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8107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19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象棋教案上.docx

中国象棋教案上

中国象棋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棋盘和棋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棋盘的构成和棋子。

2、培养下中国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一、组织:

1、课堂常规教育。

课前要准备好象棋,上课时先听老师讲象棋知识,学到一些本领后再打开象棋下。

2、谈话:

你们知道中国象棋吗?

谁想来介绍一下。

可以先让会下棋的学生简单介绍一下。

师介绍:

这个学期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象棋。

走象棋就像是两军作战,双方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兵力杀死对方的最高首领,一旦对方的将或帅被杀死,对方就全军覆没,我方就获胜了。

二、认识棋盘:

许多小朋友都见过中国象棋的棋盘,先仔细观察一下,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棋盘上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

1、棋盘,是完全相同的两部分相对组成的,就一方来说是,是由五条横线和9条竖线交叉而成。

2、中间有一条空白的横道,象征着界限,写着“楚河”“汉界”,叫“河界”。

合起来就是横十竖九的完整棋盘了。

“河界”中间虽然没有线,但是不论横走或者斜走都和有线是一样的。

只是有些子不能过河。

3、每一方直线的标法,从右往左,依次为1-9路,双方刚好相反。

4、双方阵营的一、三路横线与4、6路直线的方框内有两条对角线,组成一个“米”字,称为“九宫”。

将(帅)士的活动范围不能走出“九宫”。

三、认识棋子:

考虑到很多学生认识棋,可以用比赛的方式进行认棋比赛。

四、学生互相介绍,拿出棋盘对照自己的,进行巩固介绍记忆。

教后记:

1.由于小学生是第一次在学校里接触象棋,所以积极性非常高,老师非常有必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进行正确引导,把握时机,来促进教学效果。

这一点我还是做得比较好的。

2.第一次上课,有个别学生没有带象棋,为了不伤害他们对象棋的喜爱之心,更为了有利于象棋课的教学,教师找了这些学生个别谈话,督促其下一次把象棋带到学校里来,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觉到被尊重。

3.在教棋盘的时候,我采取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发言,让学生想象的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4.在摆棋子的时候,我采取故意摆错的方法,让学生来帮助老师纠正错误,是他们有成就感,并且也相当程度地避免了其他同学犯这样的错误,真可谓一举两得,教学效果相当好。

5.这堂课也有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安排的不是很合理,以至于个别指导的时间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中国象棋的起源

教学内容:

通过向学生介绍中国象棋的起源,有趣的传说,激发兴趣。

教学目标:

1、自主了解中国象棋的起源。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相关课件

简单教学过程:

一、复习棋盘和棋子

请学生说一说棋盘上有几条竖线和横线。

(9条竖线和10条横线。

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棋子?

红方有哪些棋子?

黑方有哪些棋子?

二、出示课件

关于中国象棋的起源,在我国古文献中也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如元念常《佛祖历代通载》说:

“神农以日用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代之为机矣”。

(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如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

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三)、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明谢在杭《五杂俎》说:

“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犹重车战也”。

(四)、起源于战国之时,《潜居类书》说:

“雍门周谓孟尝君:

足下燕君,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

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五)、起源于北周武帝时,《太平御览》说:

周武帝造象戏”明罗颀《物源》说:

“周武帝作象棋”。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对立的矛盾斗争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历史证明,象棋是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创造革新的成果,它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劳动人民之中,有着广泛的流传。

学生自主了解,激发兴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中国象棋简史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了解中国象棋的发展历史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相关课件

简单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课的象棋起源,继续讲述中国象棋的发展历史。

2、课件展示:

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

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分别为:

枭、卢、雉、犊、塞(二枚)。

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

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

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

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相互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

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

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

秦汉时期,塞戏颇为盛行,当时又称塞戏为“格五”。

三国时期,象棋的形制不断地变化,并已和印度有了传播关系。

隋唐时期,象棋活动稳步开展,史籍上屡见记载。

宋代是象棋广泛流行,形制大变革的时代。

经过近百年的实践,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

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

南宋时期,象棋“家澈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元明清时期,象棋继续在民间流行,技术水平不断得以提高,出现了多部总结性的理论专著。

新中国建立之后,象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56年,象棋被为国家体育项目。

以后,几乎每年都举行全国性的比赛。

1962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下属组织──中国象棋协会,各地相应建立了下属协会机构。

多年来,由于群众性棋类活动和比赛的推动,象棋棋艺水平提高得很快,优秀棋手不断涌现。

第四课时象棋术语

(一)

教学内容:

象棋术语

(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了解初步学习象棋术语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相关课件

简单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课的象棋起源及中国象棋的发展历史。

2、课件展示,初步学习象棋术语

(一)

中国象棋:

中国传统棋种。

在正方形的棋盘上,分红、黑两方对弈。

每方各有一帅(将)、两士、两相(象)、两车、两马、两炮、五兵(卒)。

一方先走,然后轮流走子,以把对方“将死”、“困毙”或对方认输者为胜,不分胜负者为和局。

棋盘:

对局工具。

在长方形的平面上绘有相互交叉的九道直线和十道横线。

中间有一条未画直线的空白地带,叫做河界。

两端以斜交叉线构成米字形方格的地方,叫做九宫。

双方在河界两边各占其半。

现行规则为:

按九道直线,执红棋方面从右到左用阿拉伯数字“1”至“9”来代表。

棋子:

对局用具,通常为圆形木质或由金属、塑料等制成。

共有三十二个,分为红、黑双方,每方各十六个,各分为七种,计:

红方帅一个,车、马、炮、士、相各两个,兵五个;黑方将一个,车、马、炮、士、象各两个,卒五个。

将与帅、相与象、兵与卒的作用完全相同。

对局开始前,双方棋子在棋盘上有规定摆法。

以上体制大抵形成于宋代。

1984年起,国际上采用的新棋子,为一面汉字加英文译名,一面单纯图形。

第五课时象棋术语

(二)

教学内容:

象棋术语

(二)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了解初步学习象棋术语

2、培养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相关课件

简单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课象棋术语

(一)。

2、课件展示,初步学习象棋术语

(二)

开局:

也称布局。

名词。

指一盘棋的开始阶段,对局双方根据战略、战术的需要,分别布置阵势,调遣兵力,抢占战略要点(有利于进攻或可威胁对方的据点)。

其着数大致在十来个回合左右,此后进入“中局”。

按先走起手第一着所走的棋子,可分“炮”、“马”、“兵”、“象”四大类,其中以“中炮”类开局在古局中出现最多,按战略、战术的不同,则可分急攻型、对攻型、缓攻型、稳健型等。

是整个对局的开始和基础,对中局、残局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

可分为先手与后手两种。

前者一般为主动进攻,后者则根据对方的情况来取守势或对抗争先。

中局:

指对局中开局与残局之间的阶段。

承上启下,为全局的重要一环。

与开局、残局无明确的界限划分和规定着数,通常指开局后约经十余个回合,双方经过战略部署,布阵列势就绪,即为中局。

此时双方力量犹强,攻守矛盾较集中、突出,棋路变化复杂,战略上强调争先夺势胜于子力得失。

明朱晋桢《橘中秘.全旨》所谓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清三乐居士《百局象棋谱》所谓得势舍车方有益,失先弃子必无成,均指以争先夺势为上。

据此战略,战术上大致有运子取势、牵制、兑子争先、简化、紧逼谋子、反击、攻守兼备、突破、先弃后取、弃子攻杀等着法。

当形势趋于明朗,胜、负或和稍露端倪时,即进入残局。

残局:

名词。

对局中由残余子力构成的一种局势。

当局势与子力能区分出各种例胜或例和等形式时,称为实用残局。

3、回顾本节课的收获,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指导。

第六课时棋人棋事棋语

(一)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了解一些象棋大师的简介

2、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相关课件

简单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课象棋术语

(二)。

2、课件展示,棋人棋事棋语

(一)

著名棋手简介

许银川

广东惠来人,1975年生,象棋特级国际大师。

等级分2576。

 1986年获广东省运会象棋赛少年冠军;1988年获全国少年赛冠军;1993年、1996年获全国个人赛冠军;第十四、十五届“五羊杯”冠军;1989年全国象棋团体冠军广东队主力队员;1993、1996年“亚洲杯”中国队夺冠主力队员;1995年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

2001年第一届BGN世界象棋挑战赛冠军。

现任广东省象棋队运动员。

柳大华

湖北武汉人,1950年出生,象棋特级国际大师。

等级分2467。

1980、1981年两届全国个人赛冠军;并首次打破了胡荣华独霸棋坛的局面;1988年获“七考杯”冠军;是第一、二、五、八、九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之一;获两届“五羊杯”赛冠军;1995年创蒙目应众赛1对19的世界纪录;享有“东方电脑”之美誉。

象棋高级教练员,现任湖北象棋队教练。

赵国荣

黑龙江哈尔滨人,1961年出生,象棋国际特级大师。

等级分2522分。

十三岁首次参加全国比赛。

1990、1992、1995年三次荣获全国冠军、1991年获第二届世界锦标赛个人冠军并且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之一;1993年获第三届世界锦标赛个人亚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之一。

1989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建国以来优秀运动员,并选为省青联委员,现任黑龙江棋院院长

李来群

河北省邯郸市人,1959年出生,象棋特级国际大师。

等级分2446。

1982年第一次登上冠军宝座,

使象棋男子冠军第一次跨过黄河,结束了南方棋手独霸棋坛的局面;1984、1987、1991年又三次荣获全国冠军;是第二、三、五、七届“亚洲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成员之一;1984年获“五羊杯”冠军;1991年获第二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亚军,是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成员之一。

象棋高级教练员;现任河北棋院副院长兼象棋队教练员;河北省政协委员。

于幼华

浙江定海县人。

1961年生,象棋国际大师。

等级分2434。

1977年获全国少年冠军;1981年获全国第六名;1986年获第二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1993年获全国个人赛第三名;1995年第七届亚洲城市名手赛第二名;1996年全国个人赛第四名。

第七课时棋人棋事棋语

(二)

教学内容:

小棋王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学习本节内容,从故事中体会和领悟内涵

2、通过读小故事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相关课件

简单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课棋人棋事棋语

(一),找学生谈体会。

2、课件展示,棋人棋事棋语

(二)

小棋王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金龟湖游击队有个刘司令,下一手好象棋,全队千把号人,无一是他的敌手。

事实确也如此,新四军代军长陈毅率军进驻茅山建立根据地时,曾与刘司令较量过一次,结果陈毅输了,输得心服口服,临握别时,还专门提醒刘司令,说:

“刘司令呀刘司令,你这棋艺硬是不错,简直可以和姑苏城东郊张九寺庙前那个专门摆棋摊的神童小棋王决一高低了。

”神童小棋王?

刘司令还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听陈毅代军长的口气,这个神童小棋王棋艺了得,连陈毅这个象棋迷也只能望其项背。

这可得抽个机会去会他一会,看看这个神童小棋王究竟神到怎么个程度。

机会终于来了。

那次,刘司令将率兵前往阳澄湖畔狙击一支从南京而来的日军,与他们决战在姑苏城外。

由于刘司令念念不忘着那个姑苏神童小棋王,所以他不惜在行军途中特意到姑苏城东郊拐了个弯,拜会这个连陈老总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棋王小神童。

这天,刘司令率兵来到姑苏城东郊张九四庙前,果然一眼就看见庙前有人在摆棋摊,近前一看,果然是个孩子,但见他长得眉清目秀,身材瘦弱,双腿盘蜷,两手扶膝,稳丝不动地端坐在一副象棋盘前,两眼炯炯地望着面前的人来车往。

刘司令估计这个十几岁的男孩便是陈老总提到的棋王小神童了,便连忙翻身下马,上前微微一笑问道:

“小阿弟,如果我没认错的话,你就是神童小棋王?

”神童小棋王听了,咧嘴一笑,不卑不亢地答道:

“好眼力,想必是我一身灵气被你一眼就看出来了。

”好大的口气呀!

刘司令听了,不由心中老大不快:

这孩子,也太仗艺欺人了吧?

见到长辈,不但不站立还礼,还口出狂言,看来骄气十足着呢。

不过,刘司令今天是会棋来的,他不屑与一个毛头孩子斗气,所以他不再哆嗦,把腰间的双枪交给一边的警卫员后,就盘腿往神童小棋王对面一坐,然后掏出身边一叠法币,放到棋盘边上,朗声笑道:

“那么,神童小棋王,现在我们来较量较量如何?

” “当然可以。

三局两胜制。

”神童小棋王望着这厚厚一沓钞票,兴奋得面孔都红了。

“那你呢?

你押什么?

”刘司令望着神童小棋王空空的两手,不由奇怪地问道。

“难道我还要押吗?

”没想到神童小棋王一脸惊异,尽管他下面的话没说出口,但刘司令分明听懂了他的潜台词:

我可从来是只赢不输的,我要押什么钞票?

 刘司令决战心切,懒得理会一个孩子的轻狂,便开始与神童小棋王对奕。

这时,他才发现那张象棋盘竟是固定的,是在一块平整的青石板镂刻上去的,36颗象棋,也早已摆在了棋盘上面。

刘司令也不客气,就按红先黑后的棋规,执起一颗象棋下了起来。

真应了那句百闻不如一见的成语,没想到这个神童小棋王居然是根银样蜡枪头,徒有盛名:

三局两胜制的激烈较量中,尽管好几回刘司令差点被他一棋将死,但最终姜还是老的辣,都被刘司令绝处逢生、反败为胜,一连赢了神童小棋王两局,直下得神童小棋王面红耳赤、气喘吁吁,眼看第三局都无需下了,刘司令便可以鸣金收兵了,他还强词夺理地推三托四,非要和刘司令再下第三局不可,那种孩子气一览无遗。

刘司令连赢两局,高兴得眉飞色舞,自是以一种大人不与小孩一般见识的宽宏大度,答应与神童小棋王再下一局。

岂料,那神童小棋王的棋艺实在是略逊一筹,这第三局也仍以败北而告终。

也许是掏不出这笔与刘司令押金一样多的钞票,又也许是自己的面子实在没处可放,自知大势所趋的神童小棋王不等第三局完全终局,就跳了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之夭夭,眨眼间不见了人影。

刘司令望着一溜烟逃遁而去的神童小棋王,不由快活地放声大笑。

打了胜仗的刘司令站起身来,继续率领着部队前进,去赢取另一场真正的战斗。

这时,已是日薄西山,夜幕已悄悄地张开了它的翅膀。

这天,从阳澄湖那边传来的枪炮声几乎响了整整一夜,直到凌晨时分才渐渐停息,不一会,刘司令就率领着他的将士们,从前线凯旋而归了。

虽说刘司令左手负了伤,用绑带吊在颈脖里,但他还是为成功地狙击了日军的进攻而兴高采烈,而且一到张九庙前就忍不住透过欢迎的人群寻找那神童小棋王。

使刘司令忍俊不禁的是,此时此刻,那个所谓的神童小棋王居然危襟正坐在那副青石棋盘前,棋盘上依然端端正正地摆着36颗象棋:

“喂,神童小棋王,你还欠我一百万法币哪!

”刘司令一见到神童小棋王,便忍不住大声调侃了起来。

没想到神童小棋王见到刘司令后,便连蹦带跳地扑了上来,冲着刘司令又是敬礼又是鞠躬地嚷道:

“刘司令,我一夜没睡,一直坐在这里等着你,等着你再来和我下一盘哪!

”“怎么,你还不服气?

”“当然不服气,难道你没看出来昨天那三局我都是让你的吗?

”“你让我的?

”刘司令一边跟着神童小棋王来到青石棋盘前,一边大为诧异地问道,“你哪里让我了?

”“不信,我们再来个三局两胜制,你就会看出来了。

”神童小棋王不慌不忙地答道,“如果你今天再赢我,就说明我枉得了这个神童小棋王的称号。

”“哦?

”刘司令的斗声再次被神童小棋王调动起来了,于是,一中一少两个男子汉,又促膝而坐,重新开战。

果不出神童小棋王所言,今天的神童小棋王果然拿出了真本事,三局两胜制,他居然犹如风扫残云似的,一下子就连赢了刘司令两局。

这下,有点恼羞成怒的刘司令也学着神童小棋王的样子,耍开了赖皮,还要和对方再下第三局。

在下这第三局时,刘司令终于发现了神童小棋王昨天让棋自己的奥秘,原来,神童小棋王所执的黑方棋中的帅棋,竟是被固定钉死在原地的!

 敢于将“帅”钉死在棋盘上,对于奕棋者来说,除了有种孤独求败的意思外,更是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举!

终于看出了眼前这一幕的刘司令,不由既震惊又钦佩,百感交集之际,但更多的却是愠怒,他不由责问神童小棋王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昨天装聋作哑不公平,故意让棋给自己。

面对刘司令的责问,神童小棋王神色庄重地回答道:

“回刘司令的话,昨天我让棋,只是想让你怀着兴奋的心情去打败东洋兵呀!

”神童小棋王的回答,当即使刘司令心潮澎湃、两眼湿润,激动得什么话也说不上来了,他只是猛地上前抱起了神童小棋王,并把他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感悟,进行组织语言,交流讨论。

4、指名学生汇报读后感。

5、全体交流

第八课时棋人棋事棋语(三)

教学内容:

象棋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学生自主学习本节内容,从故事中体会和领悟内涵

2、通过读小故事激发学生对象棋的兴趣。

教学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相关课件

简单教学过程:

1、回顾上节课棋人棋事棋语

(二):

小棋王的故事,找学生谈体会。

2、课件展示,棋人棋事棋语(三)

象棋的故事

象又惹祸了。

那天,他因为和车比谁的力气大,摔起跤来,一不小心将车抛出丈余(车给部落首领舜驾车,人们以他的职务来称呼他,反而忘了他的真名)。

当时象没注意到那块尖石,谁曾想,车的前胸实实地砸在尖石上。

“咔”的一声,象知道坏了。

待他上前查看时,车已晕了过去。

等到舜闻讯赶来时,车已醒了过来。

颇懂医术的舜为车把了把脉,见他心跳正常,自己原本提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他用手扣了几下车的前胸,知道车的一根肋骨已裂了,需静养百八十天,但于性命并无大碍。

 看到象局促不安的样子,舜的脸沉了下来。

他瞪了象一眼,严厉地说:

“车就由你服侍好了,他的伤好之前,你啥也别干,哪儿也不许去。

” 象是舜最小的弟弟,他从小就惧怕这位担任部落首领的大哥,对他的话从来不敢说“不”字,于是,他把车背进自己住的山洞,开始照料车的起居。

照顾伤号的事儿,在象看来很简单,不就是一日两餐(当时的人一日就吃两顿饭)、隔日换一次草药吗?

干完这些后,象觉得无所事事,但他又不敢违背大哥的话,不敢随便出去走动,这可憋坏了正处于青春期的象,他开始愁眉不展,甚至连饭也不愿吃了。

“这样的日子啥时才能熬出头啊?

”他想。

 半个月后,舜来看了象和车一次,他看到车前胸受伤的地方已消肿了,知道他的伤正在复原,车的精神头儿也不错,在伤口不疼的时候,还哼唱起歌儿来。

象则不同了,他的精神很不好,整天昏昏沉沉。

舜听车说,象的生物钟好像已颠倒:

白天无精打采,晚上分外来神儿,夜里还经常出洞奔跑,大呼小叫,搅得四邻不安。

这几天,象好像根本就没有觉,他似乎患上了失眠症。

看着日益消瘦的象,舜心疼了:

“他毕竟是一个16岁的少年,总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得想个招儿,让他有点儿事干,将他旺盛的精力消耗掉。

”舜再次来到象的山洞时,手里多了一样东西,这件东西用一块兽皮包着,令象觉得很神秘,象的直觉告诉他,这件东西和他息息相关。

舜打开兽皮,里面是32个小兽骨,一些兽骨上刻着“将”、“帅”、“兵”、“卒”等字样,还有一些兽骨上是空白。

舜对象说:

“这是我用来研究排兵布阵的模型,还没研究好。

正好你有时间,你就拿去研究吧。

”自打象从舜手里接过此物后,便爱不释手,整天摆弄。

车也很好奇,经常凑上前来参与。

有一天,车见象在一块兽骨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便说:

“把我的名字也刻上吧,最好刻两个。

”象想了一想,说:

“我的名字也刻两个,这样正好没有空白的兽骨了。

”32个兽骨共分为两组,每组有7个兵(或卒),一个将(或帅),士、象、车、马各两个。

分完组后,象和车在兽皮上横横竖竖地画了起来,排起兵布起阵。

 时间飞逝,一百多天很快过去,车的伤好了,象的“兽骨阵法”也编排完毕。

等到舜来看他俩时,他俩正坐在兽皮边,战得不亦乐乎。

舜看着他俩斗阵,不知不觉地竟看呆了。

待到“战斗”结束,两人才发现舜。

舜向象打听了“兽骨阵法”的走法,很高兴,他对象说:

“就以你的名字命名这个阵法吧,叫它象棋!

从明天开始,你就担任司棋,在部落中推广象棋。

”象棋就这样正式诞生了!

但它的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等到大禹治水后,舜将部落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

此时,象由于推广象棋有功,被禹封为本部落的相(相当于后世的宰相),象又将象棋中一方的“象”改为“相”。

此时,象棋已在民间广为流传。

    国运兴则棋运兴,国运衰则棋运衰。

及至周朝末期,国运衰微,诸侯争霸,列国混战,民不聊生,百姓苟活性命于乱世,哪里还有心思玩象棋?

象棋遂不传于世,只在个别典籍中略有记载。

后来秦朝建立,秦始皇焚书坑儒,将记载象棋的典籍也付之一炬,世间知道象棋的人就更少了。

很快,秦朝灭亡,楚汉相争,刘邦与项羽在鸿沟相持不下。

此时恰逢年末,汉军元帅韩信巡营时,见许多士兵思乡心切,士气低迷,他煞为犯愁。

此时一白发道士前来拜见,他自称是鬼谷子的传人,有一秘籍欲献给韩信,用之必能提高士兵的士气。

韩信大喜,接过秘籍一看,连声称赞。

这本秘籍就是一本象棋棋谱,其中详细介绍了象棋的玩法。

韩信颇能创新,他在棋盘的河界上,挥毫写下“楚河汉界”四个大字,命令中军(官名)将象棋在全军推广。

果不其然,士兵们在玩了象棋后,思乡的念头减少了,战斗力大为提升。

不久,韩信指挥汉军经过十面埋伏,垓下会战,终于全歼楚军,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将象棋带到了大月氏。

象棋经丝绸之路传到了印度,后经过演变,变成了现在的国际象棋。

随着北宋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炮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大,一些棋迷遂将模拟战争的象棋中的两个“兵(卒)”变成了两个“炮”,中国象棋随之定型——这便是我们现在玩的象棋。

3、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感悟,进行组织语言,交流讨论。

4、指名学生汇报读后感。

5、全体交流

第九、十课时棋人棋事棋语(四)

教学内容:

楚汉界的来历及象棋谚语

教学目标:

1.通过棋子价值表初步了解各棋子的价值,避免在实战中得不偿失。

2.在实战例子中感知各棋子的价值。

教学准备:

中国象棋一副

简单教学过程:

1、直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课件。

楚汉界的来历

中国象棋棋盘上有“楚河汉界”,这是怎么来的呢?

“楚河汉界”指的是河南省荥阳市黄河南岸广武山上的鸿沟。

沟口宽约800米,深达200米,是古代的一处军事要地。

西汉初年楚汉相争时,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仅在荥阳一带就爆发了“大战七十,小战四十”,因种种原因项羽“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鸿沟便成了楚汉的边界。

现在鸿沟两边还有当年两军对垒的城址,东边是霸王城,西边是汉王城。

3、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引领学生理解象棋谚语的内涵。

(逐字理解)

象棋谚语

棋艺性质:

“河界三分阔,智谋万丈深”。

  

下棋如斗智:

“象棋似布阵,点子如点兵”。

 

下棋的策略:

“兵贵神速,抢先入局”。

 

下棋讲究“先”字:

“弃子争先”;“宁失一马,不失一先”;“得子得先方为胜,得子失先方为输”。

 

棋子的走法:

“马行日,象走田,炮隔山打,车走直线,将帅不出城,小卒一去不返乡”。

 

下棋的心态:

“临杀勿急,稳中取胜”。

 

强调稳慎:

“一招不慎,满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