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0103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清江外国语学校.docx

清江外国语学校

清江外国语学校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程纲要

 

 

编写:

杨永红邹暾

2013年5月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程纲要

教材:

人教版《必修2》

授课对象:

高一年级理科班(文科班适当降低要求)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一、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二、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认识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开发高能清洁燃料和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三、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

第一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基本的要求

①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知道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了解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③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④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知道C、H、O常见的同位素及其应用。

弹性的要求

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②了解元素的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发展的要求

 

不宜拓展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基本的要求

①掌握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②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③知道元素化合价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

④知道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对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弹性的要求

①原子半径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②了解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发展的要求

掌握元素的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不宜拓展

 

 第三节化学键

基本的要求

①知道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以及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概念,能够说出各种化学键的形成。

②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能够判断常见化合物的类别。

③掌握电子式的表示方法,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④知道化学键的概念,能够从化学键的变化的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弹性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不宜拓展

①共价键的键角、键能等概念。

②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基本的要求

①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要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要放出能量。

②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质量守恒,能量也守恒。

③通过生产、生活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④知道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弹性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不宜拓展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基本的要求

①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②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③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弹性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不宜拓展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弹性的要求

 

发展的要求

 

不宜拓展

化学平衡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基本的要求

1.会写甲烷的分子式、结构式、电子式,知道甲烷的结构特点。

2.知道甲烷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会写化学方程式。

3.知道取代反应的概念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4.了解烷烃的组成、结构和通式,类推烷烃的主要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5.知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能根据结构式或结构简式判断它们是否为同分异构体和同系物。

弹性的要求

1.能根据一些具体的烷烃的化学式推出烷烃的通式。

2.知道碳原子和碳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的个数及碳链的形状可能有哪些。

3.了解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发展的要求

1.掌握烷烃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碳原子数在5个以内)。

2.烷烃燃烧的通式。

根据燃烧产物确定烷烃的分子式

暂不宜拓展

烷烃的系统命名。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基本的要求

1.会写乙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知道乙烯的结构特点,了解烯烃的概念。

2.知道乙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燃烧及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加成反应。

3.知道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时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乙烯与H2、HCl、Cl2、H2O发生加成化学方程式。

4.会写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知道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5.知道苯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并会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弹性的要求

不饱和度的概念。

发展的要求

石油的炼制;煤的干馏、综合利用(下一章将学习);居室中苯污染。

暂不宜拓展

1.烯烃、苯的同系物的命名以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2.烯烃的通式、苯的同系物的通式。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基本要求

1.会写乙醇和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知道官能团的概念,知道乙醇的官能团是—OH,乙酸的官能团是—COOH。

知道乙醇是由—CH3和—OH组成;乙酸是由—CH3和—COOH组成。

2.知道乙醇中的—OH上的氢可以被金属置换,会写化学方程式。

3.知道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以及反应中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知道乙酸具有酸的通性: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活泼的金属、与碱性氧化物、与碱、与某些盐发生反应,并知道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会写乙酸与Na、NaOH、Na2CO3、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会写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知道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是乙酸脱去—OH、乙醇脱去—OH上的H而结合成水,其余部分结合成乙酸乙酯。

7.知道酯化反应这一实验中试剂的加入顺序,加热及浓硫酸的作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弹性要求

1.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2.知道官能团—OH、—COOH具有哪些性质。

3.知道乙醛的官能团是醛基。

第三部分课程实施

教学内容

参考课时

实际

课时

总课时

日期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

内容标准:

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律的涵义,掌握原子结构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理解化学键,离子键和共价键。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3

4

1、元素周期表

第1周

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3、核素

第2周

4、本节复习

5、1-1测验

第3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3

4

6、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7、元素周期律

8、周期表和周期律的应用

第4周

 

9、1-2本节复习

第三节化学键

2

2

10.离子键

11.共价键

第5周

第一章复习

2

2

12、全章检测,讲评与反馈

第二章化学方应与能量

内容标准:

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了解生产生活中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月电能转化的实例,认识提高燃料效率,开发新型电池的重要性,能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反应的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2

3

13、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

第6周

14、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15、本节复习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2

 

4

 

16、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第7周

第8周

17、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8、本节复习,检测与讲评

3月月考

第9周

第三节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

2

4

19、化学反应的速率

第10周

20、化学反应的限度

21、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22、本节复习检测与练习

第11周

第二章复习

1

2

23、归纳与整理

23、全章检测

期中考试

第12周

第三章有机物

内容标准: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2

 

3

 

24、甲烷的性质

第13周

25、烷烃

26、本节复习

第二章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3

4

28、乙烯

第14周

29、苯

30、本节复习

31、检测与练习

第15周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2

3

32、乙醇

33、乙酸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2

3

33、糖、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34、糖类、油脂、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第16周

第三章复习

2

2

35、本章检测

36、讲评与归纳整理

37、难点讲解

第17周

5月月考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内容标准:

以海水,金属矿物等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为例,了解化学方法在实现物质间转化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在自然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

简单了解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例说明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酸雨的防治以及无磷洗涤剂的使用,体会化学对环保的意义。

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2

3

38、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第18周

39、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40、本节复习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2

3

41、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第19周

42、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43、本节复习

安排研究性学习

专题1:

化学能量转化

专题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专题3:

有机物的认识和应用

第20周

期末复习

期末考试

第20周

第四部分课程评价

 

单元

 

课题

 

知识点

学习目标

认知目标

技能目标

体验目标

知道

了解

理解

初步学习

初步学会

体验

关注

初步形成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

绪言

化学研究的对象

道尔顿、阿伏加德罗、门捷列夫

绿色化学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区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检验蜡烛燃烧产物的方法(认识烧杯)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化学探究的方法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方法(集气瓶的认识和使用)

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气体的方法

呼出气体与空气的区别

 

3.走进化学实验室

块状固体的取用方法(镊子、广口瓶、试管的认识和使用方法)

粉末状固体的取用方法(药匙的认识和使用)

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细口瓶的认识和使用)

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方法(量筒的认识和使用)

胶头滴管的认识和使用

酒精灯的认识和使用(检验灯焰温度的方法)

给试管中的液加热

连接仪器装置

洗涤玻璃仪器的方法及洗净的标志

第二单元

 

1.空气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

磷燃烧的反应

空气的组成(空气是混合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与特征

认识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及它们的用途

空气污染的危害、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2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支持燃烧(检验方法)

氧气与非金属(C、S、P)反应(现象、产物的特征)

氧气与金属(铁)反应(现象、产物的特征)

化合反应

氧化物、氧化性、缓慢氧化

3制取氧气

制取氧气的原理(三种)

催化剂的概念及特征

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的实验装置的正确组装方法和组装顺序、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

氧气的检验、收集、验满方法

分解反应

物质的初步分类(纯净物、混合物)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1、分子和原子

分子、原子的性质和概念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分子、原子的概念和区别

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2、原子的结构

原子的构成

核外电子的排布

相对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原子结构及示意图

离子的含义及符号的书写

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元素

元素的概念

元素、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动植物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元素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1.爱护水资源

水与人类的关系

水的污染和防治

节水标志

2.水的净化

纯水与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水的常见净化方法

过滤的操作方法

3.水的组成

氢气的性质

水的组成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水的性质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4、化学式与合价

化学式的概念及含义

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种类及原子个数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元素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

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

计算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

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

计算化学式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与某元素质量之间的互算方法

计算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

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正确书写学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1金刚石、石墨和C60

金刚石的物理性质(硬度)、用途

石墨的物理性质(质软、滑腻、导电性)、用途

活性炭的吸附性、用途

C60的相对分子质量、所属物质类型、用途

常温下碳的稳定性及用途

碳的可燃性(完全与不完全)

碳的还原性(氧化铜、氧化铁、二氧化碳等)

 

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装置(发生、除杂、收集)的确定(探究)

二氧化碳的检验与验满

CO与CO2的组成与性质的关系

二氧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探究)

碳酸的不稳定性

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

干冰的性质及用途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CO的可燃性

CO的还原性

CO的毒性原理

CO的用途

碳酸钙的受热分解及用途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和灭火

着火点、缓慢氧化、燃烧、爆炸、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物、易爆物生产、运输、使用、贮存的注意事项等安全常识

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及对人类的重要作用;甲烷的性质和用途;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合理开采和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开发新能源的紧迫性。

石油炼制的主要产品的用途及炼制原理;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吸热或放热;化学能对于人类的意义;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煤、石油及其产品如汽车燃料等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污染空气的主要气体及原因;酸雨的危害及形成原因。

清洁能源及其使用优点;开发清洁能源的途径和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