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8907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docx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

精品文档

装饰图案设计教案

装饰图案是一门装饰艺术,是各美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公共基础课,其实用范围和装饰范围涉及面非常广。

自从“三大构成”进入中国的艺术设计课程后,对“装饰图案”的课程就不断的进行削减。

但我们要正确的处理好这两个课程的关系,这也是艺术设计专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装饰图案是实用与装饰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把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使其造型、色彩、构图等适用于审美目的的一种设计图样。

装饰图案作为一种基础的艺术训练,在设计艺术中作用很大,它不仅在形象思维上解决装饰造型的基本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全面遵循艺术形式美的规律。

本课程让学生从浅到深的学习:

从观察——写生——变化——装饰,运用各种手段和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也丰富了装饰的理念和手法。

针对装饰图案的要点进行典型的举例说明和示范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还丰富了装饰的技法,也使装饰图案的设计与表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培养对于视觉艺术设计形式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一、时间安排

第一周:

第一章安排:

装饰图案的语意设计

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形式美

1/29

精品文档

第一节、程式化

第二节、秩序化

第三节、象征性

第二周:

第四节、形式美的总法则

实例讲解:

花卉

学生花卉练习

第三周:

第三章装饰图案的思维特征

1、联想

2、想象

第四周

第四章装饰图案的变化法则

1、变化法则

2、点、线、面的装饰语境

第五周

第五章装饰图案的画面构成

1、装饰图案的构成特征

2、装饰图案的透视特征

第六周

第六章装饰图案的色彩特征与表现形式

第七章图案的写生与变化

2/29

精品文档

第八章图案的组织形式

第七周

实例讲解与课堂作业辅导

作业讲评

二、授课内容

第一章装饰图案的语意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对装饰艺术、图案概念的了解,学习与掌握基本的设计概念,形成整体认识,为进一步掌握装饰图案做好准备。

重点:

了解装饰、图案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概述形成系统的认识。

首先我们理清几个概念:

1、艺术

2、装饰

3、图案

4、装饰图案

一、艺术

罗伯特?

穆希尔:

“对我们而言,艺术就是我们在艺术这个名称中看到的东西,他是不依赖于法规而存在的复杂的社会产品”说明了艺术是社会的产物。

苏珊?

朗格在《情感与形式》中说“艺术是情感符号”。

我们来了解这两个人:

3/29

精品文档

罗伯特?

穆希尔:

奥地利作家,代表作德语长篇小说《没有个性的人》。

罗伯特?

穆西尔1880年出生于奥地利,他的家族是一个在文化界很有声望的家族,自小他便喜欢文学艺术。

17岁的时候,为了满足父亲的意愿,罗伯特?

穆齐尔进入维也纳军事学院学习,3岁那一年,他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课程,28岁那一年获得了柏林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1906年,还在大学读书的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学生特尔莱斯的困惑》,1911年和1924年,罗伯特?

穆齐尔还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统一》和《三个女人》,他还创作有剧本《狂热的人》和《温芩茨》,并写了很多的文学评论、随笔和包含有自传色彩和思想结晶的日记,构成了罗伯特?

穆齐尔丰富和复杂的文学世界。

苏珊?

朗格德裔美国人,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之一,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校任教,主要著作有《哲学新解》、《情感与形式》等。

其艺术哲学全面继承、发展和完善了卡西尔的符号论,使符号论美学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达到鼎盛,产生了巨大影响。

《艺术问题》与《情感与形式》是朗格集中阐述其美学思想的主要著作。

苏珊朗格在给“艺术”下定义时指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苏珊?

朗格的符号论美学,在本世纪个叶曾风蹿一时。

美国的一位评论家理查德?

科斯特技尼茨宣称:

“战后十年,在美国几乎没有一种艺术哲学比苏珊?

朗格所阐述的理

4/29

精品文档

论占据更大的优势。

”著名美学家托玛士?

门罗也承认,符号和符号论在当时是占统治地位的美学理论。

朗格不仅在哲学、美学上建树不凡,而且对符号逻辑、心理学、生理学、人类学等学科进行过专闻的研究,

加之在文学和音乐上都具有相当厚实的功底,所以她的著作思想深刻,逻辑严谨,材料广博、切适,读起来颇具吸副力和启发性。

艺术到底是什么,

艺术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艺术家也未必能精确地回答。

因为,艺术的内涵和外延,实在太丰富,决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

《辞海》中这样说:

“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

具体说,他们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根据表现手段和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表演艺术,造型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

根据表演的时空性质,又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并列艺术。

艺术是通过对生活素材的分析、概括、加工、提炼乃至虚构去塑造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

5/29

精品文档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是反映现实的形式。

以上三例都是讲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这是相同之点,但也有不同之处,第一条强调艺术是“感人的形象”,第二条强调形象“有典型性”,第三条强调艺术是一种“形式”。

此外,我再选三条来议一议:

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的创造。

这里的“理念”、“意味”、“情感符号”分别加在“艺术”上,从表达的含义说,迥然不同。

总的来说,对于艺术定义的理解,各有各的理由,难以统一下界语。

因此,我国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提出他的意见,他在《美学四讲》中说:

艺术是各种艺术作品的总称。

要理解这一提法,就必须从艺术作品是什么来领会,艺术作品是什么,李先生接着说:

艺术作品是指那一件件的雕塑、绘画、电影、舞蹈、戏剧以及文学等等。

一幅画、一曲音乐、一首诗、一个建筑?

?

,那就是艺术作品。

一件一件艺术作品,在世界文明古国就已经出现,中国殷周的青铜器,印度的壁画,埃及的金字塔等等,都在世界历史上享有盛名的艺术,如若翻阅德国艺术史

6/29

精品文档

家格罗塞著作《艺术的起源》,对于艺术作品是什么,那就更加清楚了。

艺术是什么,归总起来看,古往今来,答案大约分三类。

一、艺术是摹仿。

这是西方的“正流”。

源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跟进,途径中世纪的神学演绎,再由文艺复兴后的艺术实践予以深化。

直至近世的“现实主义”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虽有各种变奏,但属同一主题。

此说有诸多优点,但存在一大难题:

如果艺术是世界的摹本,那么它就只是个替代的次品。

就此,艺术的尊严很容易被褫夺,乃至被降为附庸。

二、艺术是表现。

这是西方的“支流”。

认为艺术的本源来自人的主观内心,而不是外在世界,从而,艺术提供了一个不同于表层现象的内在精神王国。

从18世纪末至今,这种思潮压倒摹仿论,几近成为正宗。

此说同样有诸多优点,但同样存在一大疑难:

如果艺术是艺术创作家的个人内心写照,那么它与所有其他人的根本关联就产生动摇。

有时,艺术成为自我表现的推销,或者干脆蜕变为无病呻吟的垃圾。

三、艺术是形式。

这是西方的“潜流”。

同样贯通整个艺术的发展和反思历史。

艺术的价值在于形式美感。

而形式,既是客观存在的,又是艺术独有的。

于是,艺术成为具有自足意义和独立品格的“审美”。

世所公认,康德在这方

7/29

精品文档

面提供了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现代意义的“美艺术”概念由此发动并最终成型。

但近来,我隐约看到了另一条似乎更有希望走通的途径。

它发端于黑格尔,途径尼采,在海德格尔手中初步定型,并通过伽达默尔发扬光大。

即,艺术被看作是真理的发生和存在的显现。

由此,艺术的实质得以昭示。

它不仅是现象的摹仿,更是本真的呈现;它不仅是感情的表达,更是意义的生成;它不仅是形式的把玩,更是内核的“去蔽”。

从这种角度出发,艺术与世界、与生命、与我们自己就产生了不可分割的紧密关联。

二、装饰

装饰是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从人类诞生之日起,装饰就与人类朝夕相处,相伴而生.装饰不论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或艺术的一个门类,还是艺术实践中的一种技巧或手法,从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和效果来看,在人类的艺术史上都曾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在我们的生活中,装饰的样式是随处可见的,各种装饰样式都以其不同的特点,形式,材料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心理.

装饰的概念

装饰的概念一直是艺术家们探讨和思考的问题,理论家汉斯塞多尔玛亚说:

”如今很难为装饰下定义,因为它已经丧失了原来的意义和作用。

”装饰”一词是充分具有中国

8/29

精品文档

哲理的宽容性和概括性的,它的不确定性亦使之失去准确的界定,所以当代的”装饰”用语常常是各说东西.从字面上讲,装者,藏也,饰者,物即成而加以文彩也.但这个概念已不适用于今天了.今天的装饰是总体设计中的一部分,它不是加上的,更不是锦上添花,是按照美的规律所从事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是一种精神创造,是由活跃而丰富的想像力所生成的,是以

表达感情为主的审美活动.装饰是观察,发现,概括自然和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美的一种方式.装饰是人类本性爱美的反映,也是人类追求美的途径.装饰使人类的理想美和实用美巧妙地结合为一体,它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文化发展所致,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装饰的发展

人类在千百年生活实践中已不满足于纯自然物质本身的表现形式,要通过装饰达到理想美的境界.装饰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装饰开始的,至少是公元前.世纪以前就有装饰艺术,原始洞窟壁画,岩画及彩陶中的造型和图案纹样,都具有强烈的装饰性.例如:

在地中海马尔他岛所发现的一个洞窟被称为”圣殿”,天井上画满了蔓草状花纹.考古家认为:

这是原始人象征”生命之树”的装饰,也是原始人迷信观念的表现.但从蔓草花纹的取材分析,不外是新石器时代农业生产的反应.所以

9/29

精品文档

人类初期,装饰是人类追求理想美的原始手段之一,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纹身图案和饰物,图腾崇拜等装饰品,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符号.这种超越民族,种族及时代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装饰符号,包含了原始人类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因此,装饰不仅仅是为了美,而更重要的是人类精神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从原始装饰艺术中,可以看到原始人的创造欲念大部分应归属于潜意识的世界.而潜意识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是象征化,形象化的.通过分析装饰艺术形象的象征性,可以得知象征与符号是紧密相连的.现代画家克利与米罗的绘画和原始艺术一样,用线和形的符号化形式,表达出了自我灵魂深处的原始感情.所以说装饰的语言是超越种族,民族与历史的共同语言,装饰艺术创作是人类精神本能的一种表达方式,是人在同外界接触,交流的过程中酝酿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既包含了理性,又包含了潜意识精神.《美术简论》中曾写到:

”若想正确地认识人类最古老的精神表现方式,必须从原始艺术创作的最初冲动中寻求根源.原始旧石器时期后期人类最早的雕像,以及原始时期的岩画艺术,并不是原始人类美的意识在特殊形式下的表现.而是人类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

中国新石器时代彩陶中的装饰图案,以及岩画中的装饰艺术形象同样反映的是原始人的自我精神.进而言之,我们在各个时期的原始壁画中,不但看到装饰化的自然形象,而且还看到装饰化的超自然形象.

10/29

精品文档

如在法国拉斯格洞窟壁画中作者表现了鸟形人像.从画中的人身鸟脸及小鸟的振翅欲飞形象,可以更深一层地看到作者潜意识的精神表现.所以说,潜意识的精神表现不是现代艺术的”独有物”,远在原始社会的装饰艺术中就包含了作者的潜意识精神世界.从原始文化彩陶到汉唐的重彩绘画,不管是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夸张而又简练的装饰手法,还是汉代画像砖,唐代墓室壁画,明清民间剪纸及其它民间民俗艺术中都可以看到,装饰艺术显示了雄浑博大的气度和厚重斑斓的审美特征.

唐朝是中国艺术装饰化发展的高峰期,特别是唐代绘画,具有色彩浓丽,雍容华贵,遒劲简练的风范.宋代是一个理性的时代,宋瓷在装饰造型上,对于形体空间线的曲直处理极其微秒,含蓄,造成一种似曲非曲,似直非直,直中含曲,曲藏于直的装饰艺术美感.宋元以后的中国艺术,更是把装饰传统和文人画的写意性,书卷气相融合,丰富了中国艺术的多样性.装饰艺术是人类共同享有的,各民族在自己的艺术发展过程中,互相学习,

导入:

图案设计对于设计专业人士并不陌生,我国早在20世纪初就把图案设计课程引入高等学府。

近百年的教学史,使我国图案设计出现过辉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出口的纺织品和瓷制品,以及各类工艺美术品,就足以说明我国独

11/29

精品文档

具东方特色的图案设计越来越受外国人的青睐。

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在经济和文化极速发展的进程中,东西方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图案创作与图案课程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也就是说,我们的设计正向世界靠拢,与世界同步发展,同时图案教程也在不断接受世界设计领域的新观念、新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图案教学内容也在期待着改革和完善。

以前的图案设计课程内容自然显得陈旧、落伍,甚至有被淘汰和被肢解的可能。

因此,我们身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不能视之不理,必须正视图案设计的新界定和新含义。

那么“图案”的定义是什么呢,简单的理解就是图纹方案和手段。

《辞海》是这样解释的:

指对某种器物的造型结构、色彩及纹饰进行工艺处理而事先设计的施工方案,制成图样,通称图案。

狭义上指器物上装饰纹样和色彩的设计;广义上则指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设计的方案和图样。

如庞薰先生所说的“图案工作就是设计一切器物和一切器物的装饰,与英文Design有直接联系,其要素是形制纹样和色彩”。

“图案”一词原本是20世纪20年代由日本人根据欧洲“Design”的设计思想对译成为汉文—“图案”并移植于中国。

“Design”对译成“图案”后,使国人一直公认“图案”皆为“事先设计、方案”的释义,然而设计与图案能等同吗,“设计”与“图案”的等同,在现代社会已经时过境迁,难以成立。

在庞大的“设计”领域里,特别是近

12/29

精品文档

年来各类设计学科专业正在不断被细分,如平面类设计分视觉传达、图形创意;图案色彩设计训练有色彩构成、色彩归纳、色彩创意等;图案的形象造型设计有结构素描、白描、速写等;立体设计学科中还涉及光学、力学、材料学等诸多内容。

而图案如果作为众多现代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课程,其最直接涉及的内容就是对复杂的自然形态进行归纳、提炼、再创作,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

者认为图案设计应该把重点放在纹饰结构规律的研究上,一方面作为基础美学入门,另一方面可视其为学生第一次进行专业设计的模拟训练;应该把图案课程理解为既是设计类的基础课程,又是一门独立存在的强调约束与突破、理性与感性结合的综合性课题。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运用各种载体和表现手法,逐渐掌握创意、采集、归纳、变形等手段准确传达课程主题和内容。

第一讲

中国传统图案简析

图案起源于人类本能,也是自然界动、植物装饰本能的体现。

远古时期,人类在身体上涂抹颜色和用图案纹身、头颈戴花、腰身围藤、配挂贝壳项链等,皆属于吸引同类或者引发自身快感和异性注意的行为,大多数根源于求偶和繁殖的需要,是人类自然而本能的流露。

动物亦如此。

据介绍,一些动物身上的皮毛颜色,很多起到伪装自己、迷惑敌方或

13/29

精品文档

者恐吓对方的作用。

爬行类动物的马龙蛇、蜥蜴,鱼类、贝壳类,飞禽走兽也是如此,它们身上的颜色均与其环境的颜色相类似甚至相类同。

植物中绚丽的花色也能引来蝴蝶和蜂群传送花粉。

人类栖息洞穴内涂刻的各种猛兽鬼神形象,是人类有意识的初始图纹。

其目的—是为了驱灾避邪、消除恐惧心理;二是对收获的记录,用画渔猎耕种来表明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安居生活的渴望心态。

人类祖先用各种装饰图形表现自我保护的本能和生存繁衍的愿望,其中也体现了人类初期本能的美感观念。

人类图案的诞生与人类实践生活有关,从保存的古董文物中发现,最早的如绳纹、席纹、云纹、水纹等纹饰是先人们制作生活器物时所留下的纹印。

纹饰多数是在制作器皿时在未干的泥胎上用篮、席、绳裹装所留下的印迹,这些有意无意的印迹,经过野火熏烤之后清晰可见,起伏有秩序,形成独具特色、别具一格的“印纹”。

印纹装饰中,点、线组合穿插得当,疏密变化合理,有黑白灰和丰富的肌理效果,同时也为人类的图案创造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类最早有意识的图案设计应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距今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彩陶纹样形态生动,造型完美,具有简洁大方、古朴精湛的艺术特色。

我们的祖先在彩陶制作过程中,在无任何器械设备和精巧的绘制工具的远古时代,全凭双手和聪明智慧,创造出如此精美的陶器,

14/29

精品文档

至今仍然使后人感到惊叹,并且也使后人得到了借鉴和研究。

彩陶纹样的颜色比较简单,多数为红、黄、黑、褐等色。

纹样主要以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形等四种为内容,动物纹中常见鱼、蛙、鸟、鹿等;几何形纹样表现日、月、星、云、风、水、雷、火等装饰内容,图案特点均以抽象化形式表现,主要代表纹饰见图1-3。

青铜器纹样出现在三千多年前夏、商、周、春秋时期。

青铜工艺是中国文化宝藏的珍品,是奴隶社会代表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也是图案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

青铜器的铸造,是皇权贵族和等级

的象征,决定其造型厚实、庄重、威严等特征。

纹样装饰的艺术处理随形赋饰,使图案纹样独具粗犷和细密结合的艺术特色,特别是纹饰内容如饕餮、夔龙、凤鸟、鱼鳞等形象,用对称和均衡的构成形式,使纹饰颇具凝重与威严的装饰风格特点。

怪兽形象采用非现实形,而且被抽象化、理想化了,怪兽形象周围加饰云纹、水纹、几何纹,使得画面主次清晰、黑白分明、层次丰富,成功地强化了青铜器的庄重与神秘感。

战国时期是战乱年代,也是奴隶制社会与封建制社会交替的时代,从物质文化发展史角度来看,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传统的青铜工艺特点,已经从神秘、奇异凝重改变为越

15/29

精品文档

来越生活化、现实化了。

这个时代的图案纹样出现了较多的故事情节和生活中动物、人物、风景以及几何纹饰,纹饰造型和构图也从夏商周平行线、垂直线的构图改为方圆结合的装饰基本特点,从严肃对称的形式转化到活跃自由和多元化的装饰风格。

此外,战国的日用品和手工艺品也有其独具特色的装饰纹样,如玉器、陶器、丝织、刺绣、漆工艺等,风格多见细腻、精致、活泼等特点。

秦汉时代,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促进了文化领域和手工业制作的进步。

独具特色的秦汉画像石、汉像砖和瓦当代表了秦汉的装饰艺术风格。

其造型古朴、形象生动、构图得体、黑白分明、图底清晰、简繁相生、粗细并存、对比强烈。

图案内容常见动物和人物,也有较多的故事情节、神话传说。

秦汉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高的品位,其博大精深的艺术特色,令后人深研苦探,正如名句“知书礼,先通秦汉”。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佛教兴起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修建了许多寺庙和开凿了一批批窟穴。

寺庙建筑和窟穴壁上的石刻图案和浮雕彩绘图案都具有明显的佛教艺术特征,佛像、飞天、莲花、菩萨成为当时的图形代表。

在佛像刻画表现中,大多数都是神态自若、温文尔雅、慈详善意、动态多变。

飞天形态常与莲花构成完整的画面,而飞天形象曲线优美,常以女性造型为特点,多数配戴披肩身穿长裙、手持莲

16/29

精品文档

花或宝瓶,构图形式多样,装饰空间依形赋饰,自由舒展,让人感觉到轻盈飘逸、脱俗超凡的境界。

唐宋处于封建制社会中期,是我国历史、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繁荣的经济给手工业和装饰艺术带来快速发展和革新,创造了举世闻名的唐三彩艺术以及宝相花、折枝花、团花、卷草等图案装饰。

唐代的工艺美术品和装饰艺术特征是造型准确,线条流畅挺拔,神态生动,结构丰满。

图案装饰题材广泛,装饰风格富丽堂皇、雍容华贵。

这个时期的花鸟图案开始成为主要装饰题材,尤其是花卉植物不再像以前仅作点缀作用,而且造型表现较为写实、生动、有朝气,能够抓住富有生机的神态,使宝相花、团花、折枝花、卷草、牡丹花、莲花成为中国传统图案的典范。

宝相花—牡丹、莲花、大丽菊花等几种花组合而成的花卉纹样新品种,是唐代“吉祥富贵”的图形纹样。

团花—圆形结构的花卉纹样,其纹样结构主要以曲线为核心,重虚实变化,讲疏密结合,动静相生、

均衡饱满,是唐代装饰纹饰中极具视觉张力的花纹。

折枝花—花、叶、枝整体组合的纹样,纹样造型优雅、自由、随意,独立性强,传统称其为单独纹样。

卷草—亦称“唐草”纹样,纹样特点是继承南北朝时期忍冬草纹样,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的卷曲纹,卷曲的波浪回旋形式使图形更加具有强烈的动感和流畅饱满的视觉

17/29

精品文档

效果,而且流行过相当长的时期,因此卷草纹样成为唐代的象征。

牡丹花—是宋瓷常用的象征吉祥的纹饰,牡丹花特征明显,易于变化,花、叶、枝不论正侧面入画,既接近自然又能强调形式美感的造型,作为瓷瓶纹饰除了表面剔刻,轮廓也显得简洁大方。

莲花—是宋代象征清高雅洁的纹饰花样。

宋人将花、莲、叶巧妙地组合,还常常与其他草本植物搭配作陪衬应用,但重点在于突出莲花之丰润感、疏密感和动感。

清时期是封建制社会后期,大规模商品市场使工艺美术品和装饰艺术品受到极大的冲击,装饰风格日趋昏庸,艺术品位格调低下,工艺品设计越来越俗套,既烦琐又细腻,有华而不丽的造作格局。

清朝图案纹饰主要集中在瓷器、织物、雕刻、日用工艺品等物件上。

图案内容涵盖花鸟、草虫、人物、动物等多种题材。

表现形式多数细腻有余,如丝织图案,宫廷百官衣饰必有所别。

武官为猛兽图纹,其象征勇猛善战;文官以鸟虫为图,象征敏捷文雅。

图案形态各异,色彩琐碎生硬,工艺制作倒是精工完美。

但明清时期的瓷器斗彩和五彩,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曾经赢得过很高的地位,聪明的中国人巧妙运用釉下彩与釉上色彩组合,多次烧制,使素雅的瓷瓶变成了绚丽而多彩的瓷器,使西方人震惊。

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艺术品文物、工艺

18/29

精品文档

美术品和传统手工艺遭受了极大的摧残和破坏,几乎濒临人亡艺绝的境地。

原因是:

一方面受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新机器设备代替了手工业生产,洋枪、洋货、洋产品畅销国内,迫使自给自足的我国经济加速解体;另一方面由于贫困饥荒,大部分传统手工艺无人继承和发展。

近百年的历史长河,迫使我国工艺美术和手工艺品设计长期陷入停滞状态,直至20世纪初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后,工艺美术的发展才逐渐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批批从事美术、工艺美术设计的前辈,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建立专业技术交流站,大力展开科研,总结交流创作经验,扩大技术改革,出版发行图案资料。

有的学者先后留洋学习,他们学成回国后从事教育工作,创办了学校,把图案设计引入课堂,从此使图案设计得到有益、健康的发展。

第二讲中国民间图案艺术

民间图案来自各民族生活与劳动实践当中,是民间世世代代传统文化积淀的艺术珍品。

民间图案与

宫廷皇族上流社会的装饰图案风格特点具有明显的区别。

传统中,官民差别极为明显,比如瓷窑分官窑民窑;服饰分官服民服;连色彩亦有宫廷皇族专用色。

民间、民族图案特色与各民族生活习俗、审美情趣有关,不同地域和材料的差异、加工方法和处理手法使各自形成地方特色与自身风

19/29

精品文档

格。

民间图案以实用装饰为目的,简朴自然、无拘无束、活泼亲切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也是民族生活真实情感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