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96847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育理论基础一.docx

教育理论基础一

2015教育理论基础

第五章课程

第二节课程目标

一、内涵

1.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2.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准则。

3.课程目标具有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二、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它们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上一层次目标制约着下一层次的目标,而下一层次目标是上一层次目标的落实与具体化。

三、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

应来自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但课程目标不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简单推演。

(一)学习者的需要(对学生的研究)

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对社会的研究)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三)学科知识及其发展(对学科的研究)

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四、三维课程目标

1.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2.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相当于传统的“双基教学”。

(2)“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联系,融为一体。

第三节课程内容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部分组成。

把原来用的“教学大纲”改称为“课程标准”。

一、课程计划

(一)概念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构成。

开设哪课程设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和首要问题。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的特征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的特点。

二、课程标准

(一)概念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二)设计的原则

完整地课程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五部分组成。

(三)意义与功能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

三、教材

(一)概念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

2.教材是:

(1)印刷品(包括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补充读物、图表等);

(2)音像制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磁盘、光盘等)。

3.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二)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用性;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4.理论与实践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第四节课程结构

一、课程结构概述

(一)概念

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课程内容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组织方式。

(二)课程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

二、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学校开发的必修课,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占6%~8%.

(四)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

高中阶段的课程结构又分三个层次:

1、最上层为学习领域;(要求学生三年内的总学分达到144学分,其中,必修学分16个)

2、学习领域下设科目;

3、科目下设模块。

第五节课程管理

一、新课程的管理政策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二、三级课程管理

(一)国家课程

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限属中央级教育机关。

(二)地方课程

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三)学校课程

即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

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要求);

2.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

4.“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5.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

善于利用现场课程资源;

6.个性化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

7.校本课程开发的性质:

国家课程的补充;

8.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

同一目标的追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1.法定的学校自主权;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条件。

2.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

3.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

4.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

5.教师的专业精神与技巧;

6.共享的课程资源;

7.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

8.与课程专家的合作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校本课程开发包括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六个步骤。

(四)校本课程的开发途径

1.合作开发;2.课题研究与实验;

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五)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第六节课程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设计

(一)概念

课程设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产生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教科书等的系统化活动。

(二)层次

1.宏观的课程设计

这一层次的课程设计应当解决课程的一些基本理念,包括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课程的基本结构等。

2.中观的课程设计

3.微观的课程设计

影响微观设计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已有基础及学习状态、教师的自身条件、可以运用的课程资源等。

(三)主要模式

1.泰勒的目标模式

美国的课程理论家,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

(1)学校应当追求那些目标?

(学校应当追求的目标);

(2)怎样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

(3)怎样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

(有效的组织学习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评价课程/评价结果)

泰勒原理可以概括为:

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经验)、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经验)、

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确定课程目标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他所有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

泰勒原理的实质是以目标为中心的模式,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2.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

英国课程理论专家过程模式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卢梭及以后兴起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二、课程实施

(一)概念

课程实施即将已经编好的课程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运行结构: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2.迁移性原则;3.生理适宜原则。

(二)有效实施课程的条件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1)合理性;

(2)和谐性;(3)明确性;(4)简约性;(5)可传播性;(6)可操作性

2.学区的特征

3.学校的特征4.校外环境

第七节课程评价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的目标、实施和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和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

二、主要模式

(一)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课程评价之父”

(二)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美国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而提出来的。

1.他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2.关注非预期的结果

(三)CIPP评价模式

美国斯塔弗尔比姆

该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1)背景评价;

(2)输入评价;(3)过程评价;(4)成果评价

(四)CSE评价模式

斯太克提出,古巴、林肯等进一步发展。

实施步骤:

(1)需要评定

(2)方案计划(3)形成性评价(4)总结性评价

三、课程评价的基本阶段

(1)把焦点集中在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2)搜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

第八节课程资源

一、概念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二、类型

(一)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等。

(二)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三)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

隐性课程资源是指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课程资源,如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家庭氛围、师生关系,教师或学生的经验、感受、困惑、意见等。

三、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

为使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两个重要原则:

(1)优先性原则

(2)适应性原则

 

四、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一)进行社会调查;

(二)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三)开发实施条件;

(四)研究学生情况;

(五)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六)建立资源数据库;

(七)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五、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特别应该关注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

(一)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等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

(二)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三)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四)教学过程是师生运用课程资源共同构建知识和人生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