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8940687 上传时间:2024-03-1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全册).doc

一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科技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的指示,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引导少年儿童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努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生动活泼,有很大的弹性和开放性。

包括两个单元:

植物、比较与测量。

根据新科学课程标准,本册重在培养学生以下几种科学素养:

 

  科技探究:

知道科技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能进行观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

对动植物、环境等科学内容进行探究。

 

  科学价值观:

保持与发展想知道,爱提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愿望。

关心新事物与生活的联系。

正确的理解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互助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习中尊重事实、注重环境保护和与自然和谐相处。

 

 科技知识:

使学生了解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的一些基础知识。

以及运用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通过本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科技课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科学价值观、科技知识二各方面得到发展。

   

三、教学目标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科技的新发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坐不住的问题,在课程中增加游戏等环节,匹配孩子的年龄特点。

 

3.挖掘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与兴趣之间的内在联系,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孩子对科学自然而然地产生兴趣。

 

4.动手做,玩中学,一年级不侧重原理性的东西,重在接触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自经动手的过程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1教育网

5.要求学生只要做试验就要做记录,引导学生如何做试验记录,培养学生做记录的好习惯。

 

五、教学方法设计 

1.动手做,玩中学,一年级不侧重原理性的东西,重在接触和体验; 

2.采用类似情境式和实验的教学模式,但是对一年级学生会降低难度,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不过分强调知识点教学。

同时,针对一年级学生好动坐不住的问题,在课程中增加游戏等环节,匹配孩子的年龄特点; 

3. 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平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习的心理; 

4. 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5. 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

 www.21-cn-

6.要求学生只要做实验就要做记录,如果不会写字就用图画或者拼音代替。

但是记录一定不能夸张。

 

六、提优补差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3.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习的兴趣。

 

4.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5.加强优生与后进生联系,促使他们相互帮助在团结气氛中尽快成长。

 

6.做好周清,月考等组卷,考试、考评、试卷分析工作利用各种测评,了解掌握学生、试卷分析工作利用各种测评,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补上缺漏,使孩子的共同进步。

 21·cn·jy·com

7.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孩子们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选择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交流感受、共同进步,在小组汇报环节,鼓励孩子使用“我发现”这样的说法,要求孩子在发言之初就亮明观点,是同意、不同意还是补充前面同学的观点,“养成习惯,规范用语。

” 

8.课堂即时评价,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语言、思维等学习行为,作出及时的评判。

 

9.教师自我反思,对自我既往教育教学实践随时进行重新审。

附: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单元

内容

课时

备注

1

第一单元

1.认识水

1

2

2.比较水的多少

1

3

3.小水轮

1

4

第二单元

空气

1.哪里有空气

1

5

2.认识空气

1

6

3.小风车

1

7

第三单元

形形色色的动物

1.常见的动物

1

8

2.观察身边的动物

1

9

3.动物的特征

1

10

4.动物和我们

1

11

第四单元

各种各样的植物

1.常见的植物

1

12

2.观察身边的植物

1

13

3.植物和我们

1

14

第五单元

纸飞机

1.纸折飞机

1

15

2.改进纸飞机

1

16

复习检测

1

 

认识水

学习目标:

 

1、知道水的基本性质及水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能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能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3、能积极参与有关水的认识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能意识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在识别水的活动中,学会小组合作,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水的特点。

 

学习难点:

让学生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培养他们的观察、比较、综合分析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2·1·c·n·j·y

学习准备:

 

1、分组材料:

糖水、清水、牛奶、白醋、、吸管、透明杯。

  

1号杯:

牛奶 2号杯:

白醋 3号杯:

糖水 4号杯:

清水

水管、不同形状的小杯子、气球、水盆8个

学习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孩子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请看:

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

谜底是(水)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水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没有了水,我们就无法生存,。

我们每天都需要水,都见到水,水是什么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水”(板书课题)

二、认识水:

讨论观察方法与顺序 

师:

孩子们,老师今天太马虎,我把清水,牛奶,白醋和糖水混放在一起分不清了,我知道你们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少年,能帮忙找一找哪一杯是清水吗?

(学生猜测,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1.学生讨论观察方法                 

师:

大家对1号杯意见比较统一(看颜色),对2号,3号,4号这三杯为什么不能确定,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来分辨?

小组讨论。

     

2.学生交流观察方法:

看、闻、尝、(摸)。

(板书) 

提示:

老师有一个重要的提示,那就是对于不认识的物体,我们不能随便去闻,更不能随便去尝,知道为什么吗?

(以免引起中毒) 

3.师:

你是怎么闻的?

(演示扇闻法)(确定2号杯为白醋)师演示“闻”的方法:

用鼻子闻的时候,不要直接靠近物体,要用手扇过气味来闻。

      

4.我们已经知道糖水和清水没有毒,可以尝(确定3号杯为糖水)。

师演示“尝”的方法:

品尝时用舌头尝的时候,要用筷子或别的物体蘸取少量的物品进行品尝。

5.小结:

经过了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把水找出来了,同时也把水的特点找出来了,水有什么特点呢?

透明,无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观察是最好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测。

但是观察的方法有很多,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观察的顺序】 

三、探究水的另外两个特点 

1、师:

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用看、闻、尝、摸的方法很快的帮老师解决了问题,老师心里很佩服。

水除了这四个特点之外,还有其他的特点吗?

 (生猜测:

有形状、会流动。

) 

师:

水到底有没有形状,会不会流动呢?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2.生交流验证的方法。

 

师:

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用老师给你准备的材料看看是否能验证水的这两个特点。

小组长领取材料。

 

3、生汇报探究结果。

 

4、小结:

通过验证,我们发现水是没有固定形状,水会流动。

(板书)。

    

5、讲解:

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并且会流动的物体叫“液体”。

像橡皮、木块这样不会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强调常温、常压是条件,因为水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成冰,也可以变成水蒸气) 

5.知识扩展     

提问: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液体吗?

  学生交流。

 

四、体会水资源匮乏对我们的影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 

师:

水不但美丽,而且是生命之源,它孕育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但是可供人们利用的水资源是有限的。

大家请看:

(出示地球上水的分布图)地球上97%的水是海水和咸水湖中的水,只有3%是淡水,而淡水中还有许多不能被开采的深层地下水。

水蒸气等还有地球南北两极冰山占了76%。

(从形态来看,水有液态、气态和固态之分)。

地球上的水虽然比较多,但是人类实际能够利用的水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37%左右。

有专家预言,水资源短缺将成为21世纪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资源问题。

我国的水资源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

水污染,淡水缺乏„„

生:

我们一定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小结:

同学们有环保意识,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但是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去节约用水,“别让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大家请欣赏几幅与节水有关的图片)。

   

五、板书设计:

 

认识水 

观察方法:

看 闻 尝 摸             

无颜色             

无气味         

无味道             

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比较水的多少

学习目标:

1、科学探究:

能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水的多少。

进一步学会用科学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

学会使用量筒量水的多少。

2、科学知识:

知道比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较简单的,认识毫升。

3、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及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利用多种方法比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较出水多了多少。

学习过程:

1、引入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上,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瓶水。

三个瓶子中,水面都高低不同。

哪个瓶子里的水多?

哪个瓶子里的水少?

还是一样多?

你知道吗?

并简单说说理由。

自评:

这种猜测实际上就是科学思维的培养,猜测的正确与否,需要用科学实验来证实。

以此来引出这节课实验的重要性。

通过创设各种探究情景,引导学生产生问题而形成具体的探究任务来进行科学形象思维的训练。

2、进行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

(1)讨论比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问:

要比较这两个瓶子中哪个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观察行不行呢?

你认为可以用什么办法呢?

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一下,不要只局限于一种方法。

并进行学生讨论交流。

再汇报:

你们决定用什么方法来比较?

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

比较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方法:

倒入同样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数;用秤比重量……)自评:

在科学思维的培养中,讨论是一种很直接、很有效的启迪方式。

(2)学生比较水的多少。

刚才我们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这些办法都可以来比较水的多少,下面就请大家自主选择一种办法来比较两个瓶子中水的多少。

同时,老师要提醒大家在倒水的过程中不要将水倒出来,保证比较的准确度,把你们的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自评:

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中,记录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很多灵感或习惯都是在点滴的记录中逐步培养的。

3、引导学生使用量筒比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们已经比较出来两个瓶子里水的多少了,那么其中一个瓶子里的水比另一个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

你可以怎样来描述呢?

学生汇报。

为了精确地测量水的多少,需要借助专用测量水的仪器,量筒就是测量液体多少的仪器之一。

(2)认识和使用量筒。

现在我们来观察量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们在观察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轻拿轻放)小结:

量筒壁上有刻度,这刻的单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来表示液体的单位。

在我们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

一次最多可以测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问:

你们认为在读数据时,视线应怎样?

出示:

(读数示意图)视线应与量筒上的刻度与液面相平。

讲述:

很多同学一定想马上使用量筒来测量水的多少了,现在就请各小组用量筒分别测出三个瓶子里各有多少水?

相差多少水?

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探究记录纸上。

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自评:

科学思维的培养离不开科学仪器,仪器的介入增加了验证的准确性,正确使用仪器有利于思维空间的拓展。

4、练习测量50毫升的水。

5、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就怎样比较水的多少进行了研究,大家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吗?

在生活中,大多数液体的包装材料上都标有具体多少毫升的数据,请大家注意观察。

小水轮

学习目标

1.学习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和简单工具组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小水轮。

2.能有意识地通过公平对比,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

3.通过看图片和相关视频,了解人类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知道水有力量,并尝试通过实验发现水位的高低、水流量的大小会影响小水轮转动的快慢。

难点:

在让小水轮转得更快的活动中,能有意识地进行公平对比

学习准备:

1.教师材料:

人类对水力资源利用的相关图片、视频

2.学生分组材料:

厚约2厘米的胡萝卜1段、铝片4片、长铅丝1根,水槽架子、漏斗2粗细不同的橡皮管各2根、水杯、水。

学习过程

一、课件出示:

1、组装小水轮。

材料:

厚约2厘米的胡萝卜1段、铝片4片、长铅丝1根。

老师示范,学生观看。

组装好后,学生动手操作

老师巡视。

2、让小水轮转起来

(1)你有办法让小水轮转起来吗?

办法一:

用嘴吹;办法二:

用手拔

(2)讨论:

怎样让水轮转得更灵活

动手试一试。

用水的力量让小水轮转起来

材料:

水槽架子、漏斗2个、粗细不同的橡皮管各2根、水杯、水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老师示范。

(3)怎样让小\水轮转得更快?

生1:

我把漏斗拿高一点。

生2:

水加多一点;生3:

水加快点。

(4)你还有其他办法吗?

(5)讨论:

能不能用纸杯代替漏斗做这个实验?

为什么水塔总是造的高高的?

二、动动脑筋

你知道吗?

人们可以借助水的力量做哪些事情?

课件出示:

引水灌溉农田、水力发电。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哪里有空气

学习目标

1、通过捉空气活动,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通过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发展求异思维。

通过交流,能认同他人合理的观点,体验分享的快乐。

3、通过实验,知道一些物体中也有空气,初步建立用事实证明观点的意识,提升认真细致观察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均为:

用多种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发展求异思维,体验分享的快乐。

学习准备

1、实验器材:

塑料袋、水槽、水、抹布、泡泡液、棉签、牙签、羽毛、托盘、尺、瓶子、粉笔、辣椒。

2、教学用具:

板书、板画贴、奖励贴、投影仪、ppt。

学习过程

活动一:

尝试感觉空气存在的办法

1.活动:

把空气捉到袋子里。

*教师出示塑料袋,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快速完成举起袋子。

提示学生捉到空气后旋转袋口防止空气漏出。

2.交流:

捉空气的具体地点。

*选择不同位置的学生来交流。

3.小结:

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板书。

4.尝试:

用不同的方法感觉袋子中的空气。

*先请一位学生交流,明确任务:

感觉到袋子中的空气。

5.交流并演示:

感觉空气存在的方法。

*请学生到讲台前演示。

将交流的方法用板画贴在黑板上,并写上学生的学号。

6.小结:

借助物体用不同感官感觉空气存在的办法。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办法进行归纳:

用眼睛、耳朵、皮肤感知。

7.反思:

自己原先想到了几种方法,通过交流又知道了什么方法,新方法是如何知道的。

*让学生数数黑板上贴着的办法。

用手势表示自己原先想到的办法数。

请一位学生交流自己原先的办法,全班学生指出这位学生现在知道的办法的分享者学号。

活动二:

探究一些物体中是否有空气

1.观察物体并预想:

这些物体中是否有空气。

*出示尺、瓶子、辣椒、粉笔。

让学生填写记录单预测栏,并交流预想的理由。

根据学生交流移动板画。

2.设计:

证明自己观点的实验方案。

*引导学生使用操作方便,便于大家同时观察的方法,即放到水里看气泡。

3.实验:

观察物体中是否有空气。

*指导学生:

为了分辨什么物品中有空气,必须一个实验完成后填好记录单实验栏,再做下一个。

要求: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实验后清理桌面坐端正。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交流:

实验结果。

*当学生出现争议时,强调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实验。

5.小结:

一些物体里也有空气。

*请学生交流实验后的发现。

如:

有些物体中空气,有的物体中没有空气;有空气的物体上都有孔;有的物体从表面上看好像没空气,其实也有空气藏匿其中。

板书设计:

空气在哪里

我们周围到处有空气

感觉空气存在的方法

有空气没空气【出处:

21教育名师】

辣椒尺

瓶子

一些物体中也有空气 粉笔

认识空气

学习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通过多种角度来认识问题,能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科学知识目标:

建立气体的初步概念,认识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的逻辑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渗透环保意识。

www-2-1-cnjy-com

学习重、难点:

能够用多种感官和方法感知空气的存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

学习准备:

杯子、塑料袋、土块、扇子、盛有水的水槽、粉笔、气球、吸管、细木棍、小打气筒、注射器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从讲台下“用力”抬上一个大玻璃杯,玻璃杯四周用纸围起来。

师:

同学们,大家想一想这个大玻璃杯里能放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

今天教师也在里面放了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你们能猜出里面放的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否定。

[预设:

一年级的学生对玻璃杯里面的东西通常认为应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体。

]

师:

同学们,既然大家都没猜对,那就向前面来“偷偷”地看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看玻璃杯里面的物体。

生:

“空气”。

[预设:

在生活中,学生对空气已有初步的了解,对空气的重要性或多或少也有一些认识,所以会有个别学生会说出答案。

]

教师缓缓去掉玻璃杯外面的纸,展示给全体学生。

师:

对,是空气,那同学们对空气又有哪些认识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空气吧!

(教师板书:

认识空气)2-1-c-n-j-y

二、探究学习

1、活动一:

找空气

师:

大家能看到玻璃杯里面的东西吗?

生:

不能。

师:

是的,空气是看不到的,那么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证明空气就在我们周围呢?

下面,我们就利用身边的材料一起来把“躲藏”在我们身边的空气找出来,比一比到底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哪个组是我们班的冠军组。

【版权所有:

21教育】

课件展示,教师宣布活动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在五分钟之内,比比看哪个小组能用最多的方法找到空气,或者证明周围有空气。

(2)要充分调动我们的器官(眼、耳、鼻、舌、手等)等感受。

(3)填写好记录表。

用到的

材料

做法

看到的

现象

用到的器官

其他

小组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对遇到困难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帮助,赞扬活动积极的孩子,鼓励胆小的孩子,还要提醒大家注意记录,以及注意时间等问题。

21*cnjy*com

小组活动结束。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1)用塑料袋兜气,塑料袋会鼓起来。

(2)吹气球,鼓起来的气球里有空气。

(3)用吸管往装水的烧杯里吹气,会有气泡。

(4)用扇子扇风,会有凉丝丝的感觉,头发也会飘起来,说明空气流动。

(5)把粉笔放进水里,也有气泡,说明土块里有空气。

……

教师对冠军组颁发一张自制的奖状。

教师小结:

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它对我们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2、活动二:

比较空气和水

师:

说到对人类的重要的,那在上一单元中我们还学到了与我们的生活不能分离另一物质?

你还记得是什么?

生:

水!

师:

对,水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物体,动植物离不开它,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离不开它,那谁能告诉大家水有哪些特征呢?

生:

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课件展示水的特征。

师:

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那么空气有哪些特征呢?

今天我们就用研究水的方法,一起来研究一下空气的特征,比较一下空气和水这两个人们的“好朋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吧!

小组讨论,填写“比较空气和水”记录表。

比较空气和水记录表

名称

特征

相同点

不同点

空气

小组活动结束,汇报结果。

生:

我们小组发现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

师:

那水和空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

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

师:

那水和空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生:

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课堂小结

师:

谁能用语言完整的来描述一下空气的特征?

生:

空气是没有颜色的、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形状、透明的气体。

三、课后拓展:

师:

同学们,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我们需要呼吸清洁、新鲜的空气,空气对我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可是现在空气正在受到伤害,(课件出示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

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大气已经受到了污染了,现在很多的地方下了酸雨,有粉尘颗粒在空中悬浮着,还造成了沙尘暴天气,空气有很多有毒的物质,出现了雾霾天气,对人体有很多的伤害,人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你们有什么话想说?

学生自由发言。

师:

关于空气,我们了解的还很少,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大家就把想到的问题在课后通过调查、看书、上网、实验来探究。

我们在下节课继续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为我们能呼吸到新鲜、清洁的空气而努力奋斗!

板书设计:

12、认识空气

水:

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液体。

空气:

无颜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的气体。

小风车

学习目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