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2024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docx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末检测试题

山东省平邑第二中学    周燕飞    2010年7月30日10:

16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2.下列不符合唯物主义根本观点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                        B.“存在即被感知”

C.“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3.朱熹说:

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下列说法与朱熹观点一致的是( )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我思故我在”               D.“世界是上帝和神灵创造的”

4.2009年中国十大流行语包括山寨、金融危机、汽车下乡、甲型流感等,这些流行语的出现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决定物质   ②物质决定意识     ③存在决定思维    ④思维决定存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近年来,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强调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把能不能适应工作岗位放在首位,而不再看重花里胡哨的简历。

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C.解决实际问题是认识的根本任务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论时,曾经激怒了一直把牛顿力学奉为真理的世界100名著名教授,他们联合声明:

爱因斯坦错了。

但爱因斯坦却幽默的说:

“如果我错了,只要一个证明就足够了何须100个呢?

”回答6—7题

6.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

这是因为( )

A.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B.真理总是不断变化的

C.基于实践基础上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

D.客观事物是无限变化发展的

7.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C.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D.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特点

8.北京时间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嫦娥一号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技人员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预定撞击点,成功完成硬着陆。

材料说明()

  A.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B.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D.规律具有主观性

9.2009年的端午“小长假”,山西省广灵县委、县政府领导全部深入到农户回访。

“U形渠建少了”、“洪水坝该修了”、“粮食直补政策落实的还不够”,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针对群众提出的许多具体问题,利用休息日,县里的领导分头下去开展了全县“大调研”。

上述做法的依据是( )

   A.物质决定意识,错误的意识来自于人的头脑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C.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D.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就不能尊重客观规律

1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 )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C.水至清而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2008年1月中旬以来,山东省就实施素质教育召开了一系列会议,针对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新的措施。

回答11—12题

11.在高中校长素质教育培训会上有关负责人指出,山东推进素质教育,不是改革,不是新政,更不是革命,只是一种回归,回归到国家的教育方针上来。

这表明(  )

A.     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依据一定条件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     发展不是革命,不是事物性质的变化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D.认识是事物发展的决定环节和根本动力

12.针对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出台的有关政策,社会各界人士对其理解和看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是由于( )  

      ①人们所处的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观点和方法不同 ②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人永远无法正确认识事物 ③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 ④意识反映的对象存在差别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13.唐代画家戴嵩曾做《斗牛图》,因其形象生动逼真,技法炉火纯青,一直被视作珍品。

一次此画被一牧童瞧见,牧童大笑道:

“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哪有尾竖朝天。

”《斗牛图》终于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牧童知道两牛相斗从来都是尾巴紧贴屁股下面,说明了(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4.30年来,解放思想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创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果举办我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展,你认为最恰当的主题应该是( )

   A.客观决定主观,实践产生理论   B.思维决定存在,创新推动发展

C.思想引领实践,改革促进发展   D.否定带来进步,改革促进发展

15.新农村建设既要防止一哄而起的短期行为,又要避免急躁简单的方式,切实把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一哄而起的行为和急躁简单的方式违背了( )

A.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形而上学的均衡论             D.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16.有资料显示,有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39%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给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或较大影响。

上述材料反映了( )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

C.一事物与周围其他的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D.联系具有客观性、不变性

17.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意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就会导致危亡。

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双方是对立统一的   B.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C.事物都是发展的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8.据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

这说明( )

      ①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②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地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④信息技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时下,补钙广告布满银屏,给人以钙能预防和包治百病的错觉。

而医学专家指出:

“补钙要因人而异,且补充过度有害无益。

”“补钙要因人而异”,从哲学上讲就是要( )

   A.重视外因的作用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C.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20.胡锦涛指出:

“西方某些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排斥,孤立中国是很不明智的,也是不可能的。

”从哲学上讲这是因为(  )

   A.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联系具有多样性,承认这一点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C.联系是客观的,人不可以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看到这一点就能正确认识事物

2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闪耀着辩证法思想的光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蕴含的哲学道理依次是(  )

      ①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22.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3.我国的煤炭高瓦斯井多,瓦斯爆炸给我国煤炭行业和矿工生命造成了重大损失;但瓦斯的另一个名字叫煤气层,它又是一种清洁能源。

依靠科技进步,开发煤气层,既可缓解能源紧张,又有利于煤矿安全,还可保护环境,可谓一举三得。

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D.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24.从前有一个人,因饥饿一连买了六个饼子吃,但是还不觉得饱,于是就买了第七个,刚吃了一半就饱了。

那人很后悔,说:

“前六个饼子都白吃了,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只吃这半个饼子就行了”从哲学角度看,这个吃饼人错在( )

       ①不懂得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否认了事物的质变 ③看不到量的积累的重要性 ④割裂事物的联系,孤立的看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税、金融等改革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这表明(  )

A.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建筑和上层建筑都是不相适应的

B.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完全一致的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D.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二、非选择题(共计50分)

26.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结构性矛盾、就业歧视、学生职业观偏差等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困境。

新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帮助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教育部提出了采用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多种渠道。

在新的就业形势下,你认为大学生应如何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来指导自己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

(13分)

27.教育部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公布了新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守则。

中学生与小学生生活、学习环境相似,对学生要求具有一致性,因此原来的中学生守则和小学生守则合二为一,成为《中小学生守则》,有利于坚持对中小学教育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对中小学生针对其特点,有不同要求,比如要求小学生“注意安全,防火,不做有危险游戏”,对中学生要求“不吸烟,不滥用药物,拒绝毒品”。

请分析教育部制定《中小学生守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那些道理?

(12分)

28.2010年一号文件仍然是关于三农问题。

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央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政策。

30年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

今天,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适时作出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政策,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分析党制定农村政策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这个哲学道理?

(12分)

29.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坚持以人文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和政府要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是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运用价值观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方针的重要意义?

(13分)

 

 

高二期末检测生活与哲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D 4.B 5.B 6.C  7.D 8.B  9.B  10.A  11.C 12.A 13.B 14.C 15.B  16.C 17.D  18.C 19.C 20.A 21.D 22.C 23.C 24.D 25.C

二、非选择题

26.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大学生找工作应从目前的社会实际和自身实际出发,要适应就业的新形势,及时转变就业观念,学会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

(7分)

(2)意识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大学生应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发扬创业精神,提高自主创业能力。

(6分)

27.

(1)根据社会变化发展要求,修订《中小学生守则》说明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分)

(2)人的成长过程中,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有前后相继的联系,将原来小学生、中学生守则合二为一,坚持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分)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对中小学生要求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具体要求,就体现了这一点。

(3分)

(4)对中小学生针对其特点所作不同要求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道理。

(3分)

28.

(1)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央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政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3分)

(2)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分)

(3)我国已经进入发展现代农业的新阶段,作出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政策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分)

(4)允许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新政策,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3分)

29.

(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6分)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把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理顺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一方针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能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7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