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2812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docx

人教部编版《风筝》优秀教案13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3纸船和风筝-人教版部编版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

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它们友谊的纽带。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扎、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7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感受朋友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教学准备:

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件礼物,老师把它们藏在了电脑里。

(出示纸船)瞧,这是什么?

生答:

纸船。

师板书。

(出示风筝)这又是什么?

生答:

风筝。

师板书。

纸船是在水中漂的,风筝是在空中飞的,它们之前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师生共同在这两个词之间写一个“和”字。

(2)指名读,齐读课题。

“筝”一个人时读一声,和“风”交朋友的时候读轻声。

[设计意图:

通过纸船和风筝这两种事物的展示与介绍,在上课伊始就激发起学生想要迫切知道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

二、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找到主人公是谁?

(1)生汇报主人公。

师板书:

小熊松鼠

(2)谁能用上风筝、纸船、松鼠、小熊,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交流,汇报,师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

让学生学会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练习把事情说完整,说清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三、检查生字预习情况。

(1)昨天,老师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本课的生字,记住他们的名字了吗?

老师把它们从课文中请出来了,谁愿意来喊喊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个招呼。

(2)课件出示会认的字:

坏莓幸福吵受扎抓

指生介绍每个字的读音、结构、部首、记住这个字的方法。

猜字谜:

莓每天头上带草帽。

幸土下小羊没了腰。

吵很少动口见面吵。

(3)指导书写:

扎抓

指生说说写这两个字的注意点。

教师板演“扎抓”两个字,边写边讲解两个字的占位,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

(4)大家可真能干,都和这些生字宝宝成了朋友。

咦?

生字宝宝又跑到哪里去了?

原来它们藏到儿歌里去了。

课件出示:

折纸船,放松果。

扎风筝,挂草莓。

乐坏了松鼠和小熊。

吵架后,好难受。

小风筝,小纸船。

抓住幸福不放手。

[设计意图:

我们的汉字具有音、形、义俱全的特点,充分利用汉字的这些特点,让学生学会学习汉字。

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为以后学习更多的汉字创造条件。

把生字放入儿歌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同时增加生字与学生见面的次数,切实起到巩固汉字的作用。

]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品读第2-3自然段。

(1)指导看图1。

你看到了什么?

小熊是什么表情?

(乐坏了)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此时的它?

(手舞足蹈,一蹦三尺高……)它为什么如此快乐?

(2)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第三自然段,读出“乐坏了”的语气。

学生和老师分别扮演“乐坏了”的小熊,读课文,比一比谁最快乐。

品读第4-5自然段。

(1)指导看图2。

你看到了什么?

小松鼠的表情如何?

(2)指导朗读。

(放手让学生自己练习朗读,自己品悟小松鼠的心情)

(三)配乐齐读1-6自然段。

过渡语:

每天,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了小熊。

每天,美丽的风筝把深深的祝福带给了松鼠。

正当它们沉浸在这种幸福与快乐中时,这幸福和快乐却没了。

(四)感悟第7自然段。

(1)教师配乐范读。

(2)小朋友自由读,边读边体会有什么感受?

(3)指名读,并说感受。

(伤心、想哭……)

(4)出示飘荡和漂流。

指生读、齐读这两个词语。

指生在黑板上找到这两个词语的位置,并说说为什么把它放在这?

教师小结:

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

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读儿歌:

小小纸船顺水漂,

美丽风筝风中飘。

水中漂用到水,

风筝飘用到风。

漂和飘,仔细瞧,

小小汉字真奇妙,

真呀真奇妙!

[设计意图:

借助图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清楚表达的习惯。

富有情感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有了一次情感的经历,在这个情境中,学生仿佛就是那两只小动物。

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随着情感的表达,语言也积淀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最终这些语言会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2、3自然段阅读的处理是指导读书。

4、5自然段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语感的学生个性化读书行为。

“漂”与“飘”的区别比较,让学生知道看偏旁,辨字义。

]

五、结课。

山顶上再也没有飘荡的风筝了,小溪里再也没有漂流的纸船了。

我们的心情是伤心的,难过的,那么松鼠和小熊的心情会如何呢?

故事接下去会怎样呢?

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

设下悬念,激发起学生下节课继续学文的兴趣。

]

 

板书设计:

 

二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纸船和风筝》人教(部编版)

23 纸船和风筝

导学案设计

课题

纸船和风筝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筝、鼠”等11个生字,正确书写“折、张”等7个字,会写“纸船、松果”等7个词语。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

3.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教学重难点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认字,读懂故事内容,继续学习默读。

课前准备

1.制作本文相关的课件,以及松鼠和小熊的头饰、纸船和风筝的图片。

(教师)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

3.在家人的帮助下制作一只纸船或一只风筝。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实物展示,直接入题(用时:

2分钟)

1.相继出示纸船、风筝,引导学生说出其名称后,教师设疑揭题。

2.教师板书课文题目。

1.齐读课文题目,同桌互议,注意“风筝”的“筝”的读法。

2.全班齐读课文题目。

  关于教师设疑:

要精心设计问题,在学生“好知”“乐知”之时提问。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

16分钟)

1.默读课文,遇到生字和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尝试着读准字音,读通长句。

2.课件出示生字:

筝、鼠、折、漂、扎、抓、幸、但、愿、哭、取。

引导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识字的好方法,教师参与小组活动,发现好的识字方法予以推荐。

 

3.设置识字情境。

开展游戏活动,巩固生字。

1.默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遇到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听一听同桌是怎样读的,自己再试一试。

2.开展小组识字方法交流,并把好的识字方法主动和同学分享,互相采用好的识记方法再记一记生字:

“折、扎、抓”都是提手旁,做做动作理解字义。

“鼠、哭、取”可通过观察汉字演变过程图识记。

“漂”与“飘”、“愿”与“原”在辨析字形中区分字义。

3.游戏识字:

先在心里认一认果子上的生字,注意分清平舌音和翘舌音。

当同学摘果子读生字的时候,听清他的读音,读正确的时候,再找出自己桌面上相同的字卡,最后举起字卡大声读一读。

1.培养学生默读能力。

2.设置情境识字要新奇,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3.要引导学生把生字送回原文,在语言环境中巩固生字。

4.关于游戏识字:

要找准与游戏相关的内容开展游戏。

要真正做到在玩中学。

三、朗读感悟,体会感情(用时:

12分钟)

1.引导学生快速地读读第2~6自然段,看看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2.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填写活动卡第一部分,指导读出小熊“乐坏了”的心情。

3.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并模仿小熊的表情、动作,体会“乐坏了”的心情,教师发问:

小熊拿到纸船,乐坏了,他乐得……

4.教师板贴松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松鼠的表情,猜测他的心情,指导学生体验并朗读第5自然段。

1.朗读课文。

 

2.填写活动卡第一部分,想象小熊此刻快乐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3.根据教师的语言描述想象画面:

小溪里漂来一只纸船,纸船上有松果,还有亲切的祝福,小熊乐坏了,他乐得……再观察小熊的图片,模仿小熊微笑的表情和手舞足蹈的样子,表演出小熊“乐坏了”的样子。

4.观察松鼠,模仿他的表情,体会松鼠内心的快乐,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1.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子指导朗读。

读出小熊“乐坏了”的感受。

 

2.二年级的学生词汇量比较匮乏,要给他们搭好台阶,提供一些相关的词语,比如,手舞足蹈、眉开眼笑、兴高采烈、喜笑颜开等来丰富他们表达的内容,使学生从中感受小熊和松鼠兴奋的样子。

四、观察模仿,学习写字(用时:

10分钟)

1.出示“折、扎、抓”的书写动漫,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

3.范写。

4.重点指导“折”和“抓”两个字的写法。

5.指导学生自主练写。

1.仔细观察,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讨论交流,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3.观看教师范写,书空练习。

4.对比“折、扎、抓”,观察并交流,找出相同点。

5.先描红,再练写。

根据书写动漫自主纠正坐姿及握笔姿势。

1.教师范写时,重点指导难写的字的运笔方法。

2.关注学生书写是否正确、端正、整洁。

3.随时注意学生的执笔方法及写字姿势,注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抓”易写错,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字义,强调笔画,帮助学生正确书写。

“抓”的关键部分在于右边的“爪”,不要写成“瓜”。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引入,整体感知(用时:

5分钟)

1.课件出示“我会读”导学图片,认读词语:

风筝 松鼠 幸福 但是 愿意 取下 折纸船 扎风筝 漂哇漂 飘哇飘

2.引导学生根据课件中出示的词语说一说小熊和松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教师相机板画小溪,板贴小熊、松鼠、纸船、风筝的图片。

1.开火车朗读词语时要读准字音,尤其要读准“风筝”的“筝”。

知道“漂哇漂”“飘哇飘”的用法。

2.根据课件中的词语提示,练习简单复述课文的前6个自然段,说出纸船和风筝让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经过。

  在帮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复述,如:

折纸船、漂哇漂、扎风筝、飘哇飘等。

二、情境创设,体验朗读(用时:

18分钟)

1.教师范读课文第7~11自然段,设疑:

为什么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呢?

2.引导学生带着“小熊和松鼠吵架之后谁先提出和好请求的”这一问题默读第7~11自然段。

3.

(1)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指导学生利用图片区别“飘荡”和“漂流”。

(2)引导学生交流:

空中飘荡着风筝,小溪里漂流着纸船,该是什么样的画面?

(3)引导学生交流思考:

这么美丽的画面消失了,风筝不见了,纸船也不见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

4.指导学生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第8、9自然段,请学生分别扮演小熊和松鼠,教师进行采访:

小熊,你为什么还扎风筝?

松鼠,你为什么还折纸船?

5.

(1)讨论交流,体会小熊看到“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这句话的感受。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如果你是松鼠,你会主动放这只纸船吗?

(3)生活感知:

你和小伙伴吵架之后和好的时候,心情怎样?

(4)引导学生想象表达:

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该是多么快乐呀,可他为什么哭了呢?

请你扮演松鼠,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1.倾听范读,自主到书中寻求答案:

小熊和松鼠为了一点儿小事吵架了,所以风筝和纸船都看不见了。

2.默读,边读边找出是松鼠先提出和好请求的。

3.

(1)轻声朗读课件中出示的段落,根据教师的提示,学生将“飘荡”板贴在风筝边,将“漂流”板贴在纸船边,并结合词义说出这两个词语的用法。

(2)边做动作边朗读“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

在欢快的音乐中,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描述画面。

(3)在教师的引读中体会小熊和松鼠吵架之后的难过与伤心,有感情地朗读。

4.在教师的采访中能够说出小熊和松鼠想要和好,可又不好意思的心理。

带着这种心理分角色朗读第8、9自然段。

5.

(1)朗读这句话时能够体会松鼠渴望和好、主动和好的心理。

(2)联系自己生活中吵架的经历,体会到主动和好对维护友谊的重要性。

(3)联系生活体会到松鼠和小熊和好后快乐、激动的心情。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扮演松鼠,能够说出吵架之后盼望和好,以及和好之后的激动心情。

朗读出这种心情。

1.让学生在默读中提取简单信息,让每一次默读真实有效。

2.关于区别词语的用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现有的实物区别词语的用法。

学生再通过品读,理解词语“飘荡”和“漂流”。

 

3.关于想象表达:

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还较低,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根据学生表达的内容,及时予以点评。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三、课件演示,指导书写(用时:

10分钟)

1.出示“张、祝、但、哭”的书写动漫。

2.组织学生观察交流这些生字的书写注意点。

3.范写。

4.重点指导:

“张”右边的笔顺为“

”。

“哭”下边的点不要丢。

5.组织学生相互评价。

1.认真观察,仔细揣摩。

2.讨论交流书写注意点:

“祝”左窄右宽,左边长、右边短。

“礻”的第四笔在横中线下侧;“兄”的第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口”略扁,第四笔撇从中心点的右侧起笔。

3.观察学习,书空练习。

4.描红练写。

5.互评纠错。

  “祝、哭”易写错,教学时,教师可结合字义,强调笔画,帮助学生正确书写。

比如,“祝”的左边是“礻”,不要写成“衤”;“哭”的下边是“犬”,不要写成“大”。

四、课外延伸,实践活动(用时:

7分钟)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将自己制作的带有祝福的纸船送给你身边的人。

1.按照“成为朋友——吵架——和好”的顺序复述故事。

2.拿出课前准备的纸船,根据教师的提示,在纸船上写上祝福的语句。

  送祝福时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内容和形式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