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0128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docx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确立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积极实施产业开发和带动战略,促使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调整和产业提档升级,相继实施了以芒砀山汉文化旅游区、陈官庄红色旅游区、生态湖休闲旅游区为主的“三大支点”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以“汉兴之地、面粉之城、能源之都、生态之市”四位一体的旅游形象品牌。

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有力地推动了永城市三大文明建设。

2009年12月25日,永城市被授予“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和“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文化名城”称号;芒砀山旅游区被授予“中国国际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景区”,

2011年获得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遗迹遗址排行榜第一名。

一、永城基本概况

永城市地处豫、皖、苏、鲁四省交汇处,其北枕郑徐高铁,南接沱浍河航运、西依京九铁路,东傍济祁高速,

G30高速横穿芒砀山景区,与刑商永铁路、永淮亳高速、

311国道共同构成永城旅游交通骨干网络。

永城与连云港、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西安七大旅游城市一脉相连,距离徐州观音机场1小时车程,距商丘观堂(在建)机场1小时车程,距离济南、南京、郑州、合肥四省会城市3小时车程,是“承接华东与中原,联动沿海与内地,

19

呼应四省省会”的战略旅游高地。

全境属暖温带季风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3℃。

永城属淮河流域,黄淮平原腹地,境内浍河、包河、沱河、王引河等贯穿全境注入淮河。

2013年沱浍河复航工程正式开工,目前河南境内工程进度过半,预计2017年复航运行。

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80公顷,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22%,绿地率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56平方米。

二、旅游资源开发概况

永城市生态旅游发展可利用资源比较丰富,前期由于经济发展、土地容量及技术原因等开发较晚。

永城市可以利用开发的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四类,一是以采煤沉陷土地为基础规划发展的湿地旅游;二是利用采煤沉陷区土地综合治理项目,经过成片开挖形成的水域旅游;三是以芒砀山为主的森林旅游;四是以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为主的山地型人文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永城薛湖—陈集区域采煤沉陷区生态旅游湿地公园建设项目。

计划总投资50亿元,利用13平方公里采煤沉陷区,建设以湖中休闲渡假为主题的生态湖;利用12平方公里塌陷区复垦土地范围,建设国家森林公园、植物王国主题生态园;建设一个星级渡假主题酒店。

目前该项目为规划项

目,待沉陷区土地稳定后进行实施。

2.日月湖。

永城市为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全市采煤沉陷稳定土地面积21000多亩。

2011年之前,永煤集团城郊煤矿压煤区,由于城郊煤矿的快速开采,约2.7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始沉陷,涉及3个乡镇的8个行政村,

12600人,13920亩土地。

沉陷深度平均2.1米,常年积水面积约3.15平方公里。

同时,沉陷区以每年800—900亩的速度扩展,地面沉陷变形,道路断裂,房屋倒塌,农田积水达1.5米以上,大面积良田成为水域、沼泽、滩涂、坑洼地。

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影响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已不再适于群众生产、生活。

同时,该区域将东西城区相隔断,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瓶颈”。

在矿产资源强度开发、土地沉陷、耕地无法恢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现实情况下,永城市委、市政府为解决采煤沉陷问题而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途径,变沉陷区为集休闲、娱乐、健身、陶冶人们情操于一体的度假胜地。

目前前两期工程已经完工,三期工程正在进行道路、护坡、绿化及附属设施建设。

项目全部实施后,将形成水面6平方公里,耕地6平方公里,林地6平方公里水面、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根据永城地区实际情况,水域每亩每年收益1000元左右,耕地每亩年收益1600元左右,林地每亩年收益1200元左右,建设用地以每亩100万元出让,耕地、林地每年可创造经

济效益约3420万元;建设用地出让费为90亿元。

另外随着本项目建设,项目区内设施标准和环境水平将大大改善,提高永城市乃至河南省环境硬件整体水平。

整个项目运行后,年接待游客将达200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超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近10亿元,景区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可扩大服务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社会就业岗位2000个,带动下岗职工再就业500人,最终带来餐饮、住宿、地方商品、民间工艺品、劳务等诸多方面的发展,带来经济的繁荣,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014年9月29日,沱河日月湖生态水利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布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3.寰金湖薰衣草庄园。

寰金湖薰衣草庄园项目位于永城

市侯岭乡境内,其中湖区面积2000多亩,薰衣草种植面积

500亩,入夏以后,薰衣草、千日红、马鞭草等20多种数千万株时令花卉争奇斗妍,每天吸引众多省内外游人前来观光。

4.芒砀山森林旅游。

芒砀山主峰森林覆盖率为80%,为

公益林,目前结合景区开发,正在进行森林旅游的开发建设。

5.芒砀山地质公园。

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永

城市芒山镇与条河乡,占地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由芒砀山园区(保安山景区、芒砀山景区、夫子山景区、僖山景区)和鱼山园区组成。

芒砀山地质、地貌独特,散布在景

区内的地质景观、地质遗迹、生物资源和人文遗产,构成了记录这里亿万年沧桑演变、地理环境变迁以及数千年人类文化活动的活字典。

通过把当地文化、地质科普、生态环境、民俗风情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层的演变、地球的发展,进而认识到宇宙的规律。

芒砀山省级地质公园于2014年5月1日试运行。

目前二期工程正在立项审批阶段。

(二)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永城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人群聚居,周为犬丘,秦置芒、砀、犬丘三县,晋为酂县,隋大业六年

(公元610年)置县。

距今已有1398年的历史。

据清史书

《河南通志》记载:

孔子先祖故里在永城龙亢集南。

春秋末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途经芒砀山避雨晒书,至今胜迹仍存;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在芒砀山斩蛇起义,后人立碑记事,碑体出现的刘邦幻影成为“天下奇观”;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被车夫庄贾杀害,葬于芒砀山;曹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以充军饷;张飞兵败小沛逃至芒砀山筑营扎寨,故有张飞寨遗址;水浒英雄樊瑞、项充、李滚芒砀山聚义,被宋江、吴用、公孙胜收降,才有后人称道的三星观遗址;李自城大战芒砀山;抗日英雄鲁雨亭血战李黑楼,长眠芒砀山下。

还有萧何造律台等众多文物旅游资源在全省及至全国均占有重要地位。

几千年的历史留下了众多人文古迹,我市第三次全国

文物普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924处,涵盖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革命纪念地等各个类型。

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6处。

全市馆藏文物

5806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件,二级文物74件,三级文物738件,一般文物3913件,是河南省的文物大县(市)之一。

全市29个乡镇中芒山镇、陈官庄乡、李寨、太丘镇、城关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全市共有近现代革命史迹21处,开放参观的有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旧址、鲁雨亭故居及烈士墓、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地和杜聿明指挥所旧址等近代革命纪念地,其中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景区。

三、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目前,除芒砀山地质公园对外开放外,陈集-薛湖生态湿地公园为规划项目、日月湖、寰金湖正在建设中,全部工程计划于2020年完成(边沉陷边治理),此外芒砀山地质公园为免费开放,日月湖一、二期基本具备了开放条件,每天都有大量市民来此休闲娱乐,不少情侣也在此拍摄婚纱外景照;寰金湖薰衣草庄园项目的薰衣草庄园已经开放,这些生态景点全部免费开放。

永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助推作用。

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159万人次,门票收入2038.98万元。

今年1-5月份共接待游客89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536.4万元,其中五一期间接待游客17.56万人次,门票收入181.02万元,每天人流量达到10多万人。

虽然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门票收入、旅游综合收入、接待人数等方面与2000年相比增长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但是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比例不足1%,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安排就业和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与周边徐州、淮北等地市及洛阳、焦作等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无论在发展速度,投入力度还是在宣传促销、接待水平、景点建设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历史文化名镇资源开发情况

永城市共有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5个,为芒山镇(第二批)、陈官庄乡(第三批)、李寨镇(第四批)、城关镇、太丘镇(第六批),其中芒山镇境内坐落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梁国陵墓群,夫子庙、陈胜墓、刘邦斩蛇处等众多景点,该镇旅游资源开发起步相对较早,1999年被开辟为旅游区,2001年,芒砀山旅游区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荣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4年12月,芒砀山旅游区顺利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资源价值评审,由此拉开了创建5A景区的序幕。

目前年接

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亿元,年收入增幅、游客接待增幅均在8%以上。

陈官庄乡是红色乡镇、革命老区,境内有为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而修建的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烈士陵园。

烈士陵园始建于1963年,占地约200亩。

1974年陵园进行了第一次改扩建,投资800万元,先后建了24.6米高的烈士纪念碑、720平方米的淮海战役纪念馆、500平方米的烈士事迹陈列馆和1万平方米的烈士墓地。

从2007年到2012年,陵园进行了第二次改扩建,投资8000万元,陆续建设了烈士公墓(包括600平方米的烈士遗骨地宫、

10.5米高的标志碑、200米长的烈士名录墙,12位著名烈士雕像)、9160平方米的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纪念馆、730平方米的纪念碑碑廊(东侧碑廊内安装着340平方米《淮海大战》花岗岩浮雕,西侧碑廊安装着320平方米

《军事家和开国上将》的汉白玉浮雕)、淮海战役总前委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青铜群雕等。

陵园是享誉苏鲁豫皖周边地区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目的地,每年有15万人前来参观。

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2002年被河南省政府命名为河南省国防教育基地。

2005年被民政部定为红色旅游单位。

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1年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景区,2014年荣膺为国家“AAAA”级景区。

抗日战争时期,李寨镇境内建有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彭雪枫兼任校长。

在抗大四分校旧址的室内,展示着当年抗大四分校学员们使用过的锈迹斑斑的大刀和带有补丁的被子等物品,还有那墙壁上粘贴的一张张有关抗大四分校的老照片,东西墙壁上仍然保存着两条清晰可辨的标语:

一条是“学习革命理论,坚定政治方向。

”另一条则是“提高技术水平,加强抗战力量。

”让参观的游客顿时真切地感受到那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

“这里原来是一座破庙,当年彭雪枫将军的部队到了麻冢村后,对此庙进行了维修,后来在这里创建了抗大四分校,革命胜利以后,乃至文革时期抗大四分校也没有受到过任何冲击,保留相对完整。

”麻冢村村委会干部王景玉告诉记者,随着当时豫皖苏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与抗日武装的发展与扩大,干部问题已成为党中央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当时中央决定将新四军第六支队随营学校扩建为抗大第四分校,彭雪枫兼任校长。

1940年3月18日举行开学典礼之后,彭雪枫等支队首长都先后到学校讲课。

抗大四分校于1945年春更名为彭雪枫大学。

该校历时

5年半,是抗大总校在新四军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吸收华中和江南革命知识青年最多,坚持在豫皖苏边区平原游

击战争艰苦条件下办学,成绩显著的一所分校。

该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抗日胜利培养了2000多名军政干部,对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目前,抗大四分校已被河南省誉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革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2014年12月,永城市政府对抗大四分校旧址启动了内部布展提升工程,周边环境治理工程被列入”十三五”期间重大旅游建设项目。

城关镇是永城市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政府驻地,与城厢乡、蒋口镇、侯岭乡、演集镇、黄口乡接壤,随着

1996年永城撤县设市,机关单位陆续搬进新区办公,至

2006年,所有单位基本搬离城关镇,该镇逐渐移交给城关镇管理。

根据2014年7月6日豫民行批〔2014〕30号,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城关镇、演集镇、侯岭乡、城厢乡4乡镇建制,设立沱滨、崇法寺、日月湖、侯岭、雪枫、演集6街道办事处。

坐落于镇中心的崇法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统配煤矿城郊煤矿位于塔东500米处,城郊煤矿东1000米即为日月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目前,日月湖景区正在进行三期工程建设,崇法寺复建工程已经完成规划,列入”十三五”期间重点旅游建设项目,未来将形成生态休闲游与佛教文化游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旅游格局。

太丘镇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时设太丘邑,两汉改为敬丘侯国,东汉明帝改设太丘县。

太丘镇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一代廉吏陈寔(公元104年—公元187年)字仲弓,人称文苑先生,东汉桓帝时任太丘长,古时人称陈太丘,他为官清正廉明,理政有方,秉公办事,心地宽厚,善于以德感人,留下了“陈寔遗盗”的千古美谈。

《后汉书·陈寔传》记载的脍炙人口的《梁上君子》历史成语典故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

近年来太丘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修建了陈寔广场,开办了占地1000平方米的第一家村级民俗博物馆,组建了黄桥798艺术原创基地,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艺术扎根于农村,又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五、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旅游业发展认识不足。

由于我市“黑白”经济发展较早,其得天独厚的能源优势和面粉基地的称号,为拉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与能源和面粉经济的迅速发展相比较,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发展不成熟,市场消费水平偏低,旅游产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优势未能体现。

致使部分领导和部门只是简单将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一个小项,而没有把旅游业真正当做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接续产业来看待,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投入不足、积极性不高的问题。

(二)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我市旅游资源多为文化遗

存,其开发利用难度大、资金需求大,资金投入的力度势必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旅游投入虽然在逐年递增,但与全省旅游发展较好的县市相比较仍显不足。

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丰富旅游产品,加大宣传力度,开发旅游纪念品,不断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产业基础薄弱,产品结构不合理。

我市旅游产

业起步晚、起点较低、基础薄弱。

目前已开放旅游产品单一,多是观光型,旅游景点多是人文景观,从墓道到墓道的参观难免让人感到乏味,其单纯依靠门票收入也制约着旅游经济的发展。

现代旅游业正向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复合式方向发展,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对产品的结构进行调整,发展休闲游、生态游项目,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推动旅游经济多元化发展。

(四)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景区建设不断推进,但

景区相应的基础设施没能跟进,还有一些景区处于村庄包围之中,乱搭乱建现象屡禁不止,周边环境与景区整体不协调。

景点交通承受力不足。

芒砀山景区、陈官庄烈士陵园等景区多位于郊区,距离市区偏远,道路狭窄,景区之间没有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且城市主入口和各主要交通路口没有明显的旅游交通标识,不利于引导自驾游游客进出市区和选择景点。

“游、购、娱、吃、住、行”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

我市目前旅游接待条件不完善、不配套,星级宾馆、娱乐场所、文化活动场所少,远远不能适应全市旅游业大发展、快发展的需要。

各景区内容较为单一,周边配套建设不足,市区旅游宾馆饭店数量有限,接待能力不足,造成游客在景区逗留游玩的时间非常短,酒店和购物场所也没有享受到旅游业带来的好处。

(五)旅游人才短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游客对

旅游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迫切需要提升。

我市旅游人才队伍存在人才短缺、专业性不强,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动性较大等问题,服务人员素质层次不齐,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奇缺,在运作现代旅游企业上显得力不从心,不能满足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要求。

六、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

提高认识。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文化旅游产业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

培育旅游产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大旅游和大产业观念。

把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对外开放、带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来抓。

强化体制,健全机构。

要切实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工

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在机构改革中将文化旅游产业机构列入政府机构。

强化政策推动和措施保障,

逐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分工落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格局。

(二)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扶持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

加强财政手段和金融手段的协调配合,探索建立旅游发展投融资平台,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旅游领

域,扶持旅游大项目、大集团建设。

各级财政安排使用的各种产业、外贸、节能、文化、新农村建设等有关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产业项目给予支持。

鼓励国际资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业,开发旅游资源,兴办旅游项目,参股旅游企业。

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把旅游招商列入境内外重大招商活动之中。

落实政策保障。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

从广度上、深度

上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

《关于支持河南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见》,省旅游局《关于加快发展红色旅游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意见》等政策。

抓住三个机遇,把旅游业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

重要接续产业,提升旅游业在黑白绿三色经济中的地位。

出台地方政策措施。

加快出台地方性指导意见和相关行业标准,促进旅游业在新形势新环境中健康发展。

加大部门政策性资金倾斜力度,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农业项目完善旅游功能,积极创建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

依托本市优势,引进优质高产果蔬品种,指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基地,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项目,为开发乡村旅游提供条

件。

加强人才培养。

积极采取在岗培训、进修培训和委托大、中专院校培养等途径,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尤其是导游队伍建设。

从提高服务人员的从业素质入手,聘请省内外旅游专家对旅游服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能和文化素质,以服务成效看成绩为抓手,锻炼一批高素质的景区管理人员。

(三)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旅游交通环境。

加快景区的支线旅游道路和各旅游景区公路建设和改造,拓展公路的通达深度和质量,提

升旅游交通档次。

对计划新建旅游景点配套建设三级旅游公路。

完善城乡客运网络,保证各旅游景点的可达性。

完善市内客运站点,开通直通重点景区的旅游专线。

发展城市旅游专线交通,城市公交服务逐步延伸到周边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

加快与高铁站区对接的市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高速站区整体道路快速集疏功能,实现铁路与公交换乘的无缝对接;公路服务区拓宽旅游服务功能,完善自驾车旅游服务体系。

完善旅游接待设施。

现代旅游业的基本特征是集群发

展,通过旅游项目吸引旅游客源,刺激旅游消费,进而带动景区内部、周边及市区的餐饮、旅馆、购物、休闲娱乐、交通、物流、房地产等旅游相关产业发展。

加快我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纳入全省集散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加快

推进景区停车场、旅游厕所的布局、建设和开放工作。

搞好新建旅游景点的绿化、美化,营造舒适宜人的旅游环境。

与乡村旅游结合,完善景区周边旅游购物场所建设,研究制定提高旅游商品、纪念品的质量的措施,推进旅游商品上档次、创品牌。

建立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满足政

务接待、旅游咨询投诉、游客中转、旅游票务、旅游保险、安全救助,以及散客游、自驾游、商务游的引导服务等。

进一步完善调整公路、城市道路、各类景区的流程有引导标识系统,加快与周边淮海经济区联动,坚持“资源互补、线路互连、市场共享、品牌共建”原则,面向更大范围构建一体化无障碍旅游区。

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设立广播、电视、报纸旅游专栏,扶持旅游网站信息平台建设,引导旅游企业信息化改造,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数字化管理技术,开展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订和网上支付服务。

(四)加强旅游宣传营销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整体宣传促销战略,宣传、文体、广电、旅游等有关部门及企业

联合开展宣传促销工作,形成部门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提高宣传促销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利用现代媒介,丰富促销手段,新闻媒体要策划制作旅游宣传专栏和节目,扩大文化旅游主体形象宣传的点和面,注重利用城市广告定期

开展旅游公益宣传活动。

拍摄、制作永城旅游宣传专题片,在央视等主流媒体进行立体宣传,打响旅游品牌。

参加各类营销活动。

聘请旅游营销策划公司编制《永

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策划方案》,提炼永城旅游形象主题宣传口号。

积极参与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种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重大外宣、招商、对外交流、文化交流等活动,推介我市文化旅游产品和线路。

合力打造我市旅游整体形象和旅游品牌,共同营造发展旅游产业的市场环境和舆论环境,提升我市文化旅游知名度。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

近年来,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文化旅

游节庆活动,游客在娱乐身心的同时,共享文化事业发展的辉煌成就。

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节会、赛事活动的宣传促销作用。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或中介组织承办,市场化运作的办法,举办各种具有影响力的美食节、文化艺术节、体育赛事等,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与娱乐性。

要积极主动寻找游客娱乐需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游客参与性和表演性项目。

丰富文化旅游内涵,组织市文化组织、文艺团体通过戏曲、快板、评书等具有永城特色的文艺形式,创作反映历史文化、民俗民情的文学作品和民间演艺节目,定期在各景区和市内文化广场演出。

开发特色旅游商品。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蒸蒸日上,

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越演越热。

要找准本地文化的不可替代性,挖掘文化内涵,突出地方特色。

开发地方书法、

绘画、摄影艺术产品、民间工艺品、十字绣、剪纸等旅游商品。

同时,在旅游景区景点、星级宾馆酒店设置旅游商品销售点,展销既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又便于携带,实用性强并具有纪念意义的旅游商品。

(五)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营造宽松发展环境。

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各界创办旅游企业。

顺应旅游发展趋势,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

力的旅游企业,培养具有战略性的旅游品牌。

积极维护旅游企业的合法经营,实现合作中公平竞争的良好互动。

引导各地成立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旅游市场中的自律、服务、监督和纽带作用,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旅游企业的交流平台。

加强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逐步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