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99689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5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docx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18单元期末知识点梳理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一、拼音部分

1.易读错音

屹立(yì√qì) 崩塌(bēng√bēn)

沸腾(féifèi√) 霎时(shà√chà)

大堤(dī√tí)  顿时(dùn√dòng)

风俗(sú√shú) 稻穗(suì√shuì)

横贯(ɡuàn√ɡàn)鼎沸(dǐng√jǐng)

归巢(cháo√cáo)卵石(luǎn√nuǎn)

霸占(zànzhàn√)昧心(mèi√wèi)

坠落(zhuì√zuì)

2.一字多音

假①jiǎ(真假)②jià(假日)

尽①jǐn(尽管)②jìn(尽头)

号①háo(号叫)②hào(号令)

闷①mēn(闷热)②mèn(烦闷)

觉①jué(觉得)②jiào(睡觉)

溜①liū(溜走)②liù(大溜)

笼①lǒng(笼罩)②lóng(笼子)

载①zǎi(记载)②zài(装载)

数①shù(无数)②shǔ(数不清)

模①mó(模型)②mú(模样)

传①chuán(传说)②zhuàn(传记)

鲜①xiān(新鲜)②xiǎn(鲜见)

压①yā(压力)②yà(压根儿)

扁①biǎn(扁担)②piān(扁舟)

薄①bó(薄雾)②báo(薄饼)③bò(薄荷)

蒙①méng(蒙蒙细雨)②mēng(蒙骗)

③měng(蒙古族)

二、字词部分

1.易写错的生字

堤:

左部是“土”,不是“扌”,第三笔是提。

霎:

下半部分是“妾”。

滚:

右部写紧凑。

顿:

第四笔是竖提,末笔是点。

牵:

中间的“冖”不要写成“宀”。

填:

右半部分是“真”,里面有三横。

2.易错词语

(堤√提)岸(扮盼√)望

逐(渐√惭) (犹√忧)如

地(振震√)(填√添)写

跳(越跃√)庄(稼√嫁)

3.形近字组词

堤(大堤)犹(犹豫)盼(盼望)阔(宽阔)

提(提问)优(优秀)扮(扮演)闲(空闲)

纯(纯洁)牢(牢固)填(填空)庄(庄重)

顿(顿时)牵(牵挂)慎(慎重)压(压力)

跃(跳跃)逐(逐渐)罗(罗列)占(占领)

沃(肥沃)啄(啄木鸟)箩(箩筐)古(古代)

堵(堵车)俗(习俗)

睹(目睹)浴(沐浴)

4.近义词

归—还倦—累眠—睡霸占—侵占笼罩—覆盖屹立—矗立

宽阔—广阔沸腾—欢腾霎时—刹那飞奔—飞驰犹如—好像

颤动—颤抖依旧—依然明亮—明朗柔和—温和喜欢—喜爱

风俗—习俗满意—满足浇灌—灌溉招待—款待纳凉—乘凉

静寂—宁静仿佛—似乎

5.反义词

斜—正扁—圆平静—喧闹宽阔—狭窄

明亮—昏暗柔和—强烈 满意—不满

模糊—清晰喜欢—讨厌新鲜—陈旧

静寂—吵闹柔和—粗暴逐渐—突然

人声鼎沸—鸦雀无声摇摇欲坠—坚如磐石

若隐若现—一清二楚风平浪静—惊涛骇浪

坑坑洼洼—平平整整

6.词语搭配

(蒙蒙)的薄雾(隆隆)的响声

(水天相接)的地方(漫天卷地)般涌来

(白色)的战马(细细)的溪水

(新鲜)的花瓣(美丽)的月亮

(奇妙)的夜晚(静寂)的夜

(柔和)的月光(宽阔)的钱塘江

(可爱)的小水塘(新鲜)的花瓣

(古老)的传说(密密麻麻)的星星

(闪闪烁烁)的小星星

7.词语拓展

ABB式:

滴溜溜亮晶晶静悄悄香喷喷金灿灿笑哈哈胖乎乎沉甸甸

AABB式:

坑坑洼洼闪闪烁烁整整齐齐圆圆满满顺顺当当简简单单

AABC式:

摇摇欲坠欣欣向荣历历在目默默无闻亭亭玉立空空如也

ABCC式:

月光闪闪月影团团波光粼粼炊烟袅袅杨柳青青星光闪闪

ABAC式:

半明半昧自言自语不紧不慢若隐若现绘声绘色不折不扣

描写人多的词语:

人山人海座无虚席熙熙攘攘人满为患宾客如云高朋满座

描写声音大的词语:

人声鼎沸山崩地裂震耳欲聋惊天动地

描写声势浩大的词语:

浩浩荡荡铺天盖地惊天动地万马奔腾排山倒海

8.解词语

屹立:

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若隐若现:

形容隐隐约约。

浩浩荡荡:

水势大。

山崩地裂:

山岳倒塌,地面裂缝。

风俗: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

闪闪烁烁:

(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一瞬:

转眼间

静寂:

没有声音;很静。

三、佳句积累

1.佳句积累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3)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

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2.古诗积累

描写山林的诗句: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鹿柴》)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3.修辞方法

(1)拟人句:

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

(2)拟人句、比喻句:

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3)反问句:

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4)拟人句:

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5)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4.句子仿写与改写

(1)造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仿写:

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5.重点句子含义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写出了浪潮越来越近时,使人感到响声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充分表现了钱塘江大潮非凡的气势。

(2)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这里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走着,形象生动,写出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

(3)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了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四、文章主题

《观潮》

本文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以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展现了大潮的奇特与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走月亮》

本文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月明之夜“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美丽景色的情形,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现代诗二首》

1.《秋晚的江上》描绘了秋晚的江上特有的景物:

疲倦的归巢的鸟儿、斜阳、芦苇等。

诗人运用新奇的想象把静态的景物动态化,把自然的景物人格化,营造了一幅静谧、绚丽、和谐的画面,流露出诗人积极、愉悦的情趣。

2.《花牛歌》描绘了一幅花牛悠然自得地在草地里玩耍、休息的美丽图景,诗歌洋溢着悠闲与快乐的感情。

《繁星》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

五、单元阅读考点

1.《观潮》第3、4自然段常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也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

第4自然段考查写作顺序,以及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

课文的写作顺序也会有所考查,作文也会要求用这一顺序写作。

2.《走月亮》会以填空形式考查课文原文,课内阅读会考查“我和阿妈走月亮”在文中反复出现的作用,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以及抒发的感情。

第4自然段常出填空题,第6自然段常出课内阅读题和仿写题。

3.《现代诗二首》常以理解句子及仿写句子等形式进行考查。

4.《繁星》第3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进行考查。

六、好文推荐

冰心诗集《繁星•春水》里的诗歌。

 第二单元

一、拼音部分

1.易读错音

窗框(kuāng kuàng√)系着(xì jì√)  

即使(jí√ jì) 青苔(tāitái√)

豆荚(jiājiá√)豌豆(wān√wǎn)

耐心(nài√lài)舒适(sūshū√)

窗框(kuāngkuàng√)立即(jí√jì)

不曾(zēng céng√) 依赖(lǎn lài√)

绳子(yíng shéng√)蝙蝠(biān√biǎn)

苍蝇(yíng√shéng)

荧屏(yínyíng√)证明(zhènzhèng√)

屋檐(yán√zhān)炊烟(chuī√cuī)

潜入(qiǎn qián√)躲避(bì√ pì) 

僵硬(jiāng√ jiàng)船舶(bó√pó)

家雀儿(què qiǎo√)预告(yǔyù√)

索取(suǒ√shuǒ)喧嚷(xuān√xuàn)

2.一字多音

称①chèn(称心)②chēng(称呼)

盛①shèng(茂盛)②chéng(盛饭)

系①xì(关系)②jì(系鞋带)

传①chuán(传说)②zhuàn(自传)

便①biàn(方便)②pián(便宜)

雀①qiǎo(家雀儿)②què(麻雀)

塞①sāi(活塞)②sè(堵塞)

蒙①mēng(蒙骗)②méng(启蒙)

屏①píng(屏幕)②bǐng(屏息)

涨①zhàng(涨肚)②zhǎng(涨潮)

行①xíng(行走)②háng(银行)

二、字词部分

1.易写错的生字

竖:

下面是“立”字,不要写成“土”,和“坚”字区别开。

质:

第一笔是撇,末笔是点。

念:

上面是“今”,不要写成“令”。

撤:

笔画较多,左边是提手旁,中间边是“育”,右边是反文旁。

扭:

右边“丑”的笔顺是:

横折、竖、横、横。

蝇:

部首是(虫),注意和“绳”区分字形。

纪:

右边是(己),不要写成“已”。

善:

上部有(四)横,不要少写一横或多写一横。

即:

右边是(卩),不要写成“阝”。

横:

右边中间是(由),不要写成“田”。

驶:

右边是(史),不要写成“吏”。

2.必会词语

豌豆  按照  舒适  恐怕  耐心  僵硬愉快 曾经 飞蛾

蚊子  即使  绳子苍蝇  证明  研究  世纪  技术  程度

超过  奥秘日益 联系  物质  任何改善  躲避  震撼

喧嚷  炊烟  屋檐科学家 驾驶员 暖洋洋  家雀儿  呼风唤雨

证明横七竖八腾云驾雾

3.形近字组词

适(合适)枪(手枪) 豌(豌豆)

括(括号)抢(抢夺)婉(委婉)

探(探究) 愉(愉快)僵(僵硬)

深(深沉)偷(偷空)疆(边疆)

即(即使)竖(横竖)蝇(苍蝇)

既(既然)坚(坚定)绳(绳子)

究(究竟)奥(奥秘)联(联系)

穷(贫穷)澳(澳洲)职(职业

任(任何)善(善心)证(证明)

住(住所)喜(喜欢)征(远征)

驾(驾驶) 唤(呼唤) 纪(世纪)

架(吵架) 换(更换) 记(笔记)

4.近义词

暖和─温暖相称—相当奥秘—秘密

幻想—梦想的确—确实兴奋—激动

按照—依照  舒适—舒服  似乎—好像

丰满—饱满  揭晓—公布注视—凝视

穷苦—贫寒安静—沉静 地步—境地  

启示—启发灵巧—灵活漆黑—黑暗  

反复—重复  模仿—仿照到底—究竟

探索—探究  依然—仍然 洞察—观察

改善—改进  依赖—依靠柔弱—脆弱

喧嚷—喧闹难为—为难 轻盈—轻快  

5.反义词

靠近—远离虚弱—强壮

安全─危险敏锐─迟钝

简单─复杂舒适—难受 

僵硬—柔软 穷苦—富裕

虚弱—健壮敏锐—迟钝

安静—吵闹  耐心—急躁

温和—强烈  愉快—痛苦  

灵巧—笨拙 清楚—模糊  

依赖—独立美好—糟糕  

紧密—松散舒适—难受  

低沉—晴朗  轻盈—笨重

柔弱—强壮幻想—现实

确信—怀疑  鲜艳—暗淡

兴奋—疲劳

黑压压—白茫茫  暖洋洋—冷冰冰

横七竖八—井井有条 出乎意料—不出所料

6.词语搭配

(丰满)的豆荚(愉快)的想象

(温暖)的太阳光(健康)的光彩

(晴朗)的夜空(漆黑)的夜晚

(敏锐)的眼睛(美好)的生活

(出乎意料)的发现(银色)的雨幕

(轻盈)的身体(黑暗无光)的世界

(猛烈)的风雨(柔嫩)的叶子

(呼风唤雨)的世纪

7.词语拓展

ABB式:

湿漉漉黑压压怒冲冲亮晶晶笑盈盈慢吞吞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呼风唤雨半斤八两狂风暴雨千丝万缕

含有反义词的词语:

横七竖八南辕北辙今非昔比异口同声

含有气象的词语:

腾云驾雾风和日丽云开雾散云清风淡呼风唤雨

含有数字的词语:

横七竖八 七上八下 三心二意 四通八达 五颜六色 一举两得

含有风雨的词语:

呼风唤雨 狂风暴雨暴风骤雨  和风细雨  凄风苦雨

8.解词语

洋溢:

(情绪、气氛)充分流露。

敏锐:

(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呼风唤雨:

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指能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归根到底:

归结到根本上。

横七竖八:

形容纵横杂乱。

启示:

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的道理。

三、佳句积累

1.佳句积累

(1)比喻句:

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2)设问句: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

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3)反问句: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

(4)含破折号的句子:

此刻,顶楼窗子旁那个小女孩——她的脸上洋溢着健康的光彩,她的眼睛发着亮光——正注视着豌豆花,快乐地微笑着。

2.名言积累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这句话的意思是:

遇到问题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丰富;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请教,就办不成大事。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

要广泛地多方面地学习,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3)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

即便是聪明智慧的人,也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不求教就不会明白的。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这句话的意思是:

人不是生出来就都懂得许多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

告诉我们要多学习,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3.重点句子含义

(1)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这段话介绍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依靠只有蝙蝠能听到的超声波传递声音。

(2)它们的家一定美丽而香甜,不像家雀儿似的,一下雨就飞到人们冒着炊烟的屋檐下避雨。

一定是这样的。

这句话连用三个“一”,说明小女孩对自己的想象确信不疑,也表达了小女孩对蝴蝶的美好的祝愿。

(3)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将20世纪人们不断创造的成就比喻成一夜间绽放的无数梨花,速度快且数量多。

四、文章主题

1.《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豌豆》讲了在一个豆荚里的五颗豌豆都有自己的(志向),第五粒飞进窗子“一个长满了青苔和霉菌的裂缝里去”的豆粒的经历,却是最值得称赞,因为它给窗子里的躺着的一个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赞美了(敬重生命,努力实现生命价值)的生活态度。

2.《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3.《呼风唤雨的世纪》介绍了20世纪100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4.《蝴蝶的家》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作者构思独特,以(问题)与思索为线,以雨天为蝴蝶(躲藏在哪里)而着急的情感贯穿,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命的(关爱)之情。

五、单元阅读考点

1.《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中第五粒豌豆的成长对小女孩的鼓励是重点内容,常在第19、21、22、24自然段以课内阅读的形式出现。

2.《蝙蝠和雷达》常考查设问、比喻等修辞手法,课文第2、3、7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出现。

3.《呼风唤雨的世纪》常考查“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以及对称“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原因的掌握,文章最后一句话含义深刻,需要掌握。

4.《蝴蝶的家》常考查按课文内容填空,以及开放性题目设想蝴蝶的家会在哪里,感悟文章主旨对幼小生灵的关爱。

六、好文推荐

《十万个为什么》。

 第三单元

一、拼音部分

1.易读错音

吟诵(yín√yíng)谦逊(sūnxùn√)

缘分(yuán√yán)瑟瑟(sè√ shè)

庐山(lú√ hù)均匀(jūn√yún) 

重叠(dié√ lěi) 叶柄(bǐng√bǐn)

骚人(shāosāo√)倾斜(qīng√ qǐng)

临时(lín√ líng) 住宅(záizhái√)

骤然(zòuzhòu√)位置(zhì√zhí)

慎重(shèn√shèng)优良(niángliáng√)

瞧不起(qiáo√ tiáo)

一顺儿(shùn√ sùn)

2.一字多音

降①jiàng(降落)②xiáng(投降)

曲①qǔ(歌曲) ②qū(弯曲)

铺①pū(铺开)②pù(店铺)

占①zhàn(占领) ②zhān(占卜)

藏①cáng(躲藏)②zàng(宝藏)

弹①tán(弹琴) ②dàn(子弹)

钻①zuān(钻研)②zuàn(钻石)

扒①bā(扒土) ②pá(扒手)

似①sì(好似)②shì(似的)

朝①zhāo(朝霞) ②cháo(朝向)

二、字词部分

1.易写错的生字

吟:

右边是(今),不要写成“令”。

均:

右部是“匀”,不能写成“勺”。

瞧:

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专:

第三笔是竖折折。

暮:

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

降:

倒数第二笔是(竖折),不是横。

嫩:

最右边是(攵),不要写成“夂”。

慎:

右边是(真),里面有(三横)。

隙:

右边上面是“”,不要写成“小”。

宅:

第四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厅:

半包围结构,“厂”要写得宽大,能盖住“丁”。

2.必会词语

庐山操场嫩红均匀重叠空隙 叶柄牢固住宅临时

选择住址优良洞穴大厅卧室专家九寸卫生爬山虎瞧不起

3.形近字组词

暮(暮色)峰(山峰)费(收费)

幕(夜幕)锋(冲锋)责(责任)

均(均匀)操(早操)叠(重叠)

钧(千钧一发) 澡(洗澡)桑(桑树)

良(优良)侧(侧面) 输(输赢)

粮(粮食)测(测试)愉(愉快)

专(专心)较(比较)占(占领)

砖(砖块)校(学校)古(古老)

题(题目)萎(枯萎)  须(必须)

提(提问)委(委托)  顺(顺序)

柄(手柄)择(选择)  输(输赢)

病(病人)泽(沼泽)  愉(愉快)

瞧(瞧见)临(临时)

憔(憔悴)监(监考)

4.近义词

均匀——匀称舒服——舒适

重叠——叠加弯曲——曲折

仔细——细致牢固——稳固

隐藏——隐蔽慎重——谨慎

优良——优秀温和——温暖

挖掘——发掘特别——尤其

研究——探究搜索——搜寻

周围——四周光滑——平滑

简朴——朴素柔弱——软弱

5.反义词

新鲜——陈旧舒服——难受

弯曲——平直仔细——粗略

牢固——脆弱隐藏——显露

慎重——轻率优良——低劣

温和——粗暴安静——热闹

光滑——粗糙简朴——奢华

柔弱——刚劲舒服——难受

细小——粗大平坦——崎岖

安静——热闹粗糙——光滑

慎重——轻率干燥——潮湿

简单——复杂伟大——渺小

柔弱——刚强疲劳——轻松

6.词语搭配

(嫩绿)的叶子(细小)的脚

(温和)的阳光(光滑)的墙壁

(舒服)的住宅(现成)的洞穴

(倾斜)的隧道(简朴)的住所

(伟大)的工程(慎重)地选择

(倾斜)地铺开(轻微)地摆动

7.词语拓展

(1)“引”字开头的词语:

引人注意引人入胜引人瞩目引以为戒

引而不发引吭高歌引火烧身引狼入室引经据典

(2)“而”字开头的词语:

随遇而安

不劳而获背道而驰适可而止扬长而去满载而归竭泽而渔

(3)“毫”字开头的词语:

毫不可惜毫不在意秋毫不犯毫不逊色毫无意义

三、佳句积累

1.佳句积累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2.古诗积累

(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3)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钺•《雪梅》)

3.俗语:

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4.修辞方法

(1)比喻句: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2)设问句:

它(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

没有。

(3)拟人句: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5.重点句子含义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这段话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三个特点:

一是绿,“绿得那么新鲜”;二是又多又密,铺在墙上“不留一点儿空隙”;三是美,“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2)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用来修建住宅的工具是那样柔弱,只是一对前足和一双后腿。

从这明显的反差中我们体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