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0****4 文档编号:18940404 上传时间:2024-03-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

《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24年4 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docx

2024年4银行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工作总结

近年来,银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部署要求,在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将“绿色金融”确定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业务,全面推进自身绿色运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聚焦绿色价值打造特色服务体系

今年,面对新兴的海水淡化行业,银行分行紧跟节能环保趋势,组织对行业相关项目进行实地调研。

根据了解到的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技术实力以及用水单位需求等情况,银行分行为当地企业源海水淡化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一套中长期贷款融资方案,有效解决了客户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助力企业盘活一期项目的5万吨日产能。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

随着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等绿色项目融资需求越发旺盛,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高碳企业节能减排转型速度逐渐加快,企业发展亟待高质量的绿色金融服务,这为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打开了广阔空间。

今年9月底,银行举办绿色金融品牌发布会,发布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45项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

绿色融资是银行绿色金融的主要服务场景,银行在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

在绿色贷款方面,银行将企业的“绿色能力”评价融入业务全流程,把环境信息纳入风险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环境评价纳入业务定价模型,将环境表现与客户融资成本挂钩。

同时,银行还不断丰富绿色信贷产品,依托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定向发行绿色债券等方式,有效降低绿色项目融资成本;创新设立环境权质押贷款、ESG表现/碳挂钩贷款等产品,支持企业节能降碳;针对分布式光伏项目特点,创新推出框架式授信模式,大幅提升项目贷款审批效率;针对新能源补贴、电力装备采购、电力工程建设等场景的客户难点,推出创新型保理产品。

在绿色债券方面,银行先后推出市场首单高速公路行业碳中和债、首单碳中和熊猫次级永续债和首单绿色碳资产债券等多个“首单”。

今年,银行无锡分行成功承销全国首笔中长期碳资产债券,该债券收益率挂钩碳排放配额价格。

在绿色租赁方面,银行提供用途更加灵活的中长期融资支持,聚焦航运、航空、新能源电力、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力投放绿色租赁资产。

截至今年9月末,绿色租赁资产超1300亿元,规模较年初增长24%。

除绿色融资外,银行还在绿色资产运营、绿色投资、绿色零售、碳金融等场景提供多样的金融服务。

其中,依托领先的零售业务,银行打造绿色服务的综合化平台,推出新能源汽车分期、低碳信用卡、绿色按揭、绿色消费信贷等多种产品,助力客户实现绿色低碳生活。

今年3月,银行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合作,推出业内首款碳中和主题信用卡,实现该卡片制作、配送、使用全周期碳中和,并引入电子卡技术,有效减少制卡环节的碳排放。

仅半年时间,该主题信用卡已发行近21万张。

立足招行优势厚植绿色鲜明底色

银行服务绿色客群的广度和深度,还体现在充分发挥其四大体系化优势。

一是科技优势。

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坚持科技兴行战略。

经过多年发展,已在业内形成较为明显的科技优势。

科技力量可以在融资便利性可得性提高、产品和模式创新、运营效率提升、风险管理优化等方面,为绿色金融业务提供强大支撑。

比如,银行打造了新能源汽车分期产品——“e秒购车”,最快可1小时完成从申请到放款提车的全流程,提升客户购车体验。

二是行业专业化优势。

绿色金融细分领域、细分客群众多,不同客群间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差异,银行通过分层分类使绿色金融服务更加精准。

围绕能源、交通出行等绿色金融需求密集的行业,银行在总分行成立相应的战略客户部,实现针对行业的专业化经营。

通过深入研究电源、电网、负荷、储能相关客户需求和痛点,制定了绿色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服务方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加快建设;紧密跟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直销模式带来的新业态、新需求,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采购、生产、销售多重场景推出“银车通”服务体系,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三是“全行服务一家”优势。

近年来,企业集团化、跨区域经营和产业链深度协同的产业发展趋势明显。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企业总部设置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但制造工厂、经销门店则分布在全国各地。

此类企业在账户批量化变更、财资集约化管理、集团化统一授信、产业链上下游生态的融资支持等方面,都有金融服务需求。

对此,银行创新“全行服务一家”模式,将总分行、前中后台的资源整合起来,让客户在全国范围内享受到标准一致的招行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四是综合化优势。

为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融资需求,银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信贷资源及多渠道资金组织能力,通过与集团内外部机构联动与合作,从债券承销、跨境联动融资、自营投资、票据融资等多维度出发,为公司客户提供综合化的融资支持。

截至今年9月末,银行绿色贷款余额(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口径)为4198亿元。

绿色对公客户融资总量(FPA)、绿色零售、绿色投资全口径业务余额为8402亿元。

产品力叠加服务优势,形成了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底色和底气。

同时,银行全行层面对绿色金融战略价值高度认同,在整体设计上精准施策,如制定绿色发展规划、成立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委员会等;在运营管理、风险管理、资源保障等多层面开展绿色体系建设,为绿色金融业务开展增添动能。

推进绿色发展持续贡献招行力量

在客户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银行一路相随相伴。

对于银行而言,每落地一个项目,就意味着为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贡献一份力量。

例如,银行授信支持市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按照测算,项目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8.22万吨,节省水资源78.1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448.66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173.25吨,减少烟尘排放18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9.92万吨,减少灰渣排放3.01万吨。

除了以更多的金融资源支持经济与社会绿色发展,银行还积极探索绿色运营,推进本机构的低碳发展。

在全行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办公和生活理念;开展碳盘查项目,对全行超过1900家机构过往三年的所有碳排放源进行全面盘查,摸清自身碳家底,为实现运营碳中和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打造减排工具箱,从绿色办公、绿色建筑、绿色出行及绿色采购4个维度出发,推行多项减排措施。

除了上述工作,银行还围绕制度体系、实施规划、管理系统、能力建设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全方位建设碳管理体系,为全行绿色运营工作的长期有效推行提供保障。

践行低碳运营,是银行充分履行绿色责任的应有之义;发展绿色金融,是银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也是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使命所在。

未来,银行将沿着绿色金融、绿色招行两大主线,坚持绿色发展,以更实举措服务实体经济,共建美好家园。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