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25917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docx

资产评估学复习资料2

1、某评估机构以2004年1月1日为基准日对A企业进行整体评估,已知该企业2003年实现纯利润100万元,经调查分析,预计该企业自评估基准日起第一、二、三年内每年的纯利润将在前一年的基础上增加4%,自第四年起将稳定在第三年的水平上,若折现率为10%,无限期经营,则该企业评估价值最接近于(  )万元。

第一段:

1~3年,其收益现值之和应该使用教材58页公式2-24:

注意:

公式中的A是评估基准日以后的第一期的收益100(1+4%)。

或者使用复利现值的方法:

P1=100(1+4%)/(1+10%)+100(1+4%)2/(1+10%)2+100(1+4%)3/(1+10%)3

=104/(1+10%)+108.16/(1+10%)2+112.4864/(1+10%)3

=104×(P/F,10%,1)+108.16×(P/F,10%,2)+112.4864×(P/F,10%,3)

=104×0.9091+108.16×0.8264+112.4864×0.7513

=268.44(万元)

第二段:

第4年及以后的收益额现值之和:

P2=[100(1+4%)3/10%]/(1+10%)3

=[100(1+4%)3/10%]×(P/F,10%,3)

=1124.864×0.7513

=845.11(万元)

则该企业的评估价值=P1+P2=268.44+845.11=1113.55(万元)

2、被评估非专利技术自评估基准日起剩余使用年限为8年,经专业评估人员分析,评估基准日后第一年的预期收益为50万元,其后各年的收益将以2%的比例递减,若折现率为10%,该非专利技术的评估值最接近于(  )万元。

3、被评估对象为甲企业于2000年12月31日购入的一台设备,该设备生产能力为年产产品100万件,设计使用年限为10年,当时的设备价格为120万元,甲企业在购入该设备后一直未将该设备安装使用,并使设备保持在全新状态,评估基准日为2003年12月31日。

评估人员经调查获知,目前该种设备已经改型,与改型后的设备相比,被评估设备在设计生产能力相同的条件下,需要增加操作工人2人,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条件下每年增加设备运转能耗费4万元,同时,由于该设备生产的产品市场需求下降,要使产品不积压,每年只能生产80万件,经调查,根据有关规定,该种设备自投入使用之日起,10年必须报废,该类设备的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8,评估基准日之前5年内,该设备的价格指数每年递增4%,行业内操作工人的平均人工费用为每人每月1200元(含工资、保险费、福利费),行业适用折现率为10%,企业正常纳税。

求该设备于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

⑴采用环比物价指数计算设备当前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资产的账面原值×(1+价格变动指数)

=120×(1+4%)×(1+4%)×(1+4%)×100%

=120×112.49%

=134.98(万元)

⑵资产的实体性贬值

甲企业在购入该设备后一直未将该设备安装使用,并使设备保持在全新状态,

资产实体性贬值=0

⑶计算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

(P/A,10%,10)=[1-(1+10%)-10]÷10%=6.1446

该设备的功能性贬值

=(0.12×2×12+4)×(1-33%)×(P/A,10%,10)

=6.88×(1-33%)×(P/A,10%,10)

=6.88×(1-33%)×6.1446

=28.32(万元)

⑷计算该设备的经济性贬值:

生产80万件设备的重置成本

=资产的重置成本[1-(现在生产线的实际生产量÷设计生产能力)X]

=134.98×[1-(80/100)0.8]

=134.98×(1-0.84)

=21.60(万元)

⑸设备于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

=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

设备于评估基准日的评估值=134.98-0-28.32-21.6=85.06(万元)

 

4、已知被评估设备在评估基准日的主材费为100万元,设备的主材费为全部成本的85%,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10%,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设备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  )万元。

设备的重置成本=(100/85%)×(1+10%)=129.41(万元) 

 

5、某被评估进口设备评估基准日的离岸价格为10万美元,海外运输及保险费用为离岸价的10%,关税税率为20%,增值税税率为17%,国内运输费率为2.5%。

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

6.8,不考虑其他因素,该进口设备的国内运输费用最接近于(  )万元人民币。

CIF=10×(1+10%)=11(万美元),

国内运输费=CIF×国内运输费率=11×2.5%=0.275(万美元)=0.275×6.8=1.87(万元人民币)。

 

6、评估对象为一套设备,该设备与同新型设备相比,在每年产量相同的条件下,多耗费材料10万元。

同时由于市场竞争原因,导致在评估基准日后该设备生产的产品销售价格将下降,经分析,由此导致企业每年利润总额减少20万元。

若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折现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经济性贬值最接近于(  )万元。

原材料、能源提价,而售价没有相应提高属于经济性贬值因素,但是原材料消耗量大,应该属于“第Ⅱ种功能性贬值”,所以多耗费材料10万元不属于“经济性贬值”,只有市场原因引起的每年利润总额减少20万元属于“经济性贬值”,所以20×(1-25%)×(P/A,10%,5)=20×(1-25%)×3.7908=56.86(万元)。

 

7、某被评估实验室设备已投入使用5年,按设计标准,在5年内应正常工作14600小时。

由于实验室利用率低,如果按一年365天计算,在过去的5年内平均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

经专家分析,若按正常使用预测,自评估基准日起该设备尚可使用15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设备的成新率最接近于(  )。

每年正常工作时间是14600/5=2920(小时);

过去5年的实际利用率=365×4/2920=50%;

实际已使用年限=5×50%=2.5(年);

设备的成新率=15/(15+2.5)×100%=85.71%。

 

8、被评估成套设备购建于1998年12月,账面价值100万元,2003年12月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追加投资20万元,2008年12月对该设备进行评估。

经评估人员调查分析得到如下数据:

(1)从1998年到2003年,每年该类设备价格上升率为10%,而从2003年至2008年设备价格维持不变;

(2)该设备的月人工成本比其替代设备超支2000元;

(3)被估设备所在企业的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规模经济效益指数为0.7,所得税率为25%;

(4)该设备在评估前使用期间的实际利用率仅为正常利用率的80%,经技术检测该设备尚可使用5年,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达到设计要求。

要求:

(1)计算被估设备的重置成本及各项损耗;

(2)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以万元为单位,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计算被估设备各部分的重置成本

技术改造以外金额的重置成本=100×(1+10%)^5=161.05(万元)

技术改造部分的重置成本=20(万元)

被估设备的重置成本=161.05+20=181.05(万元)。

(2)实体性贬值计算

技术改造以外金额的重置成本占总重置成本比例=161.05/181.05=88.95%

技术改造部分以外的实体性贬值率=10×80%/[(10×80%)+5]=61.54%

技术改造部分的重置成本占总重置成本比例=20/181.05=11.05%

技术改造部分的实体性贬值率=5×80%/[(5×80%)+5]=44.44%

实体性贬值率=88.95%×61.54%+11.05%×44.44%=60%

实体性贬值额=181.05×60%=108.63(万元)。

(3)功能性贬值

=(2000/10000)×12×(1-25%)×(P/A,10%,5)

=1.8×3.7908=6.82(万元)

注:

因为本题是以万元为单位,所以需要将2000元换算成以万元为单位的金额,2000/10000=0.2(万元)。

(4)经济性贬值:

由于在未来5年中设备利用率能达到设计要求,所以不存在经济性贬值。

(5)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值

=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

=181.05-108.63-6.82=65.6(万元)。

 

9、现有一台与评估资产X设备生产能力相同的新设备Y,使用Y设备比X设备每年可节约材料、能源消耗和劳动力等约60万元。

X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为6年,假定年折现率为10%,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40%,求X设备的超额运营成本。

解:

年净超额运营成本为=60×(1-40%)=36(万元)

X设备的超额运营成本=36×[1-(1+10%)-5]/10%=136.47(万元)

10、某上市公司欲收购一家企业,需对该企业的整体价值进行评估。

已知该企业在今后保持持续经营,预计前5年的税前净收益分别为40万元,45万元,50万元,53万元和55万元;从第六年开始,企业进入稳定期,预计每年的税前净收益保持在55万元。

折现率与资本化率均为10%,企业所得税税率为40%,试计算该企业的评估值是多少?

解:

前5年企业税前净收益的现值为:

181.47(万元)

稳定期企业税前净收益的现值为:

55/10%/(1+10%)5=341.51(万元)

企业税前净收益现值合计为:

181.47+341.51=522.98(万元)

该企业的评估值为:

522.98×(1-40%)=313.79(万元)

 

11、机器设备1台,3年前购置,据了解,该设备尚无替代产品。

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万元,其中买价为8万元,运输费为0.4万元,安装费用(包括材料)为1万元,调试费用为0.6万元。

经调查,该设备的现行价格为9.5万元,运输费、安装费、调试费分别比3年前上涨了40%、30%、20%。

求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保留两位小数)

解:

重置成本=9.5+0.4×(1+40%)+1×(1+30%)+0.6×(1+20%)=12.08(万元)

12、1995年1月评估设备一台,该设备于1991年12月购建,账面原值为20万元,1993年进行一次技术改造,改造费用(包括增加设备)为2万元。

若定基物价指数1991年1.05,1993年为1.20,1995年为1.32,求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解:

重置成本=20×

+2×

=27.34(万元)

 

13、被评估设备为1989年从德国引进的设备,进口合同中的FOB价是20万马克。

1994年评估时德国生产厂家已不再生产这种设备了,其替代产品的FOB报价为35万马克,而国内其他企业1994年从德国进口设备的CIF价格为30万马克。

按照通常情况,设备的实际成交价应为报价的70%~90%,境外运杂费约占FOB价格的5%,保险费约占FOB价格的0.5%,被评估设备所在企业,以及与之发生交易的企业均属于进口关税、增值税免税单位,银行手续费按CIF价格的0.8%计,国内运杂费按CIF价格加银行手续费之和的3%计算,安装调试费含在设备价格中不再另行计算,被评估设备尚可使用5年,评估时马克与美元的汇率为1.5﹕1,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8﹕1。

根据上述数据估测该进口设备的续用价值。

解:

根据题意有:

(1)被评估设备的CIF价格取其他企业从德国进口更新换代型设备的CIF价格最为合理,即被评估设备的CIF价格为30万马克,或20万美元。

(2)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为:

(设备的CIF价格+银行手续费)×(1+国内运杂费率)

银行手续费=20×8×0.8%=1.28(万元人民币)

国内运杂费=(160+1.28)×3%=4.84(万元人民币)

进口设备重置成本=160+1.28+4.84=166(万元人民币)

(3)设备的成新率=5÷(5+5)×100%=50%

(4)进口设备的评估值为:

166×50%=83(万元人民币)

14、被评估机组为3年前购置,帐面价值为20万元人民币,评估时该类型机组已不再生产,被新型机组所取代。

经调查和咨询了解到,在评估时点,其他企业购置新型机组的取得价格为30万元人民币,专家认定被评估机组因功能落后其贬值额约占新型机组取得价格的20%,被评估机组尚可使用7年,预计每年超额运营成本为1万元,假定其他费用可以忽略不计,试根据所给条件估测该生产线的续用价值。

解:

根据题意计算如下:

(1)被评估机组的现时全新价格最有可能为:

30×(1-20%)=24(万元)

(2)设备的成新率为:

[7÷(3+7)]×100%=70%

(3)设备的评估值为:

24×70%=16.8(万元)

15、被评估设备购建于1985年,帐面价值30000元,1990年和1993年进行两次技术改造,主要是添置了一些自动控制装置,当年投资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1995年该设备进行评估,假设从1985年至1995年每年价格上升率为10%,该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试根据所给条件估测被评估设备的成新率。

解:

据题意计算如下:

(1)评估时设备的现行成本,亦称更新成本为:

Σ(帐面原值×价格变动率)

所以,30000×2.6+3000×1.61+2000×1.21=85250(元)

(2)评估时设备的加权更新成本为:

更新成本×已使用年限

所以,30000×2.6×10+3000×1.61×5+2000×1.21×2=808990(元)

(3)设备的加权投资年限=Σ(加权更新成本)÷Σ(更新成本)

=808990÷85250=9.5(年)

(4)设备的成新率=[8÷(9.5+8)]×100%=45.7%

 

16、有一宗“七通一平”的待开发建筑用地,土地面积为2000平方米,建筑容积率为2.5,拟开发建设写字楼,建设期为2年,建筑费为3000元/平方米,专业费为建筑费的10%,建筑费和专业费在建设期内均匀投入。

该写字楼建成后即出售,预计售价为9000元/平方米,销售费用为楼价的2.5%,销售税费为楼价的6.5%,当地银行年贷款利率为6%,开发商要求的投资利润率为10%。

试估算该宗土地目前的单位地价和楼面地价。

解:

(1)现已知楼价的预测和各项开发成本及费用,可用假设开发法评估,计算公式为:

地价=楼价-建筑费-专业费-利息-销售税费-利润

(2)计算楼价:

楼价=2000×2.5×9000=45,000,000(元)

(3)计算建筑费和专业费

建筑费=3000×2000×2.5=15,000,000(元)

专业费=建筑费×10%=15,000,000×10%=1,500,000(元)

(4)计算销售费用和税费

销售费用=45,000,000×2.5%=1,125,000(元)

销售税费=45,000,000×6.5%=2,925,000(元)

(5)计算利润

利润=(地价+建筑费+专业费)×10%=(地价+16,500,000)×10%

(注:

16,500,000由15,000,000+1,500,000取得.)

(6)计算利息

利息=地价×[(1+6%)2-1]+(15,000,000+1,500,000)×[(1+6%)1-1]

=0.1236×地价+990,000

(注:

地价是在两年前就投入的,故要用2次方.而建筑费与专业费是在两年内均匀投入的,故只用1次方.)

(7)求取地价

地价=45,000,000-16,500,000-1,125,000-2,925,000-0.1×地价

-1,650,000-0.1236×地价-9,900,000

地价=21,810,000/1.2236=17,824,452(元)

(8)评估结果

单位地价=17,824,452/2000=8912(元/平方米)

楼面价格=8912/2.5=3565(元/平方米)

 

17、某企业转让制药生产技术,经搜集和初步测算已知下列资料:

(1)该企业与购买企业共同享受该制药生产技术,双方设计能力分别为600万箱和400万箱;

(2)该制药生产技术系国外引进,账面价格500万元,已使用3年,尚可使用9年,3年通货膨胀率累计为10%;

(3)该项技术转让对该企业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由于市场竞争,产品价格下降,在以后9年中减少的销售收入按现值计算为100万元,增加开发费以保住市场的追加成本按现值计算为30万元。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确定:

(1)该制药生产全套技术的重置成本净值;

(2)该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评估值。

解:

(1)3年通货膨胀率累计为10%,对外购无形资产的重置成本可按物价指数法调整,并根据成新率来确定净值,由此可得该制药生产技术的重置成本净值为:

500×(1+10%)×9/(3+9)=412.5(万元)

(2)因转让双方共同使用该项无形资产,设计能力分别为600万箱和400万箱,确定重置成本净值分摊率为:

400/(400+600)×100%=40%

由于无形资产转让后加剧了市场竞争,在该项无形资产寿命期间,销售收入减少和费用增加的折现值是转让无形资产的机会成本,根据资料可得:

100+30=130(万元)

因此,该项无形资产转让的最低收费额评估值为:

412.5×40%+130=295(万元)

18、甲企业将一项专利使用权转让给乙公司,拟采用利润分成的方法,该专利系三年前从外部购入,账面成本为100万元,三年间物价累计上升50%,该专利法律保护期10年,已过3年,尚可保护7年。

经专业人士测算,该专利成本利润率为400%,乙企业资产重置成本为5000万元,成本利润率为10%,通过对该专利的分析,技术人员认为该专利剩余使用寿命为5年,另外,通过对市场供求状况及有关会计资料分析得知,乙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为年产某型号产品20万台,成本费用每年约为400元,未来5年间产量与成本费用变动不大,该产品由于采用了专利技术,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未来第一、第二年每台售价要达500元,在竞争的作用下,为维护市场占有率,第三、第四年售价将下降到每台450元,第五年下降到每台420元,折现率确定为1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确定该专利的评估值(不考虑流转税因素,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

(1)确定利润分成率:

确定专利的重置成本:

100×(1+50%)=150(万元)

专利的约当投资量:

150×(1+400%)=750(万元)

乙企业资产的约当投资量:

5000×(1+10%)=5500(万元)

利润分成率:

750/(5500+750)×100%=12%

(2)确定评估值

①确定每年利润总额:

第一、第二年:

(500-400)×20=2000(万元)

第三、第四年:

(450-400)×20=1000(万元)

第五年:

(420-400)×20=400(万元)

②确定分成额:

第一、第二年:

2000×12%=240(万元)

第三、第四年:

1000×12%=120(万元)

第五年:

600×12%=72(万元)

③确定评估值:

240/(1+10%)+240/(1+10%)2+120/(1+10%)3+120/(1+10%)4+72/(1+10%)5

=240×0.9091+240×0.8264+120×0.7513+120×0.6830+72×0.6209

=218.18+198.34+90.16+81.96+44.71

=633.35(万元)

 

19、被评估债券为非上市债券,3年期,年利率为17%,按年付息到期还本,面值100元,共l000张。

评估时债券购入已满一年,第一年利息已经入账,当时一年期国库券利率为10%,一年期银行储蓄利率为9.6%,该被评估债券的评估值应是多少?

解:

根据题意:

P=Σ[Rt(1+I)-t]+P0(1+I)-n

=100000×17%×(1+10%)-1+100000×17%×(1+10%)-2

+100000×(1+10%)-2

=17000×0.9091+17000×0.8264+100000×0.8264=112143(元)

考点:

非上市债券评估时,如果是每年支付利息的,则把它的评估以后的每年利息折算成现值,再加上本金的现值。

 

20、被评估企业拥有M公司面值共90万元的非上市股票,从持股期间来看,每年股利分派相当于票面值的10%,评估人员通过调查了解到M公司只把税后利润的80%用于股利分配,另20%用于公司扩大再生产,公司有很强的发展后劲,公司的股本利润保持在15%水平上,折现率设定为12%,试运用红利增长模型评估被评估企业拥有的M公司股票。

解:

根据题意:

D1=900000×10%=90000(元)

g=20%×15%=3%

P=D1/(i-g)

=90000/(12%-3%)

=90000/9%

=1000000(元)

考点:

本题考查的是非上市股票评估中的红利增长模型的应用。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g是留存利润率乘以股本利润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