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715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docx

合水境内河流水体达标

 

合水县境内河流水体达标

及良好水体生态保护方案

合水县人民政府

2017年8月

合水县境内河流水体达标

及良好水体生态保护方案

项目负责:

孟华

技术负责:

孟华

报告编写:

孟华马宝强王春晖柏崇伟张凌鹏孙睿范斌王婷蒲万旭

审核:

田万生

审定:

王进聪

总工程师:

郭红东

院长:

尚晓龙

方案提交单位:

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方案提交时间:

二○一七年五月

附表:

合水县各断面重点工程清单

附件:

水质检测报告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项目背景

近年来全国水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地表水受污染比例较高,流经城镇的一些河段,城乡接合部的一些沟渠塘坝污染普遍比较重,并且由于受到有机物污染,黑臭水体较多,受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不满意度高,涉及饮水安全的水环境突发事件的数量依然不少,为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全面保持和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根据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结合甘肃实际,制定《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对我省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阶段目标。

为积极推动《水十条》落实,按照环保部《关于印发〈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函》(环办函[2015]1781号)相关要求,受合水县环保局的委托,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承担了合水县境内河流水体达标及良好水体生态保护方案的编制工作,本达标方案按照《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开展编制。

第二节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4)《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

(5)国家与甘肃省人民政府签订的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6)《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

(7)《甘肃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甘政发[2015]103号;

(8)《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庆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庆政发[2016]11号);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第三节项目工作范围及时限

本次工作范围为庆阳市合水县共7个乡5个镇范围污染源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对境内主要河流(马莲河、固城川河、葫芦河)各断面进行采样化验,对其汇水区进行调查。

根据庆阳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0年合水县马莲河流域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Ⅳ类;到2030年考核断面水质达到Ⅳ类或以上。

本方案调查基准年为2016年,实施时段为2016年—2020年。

第四节阶段性目标要求及技术路线

根据庆阳市政府现状监测结果,确定调查区各河流主要污染物为COD和NH3-N。

根据市环境监测站2016年度监测数据,合水县境内马莲河1个市控监测出境断面中,1个固城川出境断面位于宁县米家川,1个葫芦河出境断面。

表1-1合水县各断面总体目标

所属流域

断面名称

所在

水体

2016年水质

现状

2020年水质

目标

马莲河

铁李川大桥

市考

劣Ⅴ

固城川

米家川

出境

葫芦河

太白镇

出境

按照《水体达标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要求,本达标方案技术路线如图1-1。

第二章区域概况

第一节地理位置

本次编制水体达标方案合水县县位于庆阳市的东部,东邻陕西省富县,西连庆阳县,南接宁县,北靠华池县及陕西省志丹县,东西长1388km,南北宽80km,全县面积2941.78km2。

县内交通较为便捷,G211和G309线和县乡公路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图2-1)。

河流有马莲河设置出入境断面共2处,固城出境断面1处,葫芦河出入境断面2处。

图2-1合水县地理位置图

第二节自然概况

一、地质概况

(一)地形地貌

合水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境内梁峁起伏,群山逶迤,子午岭横贯县域中北部。

区域地势总体为北部高,南部低,海拔1000~1700m,最高峰为子午岭,海拔高度1687m,最低点位于马连河下游河谷,海拔1006m。

根据地貌形态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剥蚀堆积黄土丘陵

分布于调查区东北部,沿县境呈带状,呈双“S”形分布,由白垩系砂岩、砂砾岩、砂质泥岩构成基底格架,上部覆盖大厚度黄土,厚度大于200m。

地貌景观主要呈梁峁相间的黄土丘陵,海拔1400~1800m,山坡坡度一般20°~40°,沟谷下切作用较弱,沟脑残留有支离破碎的掌形洼地。

2、黄土残塬

分布于调查区西部马莲河右岸的何家畔、定祥及调查区中东部的蒿咀铺—太白地区,主要由白垩系砂岩、砂质泥岩、砂砾岩及第三系三趾马红土构成基底,上部覆盖大厚度黄土,残塬规模不大,塬边沟谷发育,溯源侵蚀强烈,切割深度为60~100m,沟脑多呈“V”字型,中下游则多为“U”字型。

山坡坡度较陡,坡度一般大于40°。

塬面比较宽阔,塬中心倾角一般小于1°,塬边以3°~8°的坡度向周边缓倾。

海拔1000~1300m,相对高差200~300m。

调查区中东部的蒿咀铺至太白一带,处于子午岭林区,灌木丛生,植被发育。

3、黄土梁峁

主要分布于调查区东南部固城川流域、北部杨坪—太白一线的广大地区。

以白垩系砂岩、砂砾岩、砂质泥岩及第三系三趾马红土构成基底格架,上部广布大厚度黄土,厚度大于200m。

黄土梁多呈长条形,一般近东西向延伸。

梁顶宽度一般为80~400m。

梁侧坡度较陡,可达25°~30°,梁间水系发育,沟谷多呈“V”型,下游为“U”型。

黄土峁系黄土梁继续侵蚀而成,呈园形或椭园形,峁顶呈穹形,宽约600~900m,长1000~2000m。

峁间常成鞍状相连,相对高差20~50m,水系发育密度较梁区大,沟谷切割深度50~100m,相对高差150~200m。

4、河谷平原

分布于马莲河、合水川、固城川、瓦岗川及葫芦河等宽度大于200m的河谷地段,面积57.2km2,占全县面积的1.91%。

河谷地段发育有Ⅰ~Ⅳ级阶地,Ⅰ级阶地零星分布,高出河漫滩5~10m,宽100~150m,为内迭式接触;Ⅱ级阶地在马莲河河谷最为发育,其它河谷仅零星分布,高出河床约30~40m,阶面平坦宽阔,宽度在450~800m;Ⅲ级阶地分布在马莲河和葫芦河河谷中,断续分布,阶面宽100~200m,高出河床80~100m;Ⅳ级阶地仅在马莲河河谷中分布,阶面宽200~400m,最宽处达1000m,高出河床约120~150m,阶面多被冲沟切割,呈不连续状,且Ⅱ级以上阶地均为基座式阶地。

(二)地形岩性

工作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白垩系下统环河组(K1h):

出露于子午岭、各河谷两侧及一、二级支沟的中下游。

岩性为一套杂色的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与第三系的接触带附近,岩体破碎,裂隙发育。

第三系上新统(N2S):

主要出露于各河谷一、二级支沟的沟脑。

其岩性为棕红色含砂质粘土岩,含数层钙质结核,遇水极易软化,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

第四系(Q1-4):

分布广泛,在成因上以风积为主,次为冲积、冲洪积,几乎覆盖全区,成因多样,发育良好,构成著名的陇东黄土高原。

地层包括下更新统的午城黄土,中更新统的离石黄土,上更新统的马兰黄土及全新统冲积层等。

1.下更新统(Q1)

出露于梁、峁区的冲沟两侧,岩性为桔红、桔黄色砂质粘土、砂砾层及砂层,底部为砾石层或含砾钙质结核层,一般厚度为50—80m。

2.中更新统(Q2)

离石黄土广布全区,岩性为浅黄、褐黄色均质粉砂质亚粘土,夹古土壤及钙质结核,垂直节理发育,一般厚度100—160m。

下部有厚5—6m的灰白色砂砾石层,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次为砂岩及石英岩等,粒径0.5—2cm,分选中等。

3.上更新统(Q3)

广泛披覆于黄土丘陵梁峁地区及老洪积扇、Ⅳ级阶地、掌形洼地的表层,具大孔隙,垂直裂隙发育,质地疏松,区内南部厚度10m左右,北部50m左右。

4.全新统(Q4)

由近代坡积、滑坡堆积物和冲积、洪积物组成。

分布于斜坡、沟谷底部及河谷川区的一、二级阶地及河漫滩;二级阶地,主要分布于河谷地区,由河流冲积而成,上部为浅黄色黄土状亚粘土,下部为砂卵砾石,总厚20—30余米,以堆积阶地为主,部分为基座性质;一级阶地,上部为亚砂土,下部为砂卵砾石,总厚5—10m。

(三)地质构造

合水县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位于天(池)—环(县)向斜的东翼。

自中晚元古代以来基本上处于长期稳定状态,表现为整体上升与沉降为主的垂直运动,构造简单微弱,地层产状平缓,接触关系平合,各种线性构造不甚发育。

构造形迹是褶皱构造,主要分布有崖窑上向斜、槐树庄复式背斜、梨树庄背斜(见构造图2-2)。

1.崖窑上向斜

分布于华池县悦乐镇—合水县老城镇一带,由白垩系环河华池组地层构成。

为对称向斜,轴部走向310°,两翼对称,倾角0.5º。

2.槐树庄复式背斜

该复式背斜分布于合水县西华池镇—太白镇一线,由侏罗系、白垩系环河华池组和洛河组地层构成。

为不对称背斜,轴部走向80°,北翼产状350º~360º∠7º,南翼产状170º~190º∠2º~12º,境内长度约50km,其中侏罗系地层为合水县主要的含油地层。

3.梨树庄背斜

梨树庄背斜分布于合水县店子—太莪一带,由白垩系环河华池组地层构成。

为不对称背斜,轴部走向70°~80°,境内长度约19km。

(四)地下水类型

1、地下水类型与含水岩组划分

根据区内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性质及含水介质等,将区内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根据所处地质地貌条件和储存空间的不同分为黄土潜水、河谷潜水。

①黄土潜水

赋存于黄土丘陵的梁峁及黄土残塬中,含水层岩性为离石黄土,含水层厚一般小于30m,埋深在残塬心区视面积大小而变化,塬面大而完整则埋深浅,反之则深,大都在100m左右。

以泉的形式排泄,一般单泉流量小于0.1L/s,水质较好,矿化度0.4—1g/L,水化学类型属HCO3-Na+-Mg2+或SO42-CL-Na+型。

②河谷潜水

主要分布于马莲河及葫芦河等河谷区,含水层厚度Ⅰ级阶地为6~8m,Ⅱ级阶地为10~15m,河谷中心地段厚度为2~4m。

Ⅰ级阶地单井涌水量在1000m3/d以上,Ⅱ级阶地单井涌水量在200m3/d以上,地下水类型以HCO3-—Ca2+型和HCO3-—Mg2+型为主,矿化度小于0.5g/L。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透补给,从上游向下游径流,以泉或潜流的形式排泄。

(2)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

根具含水层特征进一步可进一步分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碎屑岩类层间承压水两类。

①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

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系裸露基岩表层孔隙裂隙中,含水层岩性为泥质砂岩、泥岩。

单泉流量0.1-1.0L/s,水质一般较好,矿化度0.5-1.5g/L,水化学类型属HCO3--SO42--Na+-Mg2+或SO42--Na+-Mg2+型。

②碎屑岩类层间承压水

碎屑岩类层间承压水主要为白垩系下统层间承压水,含水层厚度在河谷区一般小于50m,一般在200~400m之间。

含水层顶板埋深因地形及覆盖层厚度而异,在河谷地区多小于50m,梁峁塬区大于200m,水头埋深也因地形及上覆地层厚度而异,在梁峁区均大于100m,河沟谷川区埋藏较浅,一般小于20m,河谷区多为自流水区,水头高出地面一般为10~50m。

其富水性在合水县境内,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1000m3/d,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Na(或Ca—Na)型,矿化度1~3g/L。

二、气象水文

1、气象

县内属湿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光照充足,少雨多风。

夏短而冬长,冬春干旱多风,夏秋阴湿多雨。

据合水站气象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10.1℃,极端最高气温36.1℃(2005年),极端最低气温-23.3℃(1991年);年最大降水量794.7mm(2003年),年最小降水量309.9mm(1995年),多年平均降水量562.8mm,近十年,平均年降水量486.6mm,偏少12%;年平均蒸发量为1759mm,是降水量的3.1倍;区内历年最大冻土深度为40cm。

境内降水分布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地形地貌的影响,降水自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减少。

区内东北部子午岭地区,年降水量在600mm左右;境内中部的板桥—老城镇—固城一线,年降水量550mm;区内南部的吉岘—东华池—店子以南,年降水量在500mm左右,而西南部的板桥—何家畔一带,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下。

工作区降雨量在年内分配极不平衡,7、8、9三个月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和占全年降水量62%。

瞬时降水强度较大,大于25mm的大雨频率为5次/年,大于50mm的暴雨频率为0.9次/年,主要分布于4~10月。

日最大降雨量105.4mm(2003年),小时最大降雨量91.1mm,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1天,降雨量达240mm。

2、水文水系

合水县属黄河流域,境内以北西—南东走向的子午岭为分水岭,子午岭以东汇入葫芦河,子午岭以西注入马莲河。

境内河川主要有马莲河、合水川、固城河、瓦岗川等四条河流:

1、马莲河:

为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宁夏境内的麻黄山一带,在县境西部从北向南穿过,境内长约24km,由岘子峁村出境,流入宁县。

据马莲河(板桥站)多年资料,马莲河多年平均径流量0.164×108m3,多年平均流量14.2m3/s,多年平均径流量44900万m3,控制流域面积807km2,地表径流在年内分配不均,7~10月约占全年的61.8%。

年平均输砂量138.61×104t,最大含砂量124.97kg/m3。

2、合水川:

合水川发源于县境北部的西岔至扬家岔一线,流域面积788km2,多年平均径流量1545.2×104m3。

瓦岗川为合水川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子午岭林区尹家集,河长31.5km,流域面积256km2,多年平均径流量725.3×104m3。

固城河发源于境内东部子午岭林区的梨树湾至马连岘一带,流域面积694km2,多年平均流量0.48m3/s,多年平均径流量346.9×104m3。

3、固城川:

为马莲河一级支流,发育于子午岭午亭子西侧,经固城、吉岘两个乡、在吉岘沟门前出境,流入宁县南义乡,于宁县赵家小台汇入马莲河。

合水县境内河长63km,流域673.28km2,平均比降3.2‰,多年平均流量0.61m3/s,多年平均径流量0.1943亿m3。

4、葫芦河:

发源于华池县境内的子午岭,呈北东—南西向穿过县境东北部,于合水县太白镇的曹家沟流出境内,境内长约30km,合水县流域多年平均流量1.8m3/s,多年平均径流量0.3×108m3。

3、土壤、植被

本次调查的合水县土壤类型主要有黑垆土、黄绵土、淤积土、潮土、红土、灰褐土及水稻土等七大类:

黑垆土:

分布于塬边、山咀及平坦的川台地,其土种分为黑垆土、鸡类垆土和黄垆土,质地绵软疏松,蓄水保肥,宜耕期长,适种性广。

黄绵土:

系发育于黄土母质之上的幼年性土壤,经耕种熟化和水土流失而形成,多分布于梁峁沟坡之上,其土种分为黄绵土、黄培土和灰善土,土体深厚,质地适中,矿物质丰富,透水性强,受雨水冲刷,极易形成水土流失。

淤积土:

发育于冲积和洪积母质之上,分布于马莲河、合水川、固城川及葫芦河的Ⅰ级阶地和河漫滩,其土种分为淤积土、残余草甸土,土层深厚,质地适中,熟化程度较高,蓄水保肥,产量高而稳。

潮土:

发育于淤积母质之上,受地下水的影响,经耕种熟化而成,零星分布于固城川的河谷地带,其土种分为盐潮土、黄潮土,地下水位埋深1~2m,春秋返潮、地温低、肥力差,部分盐渍化严重,禾苗多死。

红土:

形成于第三系红土和午成离石黄土母质之上,零星分布于河(沟)谷沟坡中下部的沟床及坡脚,土壤质地粘重,渗透性差,侵蚀强烈,肥力较低,植被稀疏。

灰褐土:

系发育于森林植被之下的自然土壤,主要分布于太白、蒿咀铺、太莪及固城等地的次生林区,其土种分为灰土、灰褐善土、耕种灰褐土等,土质疏松多孔,深厚肥沃。

水稻土:

系人类长期栽培水稻经耕种熟化而成,分布于葫芦河、苗村河、固城川及线北川等地,其土种分为底砾黄沙土、黄泥土及青底黄泥土,总体而言水稻土具有生产力较低,水肥易漏等特点。

根据合水县地形地貌地形条件和植被生长发育状况,可分为三个区:

乔木、灌木植被区:

分布在1300~1700m内的黄土梁峁区,乔木主要有毛泡桐、楸树、国槐、油松、辽东栎、侧柏、华山松以及阔叶混交乔、灌木林等。

草甸、灌木植被区:

分布在海拔1100~1300m的黄土梁峁和残塬区,阳坡主要分布禾本科、菊科、莎草科等牧草为主的草本植物以及沙棘、柠条、山楂等灌木林;阴坡基本与阳坡一致,但草本植物局限在山体中上部。

塬区及川台植被区:

海拔1200m以下的地区,多以次生乔、灌木及山桃、苹果、梨、桃、杏等经济林木。

第三节水土流失状况

据合水县水保局提供资料,合水县水土流失面积1862km2,占总土地面积2941.79km2的63.3%,全县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5400t/km2·a,局部地区侵蚀模数高达10000t/km2·a,主要分布于我县的中南部。

其中:

轻度侵蚀区面积449km2,占总面积的24.1%;中度侵蚀区面积620km2,占总面积的33.3%;强度侵蚀区面积313km2,占总面积的16.8%;极强度侵蚀区面积430km2,占总面积的23%;剧烈侵蚀区面积50km2,占总面积的2.7%。

截止2012年底,全县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145.74km2,治理程度达到61.5%;其中:

兴修梯田33380hm2,人工造林58122hm2,人工种草15545hm2,实施生态修复封禁治理7527hm2,修筑治沟骨干坝20座、中小淤地坝45座,实施各类小型蓄水工程4110处。

初步形成了山水田林田路综合治理和梯田、林草、骨干坝和小型水保拦蓄工程相互配套的综合防护体系,有效的遏制了全县水土流失及水土流失所带来的次生自然灾害,使全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第四节经济及社会概况

1、行政区划

庆阳市合水县下辖7乡5镇,分别为西华池镇、老城镇、太白镇、板桥镇、何家畔镇、固城乡、吉岘乡、肖咀乡、段家集乡、蒿咀铺乡、太莪乡和店子乡。

详情见表2-1、图2-4所示。

表2-1合水县各断面汇水区范围行政区划情况

所属流域

控制断面位置

断面考核类别

合水县控制单元

马莲河

铁李川大桥

市考

蒿咀铺、老城镇、板桥、太莪、店子、西华池、何家畔、吉岘,及店子坪大桥断面控制单元(马莲河入境)

马莲河

米家川

国考

固城、段家集、肖咀、

葫芦河

太白镇

出境

太白镇

合水川董家沟

合水川

控制

蒿咀铺、老城镇、板桥

*为细化控制单元,增加本次新增合水川董家沟断面

2、人口现状及变化

根据年鉴统计,2015年末合水县总人口为17.88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38‰,其中农业人口13.23万人,城镇人口4.64万人。

较2013年,汇水区人口增长率5.8‰。

随着汇水区城市化的加快,人口的增加给合水县水环境污染负荷压力降持续增大。

详见表2-2。

表2-2合水县断面汇水区各乡镇人口情况表

县(市)

乡(镇)

农业人口(人)

农业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人)

城镇人口比例

总人口(人)

合水县

蒿咀铺

5990

100

0

5990

老城镇

7601

64

4215

36

11816

板桥

17382

89

2188

11

19570

太莪

7459

100

0

7459

店子

11284

100

0

11284

西华池

5057

12

36041

88

41098

何家畔

17871

100

0

17871

吉岘

15446

100

0

15446

固城

11168

100

0

11168

段家集

12977

100

0

12977

肖咀

14909

100

0

14909

太白镇

5213

57

4027

43

9240

合计

132357

46471

178828

3、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2015年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54.1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39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6.24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3.04亿元,,小口径收入达到1.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5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81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79亿元。

在生产总值(GDP)中,第一产业7.21亿元,增长5.6%,第二产业39.23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7.6亿元,增长7.7%。

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6.02:

68.03:

15.95调整为13.32:

72.47:

14.21,一产下降2.7个百分点,二产上升4.44个百分点,三产下降1.74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效益逐步提高。

第五节土地利用特征

本方案主要通过收集国土部门的数据,经过统计方法分析方案各汇水区范围的土地利用现状格局。

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全县土地总面积350626.08公顷。

其中旱地面积151070.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12%;草地面积95518.6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63%;林地面积40049.0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16%(表2-3)。

表2-3合水县土地利用情况单位:

km2

土地利用类型

合水县

面积

比例(%)

耕地面积

26053.83

0.089

园地

5672.56

0.019

林地

230893.8

0.787

草地

21423.23

0.073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

4854.55

0.017

交通运输用地

1410.7

0.005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873.16

0.003

其它土地

2155.38

0.007

合计

350626.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