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92843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8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西水功能区划报告---广西水利信息网.doc

附件一: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

2002年6月

前言

为贯彻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水利厅“三定”规定(桂政办发[2000]104号)中确定水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水资源保护规划;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和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的控制”职责,根据水利部水资源[2000]58号文《关于在全国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和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水计[2000]13号文、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计[2000]100号文的统一部署,广西于2000年4月成立了以自治区水利厅李里宁厅长为组长的广西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广西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桂水水政[2000]19号及[2000]24号)。

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按照水利部下发的《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和水利部流域机构制定的《水功能区划技术细则》要求,在水利部珠江、长江水利委员会和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的直接指导下,在各地市和区直各有关单位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下,广西水资源保护规划工作办公室从2000年6月份起组织开展了广西水功能区划工作。

本次广西水功能区划是按照水利部制订的《水功能区划技术大纲》中确定的两级区划体系的划分方法进行,即分为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

区划采取“流域——自治区——各地市”上下结合的工作方法,在大量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全区主要江河湖库的现状使用功能、水资源量状况、水环境质量状况、入河排污口现状及社会经济、城市发展规划情况对全区水资源供需状况和水质现状进行分析评价,依据本次水功能区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充分吸收了我区已有的地、市、县水环境区划的合理意见,对广西集雨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和其它重要的江河水库进行了水功能区划分工作。

2000年7月中旬,流域机构派出工作组到我区指导提出了一级区划初步框架,2000年7月下旬,我厅规划办公室组织2个工作组,深入到各地市,共同研究和提出本辖区水功能区划初步方案,由各地市水电局征求辖区内各有关部门意见,进行调整修改后,8月份报自治区水利厅汇总,9月份我厅将草拟的全区水功能区划初步方案上报流域机构汇总和初审,根据反馈的初审意见,我厅组织对区划方案进行了调整和修改,于2000年10月上旬我厅将区划方案正式上报流域机构。

2000年10月中旬,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分别在云南省昆明市、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了有流域各省(区)代表参加的珠江流域、长江流域一级水功能区划协调审查会,确定了一级水功能区划分方案(包括我区与云南、贵州、广东、湖南跨省(区)河流一级区划交界的各自缓冲区范围和水质目标)。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我厅于2001年1月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报告》(征求意见稿),2001年2月将“征求意见稿”发送流域机构、各地市行署(政府)和区直有关单位及有关部门的专家,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

2001年3月10日,我厅还专门召开了区直有关单位专家咨询座谈会,听取了专家们的意见。

我厅根据各方面的反馈意见,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纳,采纳了其中合理的意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协调和调整与修改,于2001年7月编制完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报告》。

2001年8月8日,水利部珠江、长江水利委员会和广西水利厅在南宁共同召开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报告》评审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报告》作了适当补充修改,于2002年6月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功能区划》(报批本)。

广西水功能区划工作是在自治区水利厅统一领导下,组织各地、市水电局、厅属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区水文水资源局、区水环境监测中心、区水利工程管理局和各地水文分局共同完成的,报告编制采用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地、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水资源管理统计资料和广西水文部门、水环境监测机构的水文、水质监测和入河排污口调查监测统计资料;报告的编制还得到了自治区环保、计划、统计、经贸、建设、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产畜牧、旅游、交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提供了社会经济、水质监测、水产资源、旅游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宝贵资料。

此外,上述部门的有关专家还对本报告的编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2

1规划区域概况

1.1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

1.1.1自然条件及资源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北靠贵州,西倚云南,南濒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毗邻,陆海兼备,构成广西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重要战略区位。

广西总的地势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被山地围绕,有“广西盆地”之称,河流总体走向为东和东南径流。

全自治区总面积为23.67万km2,其中山区丘陵占68.3%,台地平地占29.7%,水面占2%,现有耕地面积398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9.3%。

广西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大体在17~22℃之间,以桂东北资源县气温最低,年平均气温为16.4℃,最低气温为-8.4℃,桂西右江河谷气温最高,年平均气温22℃以上,极端最高气温达42.5℃。

广西全境多年平均降雨量约1500mm,各地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000~3200mm之间,降雨量分布很不均匀,形成南、北部多,东、中部次之,西部最少的降雨分布区域。

如十万大山以南的桂南多雨区,年均雨量3000mm以上;桂林以北的桂北较大范围多雨区,年均雨量约2400mm;以蒙山为中心的桂东小范围多雨区,年均雨量2000mm左右。

以左、右江河谷一带为桂西少雨区,年均雨量仅为1000mm左右。

广西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矿产资源:

全区水力资源蕴藏量为1752万kW,其中红水河可开发装机容量达1100万kW,被誉为中国水电的“富矿”而列为全国优先开发的三大水电基地之一;广西是全国10个重要有色金属产地之一,如平果铝矿、大厂锡矿及天等、大新锰矿等都是国内著名的大矿区,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广西浅海滩涂辽阔,内河纵横交错,水库星罗棋布,水产资源丰富,有海洋鱼类500多种,海洋生物150多种和闻名中外的“南珠”,内陆河库淡水鱼250多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动物“中华鲟”因产于西江而命名。

广西有风景名胜区(点)400多处,形成桂北、桂南、桂西、桂东4个各具特色的旅游区。

广西已建有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62个,其中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6个,这些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建立,对保护我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起很大作用。

总的来说,广西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优越的发展条件。

1.1.2社会经济

(1)社会经济现状与产业布局

广西现行区划为14个地市,其中5个地区,9个地级市。

下分为10个县级市,59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26个市辖区,3个市郊区。

1998年末全区总人口为46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6万人,占人口的17.4%,不足全国城镇人口比重36%的一半,即广西城市化水平较低。

1998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03亿元,比上年增长9.1%,人均GDP为4117元,其中以柳江区和桂贺江区人均GDP较高,分别为5277元和5273元,为广西人均的1.28倍,以红河区百都河及南盘江区人均GDP较低,分别为978元和1358元,仅为广西人均GDP的23.8%和33%。

199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为2593.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为1727.7亿元(包括城镇工业和农村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广西已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发展布局:

如桂西和桂西北的左右江、红水河、龙江等流域,以矿业、水电、制糖、淀粉和水果生产为龙头,建成了平果铝一期工程,红水河梯级水电站、左江的制糖业和右江河谷的亚热带水果基地等;桂中的柳江中下游、红水河下游及黔江流域,以柳州市工业为中心,以汽车、机械、冶金、日用化工、制糖、造纸、建材等行业为重点,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桂南的郁江及沿海诸河流域,以南宁为中心,将带动“南北钦防”经济区的发展,以冶金、制糖、造纸、建材、食品、电子等产业为支柱,逐步形成较大规模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和高新技术开发中心;桂东的浔江、桂江、贺江流域则以高新技术、现代农业、乡镇工业及外向型经济为发展重点;桂东北的漓江、融江等流域则以旅游和农林为发展重点。

(2)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根据广西经济发展目标规划:

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人口控制在5500万人以内,农业基础牢固,环境基础良好,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畅通,工业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而全面实施广西五大经济区即桂东、桂南、桂西、桂北、桂中经济区的发展规划。

突出南、北、钦、防经济区的发展,加快桂林、柳州、梧州、玉林、贵港、贺州、河池、百色等城市及主要交通干线经济带的开发,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同时加强农村、边远、边境地区的开发与建设。

根据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广西“十五”期间经济平均增长预期为8%左右,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按2000年价格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50元(为1998年的1.47倍)。

为此,要大力开发广西的优势资源和着力发展广西的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大工程项目:

如平果铝二、三期工程,百色水利枢纽,以龙滩水电站为龙头的红水河梯级电站,大型临海工业园,沿海及海洋生态治理工程,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及沿江重点城市防洪工程,区内若干条高等级公路及铁路干线等,其中百色水利枢纽和龙滩水电站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对西江干流的水环境生态效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百色水利枢纽建后,可使右江百色水文站断面保证率为95%的最枯月平均流量由33m3/s提供到130m3/s以上;龙滩水电站建后,将使红水河天峨水文站断面保证率为95%的最枯月平均流量由230m3/s提供到506m3/s,大大提高了下游沿河的水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效益。

1.2河流水系及水资源

1.2.1河流水系

广西河流集水面积在50km2以上有937条,集水面积在100km2以上有341条,集水面积在1000km2以上有69条。

50km2以上河流总长约4.3万km,相应的河网密度为0.182km/km2。

地表河流分属4大流域水系:

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以红水河、黔江、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为主,其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85.8%;属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的湘江、资水上游,其流域面积占广西总面积的3.5%;属红河水系的百都河,其在广西境内流域面积仅占广西总面积的0.7%;属华南沿海流域的桂南沿海诸河及粤西河源,其流域面积约占广西总面积的10%。

1.2.2水资源概况

广西境内河川径流主要是大气降水形成,故大小河流径流补给类型均属雨源型。

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和受产、汇流条件差异的影响,河川径流量的地区分布及年内分配相差较大。

广西多年平均降水深度为1533.1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795mm,年径流总量为1880亿m3。

其中西江水系年径流深为751mm,年径流量为1513.3亿m3。

按该水系98年末总人口计算得人均水资源量为4148m3;桂南沿海及粤西河源区年径流深为1086mm,年径流量为262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3161m3;百都河区年径流深780mm,年径流量11.6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14360m3;洞庭湖水系湘、资江区年径流深为1108mm,年径流量93.06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为6782m3。

各流域区以百都河区人均水资源量最大,其次是湘、资江区,由于桂南沿海及粤西河源区人口密度大,导致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特别是该区的南流江上游玉林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广西人均水资源量的1/5。

广西径流年内分配也很不均匀,大部分河流的径流量多集中在4—9月,约占全年径流总量的80%。

根据地下水分析评价成果,广西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239.1亿m3。

由于河川径流与浅层地下水补给量存在互相转化关系,鉴于广西河流基流量基本上是浅层地下水补给量,故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仍为1880亿m3。

广西境内各流域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分布如图1。

图1 广西境内各流域分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分布图

15

1.2.3水资源利用现状

广西已建有大、中、小型水库4321座,总库容180.15亿m3;引水工程13.6万处,设计引水总流量1260m3/s;提水工程3.66万处,装机共4.13万台,装机总容量65.4万kW。

1998年全区小型以上(含小型)水利工程统计的总供水量为290.5亿m3,其中地表水总供水量271.3亿m3,占93.4%;地下水总供水量12.7亿m3,占4.4%;污水处理回用和雨水利用6.5亿m3,占2.2%。

1998年,广西全区总用水量与总供水量同,即为290.5亿m3,未包括小型以下水利工程的供水量,其中农灌用水量为200.04亿m3,占68.9%;工业用水量为45.56亿m3,占15.7%;城镇生活用水量为10.5亿m3,占3.6%;农村生活及林牧渔业用水量共34.3亿m3,占11.8%。

图21998年广西各流域分区供、用水量柱状图

总体上看,广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还较低,平均为15%左右。

只有个别地区河流如钦州市的钦江和玉林市的南流江上游,水资源利用已高达30%和40%以上,因上述地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较少,尤其是南流江上游玉林市城区段人均水资源量不足700m3,目前开发强度已达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警戒线。

但另一方面,广西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高达1337m3。

因此水资源利用必须贯彻开源节流的方针,并坚持开源节流保护并重的原则,为广西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和良好的水环境。

1.3水资源质量评价

1.3.1河流废污水排放情况

据我区各地水资源管理机构对全区工业、城镇供用水量、排水量调查统计,1998年全区废污水总排放量为46.87亿t,其中工业(包括城镇和乡村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7.96亿t,占81%,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91亿t,占19%。

其中:

·红水河区废污水排放量为8.17亿t,占全区总排放量的17.4%,主要污染源为制糖业和有色金属矿山采选及冶炼企业,该流域区分布有15个县市,主要排放区为南丹、忻城、来宾、宾阳等县。

·柳江区废污水排放量为8.06亿t,占全区总排放量的17.2%,主要污染源来自制糖、造纸、化工、建材、冶炼等行业。

流域区分布有16个市县,以柳州、鹿寨、河池、宜州、环江,象州等市县为污染物的主要排放区域。

·左、郁江区废污水排放量为8.98亿t,占全区总排放量的19.2%,主要污染源来自制糖、造纸、黑色金属矿山采选、化工、建材等行业,流域区内分布有13个市县,以龙州、大新、崇左、扶绥和南宁、贵港等市县为主要排放区域。

·右江区废污水排放量为3.9亿t,占全区总排放量的8.3%,主要污染来自制糖、造纸、有色金属矿山采选及冶炼等行业,流域区域内分布有11个市县,以百色、田阳、田东、平果、武鸣等县市为主要污染排放区域。

·桂、贺江区废污水排放量为5.53亿t,占全区总排放的11.8%。

主要污染源来自制糖、造纸、酿酒、制药及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流域区内分布有11个市县,以桂林、荔浦、昭平、平乐、梧州及钟山、贺州等市县为主要排放区域。

·西江中下游废污水排放量为4.1亿t,占全区总排放的8.7%,主要污染源为制糖、造纸、淀粉、食品加工等行业,流域区内分布有10个市县,以武宣、平南、梧州、岑溪等市县为主要排放区域。

·桂南沿海诸河区废污水排放量为5.83亿t,占全区总排放的12.4%,主要污染源为制糖、造纸、食品、建材等行业,流域区域内分布有11个县市,以玉林、博白、浦北、灵山、钦州等市县为主要排放区域。

1998年广西各流域分区废污水排放量如图3。

图31998年广西各流域分区废污水排放量

1.3.2水质现状及评价

1998年我区在境内28条主要河流设置64个常规水质监测站进行水质监测评价,评价河长为4896km,全年期评价结果:

无Ⅰ类水,Ⅱ类水占评价河长的14.6%,Ⅲ类水占评价河长的65%,Ⅳ类水占评价河长的8.8%,Ⅴ类水占评价河长的7.7%,超Ⅴ类水占评价河长的3.9%,枯水期水质更差。

·红水河全年期Ⅱ类水占评价河长的27%,Ⅲ类水占评价河长的18%,Ⅳ类水占评价河长的22.5%,Ⅴ类水占评价河长的26.8%,超Ⅴ类水占评价河长的5.6%,即红水河受污染河段,占了评价河长的55%。

·柳江全年期和枯水期无Ⅰ、Ⅱ类水,丰水期Ⅱ类水占评价河长10%,Ⅲ类水全年期占评价河长的84.5%,枯水期仅占评价河长的16.4%,枯水期Ⅳ类水占评价河长的68.2%,Ⅴ类水占评价河长的15.4%,即柳江枯水期水质明显变差。

·右江枯水期Ⅱ类水占评价河长的9.6%,Ⅲ类水评价河长的62.3%,Ⅳ类水占评价河长的11.3%,Ⅴ类水占评价河长的16.8%,即右江受污染也较重。

·左、郁江全年期Ⅱ类水占评价河长的3.8%,Ⅲ类水占评价河长的93%,Ⅳ类水占评价河长的3.2%,即左、郁江除局部河段外基本维持Ⅲ类水标准。

·桂、贺江全年期Ⅲ类水占评价河长的100%,丰水期Ⅱ类水占评价河长的1.7%,Ⅲ类水占评价河长的87.3%,Ⅳ类水占评价河长的11%,桂、贺江全年期和枯水期无Ⅳ类水,丰水期反而出现Ⅳ类水,表明面污染源影响较突出。

·西江中下游全年期Ⅱ类水占评价河长的28.4%,Ⅲ类水占53%,Ⅳ类水占18.6%,主要是支流北流河部分河段受污染。

·桂南沿海诸河全年期Ⅱ类水占评价河长的32.8%,Ⅲ类水占53.0%,Ⅳ类水占9.2%,Ⅴ类水占3%,超Ⅴ类水占2%,主要是南流江、钦江部分河段受污染严重。

其它河流河段水质基本达Ⅱ~Ⅲ类水。

上述情况表明广西主要河流水资源质量大部分能满足所属水体功能要求,但枯水期受污染河段(即Ⅳ、Ⅴ、超Ⅴ类水)仍占评价河长的31%,局部地区河段污染严重,並有加重趋势,如南流江玉林城下河段,水质长期为Ⅴ类或超Ⅴ类,水体溶解氧极低,几乎丧失使用功能;钦江灵山河段氟化物超标高达9.1倍;红水河部分河段及支流刁江受重金属污染严重超标,1999年采取强制性措施已有所好转。

广西主要江河受污染仍以有机物为主,但重金属污染呈上升趋势,主要污染物质:

挥发酚、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锌、总铅等,主要污染源为制糖、造纸、淀粉及采矿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

1998年广西主要河流各水期水质评价结果见图4~图6。

图4 1998年广西主要河流丰水期水质评价结果

图5 1998年广西主要河流枯水期水质评价结果

图6 1998年广西主要河流全年期水质评价结果

2水功能区划综述

2.1区划的目的和意义

简单的说:

就是按人类最适宜的用途和最优化的使用水域而将水体按功能分类,通过水功能区的划分,在宏观上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状况进行总体控制,以便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与管理提供依据,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区划依据和标准

(1)依据

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渔业法》等有关法规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三定》规定(桂政办[2000]104号)、水利部水资源[2000]58号文及附件等规定及文件。

(2)标准

主要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等国家和行业标准。

2.3区划原则和水平年

(1)区划原则

水功能区划主要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兼顾和突出重点的原则,便于管理和实用可行的原则,水质水量并重和注重水质的原则及具有前瞻性的原则”。

(2)水平年

区划基准年为1998年,即区划的水质现状,自然社会经济现状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等,均以1998年资料为准;近期为2010年,远期为2020年。

2.4区划范围

广西水功能区划范围,基本覆盖了广西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河流及具有重要供水功能的水库。

区划河流:

西江水系,干流自南盘江八大河(清水河口)至梧州市城东镇的桂粤省界及其在广西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00km2的支流;桂南沿海及粤西河源区包括南流江及支流小江和武利江、大风江、钦江、茅岭江、防城江、北仑河及九洲江、罗江等入海河流;西南国际河流百都河广西境内河段;洞庭湖水系广西境内的湘江和资江;区划水库:

如那板水库、澄碧河水库、大王滩水库、西津水库、小江水库、青狮潭水库等。

2.5区划体系及分级分类系统

广西水功能区划分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

一级区划(为流域级)是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主要协调地区间用水关系,长远上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二级区划(为自治区级)主要协调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

一级功能区分4类,即包括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缓冲区,一级功能区划分对二级功能区划分具有宏观指导作用;二级功能区划分重点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进行,分7类,即包括饮用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

广西水功能区划分类系统如图7所示。

保护区

缓冲区

开发利用区

保留区

水功能区划分级分类系统

饮用水源区

渔业用水区

排污控制区

景观娱乐用水区

一级区划

图7水功能区划分级分类系统框图

2.6区划程序与方法

(1)区划程序

水功能一级区划和二级区划工作程序基本相同,均需经过资料收集、资料分析评价、功能区划分和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等4个阶段或步骤,最后提出正式区划成果评审报批,水功能区划工作程序如图8。

(2)区划方法

一级区划主要收集流域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状况、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各地区用水现状及发展需求等资料,经系统整理与分析评价后,按照“保护区-缓冲区-开发利用区-保留区”的程序进行区划。

由于保护区对象明确,所以首先划定保护区,在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源头河段、重要的调水、供水水源区以及对自然生态与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有重要意义的水域,划为保护区。

水质目标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Ⅰ、Ⅱ类水或维持水质现状。

缓冲区范围亦较明确,故其次划定缓冲区,即将省际水域、矛盾突出的地区水域划为缓冲区,按实际需要执行相关水质标准或按现状水质控制。

划定保护区和缓冲区后,即可划开发利用区。

即将目前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的水域划为开发利用区,主要以“工业总产值、非农业人口、城镇生活和工业生产取水量”等指标为依据。

对目前排污量大,水体污染严重、现状水质较差或规划水平年内有较大规模的开发计划的河段,也可划为开发利用区。

水质目标按二级区划执行。

划定保护区、缓冲区和开发利用区后,余下的水域划为保留区。

该区目前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为今后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预留的水域。

该区内应维持现状不遭破坏,水质标准按不低于现状水质类别控制。

二级区划主要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进行,主要收集区划范围的水质资料,取水口和排污口资料,特殊用水资料(如鱼类产卵场、水上运动场等)及发展规划资料等,并经分析评价后,初步划分二级水功能区,然后结合各地市主要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成果和考虑与发展规划的衔接而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级区划包括7个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