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音下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444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三音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音下教案.docx

《三音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音下教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音下教案.docx

三音下教案

第1课爱祖国

教材分析

1.合唱《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少年儿童合唱歌曲。

歌曲的音调、节奏乃至词曲的结合,具有现代通俗歌曲的特点,体现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歌曲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个复乐段。

第二部分句幅扩展(每乐句为8小节),节奏骤然展开,旋律跌宕起伏,气息宽广,大、小调式的对比(第一乐句的后4小节属于小调性质),使音乐的色彩更为丰富。

歌曲的尾声采用三个声部的和弦连接,和谐、明净,预示了祖国美好的前景。

2.管弦乐《红旗颂》(片断)

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音乐节)的开幕曲首次演出。

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作品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三部结构。

3.歌曲《救国军歌》

歌曲作于1936年,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所写的抗日救亡歌曲中最为成功的一首。

当时,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东北三省,并步步向南进逼,妄图侵吞全中国。

在此大敌当前、国难当头之际,国民党当局却一面采取不抵抗政策,一面则加紧策划、挑起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因此,“枪口对外”如一声惊雷,迸发出全国人民的心声,表达了爱国军民齐心抗日的坚定决心。

这首歌曲立即在全国流传开来,成为救亡歌咏集会上必唱的歌曲。

歌曲的旋律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贯穿于全曲的附点节奏及切分节奏,生动地表现了抗日队伍步伐整齐、勇敢前进的形象。

歌曲采用三段体结构。

第一部分(第1~8小节)为两个乐句,各含两个乐节。

附点节奏与用音重复构成了斩钉截铁的音调。

第二部分旋律突然跃起,句幅扩展,与前一部分形成对比,切分节奏的运用突出了全国军民的抗日决心。

第三部分的旋律及歌词均为前两部分的综合再现,最后乐句以上行旋律表现了浩大气势,将歌曲推上高潮。

4.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抒情、语言朴实简练,主题鲜明的儿童歌曲。

其曲调采用了川藏地区的民歌音调为素材,使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歌风。

它热情地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无比热爱的心情。

歌曲为2/4拍、羽调式,由五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

第一、二乐句是曲调的重复变化,旋律从低声区进入,流畅而又舒展。

歌词“太阳和月亮”、“长江和黄河”比拟成一个妈妈的儿女形象非常生动,起到了借景抒情的作用。

第三乐句“啊”及八度大跳一下子把情绪推向高潮,充满激情地唱出了“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突出了主题,表达了儿女们对祖国妈妈发自肺腑的心声和崇敬的心情。

第四乐句又运用了八度大跳,使得这一情感更为深情。

最后结束句在重复变化了前乐句后,音调向上高扬,最后结束在主音“la”音上。

5.歌曲《只怕不抵抗》

这是冼星海所作的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儿童歌曲。

歌曲以进行曲的节奏、平稳级进和跳进交替出现的旋律,描绘了儿童团员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

歌曲为三段体结构,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重复。

最后两句“只怕不抵抗”的歌词,扩充了乐句、突出了主题,更加深了歌曲的感染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学唱《一个妈妈的女儿》。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和演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

教学准备:

课前做好歌片(黑板上抄歌曲、幻灯片、投影片等,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

教学过程:

1.设问:

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

(气候、季节、节日……)

2.欣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

回答问题:

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

演唱的形式?

3.出示歌片,再次欣赏:

边看谱边欣赏。

研究的问题:

歌曲由几部分组成?

为什么?

4.分段深入欣赏:

(1)边看教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部分音乐,谈谈你对这部分音乐的感受。

(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部分,谈谈与第一部分的对比。

“风”、“雨”的含义?

(3)听第三部分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

谈谈这一部分的形象并与第一、二部分比较。

5.细致地聆听全歌曲。

研究的问题:

(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示?

(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

6.各人根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

7.谈话导入:

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你的妈妈叫什么?

8.太阳和月亮也有个妈妈,他们的妈妈叫什么?

——光明。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

9.聆听歌曲范唱。

讨论歌曲的内容及其表达的情感。

10.学唱歌曲:

(1)由于此歌音域较广“--6”,节奏较复杂,所以对三年级学生有一定难度,宜用听唱法,反复多听几次模仿学唱。

歌曲定调建议改为1=F。

低声区的声音不要压,要放松,高音不要喊叫,用些假声唱。

(2)为了降低难度,可分为两部分学唱,先唱第1~12小节曲调,唱会巩固后再唱后面部分。

在歌词方面要先唱好第一段、熟练流畅后,有时间再唱第二段,或第二段让学生课后再学唱。

11.唱熟练、流畅后,可以用西藏舞的基本舞步,边跳边唱。

12.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红旗颂》,感受相同的曲调由于不同的表现而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学重难点:

通过聆听歌曲,学会分析曲调情绪。

教学过程:

1.谈话:

200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

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晚会。

晚会的题标就是***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红旗颂”。

红旗象征着革命,是我们的信仰。

它火红炽烈,燃烧着无数先烈血染的风采。

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

2.熟悉、哼唱“红旗”主题。

(1)听赏第一部分“红旗”主题旋律的片段。

(2)出示主题曲调的歌谱,教师在钢琴上弹奏,并要求学生看着谱跟唱曲调。

3.欣赏第一部分。

设问:

(1)乐曲一开始的音调你熟悉吗?

是取材于哪一首歌曲的音调?

(国歌)

(2)“红旗”主题给你什么感受?

从红旗标题出发,你想到什么?

听后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如有必要还可以听一次。

4.欣赏第二部分。

设问:

这部分主题音调是什么曲调?

与第一部分的主题音调相比较,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

(这环节是本教学内容的重点,要细致引导点拨,让学生从音乐中获得体验。

5.重点讨论相同曲调表现出的不同情绪。

(1)要求发表意见的学生不仅是讲,还要唱。

唱出两个相同曲调的不同表现(第一部分抒情歌唱性,第二部分进行曲风格,速度也加快了)。

教师要适时加以点拨、启发。

(2)分析两部分不同的情绪表现、发挥学生的想像进行形象比较。

(3)有必要的适度播放第一、第二部分的“红旗”主题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

6.完整地聆听全曲。

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分析、对比,要激发学生听全曲的欲望,并提出聆听的要求:

(1)要保持安静地聆听音乐的环境。

(2)对乐曲的演绎理解,可以各人用自己最容易表达的方式进行,善于画画的,可以边听边用简笔画来表现乐曲的意境;善于用动作表演的,可以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各段音乐的发展。

当然还可以创造更好的方式来表现。

7.小结:

人们赞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表达对红旗的颂扬。

显示出我们民族的伟大,民族的骄傲

8.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只怕不抵抗》,进一步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2.聆听《救国军歌》中,感受队列行进的音乐特征并进行表演。

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重难点:

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教学过程:

1.在抗日救亡歌曲中,冼星海还专为孩子们写了这类歌曲,《只怕不抵抗》就是流传最广泛的一首,作于1937年。

2.聆听范唱。

设问:

谁能把歌词内容记住?

听后,说说歌词与歌曲的情绪。

3.板书歌词、再听一遍歌曲范唱。

4.学唱歌曲:

(1)板书1—10小节歌谱,教师范唱曲与歌各一次。

(2)学生自学,学会后相互唱给旁座的同学听,并相互纠正。

(3)教师范唱11—17小节三遍,并提问:

谁的记忆力最好,能准确地唱出?

(可以看谱,从实际出发,教师随时调控自己示范的次数,大致估计75%—80%学生已掌握即收。

(4)用以上方法再学唱第二乐段10小节。

(5)把第一、二乐段连起来完整的唱(包括词与曲,前后顺序从班级学生水平出发),并在歌谱需要唱的强的部位涂上实心黑圆点。

(6)教师示范歌曲最后一句[5小节方法同(3)]。

(7)学生自学全歌。

要求:

先学会唱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人的过程也是巩固自己学习成果的过程,最终达到能背唱。

5.表演歌曲:

(1)认真地聆听范唱、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绪。

(2)有感情歌唱《只怕不抵抗》(背唱)。

(3)分组讨论设计歌表演,(包括动作、伴奏等),教师巡视指导。

(4)分组展示成果,评选二组歌表演A组与B组。

6.综合表演:

顺序可以由学生自编,但要包括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以突出单元主题--爱祖国。

如:

顺序一:

《只怕不抵抗》A组-《救国军歌》队列表演-《只怕不抵抗》B组全班同学唱

顺序二:

《只怕不抵抗》-《红旗颂》表演-《一个妈妈的女儿》。

顺序三……顺序四……顺序五……

7.单元小结:

爱祖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表达我们中华儿女对我们伟大祖国最真挚的感情,最崇高的祝福。

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及网上收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及音乐作品。

8.初听《救国军歌》

设问:

为什么提出“枪口对外”?

师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从而进一步理解歌词“枪口对外”的含义。

9.再听歌曲《救国军歌》。

设问:

这首歌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在音调、节奏上、风格上……去讨论。

10.教师归纳学生的讨论,音调高昂激越,节奏铿锵有力,风格是进行曲队列歌曲。

在歌曲《救国军歌》音乐声中,做队列方整队伍行进步伐操练,在歌词第二段时,可变化队列方向或变化队列。

教师要指导学生,步伐要体现音乐的特征——威武、雄壮,展示抗日队伍勇敢前进的形象。

11.教师介绍这首歌是冼星海从法国归国后于1936年开始创作的救亡歌曲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12.教学小结。

第2课美妙童音

教材分析

1、歌曲《摇船调》是一首流行于我国台湾地区的、深受汉族人民喜爱的民间歌舞曲。

歌曲采用了问答与对歌的形式。

旋律优美、流畅,节奏明快、紧凑。

体现了客家儿童爽朗、活泼的性格特征。

2、歌曲《猜调》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

3、钢琴曲《木偶的步态舞》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创作的《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中的其中一首,曲中大量运用切分音和带顿音的八分音符,是欧洲音乐作品中吸收黑人舞蹈音乐的先例。

乐曲以此描绘一个红眼黑面、毛发耸然、外形奇特的黑人小木偶跳舞的滑稽形象。

4、歌曲《一只鸟仔》是流传在我国台湾地区的一首儿歌。

在两段歌词中,分别表现了一只失去鸟巢,找不到家的鸟仔和一只失去伙伴找不到伴的水鸡在水沟、田地间鸣叫的情形。

5、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唱腔为西皮原板,唱腔表现了李玉和对勤劳董事的铁梅的喜爱和自豪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课以“美妙童音”为主题,两首歌曲均为台湾民歌,目的为感受五声调式的旋律和地方色彩。

聆听乐曲侧重点各有不同,旋律多为优美、流畅,节奏多明快,因此,学生应该会喜欢,只是现代京剧很多孩子接触较少,因此《红灯记》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首聆听曲目在聆听时,要多给学生增加一些京剧的其他知识,以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三首作品和学唱两首歌曲,初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少年儿童的童真生活,建立珍爱幸福童年的情感。

2、用对歌的方式和同学合作演唱《摇船调》,能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在歌曲学唱中认识反复跳跃记号,懂得其演唱(奏)的方法。

3、能用合适的速度和表情演唱歌曲《一只鸟仔》。

并能与同学合作用双响筒或鼓为歌曲伴奏。

4、能听辨出《猜调》歌曲中的速度变化,乐于收集谜语和小伙伴分享猜谜的乐趣。

5、听辨出《木偶的步态舞》前后的速度变化,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能随音乐即兴编创动作,表现音乐中木偶滑稽可爱的步态特点。

6、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

教学重点

1、用对歌的方式和同学合作演唱《摇船调》,能进行即兴节奏问答的创作活动,并能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在歌曲学唱中认识反复跳跃记号,懂得其演唱(奏)的方法。

2、能用合适的速度和表情演唱歌曲《一只鸟仔》。

并能与同学合作用双响筒或鼓为歌曲伴奏。

3、听辨乐曲的速度变化,学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

教学难点

能跟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音乐模唱,学会两个京剧亮相的动作。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打击乐器,京剧相关知识的图片

教学方法:

聆听法、对唱法、创作表演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复习演唱《摇船调》

二、学唱歌曲《一只鸟仔》

1.聆听歌曲范唱。

大家在歌声中感受到什么?

2.复听歌曲录音,小声模唱曲调。

3.听教师范唱,请学生模唱,注意歌曲中的装饰音。

4.再次聆听歌曲录音,感受台湾民歌的风格。

小声跟唱歌曲。

5.跟着老师的琴演唱歌曲。

6.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要唱出台湾民歌的风格,体现爱鸟之情。

7.跟着老师的琴,分小组练习双响筒、小鼓的节奏。

8.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歌曲。

9.课下收集鸟鸣录音或者是视频等资料,下节课开“鸟鸣音乐会”。

三、小结:

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不只是唱鸟,更重要的是爱鸟、护鸟。

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作业设计:

复习歌曲《一只鸟仔》

板书设计:

《一只鸟仔》

第2课时

一、复习歌曲《一只鸟仔》

二、聆听现代京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1、初听后问学生:

你知道这是什么戏曲吗?

还记得二年级我们学过的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吗?

2、复习《红灯记》剧情。

3、再听。

了解唱词。

问:

这段唱词是李玉和在夸他的女儿铁梅,他都夸了些什么呢?

4、随音乐打拍子。

老师介绍:

在京剧中,强拍叫“板”,弱拍叫“眼”。

这个唱段前面是原板,(一板一眼),相当于2/4拍,后面是快板(有板无眼),因此,快板部分要全部打强拍。

一起边听音乐边打拍,注意听辨音乐的强拍和音乐的速度。

5、随音乐唱一唱。

6、学习唱段中的动作。

7、念唱词学动作。

三、小结。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京剧里面的一招一式都是演员们“台下十年功”练出来的,听了这首京剧选曲,你的童年和铁梅的童年有什么不一样呢?

简单说说你的感受。

第3课我们的朋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两音填入括号内;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创作4小节曲调。

2.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唱好《顽皮的杜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问:

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

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

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

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二、欣赏

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

设问:

(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4.复听乐曲:

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

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5.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三、学唱歌曲。

1、轻声学唱: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用口风琴找到1=F的“53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3、表演唱:

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

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

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

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四、“音乐游乐宫”:

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

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4、手势游戏。

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

5、听辨训练:

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

在什么时候出现?

(教师弹奏全曲。

6、机动:

视唱全曲。

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五、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马是人类的好朋友。

在感受、体验以“马”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2.唱好《我心爱的小马车》。

教学重难点:

1.试用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唱自己的歌。

教学过程:

1.准备一段内蒙古大草原举行****盛会的录像,以及一段二胡演奏。

如班上有学生会拉二胡或教师本人会二胡演奏更佳。

 2.播放内蒙古人民****盛会的录像让学生感受****时的热烈场面。

同时播放录音《****》(如能做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大屏幕播放效果更佳)。

 

3.设问:

刚才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什么场景?

 4.揭题《****》二胡独奏。

 5.听听二胡的音色,讲讲二胡的主要结构与发音原理:

二根弦,一个共鸣箱,一把弓。

弓摩擦弦,振动发声,由共鸣箱扩大传音。

 6.聆听第一乐段主题。

再随主题哼唱一次。

设问:

这段音乐表达了当时比赛场面怎样的气氛?

音乐主要运用什么节奏型表现这种气氛?

 7.聆听第二乐段的主题:

再随这主题哼唱一次。

8.设问:

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音乐比较,又表达了比赛的怎样情景?

9.再听第二乐段。

设问:

(1)第二乐段的主题反复了几次?

(2)你能想像每次反复的不同变化,在比赛的场面上的不同情景吗?

(3)第二次反复时,独奏乐器二胡

第4课春天的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嘀哩嘀哩》、歌曲《春天的小河》

教学目标:

1、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2、通过学唱《春天的小河》,了解强弱的处理在歌曲中表现的作用。

教学重点:

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难点:

欣赏《嘀哩嘀哩》,能体会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并能用自然、流畅的声音和动作表达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童声齐唱《春天悄悄地走来》

师:

刚才我们在歌中听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春天里还有些什么景象,你可以用一句歌,或一个动作来告诉大家,看看谁表现得最清楚。

二、欣赏:

《嘀哩嘀哩》

师:

春天有那么多景象,那么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让我们一起跟着歌中的小朋友去找一找吧!

1、初听全曲一遍。

要求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歌中的内容,说一说歌中唱到的春天在哪里?

提问:

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复听:

你能用动作来把歌曲表达的情绪表达一下吗?

要求可能自由结合为一小组,分配角色。

三、新授歌曲:

《春天的小河》

师:

让我们到日本去看看春天的小河又是怎样的?

1、教师范唱

2、学生轻轻跟唱,注意两字对一个音的地方。

3、讨论用怎样的歌声来表现歌曲?

学生讨论后回答,特别是最后一句(要求处理得渐弱)

4、用有感情的声音完整地表现歌曲。

5、试着边做手势边唱歌曲的前8小节歌谱。

6、用线条连一连水泡里的音符,唱一唱。

7、一半学生唱主旋律歌词,一半学生唱沙啦、沙啦。

四、欣赏歌曲《樱花》,初步了解一些日本的音乐和文化。

五、小结

春天是美丽的,描写春天的歌是动听的,去找一找,唱一唱还有哪些是描写春天的歌曲。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渴望春天》学唱《小春笋》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渴望春天》并让学生有感情地哼唱,启发学生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小春笋》来赞美幸福的生活,抒发远大的理想。

教学难点:

感受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是重点,唱好歌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号是重点。

教学内容:

一.欣赏导入部分。

1.乐诗朗诵。

《春天》音乐可选用《渴望春天》的旋律。

2.复习演唱《嘀哩嘀哩》

二.欣赏《渴望春天》

师:

春节刚过,想一想,当我们脱去厚厚的棉衣,一身轻松来到田野,看燕子归来,看满目绿色鲜花盛开,听小鸟歌唱,春风拂晓细雨连绵,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与活力。

春天是多么没好,大家希望春天快点来到我们的身旁吗?

下面请同学门听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1.初听全曲一遍。

提问:

说说这首歌曲表达的情绪?

(学生回答)小结:

歌曲表现了少年儿童盼望春天早点到来。

2.介绍莫扎特。

教师介绍: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971年创作的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首歌曲,在写这首曲子时他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另人惊叹的是,在这首曲子里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3.再次听全曲,用身体动作感受歌曲的节拍。

并“啦”轻轻哼唱。

4.跟着学唱歌曲第一段。

先老师范唱,也可以用放音乐等形式使学生逐步准确并有感情地演唱。

三.新授歌曲《小春笋》。

出示竹林的图片师:

春天多美好,连竹林里的谁也在泥土里藏不主了,着急的要申出头瞧瞧美丽的春色呢(学生答)对了!

让我们再来听一首小春笋的歌吧!

1.教师范唱歌曲。

提问:

这首歌里把小朋友比做什么让人觉得特别亲切?

2.跟琴轻轻哼唱。

3.解决歌曲难点。

(附点和休止符号)

4.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5.歌表演。

分各小组讨论,分配角色。

交代要求,表演动作要尽量合着音乐的节奏,否则失去歌表演的意义。

先请一到两组上来表演,学生评价。

最后集体合着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

四.全课总结。

师: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天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同学们你们就象春天里的花儿一样美好,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愿你们在明媚的春光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以后祖国的建设贡献出你们的一份力量。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歌曲《布谷》,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体会由此而转换的不同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

并能体会由此而转换不同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布谷》

教师:

我们先来复习上学期学过的歌曲《布谷》注意强弱。

1.学生演唱歌曲。

教师:

同学们的声音很好听,动听、悦耳。

请大家想一想,歌曲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2.改变速度演唱歌曲《布谷》,体会情绪的转换。

学生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唱《布谷》,回答问题。

教师:

我们改变了歌曲的什么,使情绪发生了变化?

刚才你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的?

教师小结:

我们改变了歌曲的速度,还用有弹性的声音来演唱了歌曲,歌曲的情绪就发生了变化,变得活泼欢快了,但是同样可以表现出春天蓬勃向上的意境,符合歌曲歌颂的对象。

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