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190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 作业37.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题组层级快练作业37

题组层级快练(三十七)

一、选择题

1.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

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

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甲表示个体,乙表示种群,丙表示群落,丁表示生态系统。

A项,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应该是种群(乙);B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后,种群数量会在K值附近上下波动;C项,群落应包括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生物成分,即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 D

2.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

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

解析 题图中①代表生态系统的结构,②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③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④代表生产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某些自养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也可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该图漏掉了信息传递。

答案 A

3.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次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C.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解析 某些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可处在多个营养级,如老鼠可以是第二营养级、也可以是第三营养级;蚯蚓是动物,但是蚯蚓是分解者,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答案 D

4.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群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群落。

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个体的总和,而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不是同一物种。

群落由一个区域内的全部种群组成。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答案 D

5.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和蚂蚁都以植物种子为食。

啮齿动物喜欢取食大粒种子、蚂蚁偏爱小粒种子。

在该生态系统中,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处于优势。

科研人员在1974年~1977年间,在某一实验区域内进行了啮齿动物的有无对蚂蚁数量影响的相关研究。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之间没有竞争关系

B.在该生态系统中,蚂蚁和啮齿动物分别属于第二、三营养级

C.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蚂蚁的数量会先增加然后维持相对稳定

D.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

解析 依题意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啮齿动物和蚂蚁在食物上没有竞争关系,但二者生活区域相同,在生存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A项错误;因为二者都直接以植物为食,因此都属于第二营养级,B项错误;啮齿动物喜食大粒种子,而大粒种子植物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竞争中处于优势,所以移走全部啮齿动物后,大粒种子植物因没有捕食者以及在与小粒种子植物的竞争中占据优势而数量剧增,小粒种子植物处于劣势,进而导致蚂蚁数量减少,C项错误;综上分析,啮齿动物可通过植物间的竞争对蚂蚁的数量产生影响,D项正确。

答案 D

6.槲寄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它的根特化,导管直接与其他植物,如榆、杨的导管相连,从榆、杨上获得水和无机盐;它还能分泌一些物质引起榆、杨顶枝枯死,叶片早落,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充足阳光。

棕头鸦雀以槲寄生果实为食,同时为槲寄生传播种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榆树(杨树)→槲寄生→棕头鸦雀”是一条食物链

B.槲寄生和榆、杨存在竞争关系

C.槲寄生从榆、杨上获得营养,是消费者

D.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功能的植物激素

解析 槲寄生与榆树(杨树)之间是寄生关系,不能构成如A项所述的食物链,A项错误;由题意可知,槲寄生与榆树(杨树)会争夺阳光、空间等,所以存在竞争关系,B项正确;槲寄生从榆、杨上获得水和无机盐,没有获取能量,因此不属于消费者,但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故属于生产者,C项错误;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功能的信息物质,不是激素。

D项错误。

答案 B

7.a、b、c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

解析 从图中只能判断出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a捕食b,b捕食c),a肯定不是生产者,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c→b→a。

答案 C

8.如图表示生活在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该食物网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

C.鹰获取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

D.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老鹰种群密度可能增大

解析 群落是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食物网中没有分解者,不能构成生物群落;图中虫、鼠、鹿获得的能量之和占草能量的10%~20%;食物链越长,鹰得到的能量越少,所以鹰获得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鼠→鹰;若蛇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其种群密度不断增大,鹰能获得充足的食物,鹰的种群密度可能增大。

答案 D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关系构成了食物网。

如图所示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有2个生产者,它们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若丙种群数量下降2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C.在该食物网中辛占有3个营养级

D.只在丁和辛、丙和乙之间存在既竞争又捕食的关系

解析 利用正确的方法分析食物网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食物链的书写方法可以确定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分别是甲和戊;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根据“食物网中某种生物数量的增减”的判断方法,“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则以它为食的生物的数量会有一定量的减少,但是最高营养级,因它有多个食物来源,可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分析食物网,可知辛占第三、四、五3个营养级。

图中丁和辛、丙和乙、乙和丁都存在既竞争又捕食的关系。

答案 D

10.图示为某海湾大陆架的食物网。

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

(  )

A.a和b的数量保持“J”型增长

B.c与d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

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

D.b的食性和营养级发生改变

解析 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会引起其后各营养级的生物在短期内增加,由于受空间的限制、天敌的制约,浮游动物a和植食者b的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A项错误;c与d的食性不同,只存在生存空间和环境资源上的竞争关系,不会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B项错误;浮游植物急剧增加,可能会导体水体中溶氧量大量下降,鱼类大量死亡,C项正确;生物食性及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因此植食者(b)的食性和营养级不会因浮游植物急剧增加而发生改变,D项错误。

答案 C

11.如图是一个简化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橡树苗和兔的种群密度,可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森林中的这些生物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空间,说明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C.兔参与形成了8条食物链,鹰占有2个营养级

D.鹰每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固定125kJ的太阳能来支持

解析 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森林中的动物和植物在空间上都存在垂直结构;兔在食物网中参与形成8条食物链,鹰占第三、第四营养级;若鹰的能量全部由草本植物最终提供,选择最短的食物链,传递效率按20%计算,则鹰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的同化能量为1÷20%÷20%=25(kJ),若鹰的能量全部由橡树苗最终提供,则需草本植物的同化量为0kJ。

答案 D

12.某水库存在一条由甲、乙、丙三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如图所示三种生物在水库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一起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甲的光合作用能推动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C.影响甲分布的物理信息主要来源于无机环境

D.丙与乙之间的个体数量比值就是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 群落是一定的自然区域中所有生物的集合,该水库中的甲、乙、丙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A项错误;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项错误;甲是生产者,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光照,C项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并不是个体数量的比值,D项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④代表________。

碳元素从丙进入甲中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

增强________(数字)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写出图乙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最多占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________%。

(3)在图乙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种群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

(4)当生态系统中的青蛙被除去后,猫头鹰的数量会升高,请分析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为图甲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甲表示消费者、乙表示分解者、丙表示生产者,所以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①表示光合作用;碳元素从丙进入甲中,即从生产者进入消费者,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所以增强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2)由图乙中食物链可知:

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田鼠→猫头鹰;能量传递效率在10%-20%,所以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最多时,能量传递效率为20%,所以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最多占第一营养级同化量的20%×20%=4%。

(3)由图乙中食物链可知:

在图乙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鸟类、青蛙、蛇、猫头鹰;种群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有蛇和猫头鹰、昆虫和鸟类。

(4)当生态系统中的青蛙被除去后,蛇获得能量的来源只有鸟类和田鼠,缩短了食物链,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渐递减,青蛙除去后,减少了中间环节,能量损耗降低,种群数量随之增多。

答案 

(1)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含碳有机物 ①

(2)绿色植物→田鼠→猫头鹰 4%

(3)鸟类、青蛙、蛇、猫头鹰 蛇和猫头鹰、昆虫和鸟类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青蛙除去后,减少了中间环节,能量损耗降低,种群数量随之增多

14.湿地生态系统是指介于水陆生态系统之间的一类生态单元,其生物群落由水生和陆生种类组成,具有较高的生态多样性。

某市正在大力建设太白湖湿地生态系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菖蒲、芦苇、白茅,岸边有柽柳、白杨树等植被,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湿地生物群落,这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观察和测定湿地水域中的几种生物种群及在第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如图所示。

①在该食物网中影响螺的种群密度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假如水域受到污染导致螺和轮虫全部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降低。

②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0kJ,黑鱼最多可获得________kJ的能量。

③图乙中A表示________。

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水平结构是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造成的,所以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水中分布着菖蒲、芦苇、白茅,岸边有柽柳、白杨树等植被,这主要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人们通过对荒滩引水、引种等措施,使寸草不生的荒滩短期内出现物种比较丰富的湿地生物群落,是次生演替,这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4)①由图可知:

影响螺的种群密度的种间关系是轮虫与螺之间竞争食物,鲫鱼捕食螺;假如水域受到污染导致螺和轮虫全部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②黑鱼所在最短食物链:

水草→草鱼→黑鱼,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所以若水草固定的太阳能为10000kJ,黑鱼最多可获得能量:

10000×20%×20%kJ=400kJ;③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粪便量;分解者的作用是:

将动、植物遗体及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答案 

(1)水平

(2)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4)①捕食、竞争 抵抗力 ②400 ③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 将动、植物遗体及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