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8504478 上传时间:2023-08-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0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认识我们自己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认识我们自己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总8节

教学内容:

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我们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2.身体内部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结构,如骨骼、肌肉、心脏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观察并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2.能够用摸、听等方法,探知身体内部的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2.能够如实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发现人们身体结构相似,但相貌等方面总会有些不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观察和描述身体的外部结构。

知道人的身体基本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身体外形具有左右对称的特点。

难点:

能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开展观察活动,以证实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白纸、彩笔。

教师准备:

班级记录单、人体结构图。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看图认动物。

让学生观察图片,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

在一年级时,学生观察过动物的身体特点,剪影图能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动物外形的基本特点,同时这也是本课学习认识人的身体基本结构的方法。

2.谈话:

同学们在一年级时,就认识了很多动物,通过观察了解了它们的身体结构。

你对自己的身体结构有哪些认识呢?

(课前布置学生完成活动手册上的信息采集,此处学生便可根据活动手册进行说明了)今天,我们就来观察我们的身体。

(板书课题:

观察我们的身体)

二、探索

(一)观察身体的外部结构

活动一画一画

1.明确活动要求。

(1)每组选择一名同学,躺在大白纸上。

(2)每组再选择一名同学用彩笔沿着这名同学的身体外部把轮廓画出来,然后再把身体轮廓剪下来,其他人辅助操作。

(3)笔的墨迹不要碰到同学的身体和衣服。

(4)安全使用剪刀,不要伤到自己或他人。

2.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作品。

思考:

不同同学的轮廓有哪些相同之处呢?

3.小结:

人的身体结构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

设计意图:

通过寻找相同之处,帮助学生认识到人的身体的外部结构包括头、颈、躯干、四肢。

活动二折一折

1.把轮廓沿中间对折,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3.谈话:

把轮廓沿中间对折,左右两个部分会重合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我们的身体具有左右对称性,比如,我们的左手和右手是对称的。

你还能说说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是对称的吗?

4.小结:

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同之处,但外部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包括了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同时,人体还具有左右对称性。

(二)观察身体的内部结构

活动三摸一摸,听一听

1.明确活动要求。

(1)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身体,会有什么感觉?

感觉皮肤下面有什么?

在轮廓图上标出摸的位置。

(2)两个同学一组,互相听一听对方的腹部和背部,哪里有声音?

可能是什么器官发出的声音?

在轮廓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并在轮廓图上记下观察的位置。

3.学生展示本组的观察结果,教师板书记录。

要求:

汇报时注意要用“我用什么方法,感觉到什么,听到哪里有什么声音,它可能是什么器官。

”这样的句式。

设计意图:

小组内分工合作观察身体的某一个部分,防止因观察内容过多,导致记忆不准确。

通过标记位置,让学生初步认识人体内部结构。

要求学生按照规范的句式回答是为了让学生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同时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三、拓展

出示人体的骨骼示意图、肌肉示意图和内部器官分布图。

看图,想想你刚才摸到的可能是什么,听到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器官发出的。

设计意图:

学生对比人体结构图和自己在轮廓图上的记录,就可以解答自己想知道的问题了。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人的身体外部结构是相同的,都包括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

同时,人体还具有左右对称性。

我们还发现身体内部还包括很多结构,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以后慢慢学习。

【板书设计】

观察我们的身体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总9节

教学内容:

观察与比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感觉器官观察到的信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我们认识周围的事物特征及其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特征和变化。

2.能够使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述。

科学态度目标

1.如实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2.愿意在合作中承担自己的工作,并积极参与研究活动。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创造性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利用感觉器官进行事物之间不同之处的比较,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

难点:

通过实验体会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更精准、更全面地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学生活动手册、真水果(每组4种)、仿真水果(每组1种)、纸箱(每组1个)。

教师准备:

课件、班级记录单(上一课的和本节课要用的)、毛绒玩具(1个)、钥匙(1串)、自来水(1杯)、眼罩(1个)、饮用水(3个半瓶,瓶盖上用红、黄、蓝彩笔做记号或用不同颜色的瓶盖)、课堂评价用的小动物图片和坐标图(每个小组由一只小动物代表,每达到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前进一个格子;违反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退后一个格子)。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一起通过感官发现了很多物体的特征(出示上一课的班级记录单)。

今天,我们将继续利用身体的感官,在观察与比较的过程中发现事物更多的“秘密”(特征)。

(板书课题:

观察与比较)

一、聚焦

利用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我们能够发现很多事物的不同之处。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二、探索

1.比较屏幕上的两幅图,找出5个不同点,找齐之后请举手示意老师。

请同学们用“我通过眼睛看,发现……”的句式汇报自己的答案。

(评价:

声音洪亮,按规范语言完成汇报,该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设计意图:

本环节让学生利用单一感官(眼睛)观察、比较两幅图,并找出不同之处。

教师要求学生找齐所有不同之后再举手汇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全面、严谨地思考问题。

另外,利用规范句式进行汇报,可以培养学生完整表达的能力。

2.根据听到的声音判断是什么物品被扔进了桶里,并说明理由。

一名学生戴上眼罩,另一名学生选择一个物品投入桶内。

(如果选择水,请在桶内放一个小一点的用来接水的器皿)

3.请用“我通过耳朵听,发现这个物品是……,因为……”的句式来汇报你的答案。

(评价:

声音洪亮,按规范语言完成汇报,该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让学生利用耳朵这个单一感官发现事物的特征。

另外,教师还要通过这个活动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教师背对学生)往3瓶饮用水中分别滴入不同量的醋,请各个小组依次到前面按照科学的观察方法进行观察与比较,然后按照滴入醋的量的多少排序。

完成后将三瓶溶液按顺序摆放在实物展台上,并把用到的感官图片摆在瓶子的后面,同时小组其他成员在活动手册上做记录。

(评价:

小声交流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设计意图:

首先,本环节将教科书上的酱油改为醋,原因是学生通过视觉、嗅觉、味觉都更容易分辨出醋。

其次,在汇报环节,为了方便说明,可以设计三种不同颜色的瓶盖,这样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发现每组的排序情况了。

再次,在排序的瓶子后面摆放准备好的感官图片,也可以很清晰地呈现学生的观察方法,这为得出多种感官参与观察进行充分的铺垫,使难点得以化解。

5.把仿真水果挑出来,有哪些方法?

教师可以为每组学生准备5种水果,其中只有1种是仿真的,比如1个真苹果、1个仿真苹果、1串葡萄、1个芒果、1个橘子。

把这些全部放入一个封闭的纸箱中。

(评价:

小声交流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用规范语言说话的组小动物前进一格)

操作规则:

(1)请在小组内交流,商量出挑选的方法,并明确你们需要用到的感觉器官。

讨论结束后组长举手示意。

(2)每个小组选出一人代表全组进行汇报,并由这名同学按照“通过讨论,我们小组决定用挑出仿真水果”的句式来汇报。

(3)等老师发布“开始”的口令后,组长才能将箱子打开,比赛正式开始。

(4)挑选出来以后,组长举手示意。

小组所有成员都要反思开始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实验的时候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

首先,本环节以比赛的形式开展活动,将学习的热情推向高潮。

经过前一个环节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够初步体会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观察能使观察与比较的结果更加全面、准确。

其次,本环节有意识地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给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做出合理的假设(挑选方案),然后制订计划并付诸实践验证,结论得出后及时反思、修正。

三、研讨

1.运用感觉器官,我们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较?

2.同时运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比较,有什么好处?

设计意图:

研讨的内容其实在之前的环节已经学习过了,但要让学生明确地说出来还是不太容易。

通过研讨,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

四、小结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

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3.我还想知道。

4.我在本节课做得不好,下次一定。

设计意图:

从不同方面总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每个学生在同一节课的收获会有所不同。

二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高,不一定说得那么全面,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或哪几个方面总结和反思,都是对自我认识的再提升。

板书设计:

观察与比较

颜色、形状、大小、高矮、粗细等

声音(悦耳、噪声等)

气味(香、臭、怪味等)

味道(酸、甜、苦、辣、咸等)

温度(冷的、热的、温的)、粗糙程度(光滑、粗糙)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总10节

教学内容:

测试反应快慢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有快慢差别。

2.知道反应速度可以通过多次训练以及眼手的默契配合得以提高。

科学探究目标

1.主要利用眼睛、手这两种器官的默契配合逐步提高反应速度。

2.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积极投入到研究活动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数据处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可以为研究问题提供方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身体对外界刺激具有反应能力,并且反应的速度有快慢差别。

难点:

通过对比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得出影响反应速度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

1.标记1~10号的彩色磁贴(至少5组)、白色卡纸条(上面有刻度但没有数字,两人1条)、黑色油性笔(每组1支)、学生活动手册、班级记录单、课件等。

2.课堂评价用的小动物图片和坐标图。

(每个小组由一只小动物代表,每达到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前进一个格子;违反一条标准,小动物就会退后一个格子)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邀请一名学生和自己一起玩翻拍手游戏。

2.介绍活动规则:

两人一组,每人拍对方5次,记下自己胜利的次数。

全组完成游戏后,组长举手示意。

3.挑选3名学生说一说自己获胜的次数,并谈一谈感受。

设计意图:

用学生熟悉的翻拍手游戏引入,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4.谈话:

通过这个游戏,我们发现每个人在游戏过程中反应的速度有快有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测试反应快慢。

(板书:

测试反应快慢)

设计意图:

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

二、探索

谈话:

为了测试反应快慢,我们要玩一个“抓尺子”的闯关游戏。

第一关,看谁抓到的次数多。

(一)初步体验反应速度有快慢

1.教师与学生配合示范操作,并明确规则。

教师手臂伸直,一手捏住“尺子”(长白卡纸做的)的上端。

学生伸出一只手,拇指与其余四指做准备捏合状。

教师使“尺子”末端垂直于学生伸出手的正上方,学生的手不能接触“尺子”,也不能高于“尺子”下端。

待学生准备好后教师轻轻松开“尺子”,如果学生迅速将“尺子”抓住,即为成功,就可以在记录单上画“√”。

2.比一比谁抓的次数多。

两人一组完成游戏,每人抓10次,并将结果填写在活动手册上。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在教师的演示下学生模仿操作,使学生初步体验反应速度有快慢之分。

通过这个游戏可以比较出哪些同学反应快些,哪些同学反应慢些。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每次抓到“尺子”的部位是有区别的,为接下来在“尺子”上标记数字作铺垫。

(二)做一个有数字的“反应速度尺”

1.思考:

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反应速度的快慢,我们要在刚才的“反应速度尺”上标记一些数字。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标呢?

2.学生观察:

比较“反应速度尺”与真正的尺子有什么不同,然后一起制定出标记数字的规则。

(例如:

是否要标记0,1~10的数字从哪个方向开始,是标记在格子里还是标记在线上)

 

3.学生制作“反应速度尺”。

每组4人制作2条即可,制作完成后组长举手示意。

(最先完成且制作正确的小组的小动物前进一格)

4.展示交流不同标记的“反应速度尺”,制定统一的游戏规则。

首先,确定抓到数字大的反应快还是抓到数字小的反应快,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讨论得到解决,只要捏“反应速度尺”的同学统一捏小数字的一端即可。

其次,通过上一个活动的经验发现,还要规定“反应速度尺”的下端与抓尺子的手的距离,这样才能进行全班比较,并体现公平原则。

设计意图:

通过上一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发现了标记数字的必要性,从而顺利地过渡到本环节。

一定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制定规则的过程,体验亲身制定规则的快乐。

(三)比一比,看谁抓得准,得分高

1.教师示范记录得分的方法,然后两人一组玩游戏,并把分数记录下来。

比一比,谁的得分多。

姓名

1

2

3

4

5

总分

2.挑选几名全部抓住的学生的数据,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得分记录从标记1~10号的彩色磁贴中,找到相应数字贴纸贴在班级记录单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3.提问:

仔细观察班级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

(颜色和总分)

设计意图:

此环节的目标直指数据分析。

首先,利用光谱的原理,让学生从颜色上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从暖色渐变为冷色的过程,也就是反应速度逐渐变快的过程。

其次,从总分看,利用不完全归纳法进一步验证了之前的猜测,为学生总结提高分数的方法做好了充分的铺垫。

三、研讨

1.你玩“抓尺子”的游戏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

2.说说你提高游戏得分的方法。

3.小结:

看看我们的班级记录单,你就会有发现,每个人的反应速度是有快慢之分的,但通过眼、手的相互配合,经过多次训练,抓到“尺子”的次数越来越多,得分越来越多,这是因为身体的反应速度是可以被训练的。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对本课的一个总结,学生通过班级记录单回想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出身体的反应速度有快慢之分,并且经过多次训练可以提高反应速度。

四、拓展提升

谈话: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反应速度慢,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麻烦。

但大家都不必担心,因为反应速度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变的,良好的反应速度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惊喜。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图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都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介绍一些体育运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持之以恒地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反应能力。

五、小结

你在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请用以下句式反思一下。

1.我在本节课学会了。

2.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

3.我还想知道。

4.我在本节课做得不好,下次一定。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不同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每个学生在同一节课的收获会有所不同。

二年级学生不一定能总结得非常全面,但无论从哪个方面或哪几个方面总结反思自己,都是自我认识的提升。

【板书设计】

测试反应快慢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总11节

教学内容:

发现生长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通过对比自己从小到现在的身高、体重和衣物的大小等,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在不断生长的。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科学态度目标

能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并能够如实讲述自己的身体变化。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能够关心自己和他人,我们都有着生长发育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能够通过比较、测量,知道身体在生长变化。

能够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化。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表、不同年龄段的衣服、学生体检记录、学生成长照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谈话: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几组照片,照片里的人都是我们班的同学,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出示照片)

2.提问:

你能猜出他们是谁吗?

设计意图:

教师利用家长提供的资料,把10个孩子的照片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分别突出了他们在身高、体重、样貌、头发和牙齿等方面的变化。

这种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人的生长变化。

二、探索

(一)怎样证明我们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

1.提问: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相同的经历,都要经历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你注意过自己身体的变化吗?

都有什么变化?

预设:

学生能够从身高、体重等方面说出自己的变化

2.谈话:

听同学们这么一说,大家都发现自己的身体在一年一年地生长,对吗?

你能拿出证据来吗?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生长资料。

设计意图:

本环节最好由学生亲自展示自己的生长变化。

因为学生可能从未关注过自己小时候的样子,也可能没有对比过自己的成长,所以本环节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让他们重温了一下儿时的回忆。

(二)计算自己身高和体重增加了多少

1.提问:

你想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高和体重增加了多少吗?

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2.学生计算自己的身高、体重增加了多少。

3.汇报交流:

分享增加的数值,体会生长。

设计意图:

通过计算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增加数值,他们能最直接地看到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背后都离不开爸爸妈妈的悉心照顾,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三、研讨

1.提问:

我们的生长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预设:

换牙,脚、手臂、腿、指甲和头发等变长……

2.思考:

你还记得前几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吗?

请你再想一想,我们在哪些方面还有变化?

预测:

发现自己在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提高。

3.小结:

通过多次训练有些技能可以被强化和提高,这些也是我们身体生长变化的一个方面。

4.讲述:

当我们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时,家长给予了我们无私的、伟大的爱,照顾着我们的一切,让我们健康地成长。

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设计意图:

情感教育也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他们知恩、感恩,全面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四、拓展

1.谈话:

同学们对自己小时候的记忆也许不是很多,但你们一定听过家长讲的关于你们成长的故事。

哪位同学来分享一下?

2.学生讲述自己生长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时间:

年月日星期总12节

教学内容:

身体的“时间胶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物品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材料的特点决定材料的用途。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用多种感官观察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其特性。

2.在教师指导下用观察与描述、比较等方法辨识材料的特点与功能。

科学态度目标

1.发展进一步改进物品功能的兴趣和愿望。

2.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人们为了满足更多的需求,往往会用多种材料来制作物品。

2.知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要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来选择材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不同材料有不同的特点。

难点:

材料的功能与材料的特性有关。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

办公椅、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

各种椅子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呈现各种椅子的图片,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椅子的制作材料,使学生认识到有些椅子是用一种材料制成的,有些椅子则是用多种材料制成的。

2.聚焦主题——观察一把椅子中的多种材料。

二、探索

(一)观察椅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1.观察前,教师组织讨论“你认为一把好的椅子应该是怎样的”,达成好椅子的标准的共识。

2.学生分组对办公椅进行观察,找出椅子的主要组成部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词汇,如靠背、坐垫、扶手、支架、椅脚等帮助学生描述。

其他不明确的,可在图片上作统一标注。

3.达成共识后,引导学生完成活动手册“1.椅子有哪几个组成部分”的记录。

(二)观察各部分所用的材料并记录特点

1.寻找各部分所用的材料。

2.通过观察,进一步认识材料的特点,完成活动手册“2.请填写主要材料,并将对应的特点序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的记录。

提示:

在观察过程中可以体验材料的特性,比如坐垫的弹性、升降支架的伸缩性、转动的灵活性等。

3.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的发现。

按活动手册上的顺序进行交流,不仅要说出观察到材料的特点,还要说说用什么方法观察到的的。

4.教师呈现“不同材料的餐具”一课班级记录表,补充材料的特点。

三、研讨

1.组织学生研讨“用多种材料做椅子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通过举例的方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呈现四种不同的椅子,研讨“只使用一种材料制作的椅子和使用多种材料制作的椅子有什么不同?

通过对椅子的讨论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更多的例子,期望学生能形成用不同材料制作椅子能使椅子更舒适、更便捷的认识。

四、拓展

1.小结:

椅子通常由多种材料做成,这样可以利用不同材料的优点。

2.提问:

我们在不同的地方或场合会用到不一样的椅子,你能举例说说吗?

【板书设计】

椅子不简单

椅子的组成:

靠背坐垫扶手支架椅脚

用到的材料:

塑料金属纤维

【班级记录表】

靠背

坐垫

扶手

支架

椅脚

主要材料

网布

海绵

塑料

金属

塑料

材料特点

②④⑤⑥⑦⑨

②④⑤⑥⑦⑨

①③⑧

①③⑧重、有光泽

①④⑧耐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