摄影装备已经完全数字化,这也改变了摄影记者的传统工作方式美国新闻报(Newsday)的摄影记者迪克卡洛斯(DickKraus)认为:

“数字技术可以让我尝试更多的拍摄方法,一旦技法有问题,立刻就可以纠正”而白宫摄影师库斯厄舍(ChrisUsher)却感到头疼:

“我时常觉得自己拍得太多了,因为一次总统的会见,我会把所有和总统在一起的人都拍到,但是我却不能为每一张照片写出准确的文字说明,我总不能都写某年某月总统记者招待会”,一图片的现场处理,美国南俄勒冈大学的副教授丹尼斯邓利维对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的影响提出了如下几个观点:

()数字技术的应用让信息的生产更多更快更便宜数字相机可实现的反复观看随时编辑随时删除以及照片即时传输改变了传统的新闻摄影的工作方式()如今美国95%以上的日报采用了数字相机可以把数字技术应用对摄影记者的影响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效率提高,鼓励创新,使摄影记者和被摄对象的关系更加亲密()今天,新闻摄影已经完全从胶片时代转向数字时代,这个过程花了大约20年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我们还把胶片扫描成数字格式,到90年代中期已经完全转变成使用数字相机直接采集信息()促使这种转变迅速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对图片的掌控度更高,即时,便宜,数字照片的品质提升很快,环保()虽然数字技术使摄影记者终于可以在提高时效上不再发愁,但这同时使他们的工作节奏更快,更有急迫感他们可以随时观看拍摄结果避免犯错误,这同时也会影响他们的拍摄进程,一图片的现场处理,的确,数字技术对新闻摄影记者工作方式的影响是喜忧参半的有一句玩笑话说,现在的摄影记者只用一半的时间来拍摄,而另一半的时间都用来查看照片的拍摄效果了即拍即显,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拍摄结果,这是数字时代给摄影记者带来的优势,但也可能同时成为摄影记者的负担在胶片时代,最好的照片往往是下一张;但是在数字时代,最好的照片却成了摄影记者看到的这一张,他们失去了追求最好的新闻瞬间的精神和动力,一图片的现场处理,在拍摄图片的数量方面,数字技术使拍摄成本下降,摄影记者按动快门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谨慎,为了保险起见,他们会拍摄很多的照片,希望以数量的增加来换取高质量的作品但是,数量并不等于质量,拍多了并不意味着拍好了,如果没有缜密的思考,没有对新闻价值的准确判断,拍得再多,也不一定能够拍到最好的新闻瞬间这种不思考只是按快门的做法还会带来一个后果有的时候摄影记者因为拍摄得太多,存储空间有限,因此不得不一边拍一边删,这是一种很糟糕的拍摄方式,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数码相机液晶屏幕并不能很清晰地呈现出最后的拍摄结果,通过取景屏幕来判断照片的好坏是不准确的一些摄影记者在查看拍摄照片效果好坏的时候会把局部放大观看,这样才能比较清晰地看到效果,但这和最终在计算机屏幕上的观看效果是不一致的()摄影记者在拍摄进行之中无法预料到新闻事件的发展进程,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照片可能就是这一事件的决定性瞬间,一图片的现场处理,()摄影记者并不知道照片最终如何使用,用作封面还是配图,照片将会被单幅使用还是以组照的方式使用等,随意删除照片也许会让记者丧失作品被放到封面的机会()站在当下的视角删除照片,会忽略了照片的历史价值因为随着时代的更迭,一些照片会因为附加更多的历史价值而增值当初拍摄的一个普通的小人物可能会变成名人,一个名人也许会在某一天忽然声名狼藉因此,对照片的观看还要站在未来的视角总而言之,照片的现场处理在胶片时代是不存在的环节,因为摄影记者只需要集中精力拍摄照片,把胶卷编号保存好就可以了,当时对照片的处理必须要等到照片洗印出以后才能进行但在数字时代,摄影记者的拍摄结果立刻就能显现,马上就可以传输,因此如何进行现场处理和编辑也就被提上了日程在这一问题上,核心原则仍然是遵循胶片时代的传统:

先拍好照片,不要急于判断好坏你每一次按下快门都不是草率的,这样反而会让你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不会因为拍到了大量没用的照片而浪费相机的存储空间,以及耗费你大量的精力来编辑照片,一图片的现场处理,2012年奥运会路透社图片编辑对照片的即时处理,图片的传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场即时传输稿件,即摄影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发展的进程中,快速对自己的拍摄结果进行编辑,迅速传输稿件有几个方面的原因要求摄影记者做到新闻事件的“现场直播”第一,互联网对信息快速传播的需求对于突发新闻或者对时效要求特别高的新闻事件如体育比赛重大事件等,读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资讯第二,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媒体需要在“快”上面展开比拼,尤其是为图片库和通讯社工作的摄影记者,谁第一个发出稿件就意味着谁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户第三,有的时候,摄影记者因为拍照时已经临近截稿期,需要立刻发稿现场实时传输有的时候是摄影记者单枪匹马进行,不过更多的时候是团队进行工作,一名摄影记者和一名甚至几名图片编辑相互配合,摄影记者只管拍照,图片编辑负责编辑和传输稿件,二图片的传输,另一种是,如果图片的需求不是很紧急,摄影记者就有更多的时间在拍摄工作完成之后对照片进行处理,然后传输稿件有的媒体有自己的图片管理系统,摄影记者可以在这个系统内上传照片,撰写图片说明报社内部的文字编辑以及图片编辑可以在系统内查看摄影记者的作品,并进行审核,一部分照片适合当日的新闻需求,于是会被立即下载使用;一部分照片当日无法使用,但可以转作资料照片,今后遇到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时,这张照片就会被检索出来而得到发表的机会除了图片管理系统,还有的摄影记者通过邮件即时通信软件传输稿件总的来说,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照片的传输速度越来越快,并且能够进行远程传输,很多摄影记者大多数时间都在外面工作,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摄影记者和编辑的沟通减弱了不少,二图片的传输,三图片的后期处理

(一)尽量保持照片的原始状态视觉传播学者保罗梅萨里(PaulMessaris)指出,人们习惯从有限的视觉证据中暗自进行概括,也就是说,人们认定自己在屏幕上或者出版的照片中所看到的一切就是这一形象所指称的广泛现实世界中的典型代表但是,传播者有选择的展现可能完全是一种欺骗,这就造成在视觉真相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