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56281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docx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

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

《古诗二首》中的想象能让人入情入境;《雾在哪里》中的想象充满童趣;《雪孩子》中的想象美好纯真。

课文选材经典,语言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指导的层次性。

《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雾在哪里》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雪孩子》可以利用学习伙伴的提示,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美好的心灵。

本单元在《雪孩子》一课的课后题中第一次提出了默读的要求,这意味着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默读能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是方式。

起步阶段的默读训练,主要是引导学生试着做到不出声。

本单元安排了第三次写话练习,以猫和老鼠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猫和老鼠是学生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小动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能从动画片、图画书中得到多角度的解读。

通过想象类型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个性化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会默两首古诗,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在想象中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3.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想象力带来的无穷魅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想象力带来的神奇魔力。

2.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充分发挥想象力,体会想象世界的神奇魔力。

积累字词并掌握字词的基本运用。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对想象类文章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课时安排】

课题课时完成时间

18.古诗二首2

19.雾在哪里2

20.雪孩子2

语文园地七3

单元测试2

试卷讲评1

约计(12)课时

“351”模式教学设计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

课题

18、古诗二首

教师

教学内容:

《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全诗用夸张手法、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

前两句从视觉上以夸张的手法烘托山寺的高耸入云,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与“天上人”相距之近,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发挥大胆而夸张的想象,极力渲染山寺之奇高,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山寺屹立山巅的非凡气势。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

敕勒,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之一。

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书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法:

创设情境法、参与讨论法、朗读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危、敢、惊”这3个生字。

2.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理解诗意。

3.朗读、背诵《夜宿山寺》。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诗中的生字新词。

2.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

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1、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一说时间、地点、人物。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展示诗中的插图并板书课题《夜宿山寺》,学生齐读。

二、

自学指导

1、自由读古诗,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诗句。

2、结合课文插图及简笔画,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3、师配音范读。

学生想象画面

 

三、

合作互助

1、同桌互读、互评。

2、师检测,自由读、指名读、展示读

3、学生细读课文,理解内容,讨论“危楼”“星辰”的意思。

4、师总结

四、

精讲实练

1、理解字词、句。

(1)朗读这首诗,你对这座山寺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生回答。

(山寺的高大)

(2)想像一下,李白所在的山寺高高的,可能都想不到的高,那你读出这样的感觉和语气。

(3)你要是上了这么高的楼,会是什么感受?

——那你再读读还可以这样读。

(4)李白想到了什么?

(手可摘星辰问),咱们也来摘摘。

这时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

谁来读一读?

(5)望着天上的星星,李白又想到了什么?

(不敢高声语)这句话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不敢大声说话)为什么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那“恐”是什么意思?

(害怕)这句话的意思是?

(害怕惊动天上的人)那么,我们该怎么读才不把他们吵醒呢?

(小声读)

2、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

3、指导书写“危、敢、惊”3个生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五、

测评达标

1、拓展性画一画,把你想象到的诗歌画面用简笔画的方式画下来。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诗仙”李白的这首《夜宿山寺》,大家的收获都很大吧,祝贺大家又积累了一首古诗,只要大家多多诵读,就能在古诗的天空中摘取更多的“星星”。

作业布置:

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18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课后反思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朗读、背诵《敕勒歌》

3、通过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回顾导入

1、师: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北朝时期,人们主要过着游牧的生活,有许多关于游牧的民歌流传下来。

这些民歌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请大家认真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歌《敕勒歌》,板书课题。

二、

自学指导

1、播放故事录音。

2、学生初读古诗,熟悉诗歌内容。

3、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所描绘的草原风光,学生观赏。

 

三、

合作互助

1、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合作讨论诗中那句描写的是图中的内容?

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天像一个帐篷,笼罩着原野。

2、课件出示: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小组赛读)

3、多媒体课件出示图片,小组代表汇报诗中哪句描写的是图中的内容?

(风吹草低见牛羊)

四、

精讲实练

1、再读古诗,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

(指名学生汇报)

2、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所描绘的草原风光,学生看图后有感情地齐读古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4、指导书写“阴、似、野、苍、茫”5个生字。

五、

测评达标

我会认。

(在认识的生字后面打钩)

庐()似()

野()笼()

茫()苍()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

把你的收获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作业布置:

大草原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请你用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板书设计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课后反思

 

“351”模式教学设计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

课题

19、雾在哪里

教师

教学内容:

《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

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

“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

事。

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

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

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

“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2、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3、朗读课文,想象雾淘气、顽皮的样子,读出雾说话时的语气,仿照课文例句,说说雾来的时候的景色。

4、能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雾来的时候的样子。

过程与方法:

5、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这篇童话故事的童趣。

2、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积极性。

2、通过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2、阅读课文,对“雾”这一自然现象有所了解。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法:

创设情境法、参与讨论法、朗读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

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1、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

学生猜谜语。

2、师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

二、

自学指导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并圈出不懂的字或词。

2、学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引导学生说一说雾会把什么东西藏起来呢?

 

三、

合作互助

1、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同桌合作画出雾说的话。

2、多媒体出示雾说的话,同桌合作读一读。

四、

精讲实练

6、多媒体出示雾说的五句话,教师指导学生练读。

生生互评。

7、师范读雾说的这五句话,前三句读出淘气的感觉,后两句读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惊喜之感。

8、指导书写“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五、

测评达标

1、用多媒体课件随机出示生字及文中词语,学生多种方式认读。

课堂小结:

雾气朦胧,影响大家出行,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欢雾,希望大家学习了这篇课文后,能感受生活中的雾之美,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完成练习册习题

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于论岸屋切久散步

课后反思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通过读雾说的话,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2、学习课文第七至九自然段,想象雾把自己藏起来之后的景象。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读雾说的话,体会雾的淘气、顽皮。

教学难点:

体会童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1、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看一张照片,你们能看出这是什么天气的景象吗?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2、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雾在哪里》,师板书课题。

二、

自学指导

1、师:

请同学们自读3-9自然段,课件出示:

淘气的雾把()藏了起来,无论是(),还是(),都()。

引导学生按照课文内容练习说话。

2、学生按照课件所示练习填空说话。

3、学生齐读3/4自然段,边朗读边想象。

4、全班齐读6-9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读好顿号的顿。

 

三、

合作互助

1、小组合作读2-7自然段,说说雾淘气在哪里。

2、小组汇报

3、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你们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吗?

小组交流汇报

四、

精讲实练

1、引导学生理解“连同”这个词语,以及为什么要用两个“甚至”指名学生回答。

1.2、师:

雾把自己藏了起来,很多东西都露了出来,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东西也露了出来呢?

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五、

测评达标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自然界还有许多性格不同的孩子呢,他们是怎样的呢?

请选一种说一说,并用几句话写下来。

课堂小结:

我们经常看到关于雾霾的新闻,那雾霾和雾一样吗?

请同学们回家和父母一起讨论,了解雾霾。

作业布置:

回家跟父母说一说雾的淘气。

 

板书设计

19雾在哪里

海上

岸边

雾在哪里城市的上空

消失

课后反思

 

“351”模式教学设计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

课题

20、雪孩子

教师

教学内容:

《雪孩子》这篇课文描述了一场美丽的大雪过后,小白兔和妈妈堆一个可爱的雪孩子,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了快乐……但是后来,为了救大火中的小白兔,雪孩子却化了。

它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表现了雪孩子奉献自已,救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并感受课文中雪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3、学习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并感受雪孩子在课文中舍己为人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习课文。

2、让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懂得当别人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并感受雪课文中孩子舍己救人的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让学生懂得当别人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并感受雪孩子在课文中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学生能理解本课的生词。

教学难点:

1、明白雪变成云的变化过程。

2、体会雪孩子的优秀品质。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教法:

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引导点拨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会写“唱”“赶”“旺”“旁”4个生字。

2.借助图画通读课文。

3.了解故事大概,能大致讲出故事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大致讲出故事内容。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法:

朗读法、讨论法、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1、一个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播放课件)兔子一家没吃的了,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临走前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

雪孩子和小白兔是怎么玩的呢?

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雪孩子》这篇课文。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

自学指导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出自然段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出本课生字。

2、齐读本课生字词。

3、说说你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9、多种形式检测生字词掌握情况。

5、教师指导书写生字“唱、赶、旺、旁”4个生字。

 

三、

合作互助

1、多媒体出示前四幅图,仔细看图,想一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

(1)结合课文内容学生观察第一幅图,说说除了课文当中的景物,你还能用其他语言说说吗?

(2)观察第二幅图,仔细思考,说说兔妈妈堆雪人的原因。

(3)课件出示第三幅图,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找一找小白兔是怎样和雪孩子一起玩耍的?

用横线画出来,小组内读一读。

(4)学生观看第四幅图,说说小白兔做了那几件事情。

这些事跟后面的火有关系吗?

四、

精讲实练

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教师指名读。

(1)引导学生思考:

小白兔心情是怎样的?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小白兔的开心?

指名学生回答。

(2)学生小组间比赛读,生生互评。

2、指导书写“唱赶旺旁”

五、

测评达标

1、填一填

冒累烧添

1.小白兔()了柴。

2.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出黑烟。

3.小白兔玩()了,就回家睡觉。

4.小白兔在家里把火()得旺旺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白兔和它的好朋友雪孩子,它们能不能一直快乐的玩耍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作业布置:

1、书写本课学过的生字并组词。

2、再读课文

板书设计

20.雪孩子

雪孩子小白兔

唱赶旺旁

课后反思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通过学习懂得当别人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并感受雪孩子在课文中舍己为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生词。

学生能理解本课的生词。

教学难点:

1、明白雪变成云的变化过程。

10、体会雪孩子的优秀品质。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教法:

情境教学法、演示法、练习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回顾导入

1、复习检测生字。

2、让我们继续学习雪孩子和小白兔的故事吧

3、通读全文,认识7个生字,指导学生书写“浑、谁、轻、汽”4个生字。

二、

自学指导

1、学生观察图片,结合课文内容再次朗读课文。

2、结合八幅图的内容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看图自由说一说。

 

三、合作互助

1、学生看图,默读第6自然段,说说主要说了什么?

2、课件出示第六幅图,学生想象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了,心理是怎么想的,并说一说雪孩子是怎样跑的?

小组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第七幅图,学生看图,小组思考并交流问题。

(1)想象雪孩子是怎样救出小白兔的?

他会怎么说?

会怎么做?

(2)雪孩子化了,他变成了什么?

请用“什么遇热化成什么”的句式来讲一讲。

4、学生仔细观看第八幅图,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

精讲实练

1、齐读第6-14自然段。

(1)说说雪孩子为什么会化了?

指名学生回答。

(2)雪孩子化了,小白兔的心情是怎样的?

教师指导朗读,强调心情要悲伤,语气要慢。

2、从雪孩子从火中救出小白兔这个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

五、

测评达标

看着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动笔写一写。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也喜欢上这个可爱的雪孩子了吧,你们愿意做一个像雪孩子那样纯洁善良、助人为乐的人吗?

作业布置:

1、书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2、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20.雪孩子

救出

雪孩子─────小白兔

融化自己

课后反思

“351”模式教学设计

年级

二年级

课型

新授

课题

语文园地七

教师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七通过对四处不同景物的介绍来认识这些美丽的

景物以及其中涉及到的生字新词。

重点对用部首查字法进行训练,出

示描写景物的词语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加深理解和记忆。

根据提示和

看图,让学生编写猫和老鼠的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图画

完整的展现出来。

《数九歌》的学习加深学生对冬季天气变化的了解。

我爱阅读通过拼音把这首儿歌活泼欢快的心情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和积累生字、新词,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仔细观察图片,通过看图能完整的写故事。

2、能流利地朗读背诵《数九歌》。

3、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了解这一绕口令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学生结合图片,自主识字,合作探究书写生字和新词。

2、让学生通过看图来写一写这幅图所要表达的内容。

3、能流利地朗读背诵《数九歌》,让学生明白一年当中最后一个季节的还可以进行分类。

4、正确流利地朗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了解这一绕口令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复习用不收查字法查字,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熟读并背诵《数九歌》,培养学生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字典

教法:

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引导点拨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让学生继续使用部首查字法,复习了解学生对部首查字法的掌握情况。

3.让学生初步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学会积累生字、词语。

2.学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

2、能用描写景物的词语说说当时的情景。

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字典

教法:

朗读法、指导法、引导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学策略

师生活动

备注

一、

激趣导入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海滩、椰树、贝壳”等图片,学生观察,说说图片上都有什么景物。

2、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

自学指导

1、说一说从这几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

2、说说你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4、“开火车”识记生字。

 

三、

合作互助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课件出示部首查自发的四个步骤,以“亏”为例。

2、指名学生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教师示范部首查字法,查“亏”字。

引导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按照步骤来查找“亏”字。

4、同桌合作查找“申、丹”

5、教师总结部首查字典的方法

6、课件出示8个词语,借助拼音读读词语。

(1)教师引导这些词语可分为4组,四人小组讨论通过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

7、想想这些词语描写的景物,最后选一两个词语,小组内说一说。

8、全班齐读词语。

四、

精讲实练

1、学生借助拼音默读句子,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总结什么是拟人句。

(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的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3、学生试着说几句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