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 知识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08522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环境学 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学 知识点.docx

《环境学 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学 知识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学 知识点.docx

环境学知识点

环境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环境学基本原理

1.如何理解环境学中环境的概念?

P2

答:

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体。

也就是说环境学中的环境其主体是人类,客体是人类周边的相关事物。

2.人类环境与自然环境(生态)一样吗?

P2

答:

人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主要差别是在于主体不同,人类环境的主体是具有复杂精神世界和智力活动的人;自然环境的主体是自然界的事物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不存在复杂的精神世界和智力活动。

自然环境中的主体和客体在纯粹自然规律下,自组织的运动变化着,人类环境则不一样,除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外,人类可以“有意识”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有意识”地改造世界,通过智力活动创造出人工物品,人工环境和其他自然环境本身不能自发形成的事物,所以人类环境的范围要大得多,除自然环境外还包括人类通过劳动创造的人工环境,如城市、住房、工厂、社会、文化等。

3.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差别?

P3

答:

自然环境是一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体是人类出现之前就有的,是人类赖以生存所必需的的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

人工环境是在自然物质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地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质,创造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物质文化体系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人工环境出现的时间相对短许多,但发展十分迅速,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两者的差别体现在形成发展、变化、结构、功能等方面。

4、什么是环境多样性?

包括哪些方面?

P3

答:

环境多样性是环境的基本属性之一,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存在。

以上各类环境多样性和其内在联系总和叫做环境多样性

5、描述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和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P8

答:

6、论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p14

答:

7、简述人与环境和谐程度包括哪些方面?

P16

答:

适应生存、环境安全、环境健康、环境舒适、环境欣赏(和谐程度逐级递增)

8、什么是五律协同?

P19

答:

制约人类发展的规律有五类——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

人类要实现的重大战略目标,其行为必须同时遵循五类规律,并且使五类规律的作用都成为协同者,从而使五类规律都成为实现的目标的动力,这种状态即为五律协同。

9、什么是环境规律?

环境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P19

答:

环境规律是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其基本内容是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和谐。

10、环境科学的任务以和学科结构式什么?

P26

答:

环境科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环境规律,即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

学科的结构是“1+4+x”“1”指的是环境学“4”指的是环境自然科学、环境社会科学、环境经济科学、环境技术科学“X”指的是建立在“1+4”基环境科学础上的环境科学规划学等以和正在发展中的分支学科。

11、环境学的任务是什么?

P24

答:

环境学的任务是在于揭示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即环境规律的基本规律:

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和谐、规则与规律、五律协同。

12、什么是环境问题?

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存在哪些问题?

P13

答:

环境问题:

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

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自然灾害,资源耗竭,人口过量

渔猎文明:

物种灭绝,森林火灾

农业文明:

水土流失,森林破坏,生态恶化

工业文明:

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耗竭,社会危机,区域生态平衡失调

后工业文明:

拥挤,自然灾害,城市化巨大压力

 

第二章人口与环境

1、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阶段人口变化有哪些特点?

有哪些环境问题?

人口与环境和谐程度如何?

P29

答:

(1)渔猎文明阶段:

适应生存阶段森林火灾物种灭绝人力资源少

人口没超过一千万

(2)农业文明阶段:

人口开始缓慢增长增长起伏较大,人口年增长率为0.06%局部生态破坏自然灾害等处于环境安全阶段

(3)工业文明阶段:

人口开始高速增长,人口增长率为0.76%

人口过度增长给环境带来极大压力处于环境健康状态

(4)绿色文明阶段:

人口继续增长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可持续发展和谐程度向舒适、欣赏发展

2、人口爆炸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P37

答: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水土流失,荒漠化,盐渍化、土壤退化—土地资源紧缺

对生物资源的压力:

物种灭绝,森林减少,草原退化—生态破坏,气候变化,多样性锐减

对水资源的压力:

生产用水,生活用水,水体污染—水资源缺乏

对气候资源的压力:

改变店面状况,释放大量气体—改变气温,改变降水,大气环境问题严重

对矿产资源的压力:

对矿产资源不合理和过度开采和利用—资源耗竭,环境污染

3、开发矿产资源对环境的影响?

P43

答:

占用或破坏土地,水污染,大气污染,地表塌陷

4、人口分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P44

答:

(一)自然因素

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形(平原[低海拔有利于人类生存]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和对外流通);水资源(充沛的地方往往人口密集);土壤矿产资源

(二)社会因素

1、生产方式(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生产关系,它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制约人口分布)

2、生产布局(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制约)

3、其他社会文化因素:

历史,移民,政治,战争,宗教等

(三)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往往人口稠密)

经济生产方式(工业和集约农业地区人口密度较高)

(四)技术因素

工业区与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富集更多的人口

(五)环境因素

人口迁移受经济因素影响,但随着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过渡,城市环境质量的高低越来越影响人口分布

5、从五律协同看中国人口变化P53

答:

(一)看中国人口总量

1、1949年—20世纪50年代中期:

人口发展呈现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和较高增长率的特征

2、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70年代末: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提出之后1953年计划生育政策,故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人口特征

3、20世纪80年代初—现在:

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

4、中国将来人口总量的主要发展趋势(从五个影响人口发展的因素考虑)

城市将是人口的自然负增长区;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也会降低;中国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特征将继续加强

(二)看中国人口分布

1、人口迁移走向: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2、人口迁移方式:

民工流,学生流,技术流

3,、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第三章大气环境

1、大气的成分包括哪些?

主要作用是什么?

P59

答:

成分:

氧、氮;水滴;冰晶盒固体微粒(如尘埃和花粉)

氧气:

维持生物活力的重要物质氮气:

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水汽:

形成云、雾、雨、雪等多种大气现象

固体微粒:

会影响太阳辐射传播,能使能见度变低,有的能起凝结核的作用

2、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大气成分你能举出哪些?

对大气环境有什么影响?

P60

答:

臭氧,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硫,硫化氢,氯气,二氧化氮,甲醛(除了最前面两个,其他都可引起空气污染)

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增长,温室效应加剧

臭氧:

臭氧层破坏,危害人类皮肤健康

3、大气层分为几层?

各层的特点?

P61

对流层:

对流层内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递减率平均约为每100米降低0.65摄氏度;云,雾,雪等主要天气变化都出现在这一层,对流层内的对流强度因纬度而异,上层称为“对流层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现象主要发生在这里

平流层:

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平流层中臭氧吸收紫外线;空气做水平运动;大气透明度好,飞机飞行的理想场所

中间层:

臭氧稀少,中间层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递减,年平均温度-83摄氏度,有夜光云

热成层:

温度随高度上升而迅速升高;该层大部分空气分子发生电离,故也成为电离层,将电磁波反射回地球,对全球无线通讯具有重大意义

散逸层:

大气十分稀薄,气温随高度上升,能克服地球引力逸入宇宙空间

4、什么事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的来源?

P64

答:

大气污染:

如果大气污染物达到一定的浓度,并持续足够的时间,达到对公众健康,动植物,材料,大气特性或环境美学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

大气污染源:

(一)天然源火山喷发,森林火灾,自然尘,海浪飞沫

(二)人为源交通工具,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排放,农药化肥使用

5、什么事大气污染物?

举例说明什么事一次性污染物,什么是二次污染物?

P65

答:

大气污染物:

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类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一次污染物:

直接由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等

二次污染物:

进入大气的一次污染物之间相互作用或一次污染物与正常大气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以和在太阳辐射线的参与下引起光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新污染物,如二氧化氮,三氧化硫,醛类等

6、什么是TSP、飘尘、降尘?

P65

答:

TSP:

总悬浮微粒物,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

飘尘:

指可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它分为PM10(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和PM2.5(粒径小于2.5um的细小颗粒物)

降尘:

指用降尘罐采集到的大气颗粒物

7、还原型(煤炭型)与氧化型(汽车尾气型)的大气污染有什么区别?

P66

答:

煤烟型:

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X氧化氮,一氧化碳和颗粒物,低温高温的阴天且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情况下,扩散受阻,易在低空聚积,生成还原型烟雾。

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伦敦烟雾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燃煤为主要污染物

交通型:

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碳,X氧化氮,HC(碳氢化合物),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晴天易发生光化学烟雾,极高的氧化性产生源主要是机动车和机动船

8、什么是酸雨?

怎么形成的?

有哪些危害?

P69

答:

酸雨:

平均降水低于PH5.6的雨

形成:

通过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或硝酸和亚硫酸,附在凝结核上降到地面,形成酸雨

危害:

对水生和陆生生物有影响,对水体,森林和土壤有重要的影响,对建筑材料、名胜古迹等有很强的破坏作用,影响城市的大气质量

9、论述大气污染的危害?

P75

答:

(一)对人体健康:

呼吸道吸入;随食物和饮水摄入;体表接触侵入会引起呼吸道肺部疾病,中毒甚至死亡

大气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X氧化氮,光化学氧化剂,HC,其他镉,氟,氨,和其X代物

(二)对植物:

损害植物酶的功能组织;影响植物新陈代谢;破坏原生质的完整性和细胞膜;还会损害根系生长和其功能;减弱输送作用导致生物产量减少

(三)对材料:

大气污染物可使建筑物、桥梁、文物古迹和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制品和皮革、纺织等物品发生性质的变化,造成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四)对大气环境:

能见度,降水规律的改变,全球性的影响,包括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温室效应加剧,人们大量生产氟氯烃化合物等导致的臭氧层耗竭

10、什么是光化学烟雾?

有哪些危害?

P69

答:

光化学烟雾:

是在一定条件下如强日光,低风速和低湿度等,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发生化学转化形成的高氧化性混合气团

危害:

1、人体短期暴露,能引起咳嗽,喉部干燥,胸痛,粘膜分泌增加,疲乏,恶心症状

2、长期暴露,会明显损伤肺功能

3、对植物系统造成损害

4、对材料产生破坏作用,且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造成城市的大气质量恶化

11、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

P75

答:

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

12、大气污染的控制对策是什么?

P81

答:

(一)清洁能源:

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各种节能技术等

(二)绿色交通:

合理的交通规则;发展清洁汽车

(三)末端治理:

烟尘治理;二氧化硫处理;氟化物治理,X氧化氮治理

(四)环境自净:

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大气环境本来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尤其是植物

13、什么是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气体?

主要温室气体的来源?

P99

答:

温室效应:

地球表面从太阳辐射获得的能量相对多,而散失到大气层以外的热量相对少,从而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得以维持

温室气体:

大气中强烈吸收地面的辐射,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来源:

人类活动(燃料燃烧,生命呼吸过程)人口的剧增和工业化的发展,人类社会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燃烧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进入大气;森林毁坏使得植物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减少,造成二氧化碳的消耗减少

14、全球变暖的影响和对策?

P101

答:

影响:

1、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排洪不畅,土壤盐渍化,海水倒灌等

2、对动植物的影响,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受益,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有可能减少

3、对农业的影响,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的变化,引起农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使许多农产品贸易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4、加剧洪涝灾害

5、影响人类健康

对策:

1、【排放控制对策】控制化合燃料消耗以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2、【固定化对策】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变为其他物质以防止其向大气中排放

3、【适应对策】并不减少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在已经发生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采取适应的对策以使其影响降到最低

15、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危害?

P103

答:

原因:

人类过多地使用氟氯烃化学物质,主要是哈龙类物质。

氮氧化合物也会造成臭氧的损耗

危害:

1、对人体健康,破坏DNA,皮肤病,白内障

2、对陆生植物,降低农作物产量,导致质量下降

3、对材料的影响,加速老化、分解,降低使用寿命

4、对水生生态系统,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鱼类和贝类生物的产量,繁殖力下降,幼体发育不全

16、针对大气圈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的国际公约有哪些?

答:

全球变暖《京都议定书》

臭氧层破坏《蒙特利尔国际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第四章水环境

1、水圈的定义P107

答:

海洋、陆地、大气中的固态水,液态水构成的一个大体连续、相互作用又相互不断交换的圈层称为水圈

2、简述典型的水的自然的循环过程P109

答:

指地球上各种形态的水在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下,通过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径流等环节,不断发生相态转换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

海洋蒸发——水汽被输送至大陆上空——水汽凝结降水——降至海洋,地面——通过河流,湖泊,地下径流到土壤,岩石空隙

3、水资源的定义?

有哪些特征?

P113

答:

水资源:

一般仅指地球表层中可供人类利用并逐年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水量

特征:

作用上的重要性,社会上的有限性,时空上的多变性,利用上的多用性

4、我国水资源有哪些特征?

P113

答:

作用上的重要性,社会上的有限性,时空上的多变性,利用上的多用性

水资源总量不少,人均和单位耕地占水量不多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平衡,年内和年际变化较大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

水污染的蔓延,极大减少了水资源的可用量

5、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三大主要问题?

P116

答:

农业缺水,城市缺水,生态环境缺水

6、简述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对策?

P117

答:

开源节流治污管理

开源:

水利工程措施(时间上调节,空间上调节)

提倡开发和利用处理后的污水和雨水和微咸水等非传统水资源

节流:

城市节水,农业节水

治污:

水污染处理

综合治理:

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

7、什么是水灾害?

洪灾,旱灾?

P122

答:

水灾害:

指水过多,过少所形成的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利影响

洪灾:

由于水体(江、河、湖等)中的水量超过其最大容纳限量而溢出的现象

旱灾:

指特定地域长期无雨或严重少雨以致水资源供给不足,而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所发生的严重影响

8、简述洪水的形成原因和防洪减灾战略和措施?

P124

答:

形成原因:

自然因素(暴雨,地质因素)人为因素(都市化,修筑堤坝,毁林荒地)

战略:

建堤防工程和水库工程,形成较大规模的河流或地区防洪系统

措施:

工程措施(水库工程,堤防工程,河道治理工程,分蓄行洪工程)

非工程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分蓄行红的运用和管理完善救灾抢险体系)

9、旱灾的危害和其减灾措施?

P128

答:

危害:

1、由于土壤含水量低。

使作物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造成农业减产后无收

2、由于地表径流减少,造成城市和工业用水短缺,人畜饮水困难,航运中断,水量减少

3、干旱还可能诱发其他灾害的发生,如饥荒,疾病,火灾,虫灾,土地退化和空气质量恶化等

措施:

加强长期预报,推广人工降水,发展节水灌溉

10、什么是水污染?

P132

答: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11、天然水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P132

答:

溶解性气体,主要离子(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碳酸氢根,碳酸根)营养物质,微量元素,有机物质

12、工业废水的特点是什么?

生活污水的特点?

P133

答:

工业废水:

污染量大,成分复杂,感官不佳,水质水量多变

生活污水:

99.9%是水,固形物不到0.1%,也含微量金属,污染物质以悬浮态或溶解态的无机物、有机物等,有机物质大多交易降解

13、什么是点污染?

什么是面污染?

P133

答:

点污染源:

排污形式为集中在一点或一个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实际上多由管道收集后进行集中排放,主要点污染源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面污染源:

污染物一般分散在一个较大的区域或范围通常表现在无组织性,主要指雨水的地表径流,含有农药化肥和的农田排水,畜禽养殖废水排放以和水土流失

14、论述水中主要污染物质的来源和特点?

P137

答:

悬浮物,耗氧有机物,植性营养物,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石油类,酸碱,病原体,热污染,放射性物质

特点、;河流:

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污染扩散快,污染影响大;湖泊:

污染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弱,生物降解和累积能力强

海洋:

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强,污染扩散范围大,

15、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有什么危害?

易发生在哪些地方?

P137

答:

水体富营养化:

适量的N、P为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过多的营养物排入水体,则有可能刺激水中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水中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危害:

1、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在湖面形成密集的水华,部分浮游生物还会分泌出毒素

2、死亡的残骸被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呈现厌氧状态,在湖泊底层形成硫化氢等有毒气体

3、常导致渔业减产,航道堵塞,并对城镇供水具有严重的不利影响

地方:

池塘,湖泊,水库,河口,河湾,内海等水流缓慢,营养物容易累积的封闭或半封闭水域

16、什么是水华、赤潮?

简述水污染的特征?

P137

答:

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往往使水面呈现的红色,棕色,蓝色等颜色,这种现象发生在海域称为赤潮,发生在江河湖泊则叫做水华

特征:

河流:

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污染扩散快,污染影响大;

湖泊:

污染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污染稀释和搬运能力弱,生物降解和累积能力强

海洋:

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强,污染扩散范围大

17、水污染基本控制模式——三级控制

答:

一级控制——污染源控制(上游段)——接管标准

二级控制——污水集中处理(中游段)——生水标准

三级控制——尾水最终处理(下游段)——环境标准

环境水体或回用,再利用环境水体

 

第五章土壤环境

1、什么是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特点是什么?

P165

答:

土壤污染:

人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的含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或者明显高于土壤环境基准或土壤环境标准,并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特点:

隐蔽性或潜伏性,不可逆性和持久性,危害的严重性

2、土壤污染来源有哪些?

P166

答:

人为污染源:

人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

来源:

工业和城市污水以和固体废弃物,农药和化肥,畜禽排泄物,生物残体,大气沉降物

天然污染源:

活动的火山

3、如何控制和消除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P175

答:

施用改良剂,排土,客土和水洗法,电化法、热解吸法,生物修复

将重金属形态改变为固定态,使其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降低,用各种方法将重金属从土壤中消除

4、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机理是什么?

查阅资料说明重金属汞在土壤中的转化规律?

p171

答:

机理:

溶解—沉淀作用,离子交换与吸附作用,络合—离解作用,氧化还原作用

土壤处于还原状态—单质汞(甲基化)——甲基汞——汞离子被土壤胶体吸附,汞与土壤中的有机胶体腐殖酸形成络合物固定汞

5、影响农药在土壤环境中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P169

答: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受到农药本身的性质和各种自然与人工环境条件的影响,对农药而言,其分子结构,电荷特性,水溶性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环境中主要影响因素为降雨量,灌溉条件,土壤初始含水量和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土壤粘土矿物粒组成等

6、什么是土壤自净?

P174

答:

土壤的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的过程

 

第六章固体废物与环境

1、什么是固体废物?

如何理解固体废物的概念?

答:

固体废物指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混状物质,包括废水、废气中分离出的固体颗粒

2、固体废物来源和特点?

答:

(1)矿业废物来源:

来自各种矿物开采以和矿物洗涤过程中所排放的剥离物,废石,泥矿,矿石等;特点:

危害程度相对较小,其数量和体积较大,既占用土地又污染土壤

(2)工业废物来源:

燃烧渣,冶金渣,化工渣等;建筑废弃物,主要是施工排出的泥土,矿石等;特点:

不仅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含有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环境污染威胁较大

(3)农业废物来源:

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农业产品加工废料,牲畜的排泄物等;特点:

再利用价值较高,含大量N、P物质

(4)放射性废物来源:

核工业,放射性医疗,科研部门排出的具有放射性的各种固体废弃物;特点:

具有潜在的“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

(5)城市垃圾来源:

厨房菜渣,果皮,废纸和生活废物,炉灰渣,砖头瓦块,树枝,落叶以和废汽车,废电视机,废罐头盒,废家具等;特点:

垃圾数量和种类增长快,成分发生变化,腐烂

3、固体废物有哪些危害?

答:

占用土地,污染土地,污染水体,污染大气,传播疾病等其他灾害

4、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原则?

答:

基本原则:

无害化,最小化,(减量化),资源化

5、什么是资源化?

资源化原则是什么?

答:

资源化:

废物的再循环利用,回收能源和资源

原则:

资源化技术可行,固体废物资源化的经济效益较大;废物在排放点就可以就近处理,以节省投资,提高资源化的经济效益;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产品应具有与相应的原材料制约

6、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答:

用作建筑材料;作工业材料和能源;在农业上的利用如化肥或改良土壤

7、常用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包括哪几类?

目前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法是哪些?

答:

预处理技术:

是材料的回收过程,压实,破碎,泼水,分选和固化

填埋技术:

废物最终处理形式,要求填埋场远离火源

微生物分解技术:

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处理固体废物的技术,典型代表:

推肥化技术,气体和时溢出

焚烧技术:

对可燃性垃圾进行焚烧,废渣填埋

热解技术:

主要是高分子聚合物

 

第七章生物环境

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P205

答: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以和各种生态过程中的多样性和变异性总和包括难以计数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的基因以和它们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复杂的生态环境系统和生态过程,是环境多样性的重要内容之一

2、简述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