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487537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docx

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强化训练59

以下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有八路军参加的是: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枣宜会战  D淞沪会战

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基础和条件是:

①  历史上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密切合作关系  

②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③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  

④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中法新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德国强占胶州湾

在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对华资本输出权利时,甚至取得我国一些地方的金矿开采权的是

A日本  B法国  C俄国  D英国

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1947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时,开辟或扩大的三块根据地共同涉及的省份是:

A河南  B陕北  C江苏   D安徽

下列哪次会议对今天我党进行的反腐倡廉工作有指导意义: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时,当时国际上正发生:

A英法七年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克里米亚战争    D普法战争

#VALUE!

下列哪一运动比较全面地检验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A五四运动    B省港大罢工

C国民会议运动  D五卅运动

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基础是:

A阶级利益  B主要矛盾  C革命目的  D合作方式

以下我国建设成就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南京长江大桥    

B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C研制成世界领先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A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其前身是封建官僚、地主和商人

C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的总特点是:

A军事与外交并用     B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互辅

C扶植割据势力      D以华制华

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西安事变的发生和解决,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共产党方针政策的正确    B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C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推动   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新中国成立之初。

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根本作用是:

A打击投机商人

B解决财政困难

C争夺市场领导权

D巩固新政权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当时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同治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甲午中日战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基金   

B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设备和技术

D列强资本输入迫使清政府鼓励民办工业

1927年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土地革命的方针

A表明中共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主要是为了配合夺取大城市的武装起义

C是毛泽东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反映

D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物

促成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基础是:

A阶级利益  B主要矛盾  C革命目的  D合作方式

下列哪次会议对今天我党进行的反腐倡廉工作有指导意义:

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从适应当时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以下著作最具有进步意义的是:

A《海国图志》     B《原道醒世训》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编》

袁世凯建立的北京临时政府中,同盟会会员担任部长的部门不包括

A教育部  B农林部  C司法部  D内务部

王明左错误在中央苏区得以全面推行是在:

A1931年  B1932年  C1933年  D1934年

1947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时,开辟或扩大的三块根据地共同涉及的省份是:

A河南  B陕北  C江苏   D安徽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国家坚持放在首位的是:

A农业  B高新技术产业  C重工业 D商业

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化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

②外国侵略势力,开始伸入长江中游

③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④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甲午中日战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基金   

B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扩大

C外国在华设厂带来了先进设备和技术

D列强资本输入迫使清政府鼓励民办工业

前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在于: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地位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中国民主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的核心是:

A开展武装斗争

B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C坚持中共的正确领导

D以农村包围城市

为毛泽东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观点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A一届人大的召开    

B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C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国尼济的发展

D三大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太平天国西征军与湘军作战首次失利的地方是在:

A湖北  B湖南 C安徽 D江西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霁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是哪一派的观点?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以下各项不属于维新派成立的强学会活动的内容是:

A举办讲演会 B议论时政  C购买译书阅读  D协助地方推行新政

下列哪一运动比较全面地检验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A五四运动    B省港大罢工

C国民会议运动  D五卅运动

毛泽东同志有诗云: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该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八路军发起的百团大战   B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C人民解放军解放上海    D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体现在:

①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  规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②  ③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  

③  ④要逐步实现工业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以下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前中国对英出口的主要商品:

A茶叶  B生丝  C棉花  D药材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三大战役的主要战果是:

A北平获得和平解放,使这座文化古城免遭战火破坏

B解放国家最大城市上海,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D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D民主集中制

19世纪90年代,中外贸易中国每年入超数达到:

A2000万银元      B3000多万银元  

C3000多万两海关银    D3000多万两白银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的总特点是:

A军事与外交并用     B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互辅

C扶植割据势力      D以华制华

黄埔军校与以前军校的不同之处是;

A严格军事训练    B健全管理制度

C重视政治教育    D培养军事骨干

以下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有八路军参加的是: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枣宜会战  D淞沪会战

以下我国建设成就是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

A南京长江大桥    

B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C研制成世界领先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

D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建成

下列企业创办时间最晚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上海机器织布局

武昌起义爆发后,帝国主义各国准备干涉中国革命,其中立即与清政府签订出售武器合同的是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因为它:

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②出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 

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西安事变的发生和解决,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共产党方针政策的正确    B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C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推动   D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变革

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是长期农村改革经验的总结

D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水平

19世纪60年代,产生地主阶级自强运动的原因和条件是:

①清政府内外交困,慈禧太后支持洋务派  

②洋务派控制着中央政权

③洋务派大多是占据地方政权的总督和巡抚

④西方列强大力扶持洋务派,支持洋务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

A光绪帝和部分清朝官员

B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

C爱国知识分子与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地主和民族资产阶级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最主要的意义是:

A开展游击战争的尝试

B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C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

主要是因为该役:

A给日本华北驻屯军以沉重打击

B是敌后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有利于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好转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成就突出体现在:

A工矿业  B交通运输业  C农业  D能源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的目的是

A反对袁世凯称帝,号召维护共和制度

B支持去南护国军,号召武装讨袁

C反对袁世凯任在总统,号召彻底倒袁

D声援护国战争,号召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中共的措施中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发展最有效的一项是:

A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B开展土地革命

C开展游击战争      D建立苏维埃政府

以下哪些内容不是1946年初政协的决议:

A整编全国军队     B改组国民政府 

C承认解放区合法地位  D实施《和平建国纲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要变革

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C是长期农村改革经验的总结

D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水平

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当时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  B同治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壮烈牺牲的管带邓世昌所指挥的军舰是:

A定远号  B镇远号  C致远号  D经远号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下列言论最能表明他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的是:

A中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与日本人打仗呢?

B……以此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

……

C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省的完整,则……可让出东北

D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若亡于共产党,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1947年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时,开辟或扩大的三块根据地共同涉及的省份是:

A河南  B陕北  C江苏   D安徽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实是求是,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事件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中法新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德国强占胶州湾

#VALUE!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纲领有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

A斗争目标不同    B斗争方式不同

C阶级立场不同    D世界观不同

二十世纪30年代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七·七事变后

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项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  B中缅谈判  C中苏谈判  D中美谈判

决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最重要因素是:

A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其前身是封建官僚、地主和商人

C外国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D本国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压迫

一次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轻工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是:

A纺织业  B面粉业  C造纸业 D榨油业

中共的措施中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发展最有效的一项是:

A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B开展土地革命

C开展游击战争      D建立苏维埃政府

二十世纪30年代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是在: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七·七事变后

1956年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基础和条件是:

①  历史上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密切合作关系  

②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  

③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基本建立  

④民族资产阶级逐步变成社会主义劳动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洋务派所办的民用工业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军事工业的需要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赚取利润,增强经济实力   D培养人材,发展资本主义

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进行民主革命的政治纲领,其核心内容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制定土地革命政策的理论依据是: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B农民是受封建剥削、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

C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共代表农民阶级的根本利益

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

主要是因为该役:

A给日本华北驻屯军以沉重打击

B是敌后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有利于克服投降危险,争取抗战形势好转

D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以下事件不属于文革时期与左倾错误进行斗争的是:

A一月革命  B二月逆流  C邓小平全面整顿  D四五运动

洋务派所办的民用工业其生产的主要目的是

A满足军事工业的需要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赚取利润,增强经济实力   D培养人材,发展资本主义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霁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是哪一派的观点?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以下各项不属于维新派成立的强学会活动的内容是:

A举办讲演会 B议论时政  C购买译书阅读  D协助地方推行新政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最光辉的典范之作是:

A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道路

B主持召开遵义会议

C率领红军四渡赤水

D三大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以下抗日战争中的著名战役有八路军参加的是:

A太原会战  B徐州会战  C枣宜会战  D淞沪会战

中共党内从1958年至1978年出现了连续20年之久的左倾错误,其原因是:

①了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论断

②为改变中国落后的面貌而始终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③残余的封建思想影响,民主法制不健全和个人崇拜盛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

19世纪60年代,产生地主阶级自强运动的原因和条件是:

①清政府内外交困,慈禧太后支持洋务派  

②洋务派控制着中央政权

③洋务派大多是占据地方政权的总督和巡抚

④西方列强大力扶持洋务派,支持洋务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侵华的总特点是:

A军事与外交并用     B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互辅

C扶植割据势力      D以华制华

中共的措施中对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发展最有效的一项是:

A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B开展土地革命

C开展游击战争      D建立苏维埃政府

三大战役的主要战果是:

A北平获得和平解放,使这座文化古城免遭战火破坏

B解放国家最大城市上海,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被消灭,为解放全国奠定了基础

D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革命胜利后的总任务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体现在:

①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  规定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②  ③对农业、手工业、工商业进行改造  

③  ④要逐步实现工业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有人说甲午中日战争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分界线,这主要因为是:

A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B清政府开始引进西方近代技术,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D发展商业和开设议院的要求出现,维新变法思想开始形成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与中共的革命纲领有区别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

A斗争目标不同    B斗争方式不同

C阶级立场不同    D世界观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