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1175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的认识和加减法.docx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1—5的认识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

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学生:

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

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画的是什么?

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

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

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

(学生随意回答)

  师:

凡是象这样:

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

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

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

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

  板书:

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

正、反读

  教师问:

3的前面是几?

后面呢?

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

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四:

练一练

  

(1)学生互评  

(2)集体评  (3)教师评价

五、作业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比多少

  教学内容

  比大小(第1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

  教学重难点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教师:

主题图或小猴图片三个、梨的图片4个,桃的图片3个,香蕉的图片二个。

  学生:

1-5的数字卡片、<、>、=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

请你说一说。

  

(2)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3的后面是几?

2的前面是几?

  (3)有谁能够写出1-5每个数字。

请你试一试。

  二、新知讲授

  1、出示主题画

  问:

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还知道了什么?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小猴 梨  桃  香蕉

  3  4  3   2

  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板书:

  3=3      3>2       3<4

  3等于3    3大于2      3小于4

  4、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5、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

  6、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

(3大于2,2小于3)

  三、练一练

  1、第18页的第2题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2、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

第几(第20页的教学内容),完成第23页的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具体的情境图中,让学生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理解几个和第几的不同,并通过生活实例使学生充分感知无论第几都只有一个,它表示事物的次序,而几个则表示事物的多少。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和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数的次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

  2、出示实物投影的书中第18页的图画。

(动物园的售标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

  3、教师问:

小朋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有哪些人?

他们在干什么?

(进行遵守社会公德教育)

  二、探求新知

  

(一)初步感知

  1、教师提问:

  

(1)请大家猜一猜谁最先上车?

你是怎么知道的?

  

(2)那小朋友排在第几个?

排在他前面的阿姨呢?

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3)你是怎么知道阿姨排在第2个的?

  (4)请你说一说:

两位叔叔排在第4和第5的理由。

  (5)教育学生在公共场合应该自学排队,遵守公共秩序。

  2、感知基数与序数

  

(1)请大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买票?

有谁能指一指排在第5个是谁?

  

(2)动画展示:

穿红衣服的阿姨已经走了,后面的人次上前。

问:

有几个人在排队?

这时谁排在第4个?

小朋友排第几个?

解放军叔叔呢?

  

(二)进一步体会基数、序数的含义

  1、请几位同学上讲台

  

(1)请大家数一数共几人?

再问一问从左数第3人是谁?

××同学是从右数的第几?

他还可以排第几?

  

(2)分小组做排队游戏

  三、反馈练习:

  1、投影出示:

5只小鸟

  把左边的4只小鸟圈起来,给从左数的第4只小鸟涂上颜色,从右数起呢?

  2、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

  先4人小组互相说,然后向全班汇报。

 课后反思:

    

  

 

第4课时分与合

教学目标;

1、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交流

同学们认识向日葵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给向日葵分组好吗?

2、出示挂图;4个向日葵和两个筐;

二、探求新知

(一)1、让同学们拿出4个三角形代替向日葵,把他们分成两组,看看有几种分法。

同桌互相交流。

2、集体交流展示,指名说出不同的摆法,并进行分析式。

444

/\/\/\

221331

3、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4个三角形,先王左移一个,说明1和3组成4;接着往左移1个说明2和2组成4;最后往左移一个,说明3和1组成4。

444

/\/\/\

132231

4、引导学生观察这3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

提问;看到1和3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

(想到3和1也组成4)

对比出示;44

/\/\

1331

也可以写成4

/\

13

31

5、练习4的组成。

先看着自己摆的,自由读4的组成。

再同桌互相读

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老师;我一共有4个○。

右手拿一个,猜猜左右拿几个?

(左手拿3个,1和3组成4)

学生做猜数游戏,两人一组进行。

在游戏中掌握2、3、4的组成,同时培养学生说完整话。

还可以师生对口令。

老师;我说2.

学生;我说1.

师生齐;2和1组成3.

(二)学习5的组成。

1、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代替5个玉米棒,把他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分分看。

以小组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

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把5分成两堆的几种不同分法。

2、根据自己的分法填空。

3、集体交流,展示汇报。

引导学生将5的组成加以整理。

5555

/\/\/\/\

14233241

怎样才能很快记住5的组成?

(只要知道1和4组成5,马上想到4和1组成5.同样,只要知道2和3组成5,那么就得到3和2组成5)

4、练习5的组成。

同桌互说,可以这样说;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

拍手游戏;“我说1.”“我说4.”齐;“1和4组成5.”

三、作业本

第五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巩固练习1-5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1、

(1)一共有()只小猫。

(2)有()只。

(3)把左边的3只小猫圈起来。

(4)从左数,排第()

2、

(1)把右边的2朵花涂成红色。

(2)把从左数第2朵花涂成黄色。

(3)没涂色的花有()朵,分别是从左数第()朵和第()朵。

3、

(1)从前数,小贝排在第()个;从后数,小贝排在第()个。

(2)戴帽子的小鸭子排在第()个,它的前面有()只小鸭,后面有()只小鸭,一共有()只小鸭。

(3)把后面的3只小鸭圈起来。

4、按要求画一画。

____□____

(1)□的右边有2个△。

(2)从左数第二个是○。

(3)从又数第五个图形是☆。

5、

(1)一共有()个水果。

(2)菠萝的左边有()个水果,把从右边数第4个水果圈出来。

(3)我最喜欢吃的水果排在从()数第()个,是()。

6、涂一涂,填一填。

●○○○○○○○○○○○

444

/\/\/\

13□□□□

课后反思:

 

第5课时加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需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重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4以内数的加法。

教具学具;4个圆片,3跟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看1-5的数字卡片读书。

3、按顺序填空。

□□3□5□2□

4、复习数的组成,填□。

3□□□

/\/\/\/\

1□224111

二、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通过演示,让学生感知:

右手有3个气球,左手有1个气球,合在一起是4个气球。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老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老师说明;把两只手中的气球捏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

(老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右手和左手气球的数量写出数字3和1.

(2)老师说明;把3和1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

同时老师在3和1中间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4.

认、读“+、=”。

(4)老师进一步说明;把3和1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3+1=4,读作:

3加1等于4.

老师范读,同桌互相读,自由读,注意“等于”要读准。

提问;3+1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3和1合起来)

3+1=4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把3和1合起来是4)

“+”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3、发散思维。

老师引导、启发。

生活中有哪些问题还能用3+1=4来表示呢?

(我昨天得了3朵小红红,今天得了1朵,两天一共得了4朵小红花,就用3+1=4来表示……)

三、作业

 

课后反思:

 

第6课时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与同样交流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过程,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

重难点;

1、激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计算3+2=5的过程。

2、会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具学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3□□4

/\/\/\/\

1□2214□□

几和几组成4,几和几组成5有多种填法,可按顺序说全。

2、看图说图意,列算式计算。

△△○○○

有2个△,3个○,△和○一共有5个,算式2+3=5.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引出算式。

树上有3只松鼠,又跑来2只。

老师引发思考:

“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有许多,有些问题甚至不着边际,只要学生敢于提问,老师都要给予鼓励。

然后在学生所提的问题中抽出与本节课数学相吻合的问题“现在共有几只松鼠?

”让学生思考;求现在一共有多少只松鼠,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

3+2=

为什么用加法算?

引导说出:

要求一共有几只松鼠,就是把3只和2只合起来,所以用加法。

2、交流各自的算法。

提问:

“3加2等于几?

你是怎样算的?

”自己说说。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老师巡视,注意倾听学生的不同算法。

集体交流不同的算法。

3、总结提炼。

提问:

“不看松鼠图,不用数手指,你会计算3加2等于几吗?

引导学生说数的组成。

使依赖直观(数松鼠、手指)进行计算的学生逐步脱离直观,过渡到应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指名说说3+2=5是怎样算的。

因为3和2组成5,所以3+2就等于5.

同桌互相说说。

三、练一练

书中25也做一做1-3

四、作业

 

课后反思

 

第7课时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

初步体会生活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加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思考,培养思维能力。

重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数的组成。

□2344

/\/\/\/\/\

111□□23□2□

2、按顺序填数。

3

3、口算。

1+1=2+1=1+2=2+2=3+2=

3+1=4+1=2+3=1+4=1+3=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通过电脑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

有4个气球,飞走1个。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先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3)集体交流后,老师说明:

4个气球,飞走1个,就是从4里去掉1,求还剩几个,就要从4里面减去1。

(老师边说边打手势)

2、学习减法算式。

(1)由气球数量写出数字4和1。

(2)老师说明:

从4里面减去1,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

从4里面减去1,就在4和1中间写“-”。

板书:

减号“-”,读作:

减。

(3)引导学生数一数,从4里减去1后还剩多少个,用数字几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4)老师进一步说明:

从4里去掉1,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板书:

减法

(5)读减法算式.

老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由读。

(6)追问:

减号表示什么意思?

(去掉的意思)4-1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从4里去掉1)

4-1=3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从4里去掉1还剩3)

3、发散思维。

老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能用减法来表示的事例。

如妈妈给我买了2支铅笔,我用了1支,还剩1支,算式2-1=1。

三、练一练

看算式,边动手摆边填□。

2-1=□3-1=□4-3=□

四、作业本

 

第8课时5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数的减法的计算过程,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2、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好习惯。

重难点;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3□□45

/\/\/\/\/\

1□2214□□□□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有5只松鼠,跑了3只。

老师引导:

你能说出图的意思然后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同桌互相说说,使没人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

组织交流:

原来有5只松鼠,跑了3只,问题是还剩几只。

老师引导说出;要求还剩几只,就要从5只松鼠里,去掉跑了的3只,就是剩下的只数,用减法计算,算式是5-3。

板书5-3

5减3等于几呢?

你是怎么算的?

2、交流各自的算法。

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老师参与小组活动,倾听学生的不同想法。

然后组织集体交流,说出各自不同的想法。

把算式写完整:

5-3=2。

3、总结提炼。

提问:

“不看松鼠图,不数手指,你会算5-3等于几吗?

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只是来计算减法,或想加法算减法。

同桌互相说说5-3等于几的思路。

(因为3和2组成5,所以5-3等于2,或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等于2)

三、练一练

在()里填上恰当的数

3-1=()5-2=()3-2=()

4-2=()5-4=()4-3=()

课后反思:

第9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重难点:

正确算出5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学过程;

1、照样子画一画,再写出得数。

2+2=□4+1=□3+2=□1+3=□4-1=□5-2=□

2、直接写出得数

2+3=3+1=1+2=1+4=

3+2=1+3=2+1=4+1=

3、直接写出得数。

5-2=5-4=4-1=3-1=

5-3=5-1=4-3=3-2=

4、你能用数字卡片摆出几个加法算式?

12345

□+□=□□+□=□□+□=□

□+□=□□+□=□□+□=□

5、你能用数字卡片摆出几个减法算式?

12345

□-□=□□-□=□□-□=□

□-□=□□-□=□□-□=□

6、在○里填上“+”或“—”。

5○3=22○1=31○1=24○3=1

2○2=45○4=14○2=23○2=5

7、想一想、填一填。

□-3=2□=()2+○=4○=()

☆+3=4☆=()5-△=1△=()

课后反思:

 

第10课时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0的实际意思,会读、会写0。

2、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想象能力。

重难点;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写0。

教学过程;

一、学期准备

5

3

填数。

1

4

二、探究新知

1、认识0。

(1)出示挂图小猴子吃桃子。

(2)小猴吃桃子,盘子里有几个桃子?

用几来表示?

(2)

小猴子吃掉1个桃子,还剩几个?

用几来表示?

(1)

小猴子接着吃,盘子里还有桃子吗?

(没有)

老师说明:

当盘子里一个也没有时,我们就用“0”来表示。

板书:

0读作:

零。

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

提问:

“0表示什么?

”(0表示一个也没有)

你能举出用“0”表示的例子吗?

(妈妈买回5个苹果,吃了5个,就没有了,

用0表示;放学后,教室里一个学生也没有了,也可以用0表示)

(2)出示放大的直尺图。

让每个学生也拿出直尺,读读直尺上的数,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这个0表示什么意思?

老师说明;这个0在这儿表示起点。

提问;0排在谁的前面?

为什么排在它的前面?

2、写0。

老师边示范边说笔顺;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和收笔处理要相连,要写圆滑。

在书上描红写0。

三、练一练

书中31页练习六1题。

课后反思:

 

第11课时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理解0的实际意思,会正确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使学生感受到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想象能力。

重难点;

1、会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总结出规律。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

3+2=2+2=3-1=5-4=4-3=

5-2=2+1=4+1=3-2=4-2=

二、探究新知

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课件显示,3只小鸟从窝里飞走的画面。

提问;窝里有几只小鸟,用几来表示?

板书:

3

从窝里飞走了几只,用几来表示?

再板书:

3

还剩几只小鸟?

怎样列式?

在学生说的基础上:

3-3=0。

“-”表示什么?

(去掉)减号后边的3表示什么?

3-3=0表示什么?

(原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窝里一只也没有了,用0表示)

(2)同桌举几个等于0的例子。

(如桌子上放2支笔,拿走了2支,桌子上一支也没有了,用0表示,算式是2-2=0)

(3)看青蛙图。

先让学生观察,说图意,老师指导:

左边荷叶上有几只青蛙,用几来表示?

板书:

4

右边荷叶上有几只,用几来表示?

板书:

0

两个荷叶上一共有几只,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板书:

4+0=4

(4)学习5-0=□。

小明有一道题不会算了,你能帮他解决吗?

出示:

“5-0=□”,5减0等于几呢?

同桌说说,然后交流,说想法。

得出“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三、巩固练习

在□里填数。

2+□=23-□=34-□=03+□=40+□=50-□=0

四、作业

 

课后反思:

 

第12课时有关0的加减法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0的含义和所学内容。

2、能正确、迅速地口算有关0的加减法。

重难点;能正确、迅速地口算。

教学过程;

1、把0-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列出来。

2、口算;

2+0=3-0=0+5=0-0=4-2=5-5=

3、练习六的第二题。

先让学生自己审题,填空,然后订正。

4、练习六的第3题。

先指导学生做第一个题,一共有几朵花?

(4朵)划去几朵?

(1朵)还剩几朵?

怎样列式?

板书:

4-1=□还可以想;有4朵花,剩下3朵,划去几朵?

算式是4-3=1

其余的题学生独立完成。

5、练习六的第4题。

先观察图,再与同桌说说图意,最后填空,老师查看。

6、练习六的第5题。

第13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

2、通过整理和复习,熟练地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整理能力。

重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1、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

(1)出示数字卡片。

320154

口答;上面的数字卡片,从左数第1张是(),第3张是()。

从右数第1张是(),

第5张是()。

把上面的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

(2)独立完成教材第32页第1题、第2题及练习七的第1-4题,然后订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