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2056295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doc

2017年执业药师考试《药学专业知识一》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六)

第六章

生物药剂学

1•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转运、处置、消除的界定和意义:

2•药物的转运方式(被动转运、載体介导转运和膜动转运)

3. 影响吸收的生理因素

4. _影响吸收的药物因素

5. 影响吸收的剂型因素

6. 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7. 药物代谢的部位与首过效应

8..药物的肾排泄、胆汁排泄与肠肝循环

1. 注射途径与吸收的关系

2. 肺部吸收的特点

3. 鼻腔黏膜的生理环境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4. 口腔黏膜的生理环境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5. 眼部的生理环境与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6. 药物淋巴转运的特点

7. 血鸡屏障及转运机制

8. 药物的代谢特点、代谢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1. 生物膜的结构与性质_

2. 影响注射给药吸收的因素

3. 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

4. 皮肤吸收的特点

5. 影响药物经皮渗透吸收的因素

6. 胎盘屏障及胎盘转运机制_

7. 药物的代谢与药理作用

精选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药物从用药部位进人血液循环的过程是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转化

2.药物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称为

A.转运 B.处置

C.生物转化 D.消除

101

药学专业知识{—)

E.转化

3. 关于药物通过生物膜转运的特点的正确表述是

A•被动扩散的物质可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转运

B. 促进扩散的转运速率低于被动扩散

C. 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不需消耗能量

D. 被动扩散会出现饱和现象

E. 胞饮作用对于蛋白质和多肽的吸收不是十分重要

4. 药物透过生物膜主动转运的特点之一是

A. 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B. 需要消耗机体能量

C. 黏附于细胞膜上的某些药物随着细胞膜向内陷而进入细胞内

D. 小于膜孔的药物分子通过膜孔进入细胞膜

E•借助于载体使药物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5. 关于被动扩散(转运)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不需要载体

B. 不消耗能量

C. 是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转运

D. 转运速度与膜两侧的浓度差成反比

E. 无饱和现象

6. 关于促进扩散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

A.需要载体 B.有饱和现象

C.无结构特异性 D.不消耗能量

E.顺浓度梯度转运

7_主动转运的特点错误的是

C. 有饱和性

D. 与结构类似物可发生竞争

E. 有部位特异性

8. 有关易化扩散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不消耗能量

B. 有饱和状态

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 不需要载体进行转运

E. 具有结构特异性

9. 具有被动扩散的特征是

A.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j

B.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

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 消耗能量

E. 有饱和状态

10. 关于主动转运的错误表述是

.A.必须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

B. 药物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

C. 需要消耗机体@量

D. 可出现饱和现象和竞争抑制现象

E. 有结构特异性,但没有部位特异性

11. 关于促进扩散的错误表述是

A•又称中介转运或易化扩散B•不需要细胞膜载体的帮助

C. 有饱和现象

D. 存在竞争抑制现象

E. 转运速度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12.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错误的是

A. 胃肠液的成分

B. 胃排空.

A. 逆浓度 C.食物 .

B. 不消耗能量 D.循环系统的转运

102

生物药剂学

第六章

E.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13. 药物口服后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E.直肠

14. 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A. 混悬剂>溶液剂>肢囊剂>片剂>包衣片

B. •肢囊剂>混悬剂>溶液剂>片剂>包

衣片

C. 片剂>包衣片>肢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D. 溶液剂>混悬剂>肢囊剂>片剂>包衣片

E. 包衣片>片剂>肢囊剂>混悬剂>溶液剂

15. 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表述,错误的是

A. 食物使固体制剂的崩解、药物的溶出变慢

B. 食物的存在增加胃肠道内容物的黏度,使药物吸收变慢

C. 延长胃排空时间,减少药物的吸收

D. 促进胆汁分泌,能增加一些难溶性药物的吸收量

E. 食物改变胃肠道pH,影响弱酸弱碱性药物吸收

16. 注射于真皮和肌内之间,注射剂量通常为l~2ml的注射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脊椎腔注射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皮内注射

17. 适合于药物过敏试验的给药途径是

A.静脉滴注 B.肌内注射

C.皮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脊椎腔注射

18. 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 B.肌内注射

C.肺部给药 D.腹腔注射

E.口服给药

19. 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过程中相关的因素是

A.解离度 B.血浆蛋白结合

C.溶解度 D.给药途径

E.制剂类型

20. 有关鼻黏膜给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渗透性大有利于吸收

B. 可避开肝首过效应

C. 吸收程度和速度不如静脉注射

D. 鼻腔给药方便易行

E. 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

21. 有肝脏首过效应吸收途径是

A.胃黏膜吸收 B.肺黏膜吸收

C.鼻黏膜吸收 D. 口腔黏膜吸收

E.阴道黏膜吸收

22. 影响口腔黏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

A. 口腔黏膜

B. 角质化上皮和非角质化上皮

C. 唾液的冲洗作用

D. pH

E. 渗透压

23. 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物质是

A•水溶性药物 B•两性药物

C.弱酸性药物 D.弱碱性药物

E.脂溶性药物

24•下列有关影响分布的因素不正确的是

103

药学专业知识

(一)

A•体肉循环与血管透过性

B.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C. 药物的理化性质

D.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E. 给药途径和剂型

25. 有关分布容积正确的描述是

A. 体内含药物的真实容积

B. 有生理学意义

C. 指全血或血浆中药物浓度与体内药量联系起来的比例常数

D. 给药剂量与J时间血药浓度的比值

E. 是药物动力学的重要参数,用来评价体内药物分布的程度

26. 当药物对某些组织有特殊亲和性时,这种药物连续应用,该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称为

A.分布 ,B.代谢

C.排泄 D.蓄积

E.转化

27.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A•肾脏 B.肝脏

C.胆汁 D.皮肤

E•脑

28.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 B.水解反应

C.结合反应 D.取代反应

E.还原反应

29.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不包括

A. ^给药途径

B. 药物的稳定性

C. 给药剂量和剂型

D. 酶抑或酶促作用

E. 合并用药

30. 关于药物代谢的错误表述是

A. 药物代谢是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变化的过程

B. 参与药物代谢的酶通常分为微粒体酶系和非微粒体酶系

C. 通常代谢产物比原药物的极性小、水溶性差

D. 药物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也有一些药物肠道代谢率很高

E. 代谢产物比原药物更易于从肾脏排泄

31. 体内原形药物或其代谢物排出体外的过程是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转化

32. 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A.肾脏 B.肺

C.胆 D.汗腺

E.脾脏

33. 肾小管分泌其过程是

A.被动转运 B.主动转运

C. 促进扩散 D.胞饮作用

E.吞噬作用

34. 有关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药物和组织的亲和力有关

B.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游离型浓度

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在血浆中的游离浓度大

D. 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

E. 蛋白结合有置换现象

35. 影响药物肾脏排泄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脂溶性B•血浆蛋白结合率

生物药剂学 ;

C.基因多态性D.合并用药 12.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E.尿液pH和尿量

二、配伍选择题

[1-4]

A.CI

C. p

E.AUC

1. 生物半衰期

2. 曲线下的面积

3. 表观分布容积

4. 清除率

[5~6]

A.静脉注射剂C.肠溶片E.阴道栓.

5. 经肺部吸收

6. 无药物吸收的过程

[7~9]

A.表观分布容积 B.肠肝循环

C•生物半衰期 D.生物利用度

E.首过效应

7. 药物随胆汁进人小肠后被小肠重新吸收的现象

8. 服用药物后主药到达体循环的相对数量和相对速度

9. 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0-12]

A.静脉注射 B.皮下注射

C.皮内注射 D.鞘内注射

E.腹腔注射

10. 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11•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进人肝脏,可能影

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3-16]

A.肝脏 B.肾脏

C.肺 D.胆

E.心脏

13. 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14. 吸人气雾剂的给药部位是

15. 进人肠肝循环的药物的来源部位是

16.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

[17-18]

A.静脉注射给药B.肺部给药C.阴道黏膜给药D.口腔黏膜给药E.肌内注射给药 、

17. 多以气雾剂给药,吸收面积大,吸收迅速且可避免首过效应的是

18. 不存在吸收过程,可以认为药物全部被机体利用的是

[19-21]

A.胃排空速率 B.肠肝循环

C.首过效应 D.代谢

E.吸收

19. 从胆汁中排出的药物或代谢物,在小肠中转运期间又重吸收返回门静脉的现象

20. 单位时间内胃内容物的排出量

21. 药物从给药部位向循环系统转运的过程

三、多项选择题

1. 药物消除过程包括

A•吸收 B•分布

C.处置 D.排泄

E.代谢

2. 药物转运过程包括

A.吸收 B.分布

C.代谢 D.排泄

E.处置

*1/2D.V

B.气雾剂D.直肠栓

105

$iy药学专业知识

(一)

3. 以下被动转运具备的特征为

A. 不消耗能量

B.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

C.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D.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E. 有饱和状态

4. 主动扩散具有的特征是

A. 借助载体进行转运

B. 不消耗能量

C. 有饱和状态

D. 有结构和部位专属性

E. 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5. 某药肝脏首过效应较大,可选用适宜的剂型是

A.肠溶片剂 B.舌下片剂

C. 口服乳剂 D.透皮给药系统

E.气雾剂

6.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有

A. 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

B. 药物溶出速度

C. 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

D. 胃肠液的成分与性质_E.胃排空速率

7. 易化扩散与主动转运不同之处

A.顺浓度梯度扩散B.饱和现象

C. 不需消耗能量 D•化学结构特异性

E. 载体转运的速率大大超过被动扩散

8.影响蛋白结合的因素包括 <

A. 药物的理化性质

B. 给药剂量

C•药物与蛋白质的亲和力

D. 药物相互作用

E. 生理因素

9.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A.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B.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C. 血液循环系统

D. 胃肠道的生理状况

E. 微粒给药系统

10. 血浆蛋白结合的特点包括

A. 可逆性、饱和性和竞争性

B. 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

C. 蛋白结合有置换现象

D. 药物的疗效取决于其结合型药物浓度

E. 毒副作用较大的药物可起到减毒和保护机体的作用

11. 通过淋巴转运的物质

A.脂肪 B.碳水化合物

C.蛋白质 D.糖类

E.维生素类

12. 有关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A. 药物分布与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无关

B. 淋巴循环可使药物不通过肝脏从而避免首过效应

C. 可借助微粒给药系统产生靶向作用

D. 药物穿过毛细血管壁的速度快慢,主要取决于血液循环的速度

E. 药物与蛋白结合可作为药物贮库

13.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

A. 给药途径和剂型

B. 给药剂量

C. 代谢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D. 基因多态性

E. 生理因素

106

生物药剂学

第六章

参考答蚩

一、最佳选择题

1.

A

2.

B

3.

A

4.

E

5.

D

6.

C

7.

B

8.

D

9.

C

10.

E

11.

B

12.

E

13.

B

14.

D

15.

C

16.

D

17.

C

18.

A

19.

B

20.

C

21.

A

22.

C

23.

D

24.

E

25.

C

26.

D

27.

B

28.

D

29.

B

30.

C

31.

D

32.

A

33.

B

34.

C

35.

C

二、配伍选择题

[1~4]BEDA [5〜6]BA

[7〜9]BDC [10〜12]DEC

[13〜16]BCDA[17〜18]BA[19-21]BAE

三、多项选择题

1. DE 2. ABD 3. AC

4. ACD 5. BDE 6. ABCDE

7. ACE 8. ABCDE 9. ABCE

10.ABCE 11.AC 12.BGDE

13.ABCDE

一、最佳选择题

3.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药物跨膜转运方式。

被动扩散:

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转运,不需要载体,无饱和现象;主动转运借助于载体进行,需要消耗机体能量;促进扩散速率大于被动扩散;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肽类、脂溶性维生素等,运用膜动转运方式吸收,膜动转运包括吞噬和胞饮作用。

故本题答案应选A。

10.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药物跨膜转运方式。

药物载体媒介转运包括主动转运和易化扩散。

其中主动转运为借助载体或酶促系统,可以从膜的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需要消耗机体能量,转运速度与载体量有关,往往可出现饱和现象,

可与结构类似的物质发生竞争现象;受抑制剂的影响,具有结构特异性,如单糖、氨基酸、嘧啶及某些维生素都有本身独立的主动转运特性,有部位特异性。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E。

12.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

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生理因素包括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胃排空、蠕动、循环系统等,药物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是影响药物胃肠道吸收的剂型因素。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E。

14. 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剂型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

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故本题答案应选D。

15. 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对药物吸收的

107

影响。

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表现在:

①食物要消耗胃肠道内水分,使胃肠道内的体液减少,固体制剂的崩解、药物的溶出变馒;②食物的存在增加胃肠道内容物的黏度,妨碍药物向胃肠道壁的扩散,使药物吸收变慢;③延长胃排空时间;④食物(特别是脂肪)促进胆汁分泌,能增加一些难溶性药物的吸收量;⑤食物改变胃肠道pH,影响弱酸弱碱性药物吸收;⑥食物与药物产生物理或化学相互作用,影响吸收。

但是,食物通过影响胃排空,能提高一些主动转运及有部位特异性转运药物的吸收。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C。

19.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D影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向组织转移的因素有:

体内循环与血管透过性、血浆和组织结合与蓄积,而解离度、溶解度、制剂类型和给药途径均不影响这一过程。

故本题答案应选B。

20. 解析:

本题考查鼻黏膜给药的优点。

鼻黏膜内的丰富血管和鼻黏膜的渗透性大有利于吸收,可避开肝首过效应、消化酶的代谢和药物在胃肠液中的降解,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时和静脉注射相当,鼻腔给药方便易行,多肽类药物适宜以鼻黏膜给药。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C。

27.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代谢反应的部位。

药物代谢的部位包括肝脏、消化道、肺、皮肤、脑和肾脏,其中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B。

29.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包括:

给药途径和剂型;给药剂量;代谢反应的立体选择

性;酶诱导作用和抑制作用;基因多态性;生理因素。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B。

35.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药物肾脏排姻:

的因素。

影响药物肾脏排泄:

的因素包括:

药物的脂溶性;尿液pH和尿量;血浆蛋白结合率;合并用药;肾脏疾病。

所以本题答案应选择C。

二、 配伍选择题

[10-12]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注射部位吸收的特点。

静脉注射属于血管内给药,所以没有吸收过程。

皮下与皮内注射时由于皮下组织血管少,血流速度低,药物吸收较肌内注射慢,甚至比口服慢,故需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时可采用皮下注射。

皮内注射吸收更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鞘内注射可克服血脑屏障,使药物向脑内分布。

腹腔注射后药物经门静脉首先进入肝脏,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所以本组题答案应选择DEC^

三、 多项选择题

3.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转运方式。

药物的转运方式包括被动转运、载体媒介转运和膜动转运。

被动转运的特点是:

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扩散动力是膜两侧浓度差,没有部位特征,不需要载体,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转运。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C。

5.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各种非胃肠道吸收的特点。

通过口服给药的制剂,药物经胃肠道吸收,经肝脏后再进入体循环,所以口月良给药具有肝脏首过效应;部分其他给药途径,药物吸收后直接进入体循环不经肝脏,

108

生物药剂学

第六章

无首过效应,所以生物利用度高,如经皮给药制剂、气雾剂、舌下片、鼻黏膜给药制剂等,所以无肝脏首过效应的最适宜剂型为气雾剂、舌下片剂、透皮给药系统制剂。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BDE。

8.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影响药物分布,影响蛋白结合的因素包括:

药物的理化性质;给药剂量;药物与蛋白质的亲

和力;药物相互作用;生理因素:

包括动物种差、性别差异、年龄、生理和病理状态。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BCDE。

9.解析:

本题考查药物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包括:

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血液循环系统;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微粒给药系统。

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BCE。

109

■第tf

圜@@闼

★★★★★

1. 量反应与质反应

2. 效能、效价、ED5。

、LD5。

、治疗指数等的临床意义

3. 药物的作用机制

4. 受体的类型和性质

5. 受体作用的信号转导(第二信使、亲和力、内在活性)

6. 受体的激动药和拮抗药

7. 影响药物作用的药物方面的因素

8. 影响药物作用的机体方面的因素

9. 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10. 药物效应的协同作用

11. 药物效应的拮抗作用

&精选习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药效学是研究

A. 药物的临床疗效

B. 如何改善药物质量

C. 机体如何对药物处置

★★★★

1. 药物的治疗作用

2. 药物的量-效关系与量-效曲线

3. 受体的调节

4.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

5.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分布

6.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

7. 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排泄★★★

1. 药物的作用、效应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2. 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学说

3. 体外筛查

4. 根据体外代谢数据预测

5. 根据患者个体的药物相互作用预测

D. 提高药物疗效的途径

E.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2.药效学主要研究

A. 药物的生物转化规律

B. 药物的跨膜转运规律

110

药效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