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45146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5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docx

三套打包福州市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1

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答案)

(第一至六单元)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

(10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色入户,欣然起行__。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感时花溅泪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4)半卷红旗临易水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5)《三峡》中用奔马和御风作比,体现出夏季三峡水流迅猛急速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__,不以疾也__”。

(6)杜牧《赤壁》中“折戟沉沙铁未销__,自将磨洗认前朝__”,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的慨叹。

(7)真正的安静不在于外部环境的喧闹或宁静,更重要的是你自己内心的安宁,正如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所说:

“问君何能尔__,心远地自偏__。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

(1)—(4)题。

(12分)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

它比蒋介石在南京或上海发动的政变,或者共产党占据广州的情况,其流血和笨拙程度都不知要低多少。

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

到十二月十二日早晨六点钟,整个事件就已经结束了。

东北军和西北军控制了西安。

蓝衣社特务在睡梦中惊起,被缴了械,逮捕起来;几乎整个参谋总部人员都在西安宾馆的住处遭到包围,关了起来;邵力子省主席和警察局长也成了阶下囚;西安市警察向兵变部队投降;南京方面的五十架轰炸机和飞行员在机场被扣。

但是逮捕总司令却流了血。

……

东北军这批先遣人员的增援部队马上开到,孙上尉率部进攻总司令住处。

警卫人员猝不及防,没有久战,不过有足够时间让吃惊的总司令逃跑。

孙上尉到蒋介石的寝室时,他已经逃跑了。

孙率部搜索,爬上宾馆后面的白雪掩盖、岩石嶙峋的小山。

他们马上就发现了总司令的贴身仆人,接着不久就找到了总司令本人。

他只穿着睡衣睡裤,外面披着一件长袍,赤裸的手脚在急急忙忙爬上山时给划破了,嘴里也没有假牙,身子索索地在寒冷中哆嗦着,躲在一块大岩石旁的小洞里——这块大岩石是长城建造者秦始皇陵寝所在地的标志。

(1)以上文段所记载的历史事件是西安事变,这一事件的领导者是张学良和杨虎城。

(2分)

(2)“猝不及防”在句子中的意思是:

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

(2分)

(3)文中画线句使用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2分)

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蒋介石的狼狈,反映了他的色厉内荏。

 

(4)请结合原著回答:

①这一事件的领导者去西安的本来目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这一事件“高明”在哪里?

(6分)

①剿共;②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行动迅速。

3.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活动落实“通知”要求,请你参与。

(13分)

(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6分)

通 知

为落实“教育部通知”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堵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

学校团委决定4月10日下午4:

30在学校西综合楼阶梯教室召开各班团支部书记和班长会议,请大家准时参加。

此致

敬礼

校团委

4月9日

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黄堵毒”,正确写法是“黄赌毒”。

(2分)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成分残缺,在“危害性”的后面加上“的认识”。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删除“此致”“敬礼”。

(2)下面是活动中的两道题,请回答。

(4分)

①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用作比喻自己高风亮节的气节的事物。

(2分)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根据下面的诗句,写出古人过重阳节的两种习俗。

(2分)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喝菊花酒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高(佩带茱萸)

(3)下列对一首古诗的补充,最恰当的一项是(A)(3分)

我家洗砚池边树,________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留清气满乾坤。

A.朵朵 只  B.朵朵 要  C.枝枝 只  D.枝枝 要

二、阅读(55分)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018·安徽)(22分)

________________

①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

“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的玩法简单:

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

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

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

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

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

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

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

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

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

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

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

【甲】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

【乙】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

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

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

【丙】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

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

【丁】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

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

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

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作假成真。

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

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

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像晨星一样光亮!

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选》,有改动)

4.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D )(3分)

我的心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A.【甲】    B.【乙】    C.【丙】    D.【丁】

5.第⑥段独句成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__承上启下(过渡)__,在内容上的作用是__凸显了大家对歪儿回来的释然和惊喜之情__。

(4分)

6.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

(4分)

(1)那个暑假,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想去玩游戏的急切心情。

 

(2)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语势,写出了歪儿对游戏的热爱和对友谊的渴望。

7.第⑦段说“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请联系上下文概括发生了哪些变化。

(6分)

①大家对歪儿由捉弄、讥笑到关爱、保护;②歪儿由孤独、痛苦到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满足。

8.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

(5分)

示例:

①歪儿(或“我和歪儿”):

歪儿(和“我”)是文章的主要人物。

②踢罐电报:

踢罐电报是文章的线索(中心事件)。

③光亮的眼睛:

友谊让歪儿的眼睛像晨星一样光亮,又美又动人。

【二】(2019·杭州)(18分)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

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

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

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

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

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

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

好的展览,要用古诗打动观众。

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

 

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

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

(《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9.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免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切。

10.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烦恼”。

(5分)

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11.材料二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

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12.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

请选择并简述理由。

(6分)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示例一:

我选择A。

标题用“冷”“热”对比,形象生动,表达鲜明,容易吸引读者。

既关注到当今博物馆“热”的现状,又冷静思考了博物馆存在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出路。

示例二:

我选择B。

标题用设问的形式能吸引读者,引人思考。

暗示了博物馆现状的不足,引发读者思考博物馆未来如何改革发展。

示例三:

我选择C。

标题用拟人的手法,表明在博物馆“热”的当下,讲“故事”仍是博物馆的短板,今后应该在讲解方式、互动体验等方面作出努力。

【三】(15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

归,召晏子而问之曰:

“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之不祥也?

”晏子对曰:

“国有三不祥,是不与①焉。

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所谓不祥,乃若此者也。

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

如②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③为不祥也?

”(选自刘向《说苑》)

【注释】①与:

在其中。

②如:

到,往。

③曷:

怎么。

13.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管夷吾举于士    于:

__从

(2)人恒过过:

__犯错误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

__同“弼”,辅佐

(4)下泽见蛇泽:

__沼泽

(5)晏子对曰对:

__回答

1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才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2)如虎之室,如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祥也?

到老虎的家、到蛇的巢穴看见它们,怎么能说是不祥呢?

15.【甲】文的表达方式是__议论,【乙】文的表达方式是__记叙。

(2分)

16.从孟子、晏子的话中可以体会到治国的关键是什么?

(4分)

为政,要举贤任能。

【乙】参考译文:

齐国的景公出去打猎,上山时看见老虎,到沼泽地看见蛇。

回去后,叫来晏子问他道:

“今天我出猎,上山看见老虎,到沼泽地看见蛇,大概是所说的不祥吧?

”晏子回答说:

“国家有三种不祥(的情况),这个不在其中。

就是有贤能(的人)却不知道,一不祥;知道(贤能)但是不用,二不祥;用但是不委以重任,三不祥。

所谓不祥,就是像这种情况。

今天上山看到老虎,(那山)是老虎的家;到沼泽地看见蛇,(那沼泽)是蛇的巢穴。

到老虎的家、到蛇的巢穴看见它们,怎么能说是不祥呢?

三、写作(55分)

17.请以《小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人教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1)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

(2)这真不啻是诞生了一次。

(3)它们的头和胸覆盖以天然的坚硬的甲胄。

(4)一会儿把它向后拉,一会儿把它向前sǎng。

(5)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shū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6)它们过分热情地扑向冷漠的荒丘,不管人家愿不愿意,就去亲吻就去拥抱,热烈疯狂,缱quǎn缠绵,完全是一种自己的方式。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想那飘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样子。

B.一般的蚂蚁都属于欺世盗名之徒。

(欺骗世人,盗取名誉。

C.他就必须很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狡诈)

D.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

(雨下得很大)

3、按要求默写填空。

(6分)

(1)王维的《使至塞上》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的诗句是,。

(2)《声声慢》中用叠词来表达词人内心愁绪的句子是,,。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黑云大雨的句子是:

,。

(4)李商隐《夜雨寄北》一诗想象未来团聚时幸福的句子是,

(5)柳宗元,写了,世称,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6)请写出四大名著中的一个人物故事。

4、下面语句正确的顺序为()(2分)A

①那绯红的小球在天边升起,一片冬意朦胧的光照扩展开了②在洪水泛滥的平原中间,只是这里或那里露出来一块块干的土壤③我们一言不语地观看④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

A.③①④②B.①④②③C.②①③④D.③④①②

5、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日出》运用层层烘托、步步蓄势的手法来突出高空日出奇景。

B.《下雨天,真好》是以孩童的口吻所写出的一篇怀旧作品。

其中本文以“真好”为主线,贯穿和雨相关的人和事。

C.《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诗的前后四句写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D.《静默草原》表现了作者“善忘”的人生态度。

6、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看法。

(4分)

朱永新教授等认为当前部分国民心态浮躁疏远于阅读、远离经典,这与缺乏应有的文化底蕴有极大的关联。

因此,提出建立“国家阅读节”。

余秋雨则明确表示反对。

其理由是:

一、现在已有“国际阅读日”,没有必要增加类似的节日;二、在网络阅读日趋流行的今天,阅读不是欠缺,而是灾难;三、在今天,阅读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考察、游历、体验、创造。

余秋雨说,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的是浪费生命。

不久,朱永新又发文《余秋雨先生,请不要误导中国人》。

两种争论十分激烈,也在各地引发是否设立阅读日的讨论。

作为中学生。

你认为是否需要设立“青少年阅读日”?

请根据你的体会,简要写出理由。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题。

(8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①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③佁然不动( )

④其岸势犬牙差互。

()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9、文中出现两个“乐”字,是什么给作者带来了这短暂的快乐?

(2分)

10、抛开作者的忧愁,小石潭是一处绝妙的景致。

认真阅读文章,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令人难忘的景点。

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点,为之拟一个富有情趣的名字,并写出你题这个名的文字依据。

(2分)

例:

景点名“听水径”;文字依据:

闻水声 如鸣佩环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4题。

(12分)

聪明的窗户

①窗户其实有很多让人不如意的地方,炎热的夏天,炙热的阳光会穿透它,使得居室非常燥热;寒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也会通过它钻到屋里。

为了使房间冬暖夏凉,人们不得不安装空调,而空调所消耗的电大多用煤和核燃料来发,这需要消耗多少能源啊!

这些能源还会产生二氧化物、放射性废物等污染物质。

假如说,所有的建筑物都不要窗户,那么不仅能节约许多能源,也不会造成太多的污染。

②但是没有窗户的房子,就像牢房一样,又有谁愿意住在里面呢?

而有了窗户,哪怕是只住在一间小小的房子里,都觉得不孤单、不压抑,因为透过窗户,外面的世界就呈现在面前,让人感到自己和世界同在。

因为窗户不可或缺,哪怕它需要消耗再多的能源,产生再多的污染,也会存在。

③于是科学家希望能够发明一种窗户,既拥有普通窗户的功能,又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可喜的是科学家已经发明了这种窗户,并把这种新窗户命名为“聪明的窗户”。

那么这种窗户到底聪明在哪儿呢?

④聪明窗户能够感知房子的能量,并做出适当的调整。

当外面的光线变化时,它会自动改变颜色。

比如说,当外面赤热炎炎时,聪明窗户就会变得黑暗,这样就会减少光线的透射,即使不开空调也能使屋子凉爽,从而既节约了能源又减轻了污染;而当外面灰蒙蒙时,聪明窗户就会变得明亮,使室内充满光亮,不会因外面的阴暗而使人的心情变得糟糕。

难怪发明聪明窗户的科学家说,它还改变人们的心情。

总而言之,聪明窗户能把普通的居室变得十分舒适。

⑤聪明窗户的功能还不仅限于此,它还拥有记忆功能。

当外面很热时,聪明窗户就会记住这种炎热的程度,并马上切断电源,变得阴暗下来;而当外面光线暗淡时,聪明窗户也会记住,从而迅速接通电流,使室内变得明亮。

因而当外界变化时,聪明窗户便会从一种状态转变到另一种状态。

这种转变仅需几秒到几分钟,具体时间取决于房间的大小。

⑥因为聪明窗户所需要的电流功率非常小,因而依靠太阳能就能完成这些功能,也就是说聪明窗户仅需要很少的能源就能来回地转变。

这和过去的窗户相比,能够节省不少能源。

⑦虽然科学家已经发明了聪明窗户,但要投入生产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为目前人们对这个产品的信赖度还不是很高,不知道它是否能够长期使用。

无论怎样,科学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聪明窗户一定得到广泛的使用。

11.第①段主要说明什么问题?

(2分)

12.普通窗户有什么功能?

科学家发明的“聪明窗户”有什么功能和优势?

(4分)

(1)

(2)

13.“聪明窗户”有什么特点?

文章为了说明“聪明窗户”的优点,主要采用哪种说明方法?

说说其作用。

(4分)

(1)

(2)

14.联系全文,结合实际,品味第⑦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说说科学家为什么“相信”不久的将来,聪明窗户“一定”能得到广泛的使用?

(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

(16分)

城市农夫

①我的舅舅是一个地道的农民。

几年前一个深秋的清晨,他挑着两个圆滚滚的蛇皮袋,踏上了开往城市的班车。

舅舅在那里替人夯基、打桩、拉板车、搞装修,但他最容易找到的工作还是砌墙抹灰。

一个半拉子泥工的浆砌技术毫不逊于那些泥匠师傅,他过硬的基本功得益于家里砌牛栏厕所时的自我实践。

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过100来斤的他就像一座小型火力发电机,仿佛他每天吃下的不是白米饭,而是乌黑的煤。

他一肩能扛两包水泥,一天能砌100多平方米的墙,一板车能拉500多块砖。

②舅舅的文化水平不高,勉强称得上是一个小学毕业生。

他深知没有文化的苦,下决心培养孩子。

如今,三个孩子一个在江西农大读书,两个在县城上中学,这在农村可是相当少见的。

舅舅的负担自然是够重的,每年得交一万多元的学费。

好在孩子们懂事,他们一边在课堂上读着来自清的《背影》,一边想念自己当民工的父亲。

他们几乎不花零用钱,在意念中把自己不必要耗费的体能蓄积起来和思念一同寄给父亲,同时用优异的成绩来赢取奖学金,以此默默地帮着父亲。

这些,使长年在外用苦力挣钱的舅舅欣慰无比,也使他更下定决心不让自己的孩子在知识面前失去尊严。

③来到城市,他从一幢高楼到另一幢高楼,白天和工友们在蛛网似的脚手架上出没,宛如一只蜘蛛,靠巨大的定力将身体附着在网上;夜晚把自己劳累了一天的身子卷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