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70856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3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 选修部分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docx

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选修部分第2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用书

第2讲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明确考纲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2)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3)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

(2)中东战争;(3)海湾战争。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考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

(2)经过

阶段

重大事件

影响

爆发(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标志着一战爆发

第一阶段

(1914年)

马恩河战役

德军的“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续表

阶段

重大事件

影响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

战略主攻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第三阶段(1917~1918年)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加入协约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8年德国投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3)影响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体系

构成

由对德《凡尔赛和约》及对奥、保、匈、土等国的和约共同构成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

实质

列强在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列强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

影响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但由此建立起的和平并不长久

(3)《非战公约》:

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1.专题通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提示:

(1)积极:

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创设了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2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

(2)危害

①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加剧。

遭受宰割而拥有极大经济潜力的德国不会忍受《凡尔赛和约》的压抑,随着力量的恢复和增长,必然会激起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愤怒和复仇情绪。

②帝国主义侵略特征和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战胜国列强之间矛盾重重。

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争夺世界的矛盾,必然引起国际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

③由于该体系的帝国主义性质,它遭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对。

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有力冲击了该体系的基础。

2.中外通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提示:

(1)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加紧侵略中国,出兵山东,提出“二十一条”,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2)中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

巴黎和会上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的要求遭到拒绝,国内掀起五四爱国运动。

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列强共同支配之下。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考过什么

①一战的原因、过程;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矛盾斗争;③“十四点”计划;④反战运动。

  

典例1 [2016·全国卷Ⅲ]材料 1918年1月,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演说中提出了“十四点”计划。

其主要内容包括:

公开外交、订立和平条约、公海航行自由、贸易平等、民族自决、裁减军费、公正处理殖民地争议、建立国际联盟等。

《泰晤士报》评论其“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

尽管交战双方接受“十四点”为停战基础,但是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

“十四点”计划的实施严重受阻。

——摘编自杨生茂《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

[命题解读] 本题主要考查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计划,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第

(1)问,联系巴黎和会召开的背景,从一战结束后各国倡导建立战后秩序的计划及目的等方面加以概括。

(2)问,根据材料中“似乎没有考虑到形势的某些严峻现实”“实力依然强大的殖民大国英法只是口头赞同”等信息,从美国计划的本质、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防止大战重演、重建战后秩序成为关注的焦点;苏俄政府发布《和平法令》产生很大反响;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2)过分理想化;列强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对战后和平的重建看法不同;美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主导世界;美国国会中出现意见分歧,反对力量强大。

1.人类在20世纪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

(1)随着工业革命深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整个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世界最终连成一个整体。

同时,出现了英、法、美、德等几个世界性大国。

(3)由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19世纪下半期,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殖民帝国,从而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4)对殖民地的争夺中英德矛盾最为尖锐,德国首先构筑同盟体系对付英法,从而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重兵对峙的局面。

(5)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准备了世界大战的技术基础。

2.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比较

(1)不同点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背景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战胜国与战败国媾和

美、日为争夺在亚太地区的霸权,矛盾尖锐;美、日、英三国开展海军军备竞赛

目的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矛盾

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内容

签订《凡尔赛和约》;签订对奥、保、匈、土和约;讨论建立国际联盟问题

《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中日《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件》

结果

形成凡尔赛体系

形成华盛顿体系

(2)相同点:

都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均由少数大国操纵;都侵犯了中国的主权;都建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和平体系,为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考向预测

①一战的原因;②一战给人类的教训;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反战运动。

押题预测押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

盟军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

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

——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和平建议

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

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

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

——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双方对当时战局的看法。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双方是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责任问题的?

请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价。

押题依据 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愿望。

从大国对一战责任的看法、加强大国间理解与合作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依据角度命题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

答案 

(1)看法:

德国认为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

(2)德国认为盟国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权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不负战争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

其实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掠夺和争霸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

解析 第

(1)问“看法”根据材料归纳概括即可。

(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回答,第二小问评价时要注意客观公正、透过现象看本质。

考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

(1)背景

(2)经过

(3)影响

2.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1)冷战局面的形成

①原因:

战时同盟解体,雅尔塔体系形成;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

②表现

项目

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

社会主义阵营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③影响:

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发生;局部战争不断,造成了世界局势紧张、动荡。

(2)美苏争霸

开始

1953年,赫鲁晓夫提出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激烈

对抗

1961年8月,“柏林墙”修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

缓和

1969年,尼克松提出“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的方针,强调均势外交

对抗

再现

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20世纪80年代,美国先后提出“卡特主义”、新“遏制”政策、“星球大战计划”

第二次缓和

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全球缓和战略和“新思维”;19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

专题通

(1)反法西斯同盟各国在二战中相互协作的表现

(2)比较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异同点

提示:

(1)①政治上相互协作。

②经济上相互支持。

③军事上相互配合。

(2)①相同点

a.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起后起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激烈斗争。

b.都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c.都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都形成了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

e.都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不同点

a.背景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结成两大军事集团不断制造战争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世界上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战争目的和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交战双方的目的主要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双方进行的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因而对世界人民来说,他们进行的是以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社会进步为目的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c.影响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主要是战争灾难,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打败了法西斯主义,更教育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地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3)

类别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基础

和矛

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之上,反映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建立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基础上,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中心力量

以欧洲为国际舞台的中心,英法起着主导作用

以美苏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形成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召开国际会议,两年内形成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反法西斯同盟国协调与磋商,战争结束后形成的

性质

和实

帝国主义国家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反法西斯性质,实质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

体现

意志

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美、苏两国的意志

影响

深度

和广

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关系,适用于欧洲、非洲、中东和远东地区

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适用于全世界

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

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破坏瓦解

考过什么

①二战的原因、过程、影响;②雅尔塔体系体现的矛盾斗争。

  

典例2 [2015·全国卷Ⅱ]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现象。

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讨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

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

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

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

“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

”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

一位参与者写道:

“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

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

”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维·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

[命题解读] 本题以苏联军事科技发展为依托,考查学生宏观上对二战及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把握及分析能力,难度适中。

[解析] 第

(1)问从材料中寻找促使苏联研制原子弹的有关信息,包括西方的计划、美国垄断核武器、冷战的影响。

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

(2)问从材料中寻找有利于苏联成功的条件,即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政府的重视、举全国之力三方面。

“积极作用”要把材料推论与客观进步作用结合起来分析。

[答案] 

(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

(2)条件:

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

积极作用:

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留给后人的思考和教训

(1)思考

①应该设法避免战争的发生,追求和平、进步是人类共同发展的前途。

②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可以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③必须加强国家间合作。

当侵略势力扩张时,正义的力量应该尽早团结起来,形成抵抗侵略势力的统一战线,使其无机可乘。

(2)教训

①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

②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是消除战争隐患的关键。

③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

④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是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⑤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

考向预测

①二战的经过和启示;②二战后美苏在世界范围内的争夺。

押题预测押题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秋天,德国人民无疑以满意的心情看待苏台德问题在慕尼黑会议上获得和平解决。

会议结束后,张伯伦从慕尼黑街上经过,看见到处是沉浸在喜悦中的欢跃人群。

德国人民不想进行战争。

他们只有一个炽烈的愿望——同欧洲各国人民和睦相处,但同时要成为强者,受到尊重。

看来,像慕尼黑会议重新确认的那样实现这种愿望,靠的是希特勒政策的保障。

人民对他的信仰已大大加深,因为他不仅不经流血就消除了最使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受到压抑的《凡尔赛和约》的后果,而且不断加强了德意志帝国的实力,使它更加强大。

只有少数人怀疑这种政策的诚实性。

不为外交胜利和社会发展所迷惑,而看透希特勒魔鬼本性的人则更少。

——摘编自[德]库特·冯·蒂佩尔斯基希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德国民众对慕尼黑会议的看法。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政策的诚实性”被怀疑的原因。

押题依据 反对大国强权主义,反对绥靖政策,反对侵略仍然是当下我们面临的任务之一。

答案 

(1)看法:

民众认为苏台德问题得到和平解决,不用参与战争了;德国受到了尊重,变得更加强大;希特勒通过和平手段废除了《凡尔赛和约》,愿望得以实现。

(2)原因: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扩军备战,将德国引向战争;派兵直接参战、干涉西班牙内战;与日、意结盟;吞并奥地利,彻底撕毁《凡尔赛和约》;英法等大国对希特勒实行绥靖政策,慕尼黑协定是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一种纵容。

(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第

(1)问,“看法”可根据材料信息“苏台德问题在慕尼黑会议上获得和平解决”“像慕尼黑会议重新确认的那样实现这种愿望”“不断加强了德意志帝国的实力,使它更加强大”等概括得出。

(2)问,“原因”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1938年秋天”“慕尼黑会议”,联系教材中有关希特勒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内容回答。

考点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局部战争

特点

概况

“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

二战后首次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

越南战争:

二战后美国付出代价最大、持续时间最长、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

大国插手下的战争

中东战争:

以色列在西方大国的支持下与阿拉伯国家进行的旷日持久的局部战争

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

海湾战争:

“冷战”结束后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也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高科技战争

2.联合国:

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3.和平与发展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

(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平推动发展;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发展促进和平。

(3)21世纪,战争威胁依然存在,世界和平力量进一步增强。

专题通

全面理解当前局部战争的主要特点及认识

提示:

(1)特点

①战争与政治的联系更加直接,在许多情况下,局部战争的目的最终不是完全依靠军事行动来达成,而是配合以政治、外交手段来解决。

军事行动成为直接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

②战争在某些方面有所限制。

局部战争的目的往往限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目标上;战争规模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运用一定的兵力;战争的时间力争避免旷日持久;战争的空间多发生在战略边缘地区、争议地区或敏感地区。

③战争的爆发多具有突然性。

挑起战争的一方,往往以突然的方式给对方以猝不及防的打击,造成既成事实以及有利于自己的局面。

④大量使用高科技武器,使战争强度和消耗越来越大,高科技化程度不断提高。

(2)认识

①与世界大战相对而言,局部战争往往只波及世界的某一地区,在一定范围内对国际形势产生影响。

②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由于世界上许多社会基本矛盾尚未解决,强权政治、霸权主义仍然是发生战争的根源。

③在长时期内世界大战没有爆发的情况下,局部战争仍将是主要的战争形态并将长期存在。

局部战争与世界大战虽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转化为世界大战。

在未来,有的局部战争可能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考过什么

①朝鲜战争;②越南战争;③海湾战争。

  

典例3 [全国卷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越南战争使美国的政界、军界高层在后来进行战争决策时“形成一种新的共识:

美国只应把动用军事力量作为最后一种手段;只有当美国国家利益明显受到影响时方可这样做;只有当获得公众强有力的支持时才能这样做;只有在有可能相对较快地以较小代价取得胜利时才能这样做。

——摘编自哈佛·西提可夫《越战的战后影响》

材料二 1990年12月,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发起之前,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表示:

“你们尽管放心,倘若需要采取军事行动,绝不会出现另一个越南。

——摘编自威廉·黑德等编《回顾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没有成为“另一个越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战争的结果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命题解读] 本题以考查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为依托,重在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解析] 第

(1)问,据材料一可知美国从越南战争中吸取了经验教训。

再由所学知识可知,越战是美国对越南的战争,而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联合打击;越战由美国发动,而海湾战争经联合国授权;越战属常规战争,海湾战争则属于高科技战争。

(2)问,应结合两次战争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和各自的空间范围来回答。

如越战需结合两极和多极趋势,海湾战争需结合多极化趋势、一超多强及其对整个世界和中东地区的影响来回答。

[答案] 

(1)美国吸取越南战争教训,确定战争决策的原则;越南战争实际上是美国与越南及其支持者的较量,海湾战争是多国部队与单一国家的较量;越南战争是美国发动的战争,海湾战争是联合国授权的行动;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

(2)越南战争:

推动美苏关系走向缓和;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

海湾战争:

强化了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使中东地区的局势更加复杂化。

海湾战争与以往局部战争的不同

(1)海湾战争是高科技战争,与以往局部战争仍属传统意义上的战争不同,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空袭和反空袭既是主要的作战方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阶段。

(2)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3)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

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

(4)海湾战争改变了人们的战争观念,它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在各国军事界引起了震动。

考向预测

①海湾战争;②联合国的作用。

押题预测押题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济利益是驱动战争、特别是世界大战爆发之根本所在。

两次世界大战皆源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争霸。

二战前,世界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虽有发展,但受政治因素影响并不紧密。

各资本主义强国在经济上主要依赖于自己的殖民地、附属国和“势力范围”,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则少有往来,所以各资本主义强国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无所顾忌,导致它们走向世界大战深渊。

二战结束后,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越来越密切,经济这张巨网的经纬线变得异常结实,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空前加强。

政治力量的对比和变化是影响大战的又一重要因素。

因美苏争霸而形成的两极格局是战后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美苏中大三角。

苏联解体后,两极体制彻底崩溃,世界进一步走向多极化。

二战的结束,也标志着核时代的到来。

核时代的战争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科学家是十分清楚的。

因而,战后出现了以科学家为首的反核、反战运动。

联合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政治组织,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80年代至今,联合国在制止武装冲突、调解危机、推动裁军、限制毁灭性武器的发展等方面,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摘编自葛兆富《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