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9054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docx

1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级

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级)

一、人才培养目标1.专业名称

幼儿教育专业

2.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幼儿园日常保育、辅助性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中级技能人才。

3.学习年限:

3年(初中毕业生)

4、职业资格:

幼儿教师资格证书、保育员(中级)

5.职业能力:

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流程,遵循幼儿园教育与管理工作规律,重视环境教育,能解决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中的一般性专业问题。

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1.能进行幼儿园的日常保育工作。

2.能在教育教学中使用标准普通话。

3.能独立进行部分学科的教育与教学活动。

4.能组织开展幼儿园游戏活动。

5.能积极为幼儿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

二、专业主要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学前心理、学前卫生、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儿童文学、幼儿园教育课件制作、教师口语、美术、手工制作、声乐、琴法、舞蹈、幼儿园环境创设等。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教学计划表

幼儿教育专业课程安排(三年制中技)

课程性质

课程编号

称名程课

年学一

年学二

年学三

计总

1

2

3

4

5

6

理论

技能

理论

技能

理论

技能

理论

技能

理论

技能

能技

能技

8

8

18周

8

8

18

1

2

2

8

0

36

2

2

36

基础课

3

2

36

4

2

36

5

语文

2

4

2

2

0

8

6

数学

4

4

2

2

6

21

7

语英

2

4

2

2

0

8

8

2

2

2

2

2

0

8

9

基础

4

2

计合课础基共公

2

9

专业基础课技能课

0

1

育教前学

4

2

1

1

4

2

2

4

2

3

4

2

5

美术

2

2

4

2

6

8

8

2

6

1

2

2

4

2

4

2

5

2

7

1

声乐

2

2

4

4

6

4

2

3

8

2

2

2

4

6

8

8

2

9

蹈舞

2

2

2

4

6

8

8

2

8

2

1

习实岗顶

8

0

54

定鉴能技

2

0

6

时学周

30

0

3

0

3

30

0

3

0

3

2

9

8

2

3

2

0

54

0

54

0

54

0

54

0

54

540

0

3

3

√表示本课程为理实一体化课程

五、课程设置说明

1、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能力目标

学习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要求学生关注自己的职业理想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教学生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

通过对《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礼仪的基本要求,礼仪的意义。

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遵守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的意义。

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

有关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守法的意义。

政治经济与社会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有关商品交换、消费、生产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识,价值规律的作用、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的分配制度。

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的相关知识,履行公民义务的重要意义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哲学与人生

能够初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明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高人生发展的能力。

了解和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使学生了解人的社会本质,人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推广使用普通话;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积极渗透情感教育。

数学

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学和常微分方程的初步认识。

英语

(含听力)

使学生能使用词典等工具查阅外文资料,看懂进口设备标牌及使用规范的内容。

机电专业英语相关知识。

体育

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以中专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基础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并养成用科学方法锻练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不断增强体质,并具有适应从事未来职业需要的身体素质。

计算机应用基础

熟悉典型的操作系统,能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

计算机基本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方法,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相关知识。

学前教育

了通过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概念、目标、任务和原则;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特点与方法;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幼儿园的各种教育活动;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及幼儿园教育评价等,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幼儿教育学基本理论,联系幼教实习情况,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幼儿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树立现代化的儿童观、教师观及教育观,培养热爱儿童、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的情感及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

学习学前教育的法规与政策,掌握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的一般原理,正确实施班级管理和幼小衔接工作,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心理

通过学习幼儿心理学涉及到的心理学基本概念,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使学生了解幼儿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为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养成认真负责、善于沟通协作的思想品质,树立服务意识。

使学生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和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幼儿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卫生

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及开展幼儿卫生保健工作应具备的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摆正学生的职业态度。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了解,促进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做好海耶生涯规划,并通过学习具备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素质。

研究幼儿的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探求影响幼儿健康的多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要求和措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环境创设

能够独立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

能够目标明确、内容准确、方法得当、过程完整地组织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

能够依据所学知识和活动实施情况,开展客观、正确的教育活动评价。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和意

义。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目标

和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方法。

美术

通过学习简笔画、色彩调配、手工制作等内容,使学生会用基本的简笔画绘制和手工制作及幼儿美术教学方法。

简笔画、设计与工艺、中外美术作品欣赏、幼儿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综合实训考核项目。

手工制作

通过手工制作教学实践,充分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技巧、教学组织、教学设计,合理实施教学。

敏锐地发现、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艺术创作。

平面纸工、立体纸工、泥塑、缝、补、钩、织、绣、利用废旧物造型

声乐

在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从事幼儿教师的工作中,能够指导儿童了解歌曲节奏、音调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完整演绎和教授歌曲。

了解儿童歌唱各种歌曲和各种形式,组织各种类型的歌唱演出和比赛。

歌唱的呼吸能力、歌唱的共鸣、歌唱的咬字、中外歌曲、艺术原创歌曲的演唱和艺术表现等、儿童歌曲的演唱与表演

琴法

能认识钢琴键盘、区分键位能运用正确的弹奏姿势、手型及触键方法,能正确掌握弹奏方式(连奏、非连奏、断奏),能准确弹奏出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八分音符时值,能划分乐句,能弹奏顺指法、跨指法、穿指法、扩指法、缩指法,能双手交替弹奏,能弹奏全分解和弦伴奏,具有准确读谱(五线谱),正确把握节奏,键位,速度,力度的能力,能以恰当的情绪情感和适当的速度弹奏乐曲

钢琴琴键及基本历史、弹奏钢琴正确的坐姿及手型、触键方法知识、演奏中的弹奏方式(连奏、非连奏、断奏)、指法类型(顺指法、跨指法、穿指法、扩指法、缩指法等)了解如何划分乐句、乐理基本知识:

五线谱、拍号、力度记号、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全音符、八分音符等时值、全分解和弦伴奏音型

舞蹈

通过学习舞蹈基础理论知识,等内容,使学生学会民间舞蹈表演、幼儿舞蹈教学、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

舞蹈基础、理论知识、舞蹈基本训练、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蹈、综合实践

3、顶岗实习

课题名称

能力目标

学习内容

教学方式

安全教育模块

1.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的知识和意识;

2.能了解一般常见生产设备的安全文明生产的知识

1.人员安全文明生产;

2.设备安全文明操作。

讲座座谈参观经验交流

岗前

培训

模块

1.能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知识;

2.能掌握本专业和相关的知识结构。

1.企业文化;

2.专业课程设置。

顶岗

实习

模块

1.掌握企业岗位安全的相关知识和要求;

2.了解所从事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

3.有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1.针对企业岗位安全培训;2.岗位的具体技能要求;

3.自身职业规

岗前

交流

模块

1.通过交流是学生有适应企业环境的能力;

2.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有创新能力、团结协作

1.企业文化;

2.企业岗位的具体要求。

六、教学实施

1、师资配置与要求

坚持“校企合作、专兼结合、重点培养、加强引进”的原则,以一体化师资建设为重点,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建设为支撑,以优化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丰富企业实践背景为主线,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使职业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合肥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保专业与产业对接,建设一支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师和企业的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

1)理论教师: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经过系统、规范的教学理论培训,取得《教师资格证》,具备上岗资格,其中:

专业课教师还应取得相关工种的中级工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实训教师:

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实训辅导教师要求为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经过系统、规范的教学理论培训,取得相关工种的高级工及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具有一定企业实践经验,具备上岗资格,其中:

一体化教师应经过国家的一体化教学培训和2个月以上的企业顶岗实践;

2.实训条件

幼儿教育专业主要实验实训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琴

1

YAMAHA

钢琴

1

Duke

2

电钢琴

17

LAIEN

3

电钢琴

29

SAMICK

4

电钢琴

20

CASIO

5

电钢琴

2

美得理

6

画架

91

7

画板

69

3、教材建设

学生所选用的教材要与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系列教材。

在原来所选用国家劳动版通用中职教材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层次特点编写校本教材。

4.教学方法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完善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的教学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和、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实习实训与岗位需求相适应。

积极探索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改革。

加快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推进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仿真模拟教学。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核心,以一体化教学改革主线,以产训结合为载体,

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注重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模拟实践教学的形

式,教学中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模式,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教学

过程中,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采用多

种教学方法进行课程的教学,如现场教学法、文本引导法、角色扮演法、开

放式讨论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

这样对于学生,可以加强自身的表达能力,强化对知识的综合处理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

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一个开放式学习平舍,随时随地可查阅资料。

5.学生学业评价

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的基础上,推行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和学分互换制度。

对于不同性质的教学模块,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方法,推行过程学分与替代学分,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使课程考核具有鲜明的职业性、开放性、灵活性。

在校学习期间采用学期评价制。

制定成绩评定办法,理论、实训考核“按百分制记载”、技能实践“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级分制记载”成绩评定系统。

学生单科成绩考核达60分或及格,视为合格取得该课程相应学分,不合格者要参加补考或重修,补考合格者取得该课程相应学分。

通过相关学习、实训与实习,完成校内学习规定课程,接受考核,并达到合格标准;参加生产实训和产训,技能实践,考核达标;取得本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取得本工种高级职业证书,方可毕业。

五、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

1.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保障

通过完善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形成对教师、学生的监督、评价标准和制度。

确保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参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全面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规划、执行、质量监测和服务能力。

(2)打破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灵活性,针对工学结合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调整质量管理方法与形式,突出过程监控与形成性

评价,切实将管理的重点从固定的课堂或教学主体转移到灵活开放的教育教

学活动中去。

强调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建立技能导师跟踪制度、学生自我评价制度与用人单位随访制度,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3)改革原有学制、学籍管理模式,提高学制、学籍管理的兼容性,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

更新原有的学生管理模式,推行班级导师管理、团队管理、企业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使学生管理工作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4)设立教学工作督导部门,经常对教学工作进行检查和督导,及时提供教学质量信息,协助教学管理部门处理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5)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吸纳企业行业技术人员、学生及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共同参与,不断延伸管理链,改革管理制度与方式,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和保障体系。

2.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管理,推行特色教学

(1)突出实效,强化顶岗实习管理

顶岗实习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顶岗实习教学计划进度安排,实行定岗位、定师傅、定课题的顶岗实习。

教学计划应包括:

安全教育模块、岗前教育模块、顶岗实习模块、岗前交流模块、实习考核模块。

定期走访企业,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监控和日常管理。

并通过企业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技能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对接的需要。

(2)创新德育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德育课程改革,探索各层次、年级的德育内容与教学目标,创新德育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充实德育内容,体现德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实现德育教学与学生技能培养相结合、学生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技能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显性与隐性相结合。

根据年龄层次和特点,将德育课程与学期教学课程合理穿插,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顺利对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