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86774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94 大小:1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各年度总目录2001.doc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2008年总目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第1期

1  发刊词  1

2  敬悼郑天挺先生傅衣凌2-3

3  鸦片战争前清代社会的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萌芽郑天挺4-6

4  明清封建各阶级的社会构成傅衣凌7-20

5  曹魏的屯田——中国田制史述略稿之一韩国磐21-35

6  海关总税务司对鸦片税厘并征与粤海常关权力的争夺和葡萄牙的永据澳门陈诗启36-51

7  唐代敦煌地区户籍和手实中的“自田”问题张维训52-58

8  试考唐代吐鲁番地区“部田”的历史渊源杨际平59-67

9  五代盐法钩沉郑学檬68-74+20

10  宋代的官营便钱汪圣铎75-82

11  明代后期景德镇御器厂匠役制度的变化梁淼泰83-93

12  试论明代漳泉海商资本发展缓慢的原因林仁川,陈杰中94-100

13  客家历史新探梁肇庭101-105

14  李大钊经济思想试析孔永松106-110+58

15  清代闽北土地文书选编

(一)杨国桢111-121

16  近年来几次重要的中国经济史学术讨论会  122-123

17  堀敏一《均田制研究》简介韩昇123-124

18  珀金斯与《1368—1968年间中国农业的发展》李伯重125-126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第2期

1  对北魏均田令的一些分析赵俪生1-7+23

2  唐代江南地区粮食亩产量与农户耕田数李伯重8-15

3  从唐代盐法的改革论禁榷制度的发展规律鲍晓娜16-23

4  一六○○年—一八○○年皖南的土地占有制与宗法制度居蜜,叶显恩24-30

5  明代中暹的贸易关系及华侨对暹罗经济发展的作用张莲英31-39

6  中国海港史编写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达源39

7  试论康熙初年东南诸省的“熟荒”陈支平40-46

8  试论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的中国人口问题缪振鹏,王守稼47-56+46

9  论近代四川盐业资本张学君57-67

10  简述近代中国租界的形成和扩展戴一峰68-77

11  清末奖励工商实业政策及其影响施仁章78-84

12  宋代的私庄傅宗文85-90

13  试论春秋战国时代於越的社会经济辛土成91-98

14  从两篇史料看台湾古代社会经济陈国强99-101

15  清代闽北土地文书选编

(二)杨国桢102-114+116

16  滨岛敦俊谈日本的明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千里115-116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第3期

1  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傅筑夫1-13

2  一条史料的校正章炮13

3  清代前期茶业资本主义萌芽的特点彭泽益14-19+25

4  试论明末东南诸省的抗、欠租与铺仓滨岛敦俊20-25

5  台湾海关税收和税收分配统计(1862—1894)汤象龙26-33

6  再论郑成功与海外贸易的关系韩振华34-46

7  郑氏时期台湾农民的田赋负担陈动47-54

8  《新安大族志》与中国士绅阶层的发展(800—1600年)宋汉理55-73

9  关于陆贽论两税法的几个问题李雪华74-81

10  赵广汉的“钩距法”和汉代的物价朱桂昌82-87

11  宋代两浙围湖垦田之弊——读《宋会要辑稿》“食货”“水利”笔记郑学檬88-91

12  “文帝十余年不收田租”辨——与黄今言同志商榷施伟青92-95

13  治生之祖——白圭陈雪良96-98

14  清代闽北土地文书选辑(三)杨国桢99-106

15  不断探索前进的艰辛历程——读傅衣凌著《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杨国桢107-112

16  关于郑成功时代若干经济问题的讨论西河113-114

17  寺田隆信谈郑和研究的几个问题千里115-116

18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特点和发展道路学术讨论会”在广州举行宇平117-118

19  明代月港研究学术讨论会在漳州召开雨亭118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第1期

1  万全堂的由来与发展刘永成,赫治清1-16

2  论清代棚民的户籍问题刘敏17-29

3  明代的海禁与倭寇陈学文30-38

4  宋代福建商人的活动及其社会经济背景斯波义信,庄景辉39-48

5  从地学观点看莆田平原的围垦林汀水49-58+29

6  唐代的度支使与支度使——新版《旧唐书》校勘记之一卞孝萱59-65

7  略论唐代寺院、僧尼免赋特权的逐步丧失谢重光66-72

8  孙恩卢循起义的社会阶级基础及其他柯友根73-82

9  旧中国商会溯源徐鼎新83-96+135

10  我国近代最早自主的新式邮政——一八八八年台湾邮政改革略述潘君祥97-101

11  无锡缫丝工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的演变(1904-1956)高景岳102-110

12  目前经济史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秦佩珩111-116+110

13  漫谈《授时通考》韩国磐117-120

14  释用——兼论鎛、布、镛、用为同物而异名陈云鸾121

15  刘永成著《清代前期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初探》评介谭棣华,黄启臣,叶显恩122-125

16  日本史学界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概况(1981年)晓次126-132

17  释有与布——西周农业工具探索陈云鸾132

18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九八二年目录  133-135

19  作者•编者  38

20  关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经济问题的讨论邱松庆48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第2期

1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  1-3

2  论清代前期的禁海闭关汪敬虞4-16

3  清前期农业雇工的工价吴量恺17-30

4  清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贸易结构林仁川,陈杰中31-42+56

5  《新安大族志》与中国士绅阶层的发展(800—1600年)宋汉理43-56

6  关于吐鲁番出土的唐代西州户籍残卷中的几个问题韩国磐57-67

7  北朝均田制与鲜卑族的关系张维训68-76

8  战国两汉地主占田的最低限徐扬杰77-82

9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上海轮运业与上海轮船商于醒民,陈兼83-99

10  清末商部、农工商部活动述评沈祖炜100-110

11  中国近代外债的起始时间李承烈,邓孔昭111-113+122

12  读伍丹戈著《明代土地制度和赋役制度的发展》林仁川114-116

13  《张季子九录校补稿》中关于通海垦牧公司的资料  117-12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第3期

1  清代前期矿业政策的演变(上)韦庆远,鲁素1-17

2  清代浙江田契佃约一瞥杨国桢18-29

3  明清经济发展并论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王业键30-39+54

4  明代徭役的优免伍丹戈40-54

5  宋代成都经济特点试探谢元鲁55-63+118

6  从敦煌户籍看唐代均田制下土地还授的实施问题杨际平64-76

7  略论农家源流及其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林其錟77-82+96

8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发展和变化郑昌淦83-92+105

9  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主要原因高增德,尹协理93-96

10  近代福建华侨投资企业的历史及其特点林金枝97-105

11  福建船政局的创办及其发展和衰落林庆元106-118

12  喜读叶显恩新著《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傅衣凌,杨国桢119-121

13  《商会简明章程》颁行日期补正朱英12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第4期

1  福建农村的耕畜租佃契约及其买卖文书傅衣凌1-4

2  清代前期矿业政策的演变(下)韦庆远,鲁素5-28

3  明清时期的井灌陈树平29-43+28

4  明至清前期佛山冶铁业初探罗红星44-54

5  休宁《程氏置产簿》剖析彭超55-66

6  五代两税述论郑学檬67-75+66

7  唐代田地的租赁和抵押的关系——从租佃契约到典地契的诸形态堀敏一,韩昇76-87

8  论王符的农工商各有本末论张守军,蒋时宗88-94

9  渔村土地问题的性质及其经营方式初探——闽海渔村经济调查报告之一章振乾95-102

10  论江南制造局姜铎103-117+102

11  漠河金矿与李金镛曲从规118-128

12  河东盐池开发时代考卫斯129-131

13  汉初算赋口钱辨钱伯泉132-133

1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九八三年目录(总第四期至第七期,作者后之数字表示期•页)  134-135

15  江南制造局历年经费支出  136

16  学术活动简讯  9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第1期

1  论清代后期恢复及强化封建土地关系的政策措施李文治1-12

2  福建华安仙都的蓄奴制调查——明清福建社会制度调查报告之一陈支平,林仁川13-24

3  明初的迁徙富户与粮长制洪沼25-38

4  明代广西盐法芻议覃延欢39-42+67

5  论两宋的周期性食盐“过剩”危机——十至十三世纪中国食盐业发展规律初探郭正忠43-58

6  唐代封建政府对商贾的政策及其影响张邻59-67

7  略论曹魏的士家屯田赵克尧,许道勋68-76+82

8  汉代的訾算黄今言77-82

9  “隶臣妾”的身份复议施伟青83-88

10  关于福建奴隶制和封建制问题的讨论蒋炳钊89-94

11  中央苏区工业生产概况邱松庆95-103

12  从一份公债合同看中国近代金融资本的几个特点姜鲁鸣104-110

13  中国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述评江太新111-118

14  两本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评介杨际平,郑学檬119-123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第2期

1  四川清初招徠人口和轻赋政策彭雨新1-9

2  明清时期苏州的会馆和公所吕作燮10-24

3  万历清丈述论——兼论明代耕地面积统计樊树志25-37+45

4  明代川陕茶马贸易浅说吴仁安38-45

5  宋元时期我国陶瓷器的对外贸易叶文程46-52

6  隋唐时期的义仓及其演变朱睿根53-59

7  “亥市”试解陈铿59

8  春秋时楚国贵族对土地的占有及所受的限制程涛平60-65

9  广西两千年来人口演变概述李炳东66-74

10  福建华侨出国的历史和原因分析温广益75-89

11  学术活动简讯  89

12  外商侵占中国电报利权与洋务派的政策徐元基90-103

13  舟山渔业发展史初探赵以忠104-114

14  国民党政府财政走向总崩溃的历史必然性陈昭桐115-121

15  购买年能不能说明中国地租的剥削程度?

况浩林122-7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第3期

1  山西票号与清政府的勾结孔祥毅1-12

2  从借贷资本的兴起看中国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完整形态洪葭管13-23

3  论近代上海地区棉纺织手工业的变化夏林根24-31

4  清至民国闽北六件“分关”的分析——关于地主的家族与经济关系郑振满32-36+50

5  明清珠江三角洲商业与商人资本的发展黄启臣37-50

6  《新安商人的研究》中译本序言藤井宏51-54

7  元代的棉花生产和棉纺业洪用斌55-63

8  《占城稻质疑》补证徐晓望64-66+63

9  唐代安史乱后漕粮年运量骤降原因初探王朝中67-76

10  北魏官禄制度的确立及其对鲜卑族封建化的意义张维训77-86

11  试论十六国时期社会经济的缓慢发展柯友根87-103

12  和籴制度溯源杨际平104-106

13  春秋时代句吴社会经济初探辛土成107-115

14  关于大生产运动的几个问题陈舜卿116-121+106

15  板晒海盐技术的发明与传播郑志章12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第4期

1  清代景德镇一处炉寸窑号的收支盈利梁淼泰1-16

2  气候•收成•粮价•民情——读《李煦奏摺》谢天佑17-20

3  试论清代商业资本的发展趋势刘敏21-33

4  明清江南工农业生产中的燃料问题李伯重34-49

5  清前期军屯概述李景屏50-57

6  宋代四川盐业中的所有制转化张学君58-66

7  五代十国的杂税郑学檬67-71

8  唐中后期淮南农业经济的发展颜亚玉72-77+66

9  九龙江下游的围垦与影响林汀水78-87

10  东汉时期荆扬二州经济的发展孔祥宏88-93+109

11  游农与殷人迁居再探果鸿孝94-98

12  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特殊土地问题孔永松99-109

13  旧中国重庆机器棉纺织工业发展初探陈昌智110-118

14  利玛窦看到的明末社会经济林金水119-123

1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九八四年目录(总第八期至十一期,作者后之数字表示期•页)  124-125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第1期

1  秦以前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初步估计郑绍昌1-8

2  试论贝币的职能与殷商时期的商品经济卫斯9-12

3  从敦煌文书看唐代前期的和籴制度杨际平13-27

4  论唐代方镇“进奉”陈明光28-33+8

5  宋元以来我国渔民对南沙群岛的开发和经营吴凤斌34-42

6  宋代的户口统计制度——对有关制度的综合分析苏启龙,袁征泽43-53

7  明清时期江南的一个专业市镇——濮院镇的经济结构之探索陈学文54-61+42

8  清代福建的鸦片贸易林仁川62-71

9  从乾隆刑科题本看东北旗地的经营方式何溥滢,谢肇华72-78

10  辛亥革命与中国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虞和平79-87

11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才溪苏区的经济建设张水良88-99+78

12  研究东北经济史的点滴体会孔经纬100-102

13  中国敦煌吐鲁番学、唐史研究与教学座谈会简况杨际平,陈明光,刘海峰103-105+102

14  《简明中国经济通史》介绍陈明光106-107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第2期

1  西汉时期闽越社会经济的探索辛土成1-9

2  东晋南朝地方财政收支述论严耀中10-17+9

3  论唐代官员俸料钱的变动刘海峰18-29

4  宗法公社管探柯昌基30-44

5  明清时代福建的土堡杨国桢,陈支平45-57

6  清代的机器面粉工业朱光华58-62+57

7  歙县唐模村许荫祠文书研究彭超63-72

8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上海美国轮船商于醒民,陈兼73-84

9  十九世纪中德贸易往来陈纪遥85-89+72

10  民生公司的企业管理与行为科学熊甫,凌耀伦,马昌铭90-96

11  闽浙赣苏区的经济建设述评陈群哲97-103

12  读《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补编》汤明檖,刘志伟104-106

13  考述赋役说明历史——《秦汉赋役制度考略》祁国钧107-109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第3期

1  从秦简看战国时期秦国保护“人力”的措施施伟青1-6+18

2  论鲜卑拓跋族由游牧社会走向农业社会的历史转变张维训7-18

3  唐代西州均田制的实际授田标准考鲍晓娜19-26

4  宋代和籴利弊初探魏娅娅27-37

5  南宋粮价细表汪圣铎38-52

6  明初的杂役和均工夫唐文基53-62

7  清朝的粮价奏报与其盛衰陈金陵63-68

8  再论清代商业资本的增殖刘敏69-81

9  辛亥革命后上海资本家的实业活动丁日初82-92+112

10  近代闽江上游山区初级市场试探戴一峰93-104

11  晚清泉州“观口黄”置业契约选陈盛明105-112

12  《明清广东社会经济研究》序叶显恩113-118

13  本刊主编杨国桢赴日本研究和交流啸鸣118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5第4期

1  《傅衣凌治史五十年文编》序、跋杨国桢,叶显恩1-5

2  试论西汉徭役制度的特点罗庆康6-10

3  关于唐代杂徭的几个问题张泽咸11-21+5

4  唐五代时期湖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启淮22-34

5  宋代福建沿海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洪沼,郑学檬34-44

6  试论闽北乡族地主经济的形态与结构郑振满45-55

7  明代中期的城市官地租额——试析成化十七年令黄爱淳56-58

8  清代海南黎族的土地典卖契刻张雪慧59-63

9  晚清时期我国农业的新变化闵宗殿,王达64-72

10  清末第一次南洋劝业会述评马敏73-78

11  关于无锡缫丝工业发展的几个问题张迪恳79-86

12  辛亥革命前的江苏民族资本唐文起87-95

13  抗日战争时期安溪茶叶生产的几个侧面苏鑫鸿96-102

14  道光朝户部银库失窃案琐谈孙小著102-103

15  一本嘉惠学林的经济资料选辑——读《自贡盐业契约档案选辑》郑学檬103-107

16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目录(总第十二期至十五期,作者后之数表示期•页)  108-109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第1期

1  从棉纺织品的贸易看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汪敬虞1-18

2  1929—1934年“国定税则”与“关税自主”剖析黄逸平,叶松年19-28

3  唐代商税辨析张邻,周殿杰29-34+28

4  唐代的酒类专卖陈衍德35-43

5  明代漕船的修造及船料的派征鲍彦邦44-52

6  论明代华侨对中菲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林金枝,张莲英53-61

7  明清时期杭嘉湖地区乡镇经济试探蒋兆成62-72

8  试论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的商品结构与利润林仁川73-85+43

9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的木材问题李伯重86-96

10  清代福建的海外贸易松浦章,郑振满97-104

11  清初的福建运司盐政林永匡105-111

12  论《溪南里土地法》苏明辉112-117

13  1933年—1936年日本在华北的走私活动姚会元118-120+111

14  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傅衣凌,陈支平121-12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第2期

1  围绕“乡族”问题——在厦门大学共同研究会上的讨论报告森正夫,成之平1-8

2  略论华北近数百年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兼及社会经济史研究方法黄宗智9-15+8

3  略论珠江三角洲的农业商业化叶显恩16-29

4  明洪武年间凤阳地区的民屯张忠民30-36

5  略论明代徽州的土地占有形态刘淼37-43

6  从《中服共侍约》看汉初的商业活动钱伯泉44-46

7  从桑田麻田到永业田的变化——均田制久施不断的一个重要历史原因张维训47-58+36

8  唐代公验与过所案卷所见的经济资料—部曲奴婢程喜霖59-70

9  两《唐书》天宝户口对勘卞孝萱71-83

10  十七世纪上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扩张陈小冲84-92+43

11  民国时期福建公路交通发展概况李少詠93-99

12  河口考察记徐晓望100-105

13  皮币辨析张南106-107

14  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收获——读韦庆远《档房论史文编》郭树银108-111

15  张弓《唐朝仓廪制度初探》读后杨际平,陈明光112-114

16  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一)傅衣凌,陈支平115-119+111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第3期

1  中国封建租佃经济主导地位的确立前提——兼论唐宋之际地权关系和阶级构成的变化葛金芳1-8+37

2  唐代两税法前的户税朱睿根9-14+25

3  唐代淮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和繁荣周东平15-25

4  五代福建对外贸易韩振华26-30

5  明代徽州洪氏誉契簿研究刘和惠31-41

6  明清时期江南的地租率和地息率郑志章42-52

7  商人包买主产生的历史条件刘秀生53-59+83

8  康熙时期对“生息银两”制度的初创和运用——对清代“生息银两”制度兴衰过程研究之一韦庆远60-69

9  1570—1760年中国和吕宋贸易的发展及贸易额的估算钱江69-78+117

10  清代高山族土地关系的新变动郭志超79-83

11  清代东北货币金融述略王革生84-93

12  近代上海南洋庄和南洋贸易李伯祥,蔡永贵94-104

13  近代闽江航运业初探戴一峰105-113

14  明代广西的“田土之争”覃延欢114-117

15  明清社会经济史地区性研究的新成果——《明清广东社会经济形态研究》评介王日根,成之平118-124

16  吐蕃时期敦煌课麦粟文书介绍唐耕耦125-126+130

17  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二)傅衣凌,陈支平127-130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第4期

1  十九世纪中清政府的反革命战争对社会经济的破坏宓汝成1-15

2  也论秦自商鞅变法后的土地制度——与张金光同志商榷施伟青16-25

3  隋唐均田、租庸调制下的逃户问题——兼谈宇文融括户杨际平25-35

4  唐代地主庄园中雇佣劳动者的几个问题陈良文36-41

5  唐代后期的屯田黄正建42-52

6  明清福建农村市场试探陈铿52-60

7  明代丝织品加派述论范金民61-69

8  明代前期的福建盐业经济曾玲70-76

9  清代前期农业生产的发展黄启臣77-87

10  清初地丁钱粮征收新探陈支平88-95

11  近代安溪茶产述论苏鑫96-102

12  中国古代商业道德的若干特点陈新元103-106

13  明清福建社会经济史料杂抄(续三)傅衣凌,陈支平107-110

14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一九八六年总目录  111-112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7第1期

1  十九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姚贤镐1-14

2  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冶铸业董希如15-20

3  秦朝傅籍标准蠡测陈明光21-27+20

4  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杂考(三题)杨际平28-38

5  泉州平原的围垦与水利建设林汀水39-45

6  明代市舶司制度与海外贸易陈尚胜46-52

7  明代中后期的福建盐业经济曾玲53-61

8  清顺治年间湖广等省兴屯始末彭雨新61-68

9  台湾建省后岁入考订邓孔昭69-73

10  十三行与清代海外贸易的特点章深74-80

11  近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