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966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docx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先学后教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二、三班数学,二班共有学生  人,上期期末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三班共有学生  人,上期期末平均分  ,及格率   ,优生率   。

总体来看,学生的数学基础一般,仅小部分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较浓厚,上课时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学习比较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

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

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习方法死板,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差,另外还有一部分后进生,由于数学基础差、底子薄、惰性强,这二类学生在本学期还要重点抓。

二、本册教材内容分析:

(一)教学内容包括: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

(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

(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四)教学难点:

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难点。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改进四则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

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改进方法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

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

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3月2日—3月6日

四则运算(4课时)

2

3月9日—3月13日

四则运算(2课时);

观察物体

(二)(2课时)

3

3月16日—3月20日

运算定律(4课时)

4

3月23日—3月27日

运算定律(4课时)

5

3月30日—4月3日

运算定律(4课时)

6

4月6日—4月10日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7

4月13日—4月17日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8

4月20日—4月24日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9

4月27日—5月1日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

10

5月4日—5月8日

三角形(4课时)

11

5月11日—5月15日

三角形(4课时)

12

5月18日—5月22日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

13

5月25日—5月29日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

14

6月1日—6月5日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课时)

15

6月8日—6月12日

图形的运动

(二)(4课时)

16

6月15日—6月19日

统计(2课时)  

数学广角(2课时)

17

6月22日—6月26日

总复习(4课时)

18

6月29日—7月3日

总复习(4课时)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教材分析: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往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四年级时要对以前学习过得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如概括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对于这些内容,新版教材在本册分为“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两个单元。

本单元的《四则运算》结合现实问题,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四则混合运算和运算的顺序,这样的编排既让学生有较长的时间通过丰富的现实素材逐步体会、理解混合运算以及运算顺序,分散了数学的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由于有了现实的背景,也使得原来枯燥的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同时,在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四年级出现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并可以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3、运算顺序。

4、解决问题。

二、重、难点设置:

重点:

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通过线段图的展示、算式的比较,直接、明了地揭示了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其中“逆运算”概念是教学的难点,要让学生清楚,“逆”是相反的意思,“逆运算”就是相反的运算。

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要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感悟、体会和理解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体会假设方法的优越性,形成基本的解决租船问题的解题思路。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能初步计算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对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个部分间的关系进行概括和归纳的。

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而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整理。

学生们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采用根据线段图例算式观察算式之间的关系、概括加、减、乘、除得意义等手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

同时,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教学要求:

1、理解加、减、乘、除得意义以及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与0有关的运算,知道一个数加0还得这个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还是0。

3、认识中括号,知道四则运算的含义,会计算有括号的四则运算。

4、解答租船问题时,学会先进行假设,然后根据实际人数再进行选择和确定最佳方案。

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学习重、难点:

1、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一)板书课题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明确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1、能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二、自学展示(20分钟)

(一)自学指导

1、认真看书第2、第3页的内容和例题1。

2、思考:

①、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举例说明。

②、减法的意义是什么?

举例说明。

③、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是什么?

3、思考:

减法是加法的(),验算加法可以用()法,验算减法可以用()法。

(二)学生自学

1、生看书自学第2、3页的内容和例题1;师观察督促学生自学。

2、师指思考题,请生(后进生)回答。

(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三)检测练习:

第3页做一做

(1)指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

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四)、更正讨论

(1)更正

师:

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同学做的,发现有错的可以上来更正,如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前补充。

(2)讨论(议一议)

①、看第一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②、看第二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小结: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三、当堂训练(10分钟)

1、第4页练习一第2、3题(必做)

2、滨海实验小学举行篮球比赛,明明用了240秒完成了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了比赛。

他们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

四:

总结反馈(5分钟)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学习内容:

教材第5、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

学习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学习重、难点:

1、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2、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一)板书课题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明确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二、自学展示(20分钟)

(一)自学指导

1、认真看书第5、6页的内容和例题2。

2、思考:

①、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举例说明。

②、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举例说明。

③、自己总结乘法、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3、思考:

除法是乘法的(),验算乘法可以用()法,验算除法可以用()法。

(二)学生自学

1、生认真看书第5、6页的内容和例题2;师观察督促学生自学。

3、师指思考题,请生(后进生)说答案。

(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三)、检测练习:

第6页做一做

(1)指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

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四)、更正讨论

(1)更正

师:

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同学做的,发现有错的可以上来更正,如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前补充。

(2)讨论(议一议)

①、看第一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②、看第二个空,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小结: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三、当堂训练(10分钟)

1、填空题。

(1)一个除法算式中,商是8,除数是6,被除数是()。

(2)一个因数是5,另一个因数与它相同,他们的积是()。

(3)被除数是54,商是9,除数是()。

(4)另个因数的积是72,其中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

(5)0乘()都得0;0除以()都得0。

2、根据算式直接写得数。

(1)32×25=800

800÷()=25800÷32=()

(2)425÷17=25

17×25=()425÷()=17

3、练习二第2、3题。

四:

总结反馈(5分钟)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课题关于0的运算

学习内容:

教材第6页的内容及第8页练习二。

学习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新

1、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2、自学要求

(1)看:

课本第6页例3.

(2)想: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3、做:

(1)100+0=   

(2)0+568=   (3)0×78=

(4)154-0=   (5)0÷23=   (6)128-1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319=  (12)0×29=

二、自学检查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学生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

关于0的运算你还有什么想问的或想说的吗?

学生提出0是否可以做除数。

小组讨论:

0能否做除数?

全班辩论。

各自讲明自己的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总结有关0的运算

问:

你知道哪些有关0的运算?

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举例说明关于0的运算。

重点讲解0不能作除数

出示5÷0和0÷0

问:

能不能找到商?

有没有含义?

说明:

0不能作除数。

例如5÷ 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 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三、随堂练习

1、计算 

(1)36+0=     

(2)0+68=       (3)0×68=     (4)54-0= 

(5)0÷28=     (6)128-0=     (7)0÷36=     (8)25+0= 

(9)99-0=      (10)49-49=    (11)0+39=   (12)0×9= 

2、直接写出得数

75+0÷200-10=118+360÷(6-0)=

480-(80+32×0)=(72-0)÷8=

四、更正讨论

(1)更正

师:

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同学做的,发现有错的可以上来更正,如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前补充。

(2)讨论(议一议)

①、75+0÷200-10=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②、118+360÷(6-0)=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72-0)÷8=呢。

五、达标检测

(一)列式计算

1、82与15的差,乘32与18的和,积是多少?

2、165除以5的商,加上16与8的积,和是多少?

3、25与16的积,减去756除以4的商,差是多少?

4、720与160的和,除以84与40的差,商是多少?

(二)解决问题

(1)小红5天看了100页的书,照这样的速度,她要看一本400页的《故事大全》需要多少天?

(2)高师傅每小时做45个零件,朱师傅每小时做51个零件。

两个各做8个小时,朱师傅比高师傅多做多少个零件?

课后作业:

第习二7-9题

三、归纳反思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关于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0不能作除数。

 

课题括号

学习内容:

教材第9页的内容及第11页练习三。

学习目标:

1、知道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

2、知道括号(小括号、中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含有中括号、小括号的运算。

3、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

学习重、难点:

1、知道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

2、知道括号(小括号、中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含有中括号、小括号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一)板书课题

师: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括号”(师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明确目标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

请看:

1、知道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算式。

2、知道括号(小括号、中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含有中括号、小括号的运算。

3、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

二、自学展示(20分钟)

(一)自学指导

1、认真看书第9页的内容和例题4。

2、思考:

什么是四则运算?

⑴、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⑵、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⑶、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⑷、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里面的,再算()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二)学生自学

1、认真看书第9页的内容和例题4;师观察督促学生自学。

2、师指思考题,请生(后进生)回答。

(错了让其他同学更正)

(三)自学反馈

1、说说96÷ 12+4× 2运算顺序。

2、如果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 2

=6× 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

(说明:

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2]

=96÷ 32

(三)、检测练习:

1、第9页做一做。

360÷(70-4×16)158-[(27+54)÷9]

(1)两名学生上堂板演,其余学生写在本子上。

(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

(四)、更正讨论

(1)更正

师:

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同学做的,发现有错的可以上来更正,如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前补充。

(2)讨论(议一议)

①、360÷(70-4×16)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②、158-[(27+54)÷9]认为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错的说出错在哪里。

三、当堂训练(10分钟)

1、先比较,在计算

72-4×6÷36000÷75-60-10

(72-4)×6÷36000÷(75-60)-10

(72-4)×6÷36000÷[75-(60-10)]

2、张华家离学校780米,他每天上学要走12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去离他家1040米远的陈均家,要走多少分钟?

四、总结反馈(5分钟)

学生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汇报。

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 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五、板书设计

 

课题租船问题

学习内容:

教材第10页例5及练习三。

学习目标:

1、通过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2、在解决租船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

1、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2、能够用语言表达租船问题的思路,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去过公园吗?

公园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你玩过什么?

图上的小朋友去玩什么?

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我们去帮助他们好吗?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5:

 

(1)师:

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

 

(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

 

(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

分析:

如果都租小船:

32÷4=8(只)24×8=192(元)

如果都租大船:

32÷6=5(只)……2(人)

5+1=6(只)

30×6=180(元)

大船和小船混租

如果租5条大船,余下的2人租1条小船:

30×6+24×1=174(元)

1条小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和另一条大船的6人都安排坐2条大船,不空座位,还可以省钱。

30×4+24×2=168(元)

3、小结:

师:

通过上面的租船问题,你能总结解答租船问题的解题策略吗?

生:

通过对比发现大船限坐6人,租金30元;小船限坐4人,租金24元,所以小船每人5元相对便宜,要多租大船,同时还要保证空座位较少或不空座位,这样才是比较省钱的租船方案。

师:

通过对比发现,先找出单价相对便宜的船,同时还要保证空座位少些或不空座位,这样租船就比较省钱。

三、巩固练习

1、大巴车限乘30人,中巴车限乘20人,有80人郊游,其中租一辆大巴车要50元,租一辆中巴车要35元,怎样租车合算?

2、京华旅行社推出两种优惠方案,第一种:

团体5人以上(含5人)每位300元。

第二种:

成人每位400元,小孩每位200元。

有10位家长带5名孩子,怎样买票省钱?

四、课堂总结:

解答租船问题时,还可以先假设,假设全部租大船或者全部租小船,然后根据船上空座位的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大船和小船混租,这样就可以找到最佳的租船方案。

四、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