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120689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赵州桥(节选)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héng kuà)________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shè jì)________,在建桥史上是一个(chuàng jǔ)________,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上写词语。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请用横线画出来。

(3)这段话的第二句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这种设计是指怎样的设计?

这样的设计好在哪里?

请分别用双横线和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5)“拱形”中的“拱”的意思是(   )

A. 拱手;                                                    

B. 肩膀向上耸;

C. 向外钻或顶                                          

D. 建筑物上呈(chéng)弧(hú)形的结构,大多中间高两侧低。

【答案】

(1)横跨;设计;创举

(2)赵州桥非常雄伟。

(3)举数字

(4)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种,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5)D

【解析】【分析】

(1)回忆原文可知,语段描写了赵州桥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还配有小桥洞,这种设计在建筑史上是一个创举。

(2)语段描写了赵州桥很长、很宽。

第一句话总写赵州桥的特点,是语段的中心句。

(3)“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里面有具体的数字,所以属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4)阅读可知,语段先介绍了桥长和桥宽。

接着介绍了桥洞的奇特设计,这中奇特语段中有具体的描述,那就是“这种设计”指代的内容。

好处则是“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这部分内容。

(5)拱,指两手相合、环绕、建筑物成弧形的等。

“拱形”就是弧形结构。

故答案为:

(1)横跨、设计、创举

(2)赵州桥非常雄伟。

(3)举数字(4)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这种,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5)D

【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读、拼写能力。

先读一读语段,回忆原文内容,看缺少了哪些词语,然后结合音节的声调、声母、韵母确定具体是哪些词语。

注意“横”属于多音字。

(2)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辨析能力。

说明文一般是围绕说明对象的某个特点组织材料的。

读一读语段,看哪句话包含说明对象,还总写了它的特点,那么这句话就是语段的中心句。

(3)本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能力。

找到这段话的第二句,看有没有具体数字、具体事例、引用的名人名句等说明方法的标识,然后具体分析判断即可。

(4)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根据提问,“这种设计”指的是前面描述的那种设计情形;“这种设计的好处”应该是在后面进行了描述。

(5)本题考查对词语语境义的理解。

汉字一般都有好几个义项,在不同的词语中会表现出来。

解答本题需要知道“拱”有哪几个义项,再对照语境具体确定是什么意思即可。

2.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shēn cān)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pēn pèn)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②海底的植物差(chā chà)异也很大。

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

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

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

(1)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参________(shēn cān)   喷________(pēn pèn)水

差________(chā chà)异

(2)第①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

请用“________”画出来。

(3)第①段具体写了________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

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些贝类的活动方式是________。

(5)第②段的起始句“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中的“也”字能去掉吗?

为什么?

(6)第②段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写出了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答案】

(1)shēn;pēn;chā

(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3)五;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有些贝类

(4)拟人;巴在轮船底下

(5)不能去掉。

因为“也”字承上启下,说明了不仅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同样差异很大。

(6)色彩;大小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第①段,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把“贝类”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5)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

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6)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第②段,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shēn、pēn、chā

(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3)五、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有些贝类(4)拟人、巴在轮船底下(5)不能去掉。

因为“也”字承上启下,说明了不仅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同样差异很大。

(6)色彩、大小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上课

   你可知道,我们的刘老师是多么和蔼呀?

你看'她来了。

上课了,刘老师托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眛地走进教室。

她把林放在讲台上,便用抑扬顿挫的声调讲课。

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

“刘老师,我们多么惦记您啊!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小树苗。

我们的刘老师,多像一位循循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刘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填上原文中的词语。

①形容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________

②声调髙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________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笑眯眯”是对老师(   )的描写。

A.动作 B.语言 C.神态 D.心理

②文中把老师比作(   ),把自己比作(   )o

A.园丁 B.红烛 C.花朵 D.小树苗

③文中最后一句是(   )。

A.拟人句 B.比喻句 C.排比句

(3)照例子写词语。

循循善诱 ________ ________

大大小小 ________ ________

(4)短文第一句用问句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选填正确序号(   )

①作者心中有疑问,所以开篇就提出问题,希望得到答案。

②既吸引读者,又点明了主要内容就是写刘老师的和蔼。

(5)请以问句开头,描述一下你老师的样子。

(6)今天(6月28日)上午,刘老师都在教学楼工作,但他的一串钥匙找不到了,请你帮刘老师写一个寻物启事。

(注意格式)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女儿眼里的父亲

   都说父亲是儿女心中的一座山,静默而威严。

我的父亲不是,在我面前,父亲总是一副小心翼(yì)翼的神色。

从小到大,一直如此。

   小的时候,我得了一种很奇怪的病,整日不停地呕(ǒu)吐。

家里没有钱送我去更好的医院,父亲能做的,只是陪着我,看着我日渐消瘦。

终于,我开始慢慢好起来,父亲放了心,一大早就推着一车白莱到县城去卖。

可没多久,我就又吐起来,慌乱的母亲只能叫人去找父亲。

等父亲跑了10公里路赶回家时,我已平静下来,沉沉睡去。

很久以后,母亲告诉我,那天早晨,刚到菜市场不久的父亲听到消息立即往家赶,车上的白菜掉了一地,父亲都没有弯腰去捡。

我渐渐长大,对父亲过度的细心开始感到厌恶,也开始埋怨着父亲的无能和软弱。

父亲似乎也意识到了,一起出门时不再牵着我的手,考试结束后不再问我成绩如何。

   拿到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父亲的手有些颤(chàn)抖,过了很久,才小心翼翼地问:

“要我送你去吗?

   我曾对父亲说过考上大学时要自己走,毕竟,对身体一向不好的父亲来说,这是一段并不容易的行程。

于是我久久不说话,父亲也无语,只是眼神渐渐黯(àn)淡下去。

   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陪我走进大学的校门。

我明白父亲的意思,不忍让他失望,终于轻轻点头,对父亲说:

“好啊,东西挺多的,我自己也拿不了。

”父亲顿时高兴起来,像个得到了心仪(yí)已久的礼物的孩子。

我的眼睛有些潮湿。

   在我心中,父亲从来不是一座山,我的父亲只是一个父亲,一个深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也深深渴望被女儿爱的父亲。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呕吐________(tù tǔ)  厌恶________(è  wù)  埋怨________(mái   mán)

似乎________(shì sì) 曾经________(zēngcéng) 重大________(chóng zhòng)

(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横线画出来。

(3)阅读第二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父亲爱女儿的句子。

(4)你有一个怎样的父亲呢?

能通过一件小事来写写吗?

5.【答案】

(1)老祖宗、各种花样、高明等;一齐咳、四重奏、盖住等;林第一的咳嗽更有特点;特别、野风、奥秘等

(2)原指音乐发出的声音节奏。

本文指我们四人一起咳嗽发出的声音。

;从“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体会到了林第一的咳嗽是装出来的,写出了有趣,突出了他的调皮性格。

(3)①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

②死死拉着绿裙子老师的袖子。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3)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故答案为:

(1)老祖宗、各种花样、高明等;一齐咳、四重奏、盖住等;林第一的咳嗽更有特点;特别、野风、奥秘等

(2)②原指音乐发出的声音节奏。

本文指我们四人一起咳嗽发出的声音。

②从“好像咳嗽也要休息”,体会到了林第一的咳嗽是装出来的,写出了有趣,突出了他的调皮性格。

(3)①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

②死死拉着绿裙子老师的袖子。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3)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6.【答案】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春;夏;秋;冬

(3)酷热;火热

(4)小草

(5)横线:

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波浪线: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6)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来欢快的舞蹈。

【解析】【分析】

(1)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古诗、名句即可。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由“春、夏、秋、冬”可知,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6)拟人句:

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故答案为:

(1)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2)春、夏、秋、冬

(3)酷热、火热

(4)小草

(5)横线:

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波浪线: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到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6)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来欢快的舞蹈。

【点评】

(1)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古诗、名句的意思。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

(3)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7.【答案】

(1)野菊花

(2)喜欢;绽开(开放;坚强

(3)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①消炎止血;②清热败火;③治感冒;④泡茶喝。

(5)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解析】【分析】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反问句:

是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

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

删掉疑问词比如:

“难道…吗?

”和“怎能……呢?

”等。

第三步:

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评价人物野菊花要应做到通观全文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

(1)野菊花

(2)喜欢、绽开(开放)、坚强

(3)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人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

(4)①消炎止血;②清热败火;③治感冒;④泡茶喝。

(5)朴素、顽强、无私奉献的精神。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考查什么是反问句,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本题考查评价分析野菊花精神或品质。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曾子杀猪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儿子哭着要和曾妻一块儿去。

于是曾妻骗孩子说:

“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回来给你杀猪吃。

”傍晚,曾妻回来了,看到曾子在猪圈里举着菜刀,曾妻不解地问:

“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

“杀猪”。

曾妻听了,扑哧一声笑了:

“不过年不过节的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

“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吗?

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曾妻说:

“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

“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

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曾妻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

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人所尊敬。

(1)判断正误。

①曾子杀猪是为了教育孩子学会诚信。

②曾子的妻子说给孩子杀猪吃,是为了不让孩子跟着去集市。

③曾子被后人所尊敬是因为他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④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2)从哪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在教育妻子做人要诚信,用“________”画出来。

(3)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有哪些,试着写下来。

【答案】

(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

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3)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

【解析】【分析】

(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曾子教育妻子做人要诚实守信,所以中午就杀猪让孩子吃到了猪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

(1)①正确;②正确;③正确;④错误

(2)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

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3)

【点评】

(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啊,你在推究哲理?

河流回答道,

“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

“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

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

不顾自身的安逸。

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

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

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

可你旱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河流的话果然应验。

河流至今长流不断,

而可怜的池子却一年年淤塞,

整个让青苔铺满,

又让芦苇遮掩,

到头来完全枯干。

(1)“河流”遵循着的这条“自然规律”是指________。

(2)“河流”为什么会受到尊敬?

(   )

A. 因为河流不顾自身的安逸,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

B. 因为河流不在乎名气,淡泊名利,甘愿过着安逸、清闲、平静的生活。

(3)读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①这句话中“应验”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

②“河流的话”指哪句话?

用“________”在语段中画出来。

(4)“池子”和“河流”的结局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请用语段中的词语填空)

【答案】

(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2)A

(3)原来的预言得到证实;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4)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解析】【分析】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①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②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2)A(3)①原来的预言得到证实②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

(4)完全枯干、长流不断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①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熟读课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②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10.类文阅读。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

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

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XX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

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

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

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

(1)用横线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______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用_______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

________

②“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

________

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

________

④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________

【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

最后是上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