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5833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中三年级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三物理一轮模拟试题

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4分,对而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均得0分.

1.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仰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了微量放大的方法

B.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C.牛顿根据理想斜面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定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2.一煤块由静止放到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的白色传送带上,煤块在传送带上划出一段黑色的痕迹,若以传送带为参考系,则煤块在传送带上划痕的过程可描述为

A.向右做匀加速运动B.向右做匀减速运动

C.向左做匀减速运动D.向左做匀加速运动

3.一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设该物体在

时刻相对于出发点的位移分别是

,速度分别是

,则

A.

B.

C.

D.

4.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

,和

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球受到的风力为

B.风力增人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C.风力增大时,杆对A球的支持力增人

D.风力增大时,杆对A球的摩擦力增大

5.如图所示,小车上有固定支架,艾架上用细线拴一个小球,线长为L(小球可看作质点),小车与小球一起以速度

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

当小车突然碰到矮墙后车立即停止运动,此后小球升高的最大高度可能是(线未被拉断)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等于2L

6.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运转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有夹角的轨道卫星,它的运转周期也是24小时,又称24小时轨道,卫星的轨道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且方向亦与之一致,卫星在每天同一时间的星下点轨迹相同。

我国2011年4月10日4时47分,在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就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关于这个卫星下列说确是:

A.此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和同步卫星一样,约为3.6万千米

B.此卫星的运转速度一定比第一宇宙速度大

C.发射此卫星要比发射同等质量的近地卫星少消耗能量。

D.根据这个卫星的相关数据和地球的相关数据,不能粗略计算出它的运转加速度和速度

7.位于A、B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平面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

A.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C.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

D.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8.如图所示,B为理想变压器,接在原线圈上的交流电压U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

开关闭合前灯泡L1上的电压如图,当开关S闭合后,下列说确的是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的示数大于220VD.灯泡L1的电压有效值小于220V

 

9.如图所示是在实验室制作的发电机及电动机两用演示实验装置,它有一个可绕固定转轴转动的铜盘,铜盘的一部分处在蹄形磁铁两极当中。

实验时用导线A连接铜盘的中心,用导线B连接铜盘的边缘.若用外力摇手柄使得铜盘转动起来时,在AB两端会产生感应电动势;若将AB导线连接外电源,则铜盘会转动起来。

下列说确的是

A.外力摇手柄使铜盘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因是铜盘盘面上无数个同心圆环中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

B.若外力逆时针转动铜盘(俯视)时,A端是感应电动势的负极。

C.A、B接电源时铜盘会转动起来,是由于铜盘沿径向排列的无数根铜条受到安培力产生了作用。

D.若要通电使铜盘顺时针转动(俯视)起来,A导线应连接外电源的正极。

10.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由斜面底端的A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0的固定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

A.重力势能增加了2mgh

B.机械能损失了mgh

C.动能损失了mgh

D.系统生热

 

高三物理试题

卷(选择题共60分)

二.实验题。

共2个小题,18分。

11.

(1)(2分)用分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厚度时,示数如图,此示数为m.

 

(2)(4分)下列有关高中物理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通过在纸带上打下的一系列点迹可求出纸带上任意两个点迹之间的平均速度

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同时保证弹簧的轴线与细绳在同一直线上

C.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坐标纸上必须标出小球刚开始做平抛运动的初始点。

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用天平测出悬挂钩码的质量

12.现要同时测电阻

的阻值、电源的电动势E及阻r,给定的器材有:

两个电压表、电流表、变阻器R、待测的定值电阻

、电池、开关S及导线若干。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

闭合电键S,调制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某一方向移动时,用电压表1、电压表2和电流表测得数据:

并根据测量数据分别描绘了如图乙所示的M、N两条U—I直线,不考虑电流表、电压表在测量过程中对电路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4分)根据图中的M、N两条直线可知()

A.直线M是根据电压表1和电流表的数据画得的B.直线M是根据电压表2和电流表的数据画得的C.直线N是根据电压表1和电流表的数据画得的D.直线N是根据电压表2和电流表的数据画得的

②(4分)图象中两直线交点处电路中的工作状态是()

A.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滑到了最左端B.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

C.定值电阻

上消耗的功率为0.5WD.电源的效率达到最大值

③(4分)根据图可以求得电源电动势E=V,电阻r=Ω

三,解答题,共4个小题,42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步骤,只给结果的不得分。

13.(9分)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可当做质点)放在纸条的正中间,置于水平桌面.已知纸条长度l=22.4cm,质量m=7g,物块质量M=123g,物块与纸片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纸条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1,现用一大小为F=0.392N的水平力将纸条从物块下抽出,若重力加速度g为9.8m/s2,试求此过程经历的时间.

 

14(9分)如图所示,一个U形导体框架,其宽度L=1m,框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用α=30°。

其电阻可忽略不计。

设匀强磁场与U形框架的平面垂直。

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B=0.2T。

今有一条形导体ab,其质量为m=0.5kg,有效电阻R=0.1Ω,跨接在U形框架上,并且能无摩擦地滑动,求:

  

(1)由静止释放导体,导体ab下滑的最大速度vm;

  

(2)在最大速度vm时,在ab上释放的电功率。

(g=10m/s2)。

 

15.(12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粗糙的斜面轨道AB的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点,圆心角∠BOC=37°,D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1.0m,现有一个质量为m=0.2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体,从D点的正上方E点处自由下落,DE距离h=1.6m,物体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取sin37o=0.6,cos37o=0.8,g=10m/s2。

求:

⑴物体第一次通过C点时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FN的大小;

⑵要使物体不从斜面顶端飞出,斜面的长度LAB至少要多长;

⑶若斜面已经满足⑵要求,物体从E点开始下落,直至最后在光滑圆弧轨道做周期性运动,在此过程中系统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Q的大小。

 

16.(12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第一象限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坐标平面向的有界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图中未画出);在第二象限存在沿x轴负方向的匀强电场。

一粒子源固定在x轴上的A点,A点坐标为(-L,0)。

粒子源沿y轴正方向释放出速度大小为v的电子,电子恰好能通过y轴上的C点,C点坐标为(0,2L),电子经过磁场偏转后方向恰好垂直ON,ON是与x轴正方向成15°角的射线。

(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不考虑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求:

(1)第二象限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电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θ。

(3)粗略画出电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轨迹的

(4)圆形磁场的最小半径Rmin

 

高三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1、D2、C3、AC4、A5、BCD

6、A7、CD8、ACD9、C10、B

11、6.170X10-2AB

12、BCAC1.5V1Ω

13、

 

14、由受力分析得,F安=G1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G1=mgsin300

(2)在导体a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电阻上释放的电功率

---------------------4分

 

15、⑴物体从E到C,由能量守恒得:

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联立①、②解得FN=12.4(N)③

⑵从E~D~C~B~A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④、⑤、⑥解得LAB=2.4(m)⑦

⑶因为,mgsin37o>μmgcos37o(或μ<tan37o)⑧

所以,物体不会停在斜面上。

物体最后以C为中心,B为一侧最高点沿圆弧轨道做往返运动。

从E点开始直至稳定,系统因摩擦所产生的热量⑨

Q=△EP⑩

△EP=mg(h+Rcos37o)

联立⑥、⑦解得Q=4.8(J)

总分12分,每式1分。

16、解:

(1)从A到C的过程中,电子做类平抛运动,有:

L=

t2 (1分)2L=vt (1分)

联立解得:

E=

. (1分)

(2)设电子到达C点的速度大小为vC,方向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由动能定理,有:

mvC2-

mv2=eEL (1分)

解得:

vC=

v

cosθ=

 (1分)解得:

θ=45°. (1分)

(3)如图(3分)

(4)电子的运动轨迹图如图,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

 (1分)

电子在磁场中偏转120°后垂直于ON射出,则磁场最小半径:

Rmin=

=rsin60°(1分)

由以上两式可得:

Rmin=

.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