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39002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上的街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天上的街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上的街市.docx

《天上的街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上的街市.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上的街市.docx

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同步训练

1、基础训练题

1.对中心思想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天街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B.作者由现实生活联想到美好的天街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

C.作者通过描绘天街的美好生活,告诉读者那不过是缥缈的幻想,表达了自己郁闷的感情。

D.作者大胆改造牛郎织女的故事,说明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2.不属于这首诗的特色的一项是(   )

A.联想自然    B.想象丰富   C.意境美妙     D.语言铿锵

3.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街灯和明星极为相似,互相比喻,使联想自然。

B.“缥缈的空中”是说天空摇晃不定。

C.写实为想象作了铺垫。

想象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理想境界的向往。

D.诗人之所以想象天上的自由幸福,正因为当时人民苦难深重。

二、课内语段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练习。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4.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郭开贞,诗人、学者。

代表诗集《________》《星空》等。

5.这首诗有写实,但更多的是想象。

请指出诗中的想象部分。

 

6.想象部分是用哪个字来统领的?

7.想象的东西诗人却说得很肯定,说得似乎确有其事,请说说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8.诗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跟传说中的大不一样,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9.请你展开联想想象,运用修辞方法,把“遥望”、“繁星”、“闪烁”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

(词语顺序不拘)(4分)(福州•2002卷)

 

10.阅读冰心的《纸船》,完成诗后练习。

(苏州•2003中考题)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下边句子中的“/”和“加粗字”分别表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哪一句不恰当?

(   )

A.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B.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C.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D.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2)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假如诗人的母亲在梦中见到了这只小船,她会想些什么?

试以“母亲”的口吻把它写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常常用写梦境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冰心明知纸船无法漂到母亲的身边,却希望它能进入母亲的梦中。

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类似这种写法的诗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 2.D 3.B

二、4.郭沫若 女神 5.后三节诗是想象部分。

 6.“想” 7.这是由诗的主题决定的。

用肯定无疑的说法,就是要表达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坚定追求和赞美,同时也是对黑暗统治下没有自由和幸福的现实生活的坚决否定和抨击。

 8.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是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没有自由和幸福的,当然不能照搬。

引用传说(又何止是传说),又不能拘泥于传说,一切依主题的需要而定。

9.此题意在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10.此题意在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认识诗歌语言的意境美。

(1)此题考查学生对重音的理解。

诗歌朗读的重音是本句强调的内容。

C句的“我”和“叠着”在前面都已经出现,不应该是本句的重点。

本句的重点应该是“不灰心的”“每天的”,所以重读应该在这两处。

答案是:

C。

(2)此题考查学生的想象力,只有在理解中心——作者用叠纸船、漂纸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的基础上才能揣摩出母亲的心理。

另外要注意答题时要站在母亲的角度来表达。

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3)如: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与梦相关的诗句均可。

 

《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注意字音、字形、词义)

(1)更衣更多

(2)称职自称 

(3)系上关系(4)钦差差别 

(5)随声附和生丝和金子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御pìn花wénjué士cì给

头xiánxūn章愚chūn滑jī 

3.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

(1)不可救药——

(2)骇人听闻——

(3)精致——

(4)陛下——

(5)御聘——

(6)无双——

4.文学常识(理解加记忆)

(1)《皇帝的新装》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作家。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5.关联词语使用恰当,表意明确的是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不关心他的军队,()不喜欢去看戏,()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A.既又又B.既也也

C.不但也也D.不但还还

6.下面几句话应依次填入的一项词语是

(1)这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__________的布。

(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

(2)“这布是__________的!

精致的!

”大臣们都附和着。

(3)这样,皇帝就在那个__________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A.美丽富丽华丽B.美丽华丽富丽

C.华丽美丽富丽D.华丽富丽美丽

二、文段阅读

(一)

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7.给这一段分层,并写出每一层的意思。

8.本段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皇帝的什么性格特点?

9.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二)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

”老大臣想。

①[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

②[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

”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

不成!

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

”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

真是美妙极了!

”③[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

多么美的色彩!

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

”两个骗子齐声说。

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

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

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0.这段文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写了老大臣“看布”的经过,由此可看出老大臣是一个 

11.这段文字中有三处写老大臣的眼睛,都分别表现出他不同的内心活动,请结合课文,做简要分析。

(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

12.老大臣看布料过程心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感慨害怕怀疑坚定B.悲叹害怕坚定犹豫

C.悲叹害怕犹豫坚定D.高兴怀疑否定坚定

13.“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中的“这一点”指的是什么?

14.老大臣说假话的主要原因是

A.骗子的骗术天衣无缝。

B.老大臣怕别人说自己不称职和愚蠢。

C.老大臣既虚伪又愚蠢。

D.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

15.文段详写老大臣看新装而略写其呈报皇上,原因是

A.为了突出表现老大臣的虚伪。

B.为了讽刺老大臣的“称职”。

C.看新装能推动情节发展。

D.呈报皇上不能推动情节发展。

(三)

①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

“乖乖!

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

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

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

”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

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②“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

”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③“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

”爸爸说。

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④“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

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⑤“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

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

“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6.选出反义词搭配不当的一项 

A.美丽——丑陋B.愚蠢——聪明

C.骄傲——自谦D.称赞——斥责

17.“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

”句中“天真”在文中的含义是(结合语境准确把握词义)

A.形容声音甜美B.形容单纯幼稚

C.形容心地纯洁D.形容无所顾忌

18.文段属于全文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着意突出的中心人物是

A.皇帝B.老百姓

C.小孩D.内臣们

19.第④段的话和第⑤段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刻画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20.文段中画线部分是什么描写?

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21.童话的结局让一个小孩说出了真话,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1.

(1)ɡēnɡɡènɡ

(2)chènchēnɡ(3)jìxì(4)chāichā(5)hèhé

2.聘纹爵赐衔勋蠢稽

3.

(1)病重到已无法救治。

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药,用药治疗。

(2)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3)精巧细致。

(4)对君主的尊称。

陛,宫殿的台阶。

(5)皇帝请的(人)。

(6)独一无二。

4.

(1)童话安徒生丹麦儿童文学

(2)想象幻想夸张

5.B6.B

二、

(一)7.第①句是第一层,写皇帝买新衣服的费用极大。

第②句为第二层,写皇帝的全部兴趣都在穿新衣服上。

第③、④句为第三层,写皇帝换衣眼的频繁。

8.写出了一位爱慕虚荣、大肆挥霍、不理国事的皇帝形象。

9.这一段是故事的序幕,它为骗子骗皇帝、皇帝及文武百官受骗而且还骗别人,以至最后上演皇帝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闹剧作了准备。

(二)10.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虚伪愚蠢、见风使舵、老谋深算

11.第一次写老大臣“眼睛睁得特别大”,是说他吃惊的样子;第二次“眼睛越睁越大”,是说他在竭力想看见布料;第三次写“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是说他装着真看见的样子。

12.C

13.老大臣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14.D15.A

(三)16.C17.B18.A

19.第④段是写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⑤段则直接描写市民已认可并说出这个事实,前面还有疑惧,后者则已解脱心理压力。

20.心理描写。

揭露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本质。

21.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文章来

 

第2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A.只在白天B.白天和黑夜C.只在光下D.只在黑夜

2.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

A.能量B.氧气C.二氧化碳D.阳光

3.澄清的石灰水,遇到哪种物质会变浑浊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空气D.氧气

4.下列哪种农业措施能改善根系的呼吸状况

A.施肥B.浇水C.中耕松土D.锄草

5.植物体生长、吸收等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动力,来自什么生理过程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

6.植物体的任何生活部位都进行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7.蔬菜、水果的储存方法是①干燥②升温③降温④充加氧气⑤充加氮气A.①③④B.③④C.③⑤D.②⑤

8.下列哪种措施有利于作物增产

A.日温25℃,夜间15℃B.日温15℃,夜间25℃

C.日温25℃,夜间25℃D.日温15℃,夜间15℃

9.贮藏水果粮食时,充加二氧化碳可以延长贮存时间,这是因为

A.二氧化碳多,增大光合作用B.二氧化碳多,增大呼吸作用C.二氧化碳多,抑制光合作用D.二氧化碳多,抑制呼吸作用

10.绿色开花植物白天在光下看到的是光合作用而看不到呼吸作用,这是由于

A.白天光下只进行光合作

B.白天光下不进行呼吸作用

C.白天光下光合作用进行旺盛,呼吸作用同样进行但不显著

D.白天光下呼吸作用是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11.萝卜贮存久了会空心,是因为体内的有机物通过什么作用被分解了

A.呼吸作用B.蒸腾作用C.光合作用D.输导作用

12.点燃的蜡烛进入地窖,蜡烛很容易熄灭是因为哪种气体浓度大

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水蒸气

13.植物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意义主要是

A.证明植物有生命力B.散发热量

C.供植物各项生命活动需要D.供蒸腾作用利用

14.取甲、乙两个容量相同的玻璃瓶,甲瓶内装入刚萌发的种子,乙瓶内移栽一些小花草(如图)。

同时放在黑暗条件下12小时,依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取开甲、乙两瓶的瓶盖,迅速将点燃的火柴棒伸入瓶口,火柴棒燃烧情况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分别是:

(2)甲现象___;原因____。

(3)乙现象;原因____。

(2)假使乙瓶内事先不放人任何东西,实验现象有何改变?

15.甲、乙两地出产同种甜瓜,甲地甜瓜比乙地的甜。

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基本相同,而温度条件差别较大,详见下表。

请将下面关于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强弱关系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平均温度(℃)甲地乙地

白天3333

夜间1222(

1)因为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进行,

而两地外界环境条件的唯一差别为______________的温度,所以甲、乙两地甜瓜体内有机物含量不同是因为温度条件对呼吸作用的影响不同。

(2)因为,甲地甜瓜体内所含有机物比乙地的多,所以,甲地甜瓜比乙地甜瓜消耗的有机物____________,呼吸作用____________

(3)又因为甲地比乙地夜间温度低,所以,在一定范围内,环境温度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2.B3.A4.C5.B6.B7.C8.A9.D10.C11.A12.B13.C14.

(1)熄灭呼吸作用消耗了瓶内的氧熄灭呼吸作用消耗了瓶内的氧

(2)不会很快熄灭15.

(1)全天(只答夜间不得分)夜间

(2)少弱(3)呼吸作用强弱与温度高低成正相关(或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B  2、C  3、C  4、B5、A  (实验中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

未见光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合成淀粉。

)6、A  (光合作用直接的产物是淀粉。

蛋白质和脂肪再以淀粉为原料与其他物质在细胞内合成。

)7、B8、A  (叶镶嵌是指同一枝条上的叶,互不遮挡,形成镶嵌式排列,有利于叶片接受光照。

)9、B10、A  (迅速地一次切割,以免破坏细胞的结构。

)11、D  12、A    13、B14、C  (因为下表皮气孔较多。

)15、C二、填空题1、海尔蒙特  土壤  水2、光照  污染空气  绿色植物3、光照  二氧化碳  光照  水  氧气  淀粉  光合作用4、光照  二氧化碳和水  淀粉和氧气  5、让叶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对照  叶绿素  黄白色  见光部分呈深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色  光  淀粉6、淀粉  淀粉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选择题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叶绿素、水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  

C、淀粉和氧气  D、光、叶绿素和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A、水  B、二氧化碳  C、光  D、叶绿体

3、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  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  

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D、便于用碘液检验

4、“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  )①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

A、②⑤①⑥  B、④③②⑤①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②④③⑤⑥①

5、通过“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

A、光  B、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  

C、光、水、氧气  D、光、叶绿素、二氧化碳

6、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7、氧气的性质是(  )

A、具有可燃性  B、具有助燃性  C、具有易燃性  D、使火熄灭

8、叶镶嵌现象有利于(  )

A、叶片接受阳光的照射  B、叶的生长

C、叶片在枝条上均匀分布  D、充分利用空间

9、攀援在棚架上的一些蔓生植物的叶片一般朝向阳光的方向而且互不遮挡,这一现象说明(  )

A、攀援植物的叶子都是对生的  B、叶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C、叶会均匀分布生长      D、蔓生植物的叶都是互生的

10、在制作叶横切的临时装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

A、迅速地一次切割B、缓慢地切下C、迅速地来回切拉D、缓慢地来回切拉

11、下面是观察叶片结构实验的几个方法步骤,正确的捧列顺序是(  )①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到小木板上②横向迅速切割叶片③右手捏紧并排的两个刀片④选用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装片⑤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薄片放人水中

A、⑤④③②①  B、①⑤④③②  C、①②④⑤  D、①③②⑤④

12、叶表皮细胞的一般特征是(  )

A、细胞五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B、细胞呈半月形,内含叶绿体

C、细胞呈正方形,捧列紧密D、细胞呈圆柱状,内有叶绿体

13、在显微镜下观察蚕豆叶横切面,看到栅栏组织的特点是(  )

A、细胞呈圆形,排列不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B、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C、细胞呈不规则状,排列紧密,含叶绿体较少

D、细胞呈波浪形,排列紧密,不含叶绿体

14、做观察叶片气孔实验时,最好用镊子撕取叶片的(  )

A、上表皮  B、叶肉  C、下表皮  D、叶脉

15、保卫细胞区别于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有(  )

A、人形状相同,含叶绿体  B、形状相同,不含叶绿体

C、形状不同,含叶绿体  D、形状不同,不含叶绿体

二、填空题

1、_________是最早通过实验来解释植物生命现象的学者,他的柳苗生长之谜,说明了柳苗生长所需的物质,并不是由_________直接转化的,________________才是使植物增重的物质。

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都是在_________下进行的。

根据实验的结果,他认为蜡烛燃烧会__________________,使小鼠窒息而死;__________________则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只有在_________下才能净化空气;他还发现,光照下的绿色植物能够释放气体。

后来瑞士牧师谢尼伯通过实验证明植物在光照下放出氧气的同时,还要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_。

在此基础上,1804年,瑞士学者索热尔发现绿色植物在__________________下同时还要消耗_________。

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照下不仅能够释放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能够合成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

1897年,人们首次把绿色植物的这种活动称为_________。

4、英格豪斯的实验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说明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

5、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首先把绿色植物放到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用黑纸遮盖叶片的一部分,目的是为了_________;用酒精加热处理叶片的原因是使叶片含有的_________溶解到酒精中,使叶片变成_________,经冲洗后,向叶片滴加碘液,现象是_________,说明了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产物是_________。

6、用“加碘变蓝”的实验方法,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遇到碘液变成蓝色是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